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名白宮人員回憶說:在我小時候,有一次媽媽端著一盤水果進來了,我們兄弟姐妹三個都撲過去伸著手嚷嚷著要上面最大最紅的那個蘋果。于是媽媽就對我們說:“哎呀,你們都想要最大的,可是最大的只有一個。這樣吧,咱們家院子里有一塊草坪,我把它分成三塊,你們每人一塊,看誰把草坪修剪得最快最好,我就把這個最大的蘋果分給他!”結果,那次我得了第一!從此,我意識到:“原來勤奮就能換來利益!”
我們從小就從父母、老師那里知道“勤能補拙”、“勤奮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也聽說過無數(shù)個因為勤奮苦干而取得成功的故事,但很多人并未從中受到啟發(fā),在工作中依舊偷奸?;?、好逸惡勞。他們還常常這樣為自己開脫:時代不同,勤奮不再是職場或商戰(zhàn)中的成功法寶了,不靠勤奮照樣也能取得成功。
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絕對不是這樣的!在當今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勤奮不是越來越不重要,恰恰相反,要想在職場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須養(yǎng)成勤奮的工作態(tài)度。
像王永慶那樣勤勞和節(jié)儉
但凡偉大的企業(yè)家,都是非常節(jié)儉的。比如,被譽為“臺灣經(jīng)營之神”的王永慶先生。他十幾歲就從臺南嘉興的山村到臺北打拼,一開始做的是開米店的小生意。為了能和競爭對手拉開距離,扭轉(zhuǎn)小店位置不利的被動局面,他和他弟弟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挑米——把一粒粒沙子從米中挑出來,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干。就是靠這種吃苦的精神,他比那一條街上所有的米商賣的都多。
王永慶有兩句名言,我非常欣賞,一句是:“天下的事情,沒有輕輕松松、舒舒服服讓你能完成的,凡事一定要經(jīng)過苦心追求、體驗,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奧妙而有所收獲。”另一句是:“追求舒適與快樂的代價,就是刻苦耐勞?!?nbsp;
關于他的故事,我還能舉出幾段細節(ji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