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在企業(yè)里,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崗位,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是不一樣的,要把事情做到位,但絕對不能越位。
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說的都是一個人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該思考的事情。勤奮要用對地方,否則就會與其他人的工作重疊,可能引起與他人的矛盾,導致混亂,并最終造成企業(yè)整體資源的浪費。
一家企業(yè)有不同的崗位,不同崗位的人如果能認清自己的崗位職責,并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整個企業(yè)就能夠和諧一致,健康發(fā)展。反之,如果像某企業(yè)流傳的那樣:"董事長干總經理的活,總經理干部門經理的活,部門經理干員工的活,一般員工在考慮:企業(yè)該怎么發(fā)展呢?"那注定是做不好的。
在企業(yè)里,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崗位,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是不一樣的,要把事情做到位,但絕對不能越位。茱麗葉是一家跨國集團香港分公司的員工,經過幾年的奮斗,升任這家分公司的公關部經理。一次,總公司的幾位高層領導在香港舉行盛大宴會。茱麗葉業(yè)績卓越,在公司有著一定的聲譽,在一些宴會和其他場合,風頭常常凌駕于分公司總經理之上。
當晚宴會,茱麗葉負責主持,介紹總公司總經理和主管香港分公司的高管一一出場致辭,但輪到她的上司,即香港分公司的總經理致辭時,她竟先說了一番感謝詞,雖然只是三言兩語,但總公司負責香港公司的主管還是皺了皺眉頭,因為茱麗葉作為主持人,只負責介紹出場發(fā)言人,而無獨立發(fā)言的權力。香港分公司的經理自然也很不高興。
在宴會過程中,總公司主管主動與她交談了一番,發(fā)現(xiàn)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務時,常以個人主見發(fā)表意見,全不提經理的旨意,給人的印象是,她才是香港分公司的總經理。她不知道,她的越權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不久以后,經常越位的茱麗葉就被上司找個借口炒了魷魚。茱麗葉在業(yè)務中表現(xiàn)得很出色,但由于在決策問題上分不清角色,越權行事,導致自己最終被解聘,自食其果??梢?,成功是一個系統(tǒng),需要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因素都做得好,如果有一個因素不好,那么都會導致失敗的結果。這不僅讓人想到了汪中求先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觀點。我是非常贊賞汪先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觀點及其精細化理論的。精細化有著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但在我看來,把精細化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無非是讓人們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位,比如,做戰(zhàn)略決策就把做戰(zhàn)略決策的事情做到位,做小事就把小事做透,讓人們從小事中看到大的功夫……
按角色做事做事到位而不越位的必然要求,就是每個人要按照自己的角色辦事。
每一個組織都有其固定的組織結構,每一位成員都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嚴格地按角色做事,為其所當為,止其所當止,這樣才能與整體步調一致,否則就會造成混亂,出現(xiàn)不和諧的狀況。有家雜志社為一位作家做了一期專訪。雜志出來以后,這位作家收到了一本樣刊,他想多要幾本送給朋友,便打電話給雜志社主編。主編不在,雜志社里一個小姐接了電話。"麻煩你轉告一下主編,我希望多要幾本這期雜志。""這個啊,沒問題!您直接派人過來拿就成。"小姐爽快地說。
作家正打算驅車去拿雜志時,就接到主編的電話:"對不起!剛才我不在,雜志收到了吧?我剛才已經派人給你多送了幾本過去。"停了一下,主編又說:"可是,對不起,我想知道是哪個人說您可以立刻過來拿。"作家很奇怪,問道:"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您要十本都可以,我只是想知道,是誰在自作主張。"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真相查明后,那位自作主張的小姐受到了主編的嚴詞責備,而且在主編心目中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在這件事情上,小姐就因為辦事越位而扮演了錯誤的角色。小姐的錯誤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作家打電話找主編要書,小姐作為接聽電話的下屬只能如實轉告主編。至于能不能給,那是主編才能決定的,但小組越俎代庖,擅自替主編做出了決定。
第二,雜志是公司的財產,不能隨意處置,而那位小姐擅自決定送人雜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在這種角色錯位中,讓人覺得把雜志送人并不稀奇,人人都能做主。這樣,公司的產品也被大大地貶值了。
第三,在現(xiàn)實社會條件下,人際關系是一種資源,而送人財物是維持關系的一種手段。站在主編個人的角度看,送給作家雜志既是維持客戶關系的一種手段,同時,也可以由自己來顯示恩惠和大度,但這種機會卻莫名其妙地被人剝奪了。
當然,小姐的這種角色錯位所處理的還只是一件小事,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多大后果。而一些重大事情的角色錯位,那當事人可能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就因為角色錯位而招致殺身之禍。
楊修是曹操手下的一個"主簿"--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統(tǒng)計員、記賬員一類的職務。他聰明過人,又貼近領導,本應該得到曹操的器重和賞識才對。但他因嘩眾取寵、喜歡在眾人面前耍小聰明,擅自公布領導的意圖而遭大難。一次,曹操命人對自己的丞相府擴建。在工程完成后,曹操前去檢查。他看完之后,什么話也沒說,只是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人不解其意,楊修見了說:"這還不明白嗎?門內有活為闊。主公嫌門太闊了,應該再修得小一點。"后來,曹操聽說此事,雖然佩服楊修的才華,但對他擅自向眾人透露自己的意圖的做法心存不悅。因事情較小,他并沒在意。
又有一次,有人向曹操進貢了一盒酥糖,曹操看了沒動,提筆在盒上寫下了"一盒酥"三個字就出去了,恰好楊修看到了,他即刻叫來了一群官員:"來來來,主公請大家吃酥糖了。"說著自己打開盒子先吃了一口。有人害怕地說:"主公的東西你怎么敢亂動?"楊修笑道:"你沒見主公在盒上寫著'一人一口酥'嗎?"曹操知道后,對楊修擅自透露自己意圖以及做出行動的舉動更加不滿。
后來,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戰(zhàn)局僵持不下,但一時又難有突破,想退兵又心有不甘。這時候,庖官為他端來了一碗雞湯,曹操夾起了一塊雞骨頭,說道:"雞肋啊雞肋!"楊修聽到了這句話之后,馬上在士卒中散布:"趕緊收拾行囊,主公馬上就要下令退兵了。"有人問道:"你怎么知道主公要下退兵的命令呢?"楊修回答:"雞肋這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用它來比漢中,這不明擺著是說這場仗棄之可惜,打下去又沒有什么意思,不退兵還等什么!"不一會兒,曹操得知此事后,非常氣憤,立即以"擾亂軍心"的罪名將其斬首。因為歷史上的忠奸之辯,被視為奸臣的曹操一向是遭到唾罵的對象,所以人們對被曹操所殺的楊修都表示同情。但在我看來,楊修因角色錯位,越位做事,是咎由自取。聰明不是錯,但錯誤地使用聰明就是錯。楊修能準確地理解曹操的意圖,這是他的聰明之處。但他擅自對外宣布,并采取行動,就屬于越位行事,就是錯誤的。前兩次耍小聰明,因事情很小,不值得計較,但最后一次正值戰(zhàn)爭,事關軍國大計,領導意圖豈能隨便向眾人宣布并擅自采取行動?所以,在角色錯位的情形下,楊修用所謂的聰明,一步步地把自己送上了絞架。
誰若認為自己是圣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么時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兩腳站得更穩(wěn)。
--奧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