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群眾有沒有出現(xiàn)過情緒波動?
陳國興:沒有,群眾情緒非常之穩(wěn)定。我們鄧參謀長經(jīng)常說:“措施得力,組織有方呀?!?/p>
周玲:剛才您提到您跟鄧參謀長選點,是你們自己決定的呢,還是有專家來幫你們決定,比如水會淹到什么地方?
陳國興:沒有。當(dāng)時有專家來,就是省水利廳的。
周玲:他們是什么時候來的?
陳國興:他們來的時候水早已經(jīng)進禹里了。
周玲:你們是怎么判斷大概水會淹到哪些地方呢?
陳國興:我們就憑我們自己的感覺呀、感觀呀。它(水)已經(jīng)要上公路了呀,我們的很多老百姓就住在公路沿線呀,水已經(jīng)在公路下了,每一天按二米多的(速度)上漲。
周玲:您是以前有過這種經(jīng)驗,還是當(dāng)時有人幫您做這種決策?
陳國興:沒有。我們當(dāng)時還很抱怨那些專家——(測)量堰塞湖(大壩)的垂直高度,并不是很難的事情。為什么遲遲的量不出來?堰塞湖究竟垂直高度有多高,那個水才能夠自然溢堤。結(jié)果一直到淹沒禹里,都沒有拿出來具體方案。18號的晚上,水淹那個鄉(xiāng),就是漩坪鄉(xiāng)黨委書記張康奇給我寫了一個便條進來,喊“陳大哥”——就是喊我——救援他們。當(dāng)時我也是自身難保呀?!?8號直升飛機已經(jīng)到我們禹里來了,當(dāng)時漩坪水已經(jīng)淹了,而漩坪還沒有機降點,直升飛機沒法去,漩坪也有很多的危重病人。所以他就及時地給我寫了個便條來,要我們想盡千方百計,一個是請部隊到他們那里去救援他們,二是通過直升飛機把他們的重危病人轉(zhuǎn)走。18號晚上,漩坪的干部說(水離大壩)大概還有八米高。我們想八米高是淹不到禹里的。我跟參謀長還很僥幸。第一天說的還有八米,第二天說的還有18米,第三天說的還有22米。究竟高度有多高,外面是各說不一,沒有一個可靠的消息說堰塞湖的壩究竟有多高。為這件事,鄧參謀長發(fā)過火。參謀長是親眼看見水淹禹里整個損失的……參謀長最后說了一句話:“禹里第二大災(zāi)難,不是雪上加霜,而是雪上加冰!”最后水淹漩坪、禹里,禹里這個鄉(xiāng)是完全可以保住的。
周玲:這一次武警官兵對你們禹里救災(zāi)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陳國興:非常大的作用!那是……非常之感謝呀。鄧參謀長,55歲,跟士兵同吃同住,而且身處一線,我們一起走村串戶,到家家戶戶去摸底。他親自下到他分管的片區(qū)的六個鄉(xiāng):禹里、開坪、桃龍、片口、小壩,本來漩坪不是他管,因為漩坪離我們禹里很近,最后漩坪順便也由他來負責(zé)了。
周玲:當(dāng)時在唐家山堰塞湖危機過程中您覺得最困難的是什么?
陳國興:最大的困難就是災(zāi)民的疏散與安置。太難了。災(zāi)民住的地方就是老百姓種玉米、土豆的地里,那全部是黃泥,又沒有路。在空曠的地里搭棚子,用彩條布搭帳篷,簡易的住宿,下雨一身泥,沒法走路呀,有的地方的稀泥,一腳踩下去,齊到膝蓋呀。那太辛苦了,看起來硬是……
張譽譯:那些地方都是您選的安置點是嗎?
陳國興:只有那三個點,禹里再也找不到另外的安置點了。
周玲:為什么呢?您憑什么去判斷那三個點是最好的?
陳國興:那三個點就是我們以前的移民安置點。
周玲:移民安置點?
陳國興:以前在漩坪設(shè)計了一個大中型水庫,要建個電站,設(shè)計為17萬千瓦,投資21億。海拔786米以下全部要移民。禹里就是移民的范圍,方案都做了幾次了。那幾個點是我們以前選好的,沒有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