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也能以有趣并有效的方式來運用敵意的幽默,因為當我們把自己放進其中時,原本敵意的幽默就變成沒有"敵意"了。這時,我們可以像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所說的"表現于外"。
你不一定要像演員般"表演",因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你都站在人生的舞臺上,你都能將心底所想表現出來,解決你的困難、怨恨、痛苦和困窘。
更重要的是你也能夠幫助他人,讓他們看到如何將個人的困擾表現出來。
事實上有關幽默力量的許多矛盾之處,都顯示我們只有對所愛、所關心的人運用幽默時,才能把略帶敵意的幽默有效運用,而產生好的結果。這類幽默與其稱"敵意",不如說是"損人"更為恰當些,例如:
公司里的職員有時開玩笑說到太太們的奢侈。一個說:"就算皮包里層是捕蠅紙做的,我太太的錢也不可能留在皮包里。"另一個說:"據我太太告訴我,她承認她喜歡花錢,但是不要用'奢侈'這個字眼來說她,另外找個新字好了。"
這類玩笑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很損人,但我們可以從另一面來解釋,這些職員其實都很愛自己的太太,也以她們?yōu)闃s,認為自己的太太比別的婦女穿著更好,更具魅力。他們以戲謔太太的奢侈來表示對太太的愛和驕傲,并且以此代替夸耀。
表達內心的感受,能使我們和別人免于爆發(fā)戰(zhàn)火。當我們把內心負荷過重的事情都表達出來時,就能卸除心頭的緊張而不致引起怨恨。
當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朋友或同事不盡相同時,你有三種選擇:(1)同意彼此各持不同的意見;(2)修正你的看法,與對方協(xié)調;(3)從此不再和他講話。只要稍加運用一點幽默的力量,你就能排除第三項,而在前二者中任擇其一。
至于諷刺的效果,在于使別人能聽進你說的話,并且能使談話活潑進行,抓住聽者的注意力,便于意見的表達。
耶穌基督傳授福音的時候,也用諷刺的力量來表達他的信念。當他這樣問:"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這諷刺的震撼相當于我們現代的問法:"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吃三明治,你會拿石頭給他嗎?"耶穌把求餅的舉動比喻成人們求天父幫助的需要,他所要傳達的訊息是:"求則得之。"但切記謹慎處理諷刺,諷刺需要用一些理智的思考,但也很容易流于殘忍。有更甚于諷刺者,就是嘲諷的侮辱極易刺傷他人的心,使人陷入焦慮中。
蕭伯納是一位善用幽默來取代諷刺的高手,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兩則幽默故事:
蕭伯納成名后,收到不少異性追求他的信。有位女子在向他求婚的信中寫道:"如果你和我結婚,我們生下的孩子將像你一樣聰明,像我一樣漂亮,那該是多么美好呀!"蕭伯納以他特有的風趣回絕了那位沖著他的名氣和地位來的女子,他在信中寫道:"如果你和我結婚,生下來的孩子長得像我一樣'難看',頭腦像你一樣'愚蠢',那該多么可怕呀!"在一次宴會上,蕭伯納恰好與某紡織廠經理的太太坐在一起。
"親愛的蕭伯納先生,"這位身體肥胖、嬌聲嬌氣的闊太太問道,"您是否知道,哪種減肥藥最有效?"蕭伯納注視了一下她,裝出一副正經的神態(tài),用手捋著長胡須答道:"我知道有一種藥,但遺憾的是,我無論如何也翻譯不出這個藥名,因為'勞動'和'運動'這兩個詞,對您來說是外國字。"
諷刺有其重要地位,但運用時有兩點要求:
(1)我們必須熟悉運用諷刺的幽默力量,知道它與事情的關聯(lián),并會得到別人的認可。
(2)我們必須確定對方明白你諷刺中有趣的一面,并且能對它做趣味的思考。
經過這樣的練習,我們就能學會如何有效運用諷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關懷的幽默總是更有效。
讓我們學習林肯的榜樣,運用幽默的力量來撫慰人心,而不要刺傷人。
雖然幽默力量能幫助我們輕松處理微妙的事情,但有關種族的幽默卻是最微妙、最難處理的。這類幽默有極易冒攻擊他人的危險,而收獲的機會很小。例外的情形可能是:當你和這一群人流著共同祖先的血液時,說說種族的幽默可能減輕每個人心靈的負擔。但是即便如此,也可能冒很大的危險,因為群體是由個人構成的。能夠娛樂某人的一句話,可能在另一個人聽來是侮辱,因此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