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秦王的“軟肋”,他是想席卷天下,統(tǒng)一六國,但是無奈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先打誰,從哪里作突破口,確實是一個問題。此時的秦國好比是七大幫派里比較強大的一支,但是還沒有實力將其余六派一網(wǎng)打盡。所以得逐個擊破,至于怎么下手呢?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秦王的神色不由得一陣悲戚:莫非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范雎看出來秦王的神色,繼續(xù)說:“臣為大王考慮,不如采取遠交近攻的方略,即使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是實實在在地歸入了秦國的版圖?!保ㄔ模骸巴醪蝗邕h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雎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lián)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zhàn)略性謀略。跟“兔子不吃窩邊草”不一樣,這次秦國這只猛虎,要先從身邊吃起;秦國即便是兔子,也是一只先從窩邊草吃起的好兔子。
當實現(xiàn)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后,“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采用的外交誘騙。
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繼續(xù)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后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tǒng)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后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zhàn)十年,終于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中國的愿望。這是后話,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