正文

一塊面包的誕生(3)

面包人生 作者:(英)彼得·梅爾


這塊面包——這根標準、修長而又家常的法式長棍,最好是在“年輕”的時候吃。它保持新鮮的時間只有四到五個小時,再長就不行了(“好東西不長久啊,”熱拉爾會這么跟你說)。所以,到了下午,面包師常常能看見早晨來過的顧客再次光臨,這會兒他們是來買晚餐吃的長棍。大塊頭面包保持新鮮的時間要長一些,而鄉(xiāng)村面包(pain de campagne)、糠麥面包(pain au son)、全麥面包(pain complet)這類質(zhì)地較為緊密的面包也一樣。然而,法式長棍始終是最受歡迎的面包,而且還是法國的悠久象征之一。

數(shù)十年前,神圣的法式長棍遭到了攻擊。為了吸引輕信的家庭主婦,靠低價搶走本地面包房的生意,有幾家膽大妄為的超市推出了僅售一法郎的法式長棍。當然,這種法式長棍品質(zhì)低劣,是蹩腳的仿制品。但是,它的價格還不到真品的一半。

這些超市可太欠考慮了。誰膽敢如此戲弄法國面包師?戰(zhàn)爭立刻打響。面包師傅們,拿起武器!原先各自為戰(zhàn)的面包師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團結(jié)起來,發(fā)動了反擊。他們派代表團去巴黎,向各部部長請愿,在高層發(fā)起了抗議活動。受到威脅的可是法國面包的榮譽、法蘭西生活方式的支柱啊!

最終,一伙面包師(其中有熱拉爾的父親羅歇·奧澤)發(fā)明了一種制作方法,以此鑒別用傳統(tǒng)方式和傳統(tǒng)配料制作的面包。這是一種商標,是優(yōu)良品質(zhì)的保證。他們給它起名叫“Banette”。如今,在每一家制作正宗法式面包的面包房,你都能在包裝袋和店標上看到這個標志。

早上五點,奧澤面包房的師傅們都掛上了超速檔,干起活來快得出奇,而且還毫厘不爽——揉面團、整形、用迷你刀具大劃特劃、把一撥撥面包送進烤爐、砰砰有聲地關(guān)緊爐門。等這一天結(jié)束,總共會有一千多塊大面包和小圓面包在店里成形、烘焙、售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