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尼克松(1972)

尼克松(5)

毛澤東傳(最新版全譯本 插圖本) 作者:(美)特里爾 著;胡為雄,鄭玉臣 譯


  毛澤東對尼克松饒有興趣地評說了北京制定政策的過程。毛澤東說,中國政府一向堅持在兩國人民互訪的基礎(chǔ)上解決一些重大的問題。他承認:"后來,我認為你的做法是對的。我們就打了乒乓球。"

  1975年10月,《南華早報》援引《紐約時報》新聞服務(wù)處威廉·希爾的報道,談到這件事(毛澤東的一位友人C?郾P?郾李說,是毛澤東否決了周恩來的建議)。

  這一舉動為尼克松來訪邁出了象征性的重要一步。周恩來很快明白了毛澤東對美國問題看法的實質(zhì)。數(shù)月后,周恩來不加渲染地對美國客人說:"毛主席碰巧感興趣"與華盛頓改善關(guān)系。[17]這位舞臺經(jīng)理巧妙地表達了導(dǎo)演的說法。

  毛澤東與尼克松握手的直接背景是美國的越南問題。尼克松以嫻熟的技巧竭力掩蓋美國在越南的無能,他想在一種和睦的氣氛中與中國緩和關(guān)系。

  如果說越南刺激了尼克松,那么從毛澤東的觀點看來它成了中美妥協(xié)的障礙。尼克松依然處在戰(zhàn)爭帶來的極度苦惱中,他需要毛澤東的幫助以解除他脖子上的這一不祥之物。毛澤東希望能超出越南考慮問題,但他又不能超出太遠,馬克思主義世界的強大壓力迫使他繼續(xù)援助他那煩人的印度支那盟友。

  從某種意義上講,尼克松走進毛澤東的書房時,毛澤東實現(xiàn)了他的主要目的。

  整整四分之一世紀(jì),他對美國的要求僅僅是美國不要去做某些事。他在40年代后期(當(dāng)時華盛頓正在援助蔣),在1950年(當(dāng)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在1953年(艾森豪威爾正強迫中國在朝鮮停戰(zhàn)),在1954年和1958年(臺灣海峽危機)以及在1966年(一些美國軍官想打贏越南戰(zhàn)爭,從而給中國一個震動),一直擔(dān)心美國會對中國突然打擊。

  在毛澤東看來,美國在亞洲的擴張似乎已止步于尼克松和他之間的小地毯前。如我們所知,他在夸大美國的衰??;然而,他又正確地估計到了尼克松的出面是一種擔(dān)保,美國和中國多年內(nèi)不會再發(fā)生戰(zhàn)爭。

  假如毛澤東認為一些美國人對中國的幻覺可消失在最高級首腦腳下的塵埃中,那么這是頗有道理的。

  美國侵入遠東的用意何在?尼克松帶著越戰(zhàn)的滿臉愁云來到中國。美國東方之行的使命何在?對尼克松來說美國準(zhǔn)備與中國共享亞洲的未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的普羅米修斯主義在亞洲的真正作用何在?尼克松遇到了美元下跌的麻煩,他要來請毛澤東"幫忙"結(jié)束越南戰(zhàn)爭。

  然而,積極的合作談何容易。美中對話幾乎還處在幼稚階段。同今天的情況相比,那時每一方對對方政治的了解都遠遠不夠。

  毛澤東和美國人當(dāng)時僅在一個國際爭端上有了共同的視點。雙方都援助巴基斯坦因東孟加拉灣(原屬巴基斯坦)問題反對印度的斗爭。

  毛澤東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越南問題,這一點對依然卷入越戰(zhàn)的尼克松來說做不到。另一方面,美國也要從他的"和平結(jié)構(gòu)"的長遠角度考慮亞洲的未來。為了不讓人說自己拋棄了印度支那朋友,毛澤東不得不對此略而少談。

  蘇聯(lián)問題也是這樣,由于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同雙方有著不同的關(guān)系。足以震驚的是,一向攻擊"赤色分子"的尼克松,比毛澤東更急于想知道蘇聯(lián)對"改變世界的一周"的反應(yīng)。毛澤東看得更遠些。在1972年,毛澤東的反蘇和親西方傾向比美國方面還要大,這一點相信是可能的。

  尼克松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柮珴蓶|:"在對中國最直接的威脅中哪一個更大?是美國的侵略,還是俄國的侵略?"[18]毛澤東的回答強調(diào)了蘇聯(lián)的威脅,然而,美國方面果真理解并歡迎這一暗示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