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云在發(fā)展,我們在進步

金聲金事 作者:曹云金


2004年下半年,我們開始有了自己固定的演出場所——華聲天橋劇場,演員隊伍雖然還不壯大,但已經(jīng)是自己的固定團隊了。劇場坐落在十里河花鳥魚蟲市場之中,環(huán)境比較嘈雜,劇場的條件設(shè)施也很破落,條件十分苛刻,最基本的有時候話筒都沒音兒,合作方也舍不得給我們換,好在人也不多,我們大點聲,用肉嗓子就把問題解決了。記得后來我們搬家之后,有次在德云社劇場演出,雷雨天氣使得電線受潮,音響不工作了,我也是靠肉嗓子完成了演出任務(wù),300多人的劇場,甭管什么位置都能聽到我的音兒,不知道是不是在2004年神功練成的。

因為無人知曉,也無從宣傳,那個時候每天的上座率都很低,整日里最發(fā)愁的,就是沒有觀眾,但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說得好,觀眾自然流連,漸漸地也有好轉(zhuǎn)。到了2004年底,我們搬到現(xiàn)在的劇場,那時候還叫天橋樂劇場,和我們也只是合作的關(guān)系。2007年德云社收購天橋樂,于當(dāng)年4月15號,正式重裝開業(yè),天橋樂這個名字成為了歷史,它從那一天開始就叫德云社。

舞臺重裝,桌椅板凳全都煥然一新,后背景板重新手繡,碩大的“德云社”三個字,仿佛閃著金光,我們真正有了我們自己的劇場,我們自己的大本營。后臺供奉著我們的祖師爺,其實早在2004年已經(jīng)開始供了,重張之后又重新做了新的牌位,上更好的供品,初一十五我們給祖師爺上香,最高的牌位是東方朔,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fā)明幽默的人,而相聲的祖師爺是朱紹文先生,“日食百家飯,夜宿古廟堂”說的就是他。

可以說,從我們駐扎到天橋至今,相聲大會是一場接著一場,這期間德云社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很多電視節(jié)目和訪談中也都提到過,書里就不再贅述了,只說說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些演出、經(jīng)歷和感受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