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營造學社(2)

煙云儷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實錄 作者:榮宏君


李莊是個川西小鎮(zhèn),當?shù)厝艘钩?,不用燈籠或油燈,更沒有手電,只用火把。川江上水行船,用篾條編成纖繩牽引,日久老化,將它剁成兩尺多長的段,便是火把。

王世襄對這個火把產(chǎn)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他發(fā)現(xiàn)這是個如此方便而簡單的物件,遠比燈籠或油燈來的省事。在看了同伴制作火把的過程后,他以為這是個簡單小事情,但卻不知道須學會打火把的技術(shù)。一次他很冒失,傍晚想去鎮(zhèn)上買些椒鹽花生沙胡豆,返回時天色已晚,于是興沖沖地買了兩根火把,快出街巷時,借人家灶火點燃一根。哪知剛出鎮(zhèn)子,火苗越來越小,半路上竟已熄滅,用火柴怎么也點不燃。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之際,眼前驀地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王世襄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摸索著往前方走。鄉(xiāng)下的山路不比城里,白天尚且崎嶇難行,更何況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沒走幾步,弄不清是路還是田埂,王世襄一腳跌入水溝中。驚慌間他全身濕透,買的東西也丟了,爬出來極狼狽地回到學社。王世襄到此時才知道打火把并不容易,要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熄火,不僅需要了解原理,還要學技術(shù)才行,

所以并不簡單。王世襄從當時只花幾分錢便可以買到的火把,悟出了平時不可因事物微小而輕視它的道理。多年以后王世襄在他的著作《錦灰不成堆》著文生動翔實地記述了這段經(jīng)歷,今天讀來依然妙趣橫生。

王世襄曾于李莊的河灘里撿到過兩塊鵝卵石,這兩塊石頭至今還放置在他的案頭。石頭本身并無什么出眾之處,但它們代表了李莊,是他對李莊的一段特殊記憶??梢娎钋f在王世襄的心里有著特殊的位置,因為正是從這里,他開始了自己對于建筑學的研習。所以那兩塊并不名貴的鵝卵石數(shù)十年來一直陪伴在王世襄身邊,以感念李莊生涯對他學術(shù)上的滋養(yǎng)。

中國營造學社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深深浸染著王世襄。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沒有一個人放棄學術(shù)之路的探索,尤其是梁思成,身患脊椎鈣硬化,依然筆耕不輟,給了他非常之大的鼓舞。多年后王世襄仍然不能忘懷他在李莊的這段經(jīng)歷,以及梁思成先生和營造學社對他的教誨。王世襄在《錦灰不成堆》中撰文-- 李莊瑣憶,分別回憶了在李莊的元宵舞龍、火把照明的學問、買煤油、買竹紙、石印先慈遺稿、過江撿卵石、步行去宜賓、留芬飯館、豆尖等日常的生活,言語間充滿了對當年這段生活的無限眷戀之情。隨著他的筆墨,我們仿佛又被帶回到了那個充滿激情的歲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