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節(jié):第八章 黑暗帝國的魔獸爭霸戰(zhàn)(中)(9)

喋血的權(quán)杖: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fēng)云變局 作者:王覺溟 著


竹林堂外,樊僧整向壽寂之發(fā)出了信號。

  與此同時,堂內(nèi)的法事結(jié)束了,準備進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奏樂。

  壽寂之手上握著一把刀,在黑暗中一步步靠近竹林堂。

  姜產(chǎn)之和淳于文祖手握刀劍緊隨其后。

  劉休仁站在燈火通明的竹林堂,看著堂外的黑暗,他知道,很快壽寂之便會從某個幽暗的角落走出來,一舉改變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的無數(shù)人的命運,同時改變劉宋帝國的歷史。

  樂聲響了起來。

  在他們的計劃中,這是皇帝劉子業(yè)的喪鐘。

  劉休仁悄悄扯了一下劉休祐的衣袖,低聲說:"時辰到了!"

  劉休祐心領(lǐng)神會。然后兩人慢慢地向后挪,離開了眾人的視線,轉(zhuǎn)身走出竹林堂,快步向山上奔去。

  他們很聰明。

  眼下他們需要做的只是躲起來。刺殺成功后他們就以功臣的身份站出來,萬一失敗了他們就當什么事都沒發(fā)生。

  壽寂之大踏步走上了竹橋。

  皇帝劉子業(yè)閉著眼睛。他的頭隨著旋律左右擺動。

  壽寂之的步伐在加快。

  樂曲間歇,皇帝跟著停了一下。然后他睜開眼睛。

  壽寂之筆直地舉著刀以最快的速度朝他沖了過來。

  那一瞬間,劉子業(yè)的嘴巴張成了一個洞。

  整座竹林堂靜默了短暫的一瞬,然后就炸開了鍋。

  數(shù)百個人像瘋了一樣四處亂竄。

  壽寂之撥開人群,越?jīng)_越近。

  劉子業(yè)慌忙抓過身邊的一張弓,搭箭上弦,一箭射了過去。

  混亂之中,劉子業(yè)根本看不清自己的箭射到了哪里。

  壽寂之已經(jīng)穿出了人群。

  劉子業(yè)一躍而起,轉(zhuǎn)身向后跑去,嘴里大喊一聲:"寂寂--"

  沒有人知道皇帝在逃命的時候為何大喊這兩個字。

  大家只知道,他在臨死前總共喊了三次。

  他是不是想把刺客壽寂之的名字告訴所有人,卻在逃命的極度恐懼中喊岔了?

  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沒有跑出多遠就被壽寂之追上--一刀劈了。

  劉子業(yè)死時年僅十七歲。

  用今天的標準看,這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可他卻干了絕大多數(shù)成年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他雖是一個古代帝王,可他的種種另類行徑卻足以讓號稱開放的現(xiàn)代人瞠目結(jié)舌。

  撰寫《宋書》的沈約是這么評價他的,沈約說:就連歷史上以荒淫殘暴著稱的殷紂王跟劉子業(yè)比起來也不抵其萬一,西漢霍光所歷數(shù)的昌邑王的百千罪過跟劉子業(yè)比起來也只是毫厘。沈約還說,一般的皇帝只要犯了劉子業(yè)之罪惡的其中之一,就足以玷污宗廟,辱沒社稷,被千萬人所不齒!更何況劉子業(yè)居然把所有的罪惡薈萃于一身!沈約最后只好感嘆說:"其得亡亦為幸矣!"他的死真是值得慶幸的啊!

  劉子業(yè)被誅殺后,太皇太后在所下的詔書中也歷數(shù)了他的斑斑罪惡,說他"少稟兇毒,不仁不孝",說白了,打從出了娘胎就是個渾蛋。還說他"行穢禽獸,罪盈三千",所干的骯臟事如同禽獸,罪惡簡直充塞了天地。最后總結(jié)說:"開辟以降,所未嘗聞!"開國立朝以來都沒聽說過?。?br />
  可見老人家對這個小王八蛋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老太后對劉子業(yè)的蓋棺論定大體沒錯,可有一句話我覺得不太妥當。

  她說劉子業(yè)"行穢禽獸"。

  對此我要打抱不平。劉子業(yè)所干過的很多事是連禽獸也干不出來的。太皇太后這么說實際上是貶低了禽獸,抬高了劉子業(yè)。

  所以我這不平是替禽獸打的,而不是替劉子業(yè)。

  劉子業(yè)遇刺的當晚,曾經(jīng)備受凌辱、無數(shù)次死里逃生的湘東王劉彧終于擺脫了"豬圈"生涯,光著腳丫子被建安王劉休仁請上了帝座。

  湘中出天子!

  老百姓的話太靈驗了,承他們美意,"豬王"搖身一變成了天子。

  天亮的時候,直閣將軍宗越等人才慌慌張張地趕回宮中。

  可是,物是人非,他們的主子已經(jīng)不在了。

  劉彧為了安撫他們,趕緊大加賞賜。宗越等人不得不磕頭謝恩,山呼萬歲。他們低著頭,一邊喊一邊交換著目光。
  他們閃爍的目光中除了一絲不安之外,似乎還有什么。

  同日,劉彧以太皇太后的名義,下詔賜死了山陰公主。
  同時,劉彧還論功行賞。以壽寂之為首的刺殺行動組的十四名成員都被封了爵位。
  景和元年(465)十二月初一,劉彧任命建安王劉休仁為司徒、尚書令、揚州刺史;任山陽王劉休祐為荊州刺史;任晉安王劉子勛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始于東漢的官名,原意是與"司馬、司徒、司空"三公同等待遇,可以本官名義自置官署、僚佐,禮儀班位皆同三公,至東晉南朝后僅為榮譽銜);其他諸王也各有任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