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寶潔“象牙香皂”品牌生生不息的精髓,要從行為學中“使人得到精神愉悅”的命題說起。
在客觀世界中,“我”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從不同的維度衡量,“我”也有不同的表象。具體來說,“我”是“本我”、“自我”和“他我”的有機結(jié)合(見圖22)。
圖22不同維度的“我”
本我:本質(zhì)的我,沒有任何添加色彩的我。
自我:自認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
他我:表象的我,別人眼中的我,附加有強烈的客體意識。
當“本我”、“自我”和“他我”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時候,“我”的滿足感才是最大的,“我”才是最快樂的。比如說,我自己認為“我是一個學術成果很多的學者”,這是“自我”;所有人也認同“我是一個學術成果很多的學者”,這是“他我”;而事實上,客觀地考量比較,“我確實是一個學術成果很多的學者”。在這種情況下,“自我”、“他我”與“本我”完全重合,“我”的成就感就很充足,“我”也會感覺到很快樂。
相反的情況是,我自己認為“我是一個學術成果很多的學者”,但是所有人都不認為我的學術成果很多,也不認為我是一個學者,盡管客觀上,“我確實是一個學術成果很多的學者”,“他我”嚴重游離于“自我”和“本我”,“我”也不會得到快樂,反而會感覺到很痛苦。
比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認為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他認為自己是對的,事實上他也是對的,但當時沒人認同他的觀點,他就很痛苦。相同的例子還有梵高、莫扎特等。他們生不逢時,不如漢代書法名家王羲之——“本我”、“自我”、“他我”的高度吻合。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的三個維度完全吻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也就是說,同一個人,自己眼中的我、別人眼中的我和事實中的我有可能是不同的三個人。這“三個人”的差距越大,“我”就越容易產(chǎn)生極端的行為。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試圖全部或者部分解釋“我是誰”的問題。
佛教有“四大皆空”的思想,“空”并不是沒有、零的意思,而是“因緣而起的存在”,佛教中達到“性空”的境界之后,就是全部都不存在了,沒有了“本我”、“自我”和“他我”的區(qū)別,如《金剛經(jīng)》中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人就成佛了,佛是沒有煩惱的。
道教“清凈、無為”的思想,其實是拒絕外界信息對“我”的三個維度的修訂。道教解釋了為什么兒童更快樂而成人不快樂的原因,認為成人接受了更多外界反饋的信息,于是發(fā)現(xiàn)了“自我”和“他我”是不一樣的,進而產(chǎn)生煩惱。反之,如果不接受外界信息,不發(fā)現(xiàn)這些差別,煩惱就會自然消失。因此,道教提出“清靜、無為”的理念,一切皆自然,人力不要勉強、主動地接受信息,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淡化對“我”的詮釋,達到快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