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三七”好,是因為它是活血藥里唯一一個活血但不破氣的藥?!侗静菥V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p>
我在MSN的“名醫(yī)講壇”主持直播采訪時,經(jīng)常有人讓我問專家:“我總覺得疲倦,中醫(yī)又說我有淤血,該吃什么補品呢?”
中國人是喜歡進補的,特別是有了經(jīng)濟條件之后,一發(fā)覺疲勞就想到了虛,就想到補品了。這和創(chuàng)始“攻下”療法,也就是通過出汗、瀉肚、嘔吐三種辦法來治病的張從正所處的時代類似。張生于金元時期,當時吃補藥成風,既然病人高興,醫(yī)生也便投其所好,于是補藥把當時人吃得淤滯、上火,張從正的“攻邪派”才得以出現(xiàn),他通過攻下的方法把因為濫補蓄積在體內(nèi)的淤滯排除,使人體自身的正氣得以施展。所以,很多人雖然吃了瀉藥,反而有精神了,不疲勞了,用張從正的話說就是:“不補之中有真補存焉?!?/p>
張從正的思想很適合那些急著通過吃補藥來改變疲倦狀況的人,因為他們很多人不是真虛,而是因為有淤滯,要是虛也是因淤致虛。如果一定要吃藥的話,應(yīng)該是“三七”,從根本上把導(dǎo)致虛弱、疲勞的淤先解決掉。
有淤的人就會感到疲勞,因為血脈不通了,不通,營養(yǎng)就輸送不了,氣力就會不支,所以要化淤。但是化淤也要因人而異,而且要慎選藥物。很多人一聽說自己有淤就開始吃活血藥,比如“大黃蔗蟲丸”。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的醫(yī)生說,20世紀50年代,一家大醫(yī)院一年也用不了一箱這種藥,因為知道它破血的功力,而現(xiàn)在許多三甲醫(yī)院一年都要用六七百箱,絕對有點濫用的意思了。
如果你了解這個藥的組方就知道它的厲害了:大黃,水蛭,干漆,桃仁……活血作用十分了得,否則也治不到淤血嚴重到眼眶發(fā)黑,皮膚甲錯那種程度了。這么多的活血藥,吃多了,人肯定會虛,會覺得更疲勞,因為其中沒有一個補氣的藥。適合吃這個藥的人,化淤是當務(wù)之急,但并不是有淤就適合吃,一定要因人而異。
以前我有個病人,因為老生氣、肋岔子脹、胸悶,自己知道肯定是肝氣郁了,所以吃“舒肝丸”,結(jié)果吃了半年后,倒是不脹了,不悶了,人卻吃得沒力氣了,總覺得很疲勞。無他,舒肝藥和活血藥一樣,也會破氣,就是消耗器官的功能,所以人會覺得沒力氣。
很多人說中藥不能長期吃,長期吃人會虛。我現(xiàn)在理解了,可能就是吃了過長時間的活血藥,它們都會破氣,不僅把身體吃虛了,還吃壞了中藥的名聲。試想:如果是一個根據(jù)體質(zhì)開出的調(diào)理氣血的方子,怎么可能把人吃虛?
之所以說“三七”好,是因為它是活血藥里唯一一個活血但不破氣的藥?!侗静菥V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p>
《周易》里說西南是土氣很重的地方,也是肥沃的土地,三七就是長在西南的,外面的顏色是青的,里面的顏色是黃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臟;黃可入脾胃,能益氣統(tǒng)血,所以三七本身具備了補益的能力。
云南的人說,過去發(fā)配到云南的罪犯,進獄之前都要被棒打,要是不買通獄卒,這個過程是非常受罪的。要是買通了獄卒,他就會給犯人一大碗藥,在打殺威棒之前給他喝了,這藥里面的成分主要是三七。喝了三七藥打完了以后是什么結(jié)果呢?棒瘡兩天后即迅速消散,被打出的淤血也都能散掉。
現(xiàn)在很多人很早就出現(xiàn)了“三高”問題:血壓高、血脂高和血糖高?!叭摺本褪且环N“代謝綜合征”,臟東西排不出去,留在體內(nèi)了,所以是虛實同有的,在中醫(yī)里都屬于淤滯,吃一點云南的“三七粉”,比單純的補,或者單純的活血,效果都要好得多。但如果要通過服用三七來改善淤的狀況,一定要堅持。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知道要吃“阿司匹林”來預(yù)防血栓,劑量一般是每天100毫克,而且是腸溶的,所以也沒有了以前阿司匹林吃了傷胃的弊端,這是目前為止預(yù)防血栓效果最被確認的。但實際上,三七的作用更全面,補養(yǎng)作用更大。
因為三七價格比較貴,最好是將它研成粉,每天3~5克,這樣比煎在湯藥里吸收更徹底。也可以加在食物里,比較著名的就是“三七雞湯”,用三七15克,不要研成粉,在燉雞湯的時候加進去,適當?shù)厣偌悠渌髁?,燉到肉爛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把三七也一起吃掉。為保養(yǎng)心臟、減少血淤的目的,一般一周食用兩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