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九河下梢”的天津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商業(yè)優(yōu)勢。南北運河通大江南北,子牙河通冀中平原,海河注入渤海。如今的獅子林橋附近的三岔河口是指運河、子牙河、海河三水相會;早年海路與河路來往天津的船只都在這里聚集,呈現(xiàn)出“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的盛況。
離三岔河口不遠的是北門外大街,因明、清時代在北門外大街的南運河沿設常關,故天津人稱這條街為“北大關”。來天津的漕(糧)船、商(貨)船、海船等都要到常關河沿卸貨、裝貨。所以,三岔河口的商業(yè)店鋪逐漸移到常關附近。北大關也就成為天津早期的商業(yè)中心。
城東的宮南大街與宮北大街、天后宮大街一帶也是天津早期商業(yè)的繁華街道。沿街有銀號、錢莊以及土產(chǎn)雜貨、竹藤檀木、醬菜、香蠟紙張、兒童玩具、絨絹花等商店。初一、十五,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香火鼎盛,熱鬧非凡。天津衛(wèi),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華。估衣鋪的貨源,主要是從當鋪打當出來的當死的舊衣服。這些估衣鋪一家連著一家,從每天早晨到日落,“喝估衣”的吆喝聲、討價還價的爭吵聲不絕于耳,使估衣街顯得極其熱鬧。
號稱“山東孟家”的八大家綢緞莊,在估衣街上就占了五家,如謙祥益保記、瑞蚨祥等,還有天津八大家的喬、紀兩家合資的敦慶隆綢緞莊,孫、胡兩家合資的元隆綢緞莊,此外還有錦章綢緞莊等。商家陳列的各種綾羅綢緞、呢絨布匹花色齊全,琳瑯滿目;裘皮柜陳列的各種高級細毛皮貨更是五光十色,使顧客愛不釋手。
設在估衣街的名店有歷史悠久的大藥店,像達仁堂、樂仁堂、萬全堂、仁育堂,這四家藥店藥味齊全,信譽卓著。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其貨品還遠銷歐美及南洋各國。天津著名的瑞昌恒顏料莊、萬聚恒顏料莊也坐落在其中。享譽全國的“泥人張”是一樁別無分號的獨門買賣。估衣街還是紙局、眼鏡鋪、干鮮果品批發(fā)業(yè)、糖果業(yè)、香燭店、皮貨店、飯館子、戲園子,澡堂子、剃頭房子及娛樂場所聚集的地方。
“曉市”和“趕洋”是天津兩種獨有的經(jīng)商方式,它使估衣街顯得更加“紅火”。曉市就是每天拂曉晨光熹微、人影幢幢之時,商販們就紛紛上市經(jīng)營,到上午九時后才逐漸平靜下來。曉市吸引著市內各個角落的攤販以及四鄉(xiāng)八鎮(zhèn)走街串巷的貨郎小販們選購各種商品,形成了估衣街的“雙重市場”。
“趕洋”這個詞是從“趕毛”演變而來的。早年天津人做西洋人生意的商人稱做“趕毛兒的”。天津開埠以后,外國輪船源源不斷地駛入海河,??吭诟鱾€碼頭,吸引這些“趕毛兒的”商人把商品搬到海河碼頭做起生意。后來由于海河淤塞,外輪不能駛入碼頭靠岸,改在大沽口外停泊,“趕毛兒的”這個詞也就隨之消失。但此種現(xiàn)象并未消失。
臨近估衣街還有一處竹竿巷,是天津經(jīng)營傳統(tǒng)工商業(yè)大商人的集中之地,素有“銀子窩”之稱。這些大商戶因資金充裕、實力雄厚,在商場的競爭中占有絕對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