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帶下病的辨別和治療

養(yǎng)生一定要簡單 作者:向靜


   帶下病的病因和對癥治療方案如下:
  
  一、脾虛,脾為土,所以多色白或淡黃,質(zhì)粘無臭,綿綿不斷,治以健脾益氣,升陽除濕,可用完帶湯,濕蘊化熱者則用易黃湯。
  
  二、腎虛,白帶清冷,量多質(zhì)稀,終日淋漓不斷,伴有腎陽不足脈癥。治以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可用內(nèi)補丸。若因腎陰虛,用知柏地黃丸加水陸二仙丹。
  
  三、濕熱,帶下量多,色黃綠如膿,或挾血液,或渾濁如米泔,有穢臭氣,陰中瘙癢,伴有濕熱內(nèi)盛脈癥,治以清熱解毒。除濕止帶,可用止帶方。
  
  四、心肝火旺,肝腎陰虧,任帶虛弱,濕熱下注,導(dǎo)致赤白帶增多,處方為清滋之中加以淡滲,即六味地黃合封髓丹。
  
  五、帶下雜色,稠粘惡臭,經(jīng)治不愈,即為惡候,必須要全面檢查才能處方。
  
  六、一般情況下,如果白帶呈水樣、量多,色白或是淡黃,無味,并伴有身體疲乏、大便偏軟等癥狀,這就不但脾失健運,而且體內(nèi)濕重,平時可以多吃些“白果薏仁湯”;如果是白帶呈水樣,伴有腰膝酸軟、怕冷,就要以溫補腎陽為主,也就是扶陽氣;如果是白帶量多黏稠,顏色發(fā)黃,氣味腐臭難聞,就需要立即解毒清熱。
  
  治療婦女帶下雜病的最重要醫(yī)書莫過于黃元御的《四圣心源》,其中有一章題目叫《婦人解》,寫得真可謂面面俱到,實用性極強,真是好極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