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樹要根好,人要心好。”做壞人很容易,做好人卻很難。因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經(jīng)濟學(xué)中的劣幣驅(qū)逐良幣原則告訴我們,在鑄幣流通的時代,成色不良的鑄幣(金幣或銀幣)與成色優(yōu)良的鑄幣在市場上一樣流通,久而久之良幣會逐漸退出流通,轉(zhuǎn)為儲藏,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幣——劣幣把良幣趕出了市場。如果我們?nèi)萑塘诵皭?,淡漠了善良,那么善良的力量就會削弱,邪惡的勢力就會增強,長此以往,邪惡就會戰(zhàn)勝善良,主宰世界。然而,我們絕不能忘記我們的法律,我們的道德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懲惡揚善。這是我們的法律契約和道德契約的原則和底線。任何與之相悖的行為和語言都應(yīng)該得到制止。
1935年,在紐約市貧民區(qū)的法庭上,一位老婦人因偷竊面包而被審問。頭發(fā)散亂、衣不遮體的老婦人用顫抖的聲音說:“原諒我。我需要食物,來養(yǎng)活已經(jīng)兩天沒有吃東西的孫子……”此時法官卻依然毫無表情地宣布:“我必須秉公辦事,你可以選擇10美元的罰款或者10天的拘役?!贝藭r,坐在旁聽席上的紐約市長拉瓜地亞站起來,脫下帽子,放進5美元,然后對法庭中的所有人說:“女士們,先生們,請大家每人另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面包喂養(yǎng)孫兒的城市?!痹趫龅乃腥硕紴橹畡尤荩娂娞统隽?0美分送給那位貧窮的老婦人。
我們遲早都要為自己的冷漠付費,甚至是遠遠超過50美分的更大的代價。彭宇案、打狗案都是我們社會中的特例,我們不應(yīng)該把個別的案例當作普遍的現(xiàn)象。我們應(yīng)該像那位幫助老翁的寶馬車主一樣,相信人們都是善良的,人們都是希望得到幫助的,人們不會恩將仇報的,善良的人總是會得到善的回報的。在這方面,周立太的做法,很讓人敬佩。被委托人拖欠了律師代理費,卻追討無門的律師周立太表示:“不管怎樣,我還會繼續(xù)幫民工打官司的。”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那位善良的農(nóng)夫,不要因為蝎子蜇人的本性而改變自己做人的善良本性,更不應(yīng)該因為一些人反契約精神的行為而作出任何違背契約精神的事情!
在經(jīng)濟發(fā)展至上的過程中,在法制建設(shè)和道德建設(shè)的過程中,弘揚善良,弘揚契約精神,不但要依靠法律的保障,更要靠我們這些心地善良、具有契約精神的人去身體力行地實踐善良和實踐契約精神,用弘揚善良、弘揚契約精神來抵制邪惡和背叛契約精神的行為和現(xiàn)象。
契約箴言
每天問一遍:是你解決了問題,還是你成為了問題的一部分?
附錄:怎樣看待好人總是吃虧?
——摘自劉德華與師父妙蓮老和尚的對話《解惑叮嚀語》
(1)吃虧真的很傻嗎?
做事吃虧,好像你很傻,其實是賺了福德。你退一步,眼前是輸了;但最后的勝利、最后的安樂就是你這位傻人,所謂“傻人有福”?。?br>
?。?)你想贏得尊敬嗎?
只要時時保持好心情,不急躁,多協(xié)助人,在做事方面多吃虧,多為人解苦,給人方便,人家自然會尊敬你。
(3)好人難做嗎?
其實好人最容易做!有善神、諸佛菩薩加被嘛!
(4)為什么聰明卻無福?
因為做事情總是讓人家吃虧,只顧自己占便宜;這樣聰明是聰明,卻很折福,一點福報也沒有。有智慧的人,好事予他人,吃虧是自己。如此才能培福。
?。?)不做壞事就是好人嗎?
不做壞事,只代表你不是壞人,并不表示你是個好人。怎樣才是好人?要做好事才是好人。雖有好心卻不做好事,哪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