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yǎng)一身“錚錚鐵骨”,疑難雜癥不治自愈(2)

長壽的革命 作者:趙鐵鎖


其次,長期站立工作應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腳掌平均受力,減輕疲勞。平跟鞋腳掌用不上勁,高跟鞋腿部用力過大,都會很快引起疲勞不適。

最后,長期站立工作時應做工間操,方法如下:原地踏步3分鐘,提起雙足跟,放下,再提起,或者左右足跟輪流提起,放下,每次3分鐘。提起腳尖,讓腳跟著地,雙腳輪流進行,每次3分鐘。輪流屈伸膝關節(jié),也可同時屈膝下蹲,雙上臂向前抬平,然后復原,每次3分鐘左右。

補腎即壯骨,補出健康的“身子骨”

中醫(y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髓養(yǎng)骨,促其生長發(fā)育。腎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骨質得養(yǎng),則發(fā)育旺盛,骨質致密,堅固有力。

“腎主骨生髓”,這一理念中醫(yī)很早就提出來了。《黃帝內經》就明確指出,骨骼起著支持人體的作用,是人身的支架,骨之所以有這樣的作用,主要依賴于骨髓的營養(yǎng),而骨髓則由腎精所化生。也就是說,腎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髓養(yǎng)骨,促其生長發(fā)育。因此,腎、精、髓、骨組成一個系統(tǒng),有其內在聯(lián)系。腎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骨質得養(yǎng),則發(fā)育旺盛,骨質致密,堅固有力。反之,如腎精虧虛,骨髓化生無源,骨骼失其滋養(yǎng),在小兒,就會骨骼發(fā)育不良或生長遲緩,骨軟無力,囟門遲閉等;在成人,則可見腰膝酸軟,步履蹣跚,甚則不能行動;在老年,則骨質脆弱,易骨折等。

腎主骨這一理論,經過現(xiàn)代醫(yī)學實驗研究,也進一步得到證實。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補腎藥物能增加骨的堅韌度,對于某些骨折的病人,采用補腎的藥治療,多能加速骨質愈合。近年來,根據(jù)腎主骨的理論,從治腎入手治療多種骨的病變,都取得滿意療效。以牙齒為例,“齒為骨之余”,牙齒是骨的一部分,所以也依賴于腎中精氣所充養(yǎng)。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若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或脫落。對于牙齒松動等病癥,在臨床上采用補腎的方法治療,多能獲效。

由此可見,壯骨的根源在于養(yǎng)腎,所以我說健康的骨骼實際上是補出來的。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又易做的壯骨食療方,僅供參考:

1.桑葚牛骨湯

材料:桑葚25克,牛骨500克,黃酒、白糖、生姜、蔥各適量。

做法:將桑葚洗凈,加黃酒、白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后去浮沫,加入姜、蔥再煮。見牛骨發(fā)白時,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后去浮沫,調味后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補血,益腎強筋。適用于骨質疏松癥、更年期綜合征,對肝腎陰虧引起的失眠、頭暈、耳聾、神經衰弱等也有療效。

2.烏豆豬骨湯

材料:烏豆30克,豬排骨300克。

做法:將烏豆洗凈、泡軟,與豬骨同置鍋中,加水煮沸,改小火慢熬至烏豆爛熟,調味后飲用。

功效:補腎活血,祛風利濕。適用于老年性骨質疏松、風濕痹痛等。

3.鯉魚湯

材料:500~750克活鯉魚1條,蔥末、姜末、黃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鯉魚去鱗、鰓及內臟,加入蔥末、姜末、黃酒、精鹽,稍腌片刻;加水煮至湯白魚爛即可,分次飲用。

功效:補腎活血,祛風利濕。適用于老年骨質疏松、腎炎水腫、黃疸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糖尿病等。

4.茄蝦餅

材料:茄子250克,蝦皮50克,面粉500克,雞蛋100克,生姜、醬油、麻油、白糖、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