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人旅游的范圍和方式均有限
旅游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們對旅游的認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在中國古代多種多樣的旅游活動中,"旅游"一詞也被歷代文人墨客用詩文記錄下來,分門別類,多姿多彩。
如周游,含有四處游說的意思,《管子》中"使出周游于四方,明號召收天下賢士"即指此;優(yōu)游,指悠然自得地游覽,東漢史學家班固曰:"莫不優(yōu)游自得,玉潤而金聲";神游,泛指精神或夢魂的出游,南朝文學家沈約有"跡屈巖廊下,神游江海中"的描述;漫游,則有無拘無束、隨意游覽的含義,唐代文學家元結(jié)在其詩中說:"漫游無遠近,漫東無早晏";勝游,為愜意游覽之意,唐代文學家劉禹錫詩曰:"管弦度上留高韻,山水途中作勝游";壯游,顧名思義,乃胸懷壯志的游歷,元代學者袁桷詩曰:"壯游詩句豁,古戍角聲悲";臥游,是指以欣賞山水畫代替游覽,元代畫家倪瓚有詩云:"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游";宸游,專指帝王出游,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在詩中寫道:"御苑清風上麥秋,金輿晚出事宸游"等等,都說明我國古人對旅游的理解和認識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但由于生產(chǎn)工具的落后和生產(chǎn)力的低下,古人活動的范圍十分有限。尤其是早先人類,即使是那些"有權(quán)"、"有錢"人,也因受科技水平局限,很難在從事旅游活動時"走得好"、"走得遠"。就是到了歐洲"大旅游"時期,科技有了長足進步,游客們也要面對道路艱險、旅店簡陋、食物怪異、病疫傳染、強盜扒手出沒的困難。有些富家子弟常常攜一幫仆從打理旅途生活,以保證主子在旅游過程中的舒適和安全。
古人在出行方式的選擇上,除了徒步,不外乎車、馬和木船,所以古人旅游,很大一部分時間要花在跋涉之中,不僅浪費了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對人的體力是一個無謂的消耗。
中國是最早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在中國黃帝時代就已經(jīng)會造車。夏禹時代有一個專門以造車聞名的部落叫薛部落,其部落中,有一個名叫奚仲的人曾任夏朝"車正",主管夏朝車輛的制作、保管和使用。為便于橇、車通行,人們還意識到必須平整路面,拓寬路幅,改原來僅適應步行的羊腸小道為大道。
人類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獨木舟。據(jù)《易·系辭》中說,古人"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也就是說,古人掏空巨型樹干制成獨木舟,砍削樹干成扁平作槳。人類自從有了舟,人們便可以跨越水域,開拓旅游活動的新空間。
古人旅游,不僅因生產(chǎn)力的落后而受限制,還因政治動蕩、社會變化而影響旅游者的出行。據(jù)史書記載,在中國遠古西周時代,周王在邊境設(shè)立多達十二道關(guān)卡,被史學家認為可能是中國出現(xiàn)的最早的關(guān)卡。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列強爭霸,狼煙四起,各國設(shè)卡立哨就十分普遍了。由于哨卡功能特殊,地位重要,關(guān)系到各國的軍事、經(jīng)濟和社會要樞,所以普通人要通過這些關(guān)卡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即使是一些社會"名流",要想蒙混過關(guān)也有馬失前蹄之時。如秦國的商鞅因沒有闖過關(guān)口而被抓捕車裂;伍子胥逃往楚國的途中,因無法出韶關(guān),而急得一夜白發(fā)。
史書還記載西周有一種叫"符傳"的東西,作用和今天的身份證有點相似,但只有臨時性。國人要遷徙或旅行時,必須先申領(lǐng)"符傳"。一旦出行,不僅旅途當中隨時有人查,每當過城關(guān),城門或遇到宵禁、戒嚴時,均要出示"符傳"。而且,這種"符傳"按規(guī)定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使用完后必須按時上交,否則,就要受到懲處。
在古時,游客無論是在旅途,還是暫居旅舍,都要冒極大的生命危險,即便是君王出游,有時也是如此。如周昭王在外出巡游時,突遭遇風浪,不幸死于沉船;徐霞客在旅行途中,曾三次遭匪徒的洗劫,四次徹底斷糧,55歲在云南又染上重疾,回家后的次年就去世了……正因為古人在旅游中要面臨許多危險,所以那時候的人在旅游途中也顯得特別的迷信,在考慮出行之前,一般都要占卦、算命。前面說到的《周易》中的"旅卦",便是專門用來占卜旅行吉兇的。
《山海經(jīng)》記載了60多種"見則死"、"能食人"、"見則大水"等旅行途中可能遇及的自然兇險,都是當時的旅行者必須提防和躲避的。而書中記載的130多種"食之不饑"、"服之不夭"、"服之不寒冷"的食物,則常常成為古人旅途中保命的法寶。
為了方便民眾的旅游,古代的官吏制度中,早在公元10世紀便設(shè)有主管有關(guān)事務的官員,并制定了相關(guān)的迎賓制度和旅游法規(guī)。據(jù)《逸周書》記載,當時的官府已經(jīng)明文要求地方必須為商旅者開辟道路,每隔10公里處設(shè)井,每隔20公里設(shè)旅舍,守城的人還得為旅行者提供兌換零錢的服務。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路途往來商旅很多,私營旅店也越來越多。"逆旅"就是中國最早的私營旅店,為此,秦、魏等國還專門下發(fā)命令,對這類旅店進行管理。而《周禮·地官司徒》中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炊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這種建設(shè)在都城、交通干線及邊境線上的旅店,應該是我國最早的官辦招待所。
總之,古代旅游主要是帝王、貴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階層的少數(shù)人的活動,平民百姓僅在佳慶節(jié)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趕廟會等;國內(nèi)旅行家多以學術(shù)考察旅行為主,是在古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影響下進行的;古代旅游活動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晴雨表。當社會處于安定、強盛的時候,旅游活動就特別活躍;反之,便一蹶不振。因此,旅游會隨著人類的發(fā)展而打上時代的烙印,內(nèi)容和形式都會有不同的特點。
古時的國際旅游以政治交往(如互派使者)、宗教求法和經(jīng)商貿(mào)易等形式為主,因科技水平相對落后,無論是遠洋還是陸地旅游,每次游程都充滿坎坷,花費時間也多以年月甚至數(shù)十年來計算,因而,與近現(xiàn)代旅游相比,古代旅游不是一件輕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