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表妗低頭道:“姆婆,你帶我過去與我娘陪不是……我打算回去后整理對象,找個時辰搬回來——”
她阿嬤喜得瞇眼笑道:“阿綢,姆婆真是歡喜,你真是知前知后;從前,我還做媳婦時,平惠的太祖講過一句話——孝道有虧,縱有子亦不能出貴;孝子賢孫,亦是從自身求得——你從此對那邊兩位老人好,天不虧人的!”
小表妗想想又問:“可是,姆婆,平惠呢?我真不知怎樣管他才好?人家說——寵豬舉灶,寵子不孝——我并沒有逞寵他,如今,卻氣得我一身病——”
“氣子氣無影——”
她阿嬤笑道:“父啊母啊,說氣兒孫,都是假的,氣不久嘛;只要你好了,兒子自然就好,古話說:會做媳婦的,都生貴子——是要享兒孫福的,哪里還有受氣的?”
2
距離考試日期,就只剩三、五天了,貞觀的人看來還是舊模樣,既不像要緊事,卻也不能說她不在心,真實如何,連她自己也難說——。
這些時,家中上下,待她是款款無盡,知道她愛吃”米苔目”,三天二天就變弄出來,有甜有咸……,另外還有一種藕粉,是銀城岳家自己做來吃的非商品,外面買不到的純正物,新娘子回去偶爾帶來,她才知世間有這般好吃物;藕粉以冷開水調(diào)勻,再以滾水攪拌,就成透明暗紅色,如果凍一般……,貞觀每次吃它,會覺得自己像在蓮花苞般清涼,外頭的夏日不足為懼。
姊妹們知道她有私房菜,下班后就愛擠到”伸手仔”吃晚飯,久了以后,”伸手仔”成了吃私菜的所在;新娘子甚至將后園剛結(jié)的絲瓜摘來,給她們煮湯。
這日黃昏,“伸手仔”里,長椅、短凳排滿著,眾人手上一碗番薯粥,待要說開始,先看見銀城進來:“好??!有什么好吃物,全躲到這邊來了?”
眾姊妹擠出一張椅仔來讓坐,銀城卻只是笑道:“別人娶的某都會顧丈夫,她這個人怎么只知道巴結(jié)你們?”
銀蟾應道:“你沒聽過﹃小姑仔王﹄嗎?”
銀城更是笑呵呵:“沒有啊,你說來聽聽——”
銀蟾道:“從來女兒要嫁出門時,做母親的,都這樣吩咐——入山聽鳥音,入厝看人面;做媳婦,要知進退;小姑仔若未伸手挾菜,千萬不可自己先動筷仔——所以啊,阿嫂哪里管顧得到你?”
銀城故作認真狀:“既然如此,你們做你們的王,我等見著丈母娘再與伊理論!”
銀月聽說,便怪銀蟾道:“你看你——”
一面又說銀城:“你聽她呢!阿嫂對你還不夠好?。控澬牟蛔?,你還要怎樣?”
銀城還未開口,銀蟾先笑道:“這項你放心,他只是嘴邊講講罷了;人家——嫌雖嫌,心肝生相連——”
“誰的心肝生相連?”
眾人聞聲,抬頭來看,卻是住后巷路的一個婦人,正在門口探頭。
“阿藤嫂,來坐??!”
“免啦——”
婦人客氣一番,只招手叫銀月:“你出來一下,我有話與你講!”
銀月只得出門外去,兩人細語半天,等婦人離開后,才又回來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