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疾病……即使我們不承認歲月的流逝,我們的身體也會為我們敲響警鐘。畢竟,身體是與我們溝通最多、最忠實的朋友。它每時每刻都在與我們對話:冷、熱、高興、憤怒、愛、恨……它就像我們的一面鏡子,如實地訴說著我們的一切。
欣賞可以改變一切,身體也不例外。我們的身體,在很多時候就是思想的產(chǎn)物,我們的生理機能會借生病告訴我們,我們的情緒遇到了問題。
我們的年輕或年老,都是取決于心理年齡。而心理年齡的年輕或老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心理暗示決定的: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老了,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再患上種種疾病。但如果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年輕,精神暢快,那么,身體各方面就會感到輕松,活得自由自在。
鳳凰衛(wèi)視的當家花旦吳小莉,被媒體稱為“快樂的老妖精”。樂觀、豁達的個性卻讓她始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早已跨過青春門坎的她,說起年齡時總是十分坦然,“何必在乎年齡呢,我覺得只要心態(tài)年輕就永遠不會老。
至于生理疾病,很多更是心理問題的反映和寫照。
很多疾病都是壓力的結果,而所有的壓力,都是由負面思想開始的,然后,更多的負面思想便會接踵而來,直到壓力顯現(xiàn)。換句話說,當我們抱怨健康問題時,就是丟出負面情緒,讓我們的身體聽見而烙下印記,引發(fā)身心疾病。
如果我們把全部的思想都放在疾病上,等于邀請疾病的到來。但如果相反,我們以欣賞的態(tài)度審視我們的身體,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各種疾病,很多問題便可以防患于未然。
這種說法絕非天方夜譚。很多心理研究報告都顯示,一個人對于自己健康狀態(tài)的認知,將導致這樣的信念在他們身上實現(xiàn):比如醫(yī)生告訴病人,有種特效藥能治病,這種藥對這些病人發(fā)揮的功效,就要比使用相同藥方,卻沒有接收這項信息的病人要大得多。同理,兩個人得了同樣的病,一個人每天對自己說“我身體很好、非??鞓?、非常享受生活’他的病就有可能日趨好轉,而另一個人卻反復埋怨“我病的很重”,結果他的病就越來越嚴重。
自言自語時如此,傾聽別人的話語時亦如此。我們的身體不會考慮發(fā)話者是誰,它只留心自己的關注度。如果我們對身體缺乏欣賞、缺乏自信,就有可能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甚至引發(fā)嚴重的生理疾病,造成完全不必要的麻煩。
那天同行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一件事:她的大學同學聚會時失約了,原因是父親毫無先兆的突發(fā)心臟病。她多問了一句,得知同學的母親不久前剛剛心臟病發(fā)作,做了數(shù)個心臟支架才搶救過來,老伴照顧她時,她不厭其煩的描述了癥狀,并添油加醋的埋怨了一番老了不中用之類的話,然后父親也就感覺身心不適。
“這也許是心理問題?!蔽冶е謾C沉思了一會兒,說。
“我也是這樣想的?!蓖性陔娫捘沁呎f: “我告訴她父親有可能只是心理問題,建議她換個醫(yī)院檢查,并且讓她反復提醒父親,時刻告訴自己很健康!”
“老人家住在哪家醫(yī)院,我也去探望一下?!蔽覇柕馈?/p>
“你是說現(xiàn)在嗎?呵呵,不行!” 電話里傳來同行孩子般的笑:“老人家參團去海南旅游了!同學陪父親去了最好的醫(yī)院做了全套檢查,結果什么事也沒有!”
由此可見,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么大,真正能夠擊倒我們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據(jù)說,美國某醫(yī)學教授對癌癥的病因提出了新理論,認為癌癥的發(fā)展主要不是客觀上存在的癌細胞,而是主觀情緒、自我暗示導致了癌變。這一理論雖未被廣泛接受,但癌癥患者在得知真相后,病情便會急劇變化,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當然,具體到每個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強弱也不盡相同。有調查統(tǒng)計顯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內(nèi)向的人比自信、成熟、開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開朗的人,即使遇到問題,也會以欣賞自我的樂觀態(tài)度,本能的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體也就更健康。
當然欣賞自我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是輔助我們治療,絕不能代替醫(yī)院和醫(yī)生的作用。不過,如果健康問題已經(jīng)出現(xiàn),用欣賞和樂觀的泡沫滅火,或用抱怨指責的汽油滅火,哪一個速度更快,應該是不言而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