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骨正筋柔,氣血自流--長壽必養(yǎng)筋、骨、腎
長壽的基礎是健康,而健康的基礎則在于筋、骨、腎,因此,養(yǎng)生首先要從筋、骨、腎養(yǎng)起。在這一篇,我教給大家一些養(yǎng)筋、骨、腎的方法與理念,非常簡單,只要堅持下去,把自己的這三個健康支點架起來,就能夠輕松活到天年。
第三章 筋長一寸,壽延十年--人人都該學點“易筋經”
“老筋長,壽命長”--練筋才能更長壽
俗話說,“老筋長,壽命長”,“運動強筋骨,吐納肺腑良”,中國民間很早就把筋與人的健康、壽命緊密聯(lián)系起來了。
在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中,筋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煉的很多武功都與筋有關,比如我們經常在影視劇里看到的分筋錯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縮骨法等,甚至還有一本專門用來練筋的書,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易筋經》。如果想廢掉一個人的武功,挑斷“腳筋”就可以了。
為什么筋這樣重要?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筋?!兑捉洝吩疲骸敖钅巳酥浗j,骨節(jié)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lián)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輔?!笨梢姡畛醯摹敖睢笔侵阜植加谏眢w各部分的經絡。后來,經過時代的演變,筋的定義也發(fā)生了改變,逐漸成了韌帶和肌腱的俗稱,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筋。
筋附著在骨頭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jié)和固定的作用,人體的動全靠它來支配??梢哉f,如果人體沒了筋,就會成為一堆毫無活力的骨頭和肉。在2008年奧運會上,劉翔為什么跑不動了?報道說是肌腱受到了磨損,實際上也就是筋受傷了。中醫(yī)認為,肌肉的力量源于筋,所謂“筋長者力大”,筋受傷了自然使不出力氣來,尤其是腳后跟這根大筋,支撐著身體全部的重量,所以劉翔當時選擇退賽是非常明智的,因為這時候他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即使當時拼著這條腿不要了,也不可能跑出好成績。這樣,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么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挑斷腳筋之后就會成為一個廢人,因為他已經使不出力氣來了。
筋的最基本功能是伸縮,牽引關節(jié)做出各種動作,筋只有經?;顒?,也就是抻拉,才能保持伸縮力、彈性,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練筋。古代有許多功夫高手,能夠年過百歲而不衰,與練筋是分不開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練筋還需要特殊的方法,我們平常所做的跑步、登山等運動活動的主要是肌肉,由于肌肉組織的粗纖維之間有很多的毛細血管,其活動需要大量的供血來完成,這樣會使脈搏加快,造成人體缺氧而呼吸急促,這時體內的筋還遠遠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種能鍛煉筋而盡量不鍛煉肌肉的運動,這就需要“易筋”,這個方法我將在下面的小節(jié)中講到。
“傷筋動骨一百天”,其實是要把筋養(yǎng)好
一般人都聽過“傷筋動骨一百天”的說法,意思是機體受到外傷,引起骨折傷筋,經過一百天的治療休養(yǎng)才可痊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傷筋動骨后實際上主要養(yǎng)的是筋。
“傷筋動骨一百天”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tǒng)說法,意思是說,患者傷筋斷骨后,愈合起來大概需要一百天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患者應該好好療養(yǎng),不能著急,更不能亂動。關于這種說法,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爭論,而爭論的焦點則主要是骨折之后是否真的需要100天才能夠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