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月經就是奶水(1)

養(yǎng)生一定要簡單 作者:向靜


   傳統(tǒng)的中醫(yī)是怎么看病的呢?不管水平如何,都有望聞問切,問是有一定規(guī)矩的,張景岳十問歌: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就是說,女性的病,“尤其”需要從月經上去考慮。
  
  月經是怎么回事呢?《黃帝內經》說:“女性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七七四十九天癸竭。”這個天癸,是源于先天,靠后天以滋養(yǎng),存于腎中的促進人生長發(fā)育以及生殖的一種物質,有人直接將其視為月經,但這個說法值得商榷。很多大醫(yī)只是將月經看作天癸的一種表現(xiàn),我認為這更嚴謹一些。
  
  月經,又稱作月經周期(Menstrual Cycle),醫(yī)學上常用MC作為簡稱,是女性生理上的循環(huán)周期,具體說的是雌激素濃度下降,導致子宮內膜脫落并伴有流血的這個過程。
  
  光知道這個定義還不行,還必須要知道月經到底是怎么來的。在我所看過的書中,我覺得美國福羅里達州的倪海廈醫(yī)師是講得最透徹的,他明確地說:月經就是奶水。他把月經和乳房連在一起來講,他的分析首先認為:氣血氣血,一陰一陽,陽氣帶著陰走,但女性天生氣不足,而血足,所以,當任脈通了,沖脈順著任脈兩邊再往上沖一段兒距離,走不動了,就散于胸中,這就發(fā)育成了乳房(男人氣足,帶著精子殘渣,順著任脈向上走到下巴處,成為胡須),所以,女性的乳房就是一個血庫,是用來裝血的,而一旦需要,這些血就會變現(xiàn)為奶水作哺乳之用。再有,它不是血庫么?女性每月要失掉一部分的血,也就是從這里補充的。
  
  為什么說奶水真的就是月經呢?倪海廈醫(yī)師給出了兩個直接證據(jù),其一是做了母親的人,在喂母乳期間就沒有月經了(當然有少數(shù)哺乳婦女同時有月經的例外,這是因為有時小寶貝因為注射疫苗而不健康,胃口不好,還有媽媽的身體強健,又胃口很好,吃了許多會增加奶水的食物所造成的),就是因為嬰兒吸走了奶水,所以月經沒了。但在這個過程中,卵子卻是每個月都準時還在排,所以就會造成喂奶期間婦女沒有月經卻仍然會懷孕。第二個證據(jù)是,婦女結扎以后,仍然會有月經發(fā)生。因為要按照西醫(yī)的說法,月經是卵子沒有受精而排出體外的血,結扎后已經沒有卵子進入子宮了,為什么卻仍然有月經呢?這就講不通了。
  
  這兩個證據(jù)都同時證明了月經跟奶水是同源的,而月經跟卵子是兩碼子事。一碼歸一碼,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接著往下來分析,來追根究底地把月經和奶水的關系鬧清楚。
  
  奶水來自脾臟
  
  既然月經來自于奶水,那么奶水又來自何處?
  
  我們都知道,奶水不足大都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也就是說,它是由脾胃化生而來的。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里,奶水正是來自于脾臟,脾屬土,又主中州,主運化,當它從小腸吸取到食物精華后,得五色精華,也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就是白色的乳汁了。它運送的步驟則是這樣的,由脾將金之白色營養(yǎng)運送至肺,再由肺臟進入乳房。奶水就這樣產生了。
  
  因為月經就是奶水,所以還要多說幾句乳房,中醫(yī)經絡學認為,乳房為眾經所屬,如,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沖任二脈,奇經里的陰維陰蹻,加上乳頭下方的足厥陰肝經,總共十一條經絡匯聚于此,倪海廈比喻說這就像十一條馬路交會在一起,只有一個紅綠燈(心臟)在控制,所以乳房自然容易發(fā)生病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