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專題論文

評唐太宗的音樂觀

隋唐歷史文化續(xù)編 作者:郭紹林 著


  摘要:唐太宗的音樂觀分作兩個層面。其一是音樂認識論。由于他不懂得音樂表現人的感情,更不懂得音樂以其特殊的語言來表現感情,就認為音樂作品本身不帶悲苦歡樂的情緒,而是作為作品接收者的人,由自己心情的悲苦歡樂而賦予作品以情緒的。這便無限夸大了接收者的主觀認識能力,從而取消了作品自身質的規(guī)定性。其二是音樂社會學論。由于他不懂得儒家功利主義音樂觀,不懂得音樂同政治、社會、風俗等的關系,就認為音樂作品同國家的興亡、社會的治亂沒有什么關系。他的音樂認識論,是音樂社會學論的理論基礎;音樂社會學論,是音樂認識論向社會生活、政治活動的必然推演。音樂對于唐太宗來說,還是一片盲區(qū)。

  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貞觀二年(628)六月,太常少卿祖孝孫奏上所制定的雅樂,唐太宗同御史大夫杜淹、尚書右丞魏徵進行了一番討論。唐太宗說:"禮樂之作,蓋圣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jié),治之隆替,豈此之由?"杜淹不以為然,說:"前代興亡,實由于樂。陳將亡也,為《玉樹后庭花》;齊將亡也,而為《伴侶曲》,行路聞之,莫不悲泣,所謂亡國之音也。以是觀之,蓋樂之由也。"唐太宗反駁道:"不然,夫音聲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聽之則悲。悲歡之情,在于人心,非由樂也。將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聞之則悲耳。何有樂聲哀怨,能使樂者悲乎?今《玉樹》、《伴侶》之曲,其聲具存,朕當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魏徵說:"古人稱:'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樂在人和,不由音調。"唐太宗贊同這個說法。

  唐太宗的這些說法,完整地表述了自己對雅樂的觀點。所謂雅樂,屬于國家的典章制度,是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和朝賀、宴享等大典所用的典雅的樂舞,包括樂曲、歌詞和舞蹈。本文把唐太宗對雅樂的觀點簡稱為音樂觀,所做評析,有時針對構成雅樂的某個方面,有時兼顧所有方面。

  唐太宗的音樂觀,分作兩個相關聯的層面。一個層面是所謂"悲歡之情,在于人心,非由樂也"。在音樂舞蹈作品和接受音樂舞蹈作品的人這一對范疇里,我們把前者稱為音樂主體,后者稱為音樂受體。唐太宗這個層面的意思是,音樂主體本身不帶悲苦歡樂的情緒,而是音樂受體由自己心情的悲苦歡樂而賦予主體以情緒的。這是他的音樂認識論,是他估價音樂社會功能的理論基礎。要說明這個說法不能成立,須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

  其一,音樂是否表現感情?

  音樂是社會生活的摹寫,以人與自然、家鄉(xiāng)、國家、社會、生活、勞動、自己、他人(戀人、親人、友人、敵人)等等關系為題材,因而絕不可能回避人的種種感情。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在其《美學》第三卷上冊中反復強調音樂的內容是感情的表現,認為只有感情才是音樂要占為己有的領域。他說:"在這個領域里音樂擴充到能表現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靈魂中一切深淺不同的歡樂、喜悅、諧趣、輕浮、任性和興高采烈;一切深淺不同的焦躁、煩惱、憂愁、哀傷、痛苦和惆悵等,乃至敬畏、崇拜和愛之類的情緒都屬于音樂所表現的特殊領域。"現代波蘭女音樂家卓菲亞·麗莎所撰《論音樂的特殊性》認為:"音樂的內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喚起這些感情的那些現象本身。"現代英國音樂家柯克所著《音樂語言》一書也指出:"事實上,音樂是'包含著音樂以外的',正如詩歌是包含著'文學以外的',因為,音符和文字一樣,有感情的含義。……音樂,在偉大作曲家的筆下,用純屬他個人的表現方法最完美地表達了人類的普通感情。"這些說法,現在已成了全世界音樂研究者的共識。在音樂主體中,或顯或隱地包含著人的感情,無論是作者還是受體,都能承認或體驗。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所包含的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強烈的仇恨憤怒,對民族的愛戴,對國家的憂傷,都一泄無遺地表現了出來。即如唐太宗時,也是這樣。他當秦王時,東征西討,平定割據,軍中作《秦王破陣樂》用以鼓舞士氣。后來天下一統,《秦王破陣樂》列為雅樂,朝廷舉辦大典時用以演出?!顿Y治通鑒》卷194記載:有大臣建議舞蹈表演補充擒獲割據勢力首領劉武周、薛仁果、竇建德、王世充等人的情狀。唐太宗不許,說:"彼皆一時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嘗北面事之,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狀,能不傷其心乎?"假若這個作品中沒有仇恨敵人的感情,怎么會鼓舞士氣,怎么會擔心刺激已經投降唐朝的原割據勢力的老部下?可惜唐太宗確立音樂觀時,忽略了對這個作品感情內涵的考察。

  其二,音樂怎樣表現感情?

  音樂是特殊的藝術形式,有著區(qū)別于其它藝術門類的特殊語言,只有具有一定音樂修養(yǎng)的人,才能理解、鑒賞和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读凶?middot;湯問》有一則寓言,說春秋時期,俞伯牙善于彈琴,鍾子期善于理解。俞伯牙彈琴時心里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俞伯牙因而把鍾子期看作"知音"。鍾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感到世無知音,終身不復彈琴。他們都是十分熟諳音樂語言的。其實音樂語言并不神秘,有些甚至相當直觀?!抖Y記·樂記》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這里說到六種感情物化為六種聲音,即:悲哀的感情,其聲焦急短促;快樂的感情,其聲寬暢舒緩;高興的感情,其聲開朗明快;憤怒的感情,其聲粗獷嚴厲;崇敬的感情,其聲肅穆端莊;愛悅的感情,其聲甜美纏綿。按照一定的旋律、節(jié)奏,把各種聲音組織起來,就成為音樂;各種音樂激發(fā)人的感情各自不同?!妒酚?middot;刺客列傳》有這方面的實例。燕國太子一行人,在易水上為赴秦國刺殺國君嬴政的荊軻餞行。高漸離擊筑(弦樂器),荊軻倚聲而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突然,荊軻改聲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時,"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我國古代音律,分為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七聲,即西洋音樂所用的C、D、E、F、G、A、B七調。"變徵"相當于F調,其聲悲壯蒼涼,因而"士皆垂淚涕泣"。"羽聲"相當于A調,其聲高亢激昂,因而"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這些說法和事例啟發(fā)我們進一步思索,符合邏輯的結論是:音樂是對感情的摹寫、轉換和翻譯,這樣,也就為音樂語言的解讀提供了鑰匙。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們把握音樂語言。心理學認為:人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感情活動,不僅肌體內部產生各種生理反應,如呼吸、循環(huán)系統,骨骼、肌肉組織,內外腺體以及代謝過程的活動等等;而且表現為一種外在的運動沖動,要求借助于外在動作,把藏在心里的感情、情緒加以宣泄、釋放。外在動作分為三種,即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語言表情。我們不妨認為,把這三種宣泄、釋放感情的外在動作加以音樂處理,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可歸屬于舞蹈范疇,表現喜怒哀樂的表情和動作,就是舞蹈語言;語言表情可歸屬于音樂范疇,表達歌詞或寄寓感情的語音、聲調、節(jié)奏、速度等等,就是音樂語言。具體來說,高興快樂的感情,呈現跳躍、向上的運動形態(tài),色調明朗,速度快捷,表現這種感情的音樂,就采取了類似的動態(tài)結構。我國現代音樂家賀綠汀的鋼琴曲《牧童短笛》,中段表現牧童在田野里盡情玩耍的喜悅情緒,就采用了跳躍向上的音調,快速活潑的節(jié)奏和明亮的音色。憤怒的感情,呈現突然迸發(fā)、四面擴展的運動形態(tài),表現這種感情的音樂,就采取突發(fā)型的方式和較強的力度,往往用不諧和的和聲和富有棱角的大跳進行。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交響幻想曲《羅密歐與朱麗葉》,表現家族間格斗的憤怒情緒,就是這樣處理的。悲哀的感情,呈現下沉的運動趨勢,而且速度緩慢,表現這種感情的音樂,就采用了類似的手法。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樂末章,通過級進下行的音調,幾個不同的七和弦極不穩(wěn)定的和聲,配器上弦樂的交織重疊,以及緩慢的速度,來表達悲憤情緒。盡管這是無標題音樂,懂得音樂語言的受體,依然能準確地把握主體所表達的情緒。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感動得潸然淚下,說自己從音樂中感受到俄羅斯人民的苦難。

  明代王猷定《四照堂文集·湯琵琶傳》記載時人湯應曾演奏琵琶,"尤得意于《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斗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馀騎踐踏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淚之無從也"。這段描寫,對于這首琵琶曲的音樂語言、感情色彩和感染力量,有充分的理解和體會。

  這些理論和實例,同唐太宗的說法恰恰相反。

  其三,音樂作品是否有自己的主題思想或感情傾向?

  上文已提到音樂作品以什么為題材。作者以這些題材創(chuàng)作作品,是一種主動行為,無疑會有自己的主題宗旨和審美追求。因此,大量的歌曲、樂曲、舞蹈作品,都以標題命名傳達出主題思想。即便是無標題樂曲,也以音樂語言體現出感情傾向。不同受體水平不一,同一受體在不同階段水平也有差別,當他們對于主體的理解鑒賞融進自己的情感體驗時,會在程度上呈現差異,但在性質上不應該有根本的不同。比如一頭牛,人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老牛、壯牛、病牛、瘋牛等等,但絕不能隨意地理解為一只船、一張桌子或其它什么。唐太宗認為音樂主體不帶悲歡感情,而是由音樂受體的悲歡感情來定位的,"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聽之則悲",這便無限夸大了受體對于主體的主觀認識能力,從而取消了主體自身質的規(guī)定性。試想,不同受體感情不一,同一受體在不同階段也會感情不一,對于同一件主體,便會產生五花八門的理解,主體還有什么自己的主題思想?打個比方:一件物品,本有自己固定的顏色,在光線明暗不同的情況下,觀察者會產生視覺效果的偏差,但僅僅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觀察者們帶著不同的有色眼鏡,硬要說自己所觀察到的才是這件物品的本色,那只能說觀察者自己錯了。歡快的《牧童短笛》,是否"憂者聽之則悲",從而改變了作品的內在感情?悲傷的《哀樂》,即便是死者的陌生人和不相干的人聽到,是否會"歡者聞之則悅",從而改變了作品的凄婉風格?這些問題,不知唐太宗怎樣回答。

  這里需要辨析一種情況。柴可夫斯基為芭蕾舞《天鵝湖》譜寫曲子,其中一個段落以活躍跳動的旋律、快速的節(jié)奏和明亮的音色,為一群"小天鵝"的歡快舞蹈伴奏。聽者無不感染,體驗到同樣的愉悅。美國影片《魂斷藍橋》(The Waterloo Bridge)的女主角是一位舞蹈演員,影片展開劇情時,有她參與表演小天鵝舞蹈的情節(jié)。后來,她從報上看到戀人陣亡的消息,患病失業(yè),淪為煙花女子;戰(zhàn)后與戀人意外邂逅,悔愧交加,自殺徇情。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再聽到那段小天鵝舞曲,難以再有以前那種愉悅體驗,并非重新賦予同一件作品以不同的感情傾向,而是連帶想到女主角的悲慘遭遇,為之傷感。一些上點歲數的人,偶然聽到很多年前唱過的歌,盡管是非常歡快活潑的,也會傷心,并非重新賦予同一件作品以不同的感情傾向,而是觸發(fā)了懷舊情懷,感嘆流年易逝,故交零落。這種情況同唐太宗所說的"悲歡之情,在于人心,非由樂也",根本不是一回事。

  唐太宗音樂觀的另一個層面,是所謂"治之隆替,豈此之由"。他認為音樂舞蹈作品同國家的興亡、社會的治亂沒有什么關系。這是他的音樂社會學論,是他的音樂認識論向社會生活、政治活動的必然推演。要說明這個說法不能成立,須從我國傳統音樂社會學理論和歷史實際兩方面著手分析。

  我國傳統音樂社會學理論,是儒家學派的功利主義音樂觀?!缎⒔?middot;廣要道》載孔子話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荀子·樂論》說:"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自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音樂受到歷代統治階級和儒家學派的高度重視,列為國家典章制度之一?!抖Y記·樂記》說:"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又說:"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這里把"樂"和"禮"、"刑"、"政"等量齊觀,認為各有分工,禮用以引導人民的意志,樂用以調和人民的感情,政用以協調人民的行動,刑用以防范人民為非作歹。四者目的一致,都是為著統一人民的思想,爭取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四者配合,互不違礙,太平局面就會出現。

  音樂是人類社會的精神產品,是社會生活的摹寫,當然是來源于社會的。音樂要用于演奏、歌唱、表演,因而必然轉化為社會行為,當然會作用于社會,產生影響。否定或無視音樂的社會性質,不講音樂對于政治、社會、國家、民族、人際關系、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的干預或滲透作用,只講審美、愉悅、消遣等等,顯然是不妥當的。但是,音樂畢竟是藝術,不是政治,把它等同于施政手段,便超出了它的負荷能力,也是不妥當的。杜淹"前代興亡,實由于樂"的說法,顯得絕對,過高估價了音樂對于政治生活的干預能力。如果音樂真的神通廣大,那么,帝王將相大可不必為國事擔憂操勞,只要多請一些善作興國之樂的音樂家就國泰民安了。

  關于音樂的干預和滲透作用,說白了,干預采取的是直截了當的方式,滲透采取的是潛移默化的方式。直截了當的干預,音樂往往帶著實用色彩,擔負具體使命。《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漢軍圍困楚霸王項羽于垓下,故意在夜間四面唱起楚歌。項羽大驚道:"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音樂這時充當了漢軍摧毀敵軍的工具。上述《秦王破陣樂》的創(chuàng)作演出,是為著削平割據、完成統一的政治目的。而明代琵琶曲《楚漢》,不帶這樣直接的目的。潛移默化的滲透,往往依靠情感方式影響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社會風俗,音樂不與政治重疊,帶有純粹性。滲透作用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由作品本身的性質或傾向性決定。比如嗩吶曲《百鳥朝鳳》,模仿各種鳥的叫聲,與政治毫不相干,但有益無害,不至于蠱惑人心、毒化風俗,反倒可以怡情理性、提高素養(yǎng)。歷代統治者大多懂得這個道理,注意區(qū)分音樂作品,提倡高尚的、健康的、積極的、純樸的、無害的音樂,打擊下作的、頹廢的、消極的、淫蕩的、有害的音樂。于是,鄭、衛(wèi)之音被看作是亂世之音,桑間、濮上之音被看是亡國之音,都加以禁斷。杜淹所抨擊的《玉樹后庭花》、《伴侶曲》,都有淫蕩浮艷的歌詞,是亡國君主頹廢奢靡生活的反映,為黑暗政治推波助瀾。杜淹認為陳、齊政權因此而亡國,結論過頭,但對于這類音樂保持警惕,并不算錯?!杜f唐書·孫伏伽傳》記載:他得知唐高祖準備在京師宮城玄武門舉行散妓游戲活動,就上疏說:"百戲散樂,本非正聲,……此謂淫風,不可不改,……實損皇猷,亦非貽厥子孫謀,為后代法也。"他建議取消。唐高祖欣然采納。即使是好作品,由于世風轉移,不合時宜,也不必過分張揚。經過隋末唐初十多年的戰(zhàn)亂,社會需要恢復生產,民眾需要解除困苦,魏徵因而希望唐太宗"偃武修文",大典上演出《秦王破陣樂》,故意低頭不看,害怕音樂作品對唐太宗施政方略產生誤導。這都可以看出音樂對于政治的作用。

  音樂對于政治的作用,唐太宗并非完全沒有覺察?!杜f唐書·音樂志》記載:在唐太宗表述自己音樂觀的上一年春節(jié),宮廷宴會上演出《秦王破陣樂》。他說:"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豈意今日登于雅樂。然其發(fā)揚蹈厲,雖異文容,功業(yè)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樂章,示不忘于本也。"這里,他承認"功業(yè)由之",而不是"豈此之由"。然而這只是他偶或一現的思想,在他的整體音樂觀中沒有牢固的地位。

  綜合以上的分析,可以認為,音樂對于唐太宗來說,還是一片盲區(qū)。

 ?。üB林授意,一學生起草初稿,郭紹林重新撰文)

 ?。ㄔd《洛陽師專學報》1999年第4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