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閃哪”(1)

高手 作者:張志俊


“閃哪”

陳照奎老師在鄭州待了一個多月,到年底了,他也教完一期學生,以后就回北京了。老師雖然走了,但我練得更認真了,似乎就是為了有一天再見面時給他看看我的成績,叫他吃驚吃驚。

到了七五年,我自覺練“順逆纏”小有成效以后,就去北京找老師。老師看了看我的拳,依舊不咸不淡地說:“你還算聰明,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甚至舉一反十,但是質量不夠好?!蔽乙宦牼筒环?,這不還是全盤否定嗎?師父就說:“來試試。”我就滿心歡喜地上前和師父過手,我覺得老師肯定沒有看出我的真實水平,因為我和師兄弟以及外人過招的時候,都是一拿一個準了。結果跟師父一搭手,我不是拿不住就是沾不上,再不就是師父一變招,我就被打出去了。我不認輸多少次,就輸多少次,我又一次發(fā)懵了。最后老師又送我一句話:“要更細膩的琢磨,不要滿足于尺寸之間?!蔽揖陀浿诉@句話,心說老師這句話到底什么意思?是說我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的聰明剛好把自己的靈性給全部堵上了?還是說我的悟性還沒有充分地開發(fā)出來?

太極拳必須快慢相間,起承開合,抑揚頓挫。它的過程轉變是起動、纏絲、運行、剛落點。一個拳式和下一拳式轉換時都有接勁,接勁即轉關,用折疊的辦法把它接上,這個時候就需要速度極快,圈極小,即快速走小圈。由于有接勁,有小圈把勁接住了,就可以慢下去,慢是蓄勁,是養(yǎng)勁。平常練拳通過對拉拔長,螺旋的纏絲運動,公轉自轉的規(guī)則,身備五張弓的訓練,只要弓一松,勁就彈出去了,隨著對方的變化而快于對方。這樣快慢相間,一氣呵成, 陳式太極拳的風格就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了。

我回家便更加刻苦地練習??炭嗦?,照舊是通宵通宵地練,有時白天沒班,就再練一整天。

回顧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我身上發(fā)生的變化是接二連三的,第一是聽了陳照奎老師的教導無意中認真的解決了“沉肩墜肘”的問題。第二是無意間把太極拳最寶貴的“順逆纏絲”學到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