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37節(jié):做雞頭不做牛尾(2)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親的35個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去之前,我先告訴他,該博物館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館,里面陳列著我國、我軍歷史上最有代表性和紀念意義的各型飛機數(shù)百架,有戰(zhàn)斗機、運輸機、客機,有螺旋槳的,也有噴氣式的,有著名豫劇藝術(shù)家常香玉捐給抗美援朝志愿軍的,還有在歷次戰(zhàn)斗中立下特殊功勛的。孩子愛看飛機那是天性,丁羽曾為了看真飛機讓我去機場接人時帶他去過,那要花3個多小時,還只是坐在汽車里遠距離地看,而且只有一種客機。聽說可以看到這么多的飛機而且就在飛機跟前看,他恨不得立馬上路,一睹為快。

  我說,去是可以,但有一個條件,得由你帶我去。他問:"我怎么帶你去呢?"我說:"這個小湯山在北京北部的昌平縣,你在北京市地圖上找到它,再查《北京人手冊》,找出最佳乘車路線,將沿途各站點記住,就可以帶我去了。"他說干就干,很快就完成了找點和設計路線,而我只是在他遇到困難時提示一下。

  大年初四一大早,我和丁羽就上了路。因為講好了由他帶路,我就完全聽他的。開始挺順利,直到在崇文門換車時才遇到麻煩。下車后需要換乘,但迷失了方向,轉(zhuǎn)了幾圏就是找不到附近的站牌,他疑惑地望著我不知如何是好。我說,到一個新地方,迷失方向是常事,誰都會發(fā)生,但我相信你能想辦法找到換乘站。他說:"爸,你幫我問問別人吧。"我說,你想到問別人真不簡單,但說好了的由你帶我去,應該由你去問別人。他說:"爸,我求你了還不行嗎?"我說,不行,你要是連問路的勇氣都沒有,那咱們就回去。無奈,他硬著頭皮去問路,我在旁邊看著。我發(fā)現(xiàn)他從禮貌的稱呼,到問路的表達,再到問完后說謝謝,都很準確、得體。我表揚了他。看來,他并不是不會問路,而是缺乏問路的勇氣。當時,我也不失時機地指出,問路也有學問,你最好不要選擇那些急急忙忙走著路、做著事的人問,這些人多數(shù)會因為你耽誤他的時間而厭煩你的打擾;你也不要去問那些帶著大包小包的外地人,他們一般是不熟悉交通路線的。你最好去問那些散步溜彎或坐在路邊曬太陽、看熱鬧的當?shù)乩夏耆?,他們會耐心熱情地為你指路的。一般說來,看穿著打扮就能分出是不是本地人。我指了幾個人讓他分辨,分析穿著上的特點。這令丁羽很是佩服。

  換乘后,我問他,我們現(xiàn)在乘的是郊區(qū)車,沒有售票員報站名,坐過了站怎么辦。他說:"我已經(jīng)把站名和順序都背下來了,過不了站的。"于是,每過一站我都核對一下他的記憶,果然準確。小孩子要是用心辦一件事情,記憶力絕對讓你吃驚。

  一路農(nóng)田、村莊,遠山近水,令他目不暇接。那一趟,除了參觀航空博物館之外,他還過了放爆竹的癮(北京市內(nèi)春節(jié)禁放),還給幾個同班好友帶回了摔炮,也讓他們一同長了見識,享受了一次鄉(xiāng)下孩子的樂趣。

  回來后我躺在床上,感到很累,但想想這一天過得如此充實,心中十分欣慰。孩子在這一天中豈止是開開眼界、長長見識,在他蹦蹦跳跳、歡呼雀躍的一天中,他學到的更多的是生活能力,是在學校里難以學到的"素質(zhì)"。

  后來,在他的作文中,我還看到有關(guān)這次活動的敘述和描寫。我知道,我的付出已得到了超值的回報。

  丁羽小學期間,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我們最愛去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shù)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中國抗日紀念館、世界公園和西單圖書大廈等,大部分都是騎自行車去的,而且都是由丁羽先查地圖,再帶路。我跟在他后面,只是在他遇到困難時才提示一下。在丁羽的宿舍墻壁上貼有北京市交通圖、中國交通圖和世界地圖,桌子上擺放著地球儀,丁羽從七、八歲起就通過讓他到景點帶路的方式建立起方位概念,并建立起圖上位置與實際地理位置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丁羽由于從小就"闖蕩"慣了,早早就培養(yǎng)了單獨外出的膽量和自信,因而獨立辦事的能力明顯高于同齡人。生活中我們常見有的孩子怕單獨外出,怕見生人,怕迷路、怕問路,獨立能力差等,這都是由于大人沒有給他鍛煉的機會造成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