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納稅籌劃實戰(zhàn)精選百例(第3版) 作者:莊粉榮


稅收籌劃(稅收策劃)作為新興稅收理論,在我國已經興起了好幾年,為了這個學科的建立和完善,筆者出版了幾本書,并與其他專家一道在全國各地進行了100多個稅收策劃專題講座,為推廣稅收策劃理論付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是筆者的第九部與稅收策劃有關的專著,寫些什么呢?

目前,許多媒體稱筆者是稅收策劃理論的開拓者。誠然,筆者自1991年開始從稅收促產增收的研究轉向稅收策劃的研究,以《圍繞稅收職能,研究促產增收》、《論稅收政策的原則性與靈活性》兩篇文章奠定了筆者研究稅收策劃的理論基礎。從1992年開始進行稅收策劃實踐,并在稅收策劃實踐中感悟到稅收策劃存在大量的社會需求。通過《稅收策劃》(1999年)、《實用稅收策劃》(2001年)兩本書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稅收策劃理論,并通過《投資活動與稅收策劃》、《企業(yè)稅收策劃實務》兩本書進一步提高,總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稅收策劃理論。許多稅務專家也在稅收策劃理論的形成和完善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隨著宣傳和推廣活動的進一步發(fā)展,筆者發(fā)現,僅有一定的理念已經不行了,當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為納稅人提供具體的稅收策劃服務。

其實,筆者是通過先實踐,再歸納得出理論的。在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期間,筆者通過提供稅收策劃業(yè)務開拓稅收中介市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進行了50多個案例實踐后,筆者對這些服務事項進行了一個總結,就是在這個總結過程中提煉出稅收策劃理論的。(由于當時尚沒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概念,所以筆者的提法叫“稅收策劃”)稅收策劃是一門運用性學科,應該到實踐中去體現其價值。誰掌握了稅收策劃的運用技術,并能在實踐中推廣,誰就可以在未來的稅收服務市場搶占先機。

但是,筆者在稅收策劃實踐中發(fā)現,人們常常對一些具體的技術性問題把握不好,導致籌劃在操作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進而導致整個籌劃活動失敗。主要原因是:這些人太自信了,遇到問題總是自以為是,不去認真地研究事物的固有規(guī)律和法律的規(guī)定性,不去系統(tǒng)地研究相關因素的互相制約等方面的問題,而是按照自己的習慣思維去處理一些比較復雜的涉稅問題。

筆者就曾遇到過這樣一個事例。某市晨光化學有限公司是1997年5月興辦的外商投資企業(yè),主要從事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由于該企業(yè)經營有方,市場開拓不斷取得新成就,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長;同時,該企業(yè)還注意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開發(fā)新產品,其產品的技術含金量比較高。經申請,該企業(yè)于1999年5月被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yè)”,公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

該企業(yè)享受的外商投資企業(yè)“兩免三減半”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于2003年6月底到期了,而企業(yè)的生產形勢卻越來越好,預計2003年計稅利潤達2000多萬元,如果要全額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當年就有660多萬元!

由于該企業(yè)的母公司準備聘請筆者作為顧問,在對集團企業(yè)的經營情況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時,筆者發(fā)現了問題:當時已是2003年4月底,該公司還未申報先進技術企業(yè)所得稅減免。于是立即提醒公司申報。稅收上對技術先進企業(yè)在享受了“兩免三減半”優(yōu)惠之后,有延長3年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優(yōu)惠規(guī)定。

但是,在承辦過程中該企業(yè)的財務部李經理才知道,享受3年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必須以擁有“先進技術企業(yè)”證書為前提,而“先進技術企業(yè)”是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負責考核和認定的。在主管稅務機關的提醒下,該企業(yè)立即向當地主管經濟貿易委員提出了“先進技術企業(yè)”的認定申請。然而,無論李經理怎樣抓緊,認定“先進技術企業(yè)”的一套申報流程和審批程序也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當該企業(yè)取得“先進技術企業(yè)”資格時,已經是2003年7月10日。當李經理拿著證書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企業(yè)所得稅優(yōu)惠手續(xù)時,竟被告知該企業(yè)依法不能享受延長3年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待遇!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呢?其實問題也就出在一念之差上!

李經理將“高新技術企業(yè)”混同于“先進技術企業(yè)”!原來他以為“高新技術企業(yè)”就是“先進技術企業(yè)”,本企業(yè)在享受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yè)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yōu)惠政策之后,當然可以再享受“先進技術企業(yè)”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3年的優(yōu)惠政策了!但事實上,“高新技術企業(yè)”與“先進技術企業(yè)”是兩個不同的政策概念,有不同的認定程序,適用不同的企業(yè),其享受的稅收待遇也不盡相同。

李經理的一念之差,導致該公司失去了享受3年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優(yōu)惠的機會,公司損失超過1000萬元,其教訓是十分深刻的!當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之后,李經理不無感慨地說:“企業(yè)經營,離不開稅收策劃;籌劃稅收,不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稅收政策不行。這是我用千萬元買來的深刻教訓!”

瞧!本來煮熟的鴨子飛了。筆者覺得該事例對多數納稅人有警示作用,于是以《經理一念之差,公司損失千萬》為題,在《中國稅務報》的稅收策劃周刊上作了介紹。

稅收策劃有一個特點:它是在法律的邊緣操作。這就要求稅收策劃人員對事物的固有特征和稅法的規(guī)范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和掌握。因此,從事稅收策劃的人員要注意從掌握基本概念開始去做,從研究現有的案例去模擬稅收策劃的操作原理,從而樹立一個科學的稅收策劃的操作意識。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入門技巧。

目前,企業(yè)的財務人員有一個缺點: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的財務人員雖然也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怕別人說自己不行,尤其是怕老板說自己不行而飯碗難保,所以不敢向董事會建議聘請專業(yè)人士。而在投資人或其他企業(yè)的決策人方面也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認為自己的財務人員行,或者本企業(yè)的財務人員應該行,不知道利用“外腦”為自己服務。其實,聘請“外腦”并不是說明自己就不行,而是可以克服人們思維上的固有弱點。對此,古人早有認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碧K東坡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睕r且,當今社會是一個專業(yè)分工的社會,專業(yè)的發(fā)展是越來越深入,誰也不能獨攬全科、樣樣精通,只有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當然,外聘專家是需要花費一筆錢的,但是,作為投資者對此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外聘專家的花費是可以計量的,而取得的收益除了可以計量的以外,更多的可能是無法計量的,這個“無法計量”的收益又可以通過企業(yè)“無形資產”價值的提升而反映出來:企業(yè)團隊的管理能力增強了,相關業(yè)務的涉稅風險降低了,企業(yè)自身積累能力增強了……所有這些,都是企業(yè)競爭力得以提升的具體表現,只要善于利用,收益將是巨大的。

本書不想再進行“紙上談兵”了。

稅收策劃,作為一門運用性學科,其意義就在于它的操作性,是幫助納稅人節(jié)約費用、增加收益的學科。筆者是在實踐了100多個案例,即通過事實證明這個活動對納稅人可以帶來很大經濟收益的基礎上,才動手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從而完成目前在市場流行的《實用稅收策劃》等八部專著的。2003年經教育部確認,將稅收籌劃作為全日制財經類本科學生學習的課程,中央財經大學作為教育部獲標單位,編寫出版了教材《稅收籌劃》(筆者參加了該書的編寫工作),這就標志著稅收籌劃作為一門學科得到了官方的確認。

但是,縱觀前面的著述(包括筆者以前的專著),從寫作方法上看,絕大多數是以政策為主線,然后再以案例的形式輔助佐證,從而通過事實深入淺出地說明,最終表達了一個比較實用的原理。這樣是完成了“理論工程”的架構,但是存在一個通?。豪碚摯笥趯嵺`,難以將理論落到實處。

隨后筆者開始進行新的嘗試:為了配合中央財經大學《稅收籌劃》教材,筆者拿出輔助教材《稅收策劃案例分析》一書的初稿。在寫完該書以后,筆者考慮到該書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在行文方式上反映了課堂教學的特點,不太適合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的人員閱讀。因此,筆者經過調研,在廣泛聽取企業(yè)家和財務會計人員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寫出了這部《納稅籌劃實戰(zhàn)精選百例》。

本書在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上下工夫,基本拋開單純理論上的論證,幾乎完全用實戰(zhàn)案例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戰(zhàn)略研究的“沙盤”(或者說上市前的“路演”模型)。本書以筆者日常服務的實戰(zhàn)案例為主,個別案例也吸收了高金平、譚光榮等專家在有關媒體上發(fā)表的精華案例,目的是使稅收策劃理論在實務操作層面上形成體系,使其更具有操作性的同時,形成相對完備的指導思路。

本書在表達方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企業(yè)基本情況”、“籌劃思路”、“籌劃分析”、“籌劃結論”、“籌劃點評”、“籌劃難點”等稅收策劃必須經歷的程序分別列示,部分案例對“操作難點”也作了提示,從而便于讀者閱讀和把握有關案例的操作原理。因此,本書既適合于高級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作為稅收策劃理論研究的參考讀物,也適合于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作為指導性工具書,更適合于企業(yè)的投資人、企業(yè)財務總監(jiān)和財務主管作為經營決策涉稅指導手冊。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各個案例都反映著稅收策劃的原理,但是,個案畢竟是個案,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筆者在這里提醒讀者,不要輕率模仿,一個貌似相同的案例,由于操作環(huán)境、操作程序或操作方法的變化,就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對于那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最好還是聘請專家來指導,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風險。

由于稅收策劃是一門新學科,目前還處于摸索和完善階段,雖然筆者作為先行探索者之一,在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筆者的學識水平有限,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過許多困難。幸運的是,在具體研究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心和幫助。如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的所長劉佐,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楊志清教授,稅收策劃專業(yè)博士、湖南大學教授譚光榮等專家對本人的業(yè)務建設都曾提供過無私的幫助。對他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筆者在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雖然筆者已經作出了努力,但是書中仍難免有不足之處,希望讀者不吝賜教!

作者

2005年6月于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