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繼承危機 南京的大臣們在發(fā)誓與農(nóng)民軍血戰(zhàn)到底之后,便想到要將他們的軍隊聯(lián)合起來,擁立一位皇帝。他們知道,崇禎的兒子們有的已經(jīng)死了,有的落入農(nóng)民軍之手。淮河流域有許多從山東、河南棄家南逃的明宗室親王正在巡撫路振飛處避難。除福王外,周王、潞王和榮王也都為躲避大順軍而來到了淮安。②對南京一些有影響的官員來說,逃難諸王中最有號召力的是潞王。在皇位繼承的競爭者中,他被認為是最賢明和最謹慎的③,他得到著名東林黨人兵部侍郎呂大器、禮部侍郎錢謙益和翰林院詹事姜曰廣的支持。④但潞王只是皇帝的侄子,而福王則是萬歷皇 帝的嫡孫。在皇位的繼承資格上,潞王較福王遜色。因此,盡管福王無知、貪婪、酗酒、兇殘、專橫、好色、不孝,但在現(xiàn)存的諸王中卻與皇室的血緣最近。①于是,在決定由誰繼承皇位的問題上,以“賢”取人的一派同以“親”取人的一派發(fā)生了沖突。②主張以親取人的一派,其領(lǐng)袖是鳳陽總兵馬士英(1619年進士)。③1632年,馬士英在北方任宣府巡撫時,因賄賂罪被流放戍邊,后來經(jīng)其同年阮大鋮說情,得以免除流放。1642年,大學(xué)士周延儒擢其為鳳陽總督,不久便因擊敗農(nóng)民軍而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作為淮河流域掌管軍政與民政的主要官員,他與巡撫路振飛展開了爭奪淮河流域控制權(quán)的斗爭。④5月8日,馬士英得知福王已到達其對手路振飛所在的淮安避難,即邀請這位可能的皇位繼承人前往鳳陽,以便盡力促成其即位。⑤于是,到1644年5月下旬,在南京便出現(xiàn)了兩位皇帝候選人。 一位是得到呂大器和南京政府多數(shù)文職大臣支持的潞王。另一位則是鳳陽總督馬士英支持的福王。①軍事實力的比較使天平傾向后者。馬士英本人并無足夠的軍隊操縱此事,但他派遣人馬船只接福王南下長江之后,又小心游說,爭取到因北京陷落而由北方南下淮河流域的將領(lǐng)們的支持。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和劉良佐很快都相繼作出支持福王的明確表示。②說穿了,福王在這場“賢”與“親”的競爭中獲勝,幾乎可以被看作是一場軍事政變。《明史》也正是從這一角度來記述這一事件的:〔南京〕廷臣集議,吏科給事中李沾探士英指,面折大器。士英亦自廬、鳳擁兵迎福王至江上。諸大臣乃不敢言。王之立,士英力也。③當然,馬士英欲兵不血刃地實現(xiàn)擁立福王的計劃,不僅需要強大的 軍事實力,還要具備其他條件:在南明朝廷中培植同黨,并說服南京兵部尚書相信福王在當時形勢下是皇位的最佳人選。在朝廷勛臣中,馬士英可以找到足夠的同盟者。其中最重要的是: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南京提督忻城伯趙之龍。①這些勛臣都是幫助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的將軍們的后裔。他們對文官當權(quán)心懷不滿,將福王視為自己的保護人,將馬士英視為強大的盟友,希望恢復(fù)其家族自明初便已失去的某些權(quán)力。②劉孔昭和趙之龍在朝中鼓吹支持福王。馬士英則直接致書兵部尚書史可法,力陳福王與皇室血統(tǒng)最近,應(yīng)為皇位的最佳繼承人。史可法已卷入此事,他復(fù)信馬士英,坦率地陳述了福王的劣跡。但這位兵部尚書在復(fù)信的同時也感到,沒有馬士英及其軍事同盟的支持,南京政權(quán)就難以長期存在下去。③當南京大臣們決定擁立福王以穩(wěn)定局勢時,史可法正在長江對面的浦口。他對此的默認,宣告了這場皇位繼承危機的結(jié)束。6月4日,福王抵達南京時,朝臣們早已修繕了武英殿供其居住。50000454_0251_3④福王抵達南京城下,大臣們在觀音門外列隊迎接,請他入城。 福王身穿粗布袍,舊被鋪床,態(tài)度謙卑地坐在帳中,一再推讓,表示不愿當此重任。①6月5日,史可法親自拜見福王,告訴他說,南京十分歡迎他的到來,已整理出南京守備府作為其行宮。②經(jīng)再三勸說,福王方騎馬拜謁了南京城外的孝陵。然后,便去了南京城內(nèi)的行宮中。有的官員勸他從專供皇帝及其儀仗通過的東門進宮,福王猶豫片刻,最終還是拒絕了。他從西門進入行宮,在守備府下榻。次日,即6月6日,群臣又力勸福王登基,但他只同意接受監(jiān)國稱號。6月7日,他接受了監(jiān)國璽綬,并搬進了皇宮。③福王在東門前的猶豫預(yù)示了他即將采取的步驟。他剛就任監(jiān)國,便開始考慮接受讓他立即登基稱帝的建議。④呂大器和張慎言強烈反對如此草率地登基,但史可法感到,由于請求福王就任監(jiān)國,大家已承擔了支持福王的義務(wù)。此外,他又強調(diào)指出,盡管馬士英還在鳳陽,但安徽的軍隊和北方諸將領(lǐng)仍可用武力迫使南京立福王為帝,而這種內(nèi)部沖突勢必徹底摧毀明朝復(fù)興的一切希望。史可法的觀點贏得了朝中官員的贊同,于是登基的準備工作便開始了。⑤史可法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支持潞王即位的官員仍堅持阻止或拖延福王立即登基,勢必引起兩派的軍事對抗。6月17日,馬士 英不等獲準進京,便登上了他那支擁有1200艘戰(zhàn)船的水師的旗艦。①兩天后,福王在就任監(jiān)國僅10天,并不顧原太子的下落尚未弄清,便登上了皇帝的龍椅,并宣布次年改元為弘光。② ② 《明史》,第3103頁。 ③ 潞王是隆慶皇帝之孫,也是著名畫家和書法家。17世紀30年代,當農(nóng)民軍進攻其封地所在的河南西北部時,他曾親自督師御敵。鄧爾麟:《嘉定忠臣》,第236頁。 ④ 李清:《三垣筆記》下,第7頁。潞王繼承皇位還得到了周鑣的有力支持。此人是1639年彈劾阮大鋮的《南都防亂公揭》的最初倡議者,是與潞王有密切交往的人之一。后來他被指責為姜曰廣的黨徒。徐鼒:《小腆紀年》,第206頁。將潞王的支持者視為東林黨和復(fù)社成員看來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人們認為,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害怕福王會因東林黨人曾反對立其父為太子之事而報復(fù)他們。斯特魯弗:《南明》,第3頁。武將劉澤清后來聲稱他支持潞王,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害怕遭到東林黨人的批評。李清:《三垣筆記》下,第2頁。 ① 很多有見識的人認為,福王有充分的條件繼承皇位。若對此加以否定,勢必引起危機。而且會導(dǎo)致各鎮(zhèn)將領(lǐng)乘機干預(yù)南京文官政府并將其徹底摧毀。李清:《三垣筆記》下,第1頁。關(guān)于洪武皇帝遺訓(xùn)中規(guī)定的明朝皇位繼承制度,見戴維·哈里森·肖爾:《中國明代最后的朝廷——永歷皇帝在南方的統(tǒng)治》,第15頁。 ② 《明史》,第3494頁;謝國楨:《南明史略》,第49頁;黎杰:《明史》,第196頁。福王是崇禎的侄子,在皇位繼承順序上,還有三位遠離南京的王排在福王之后,潞王則位在第五。斯特魯弗:《南明》,第3頁。當有人不顧法定的繼承順序時,主張以親取人的一派便可毫不諱言地提醒潞王的支持者們注意,這樣做會引起政治和思想的混亂。嘉靖年間使許多官員遭到貶謫的“大禮之儀”(世宗皇帝,即前朝皇帝武宗之侄,用其生父的靈位取代了武宗皇帝的靈位)剛剛過去100余年??帷·費希爾:《明世宗時的大禮儀》。福王距南京最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③ 最初,馬士英并不在乎由誰即位。據(jù)說他曾一度傾向潞王。但當南京輿論明顯有利于福王時,他便以福王與皇室血緣最近為由,迅速轉(zhuǎn)變?yōu)楦M醯膿碜o者(斯特魯弗,私人通信)。 ④ 當時,歸馬士英統(tǒng)領(lǐng)但已失去控制的部隊襲擊了路振飛部所管轄的地區(qū)。文秉:《甲乙事案》,第36頁;斯特魯弗:私人通信。 ⑤ 計六奇:《明季南略》,第47頁;恒慕義:《清代名人傳略》,第558頁;溫睿臨:《南疆繹史》,第705頁;克勞福德:《阮大鋮傳》,第38頁。 ① 當時的學(xué)者認為,江北和江南的大多數(shù)鄉(xiāng)紳都支持擁護潞王的史可法和姜曰廣。張怡:《搜聞續(xù)筆》第一卷,第11頁。但斯特魯弗認為,當時的大多數(shù)鄉(xiāng)紳都不知所措。其主要原因是事件發(fā)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只聽到一些零星的謠傳而未得到確實的消息。再者,那些支持福王的人是以血統(tǒng)為客觀標準而堅持其主張的。而在那些后來因支持潞王而受排擠的人中間,很多人僅僅是因為擔心崇禎的某個親子會突然出現(xiàn)才反對福王即位的。實際上,真正擁戴潞王的人要比后來史家所說的少得多(斯特魯弗,私人通信)。關(guān)于鄉(xiāng)紳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的馬克思主義觀點的論證,參見郭松義:《江南地主階級與清初中央集權(quán)的矛盾及其發(fā)展和變化》,第123頁。 ② 陳貞慧對這些著名事件提出另一種頗有道理的看法。他認為:馬士英與史可法起初曾達成過協(xié)議,即由崇禎帝的叔父桂王繼承皇位。但桂王當時尚在遠離朝廷的廣西;更為重要的是,馬士英返回鳳陽后,發(fā)現(xiàn)高杰、黃得功和劉良佐已被太監(jiān)韓贊周(他曾在老福王手下做事)糾集起來支持福王。馬士英自知無力與他們抗衡,遂隱瞞了他對史可法的承諾,同意加入支持福王的同盟。陳貞慧:《過江七事》,第53—54頁;又見楊德恩《史可法年譜》,第38頁;劉約瑟:《史可法和滿洲入侵時中國的社會政治》,第56—58頁。有關(guān)馬士英與這些地方軍事將領(lǐng)的聯(lián)盟的更為詳細的情況,參見顧炎武:《圣安本紀》,第1頁;黎杰:《明史》,第197頁。 ③ 《明史》(中華書局),第7939頁。 ① 這些勛臣控制著南京周圍的大部分軍隊。斯特魯弗:《南明》,第10頁。 ② 同上書,第19頁;顧炎武:《圣安本紀》,第1頁;文秉:《甲乙事案》,第36頁;《明史》,第3081頁。例如,劉孔昭是朱元璋最親近的謀士劉基(1311—1375)的后裔。其伯爵封號在15世紀曾被取消了近100年,至1532年才得以恢復(fù)。李文治:《晚明民變》,第936頁。另一位福王及馬士英的支持者是有侯爵封號的朱國弼。謝國楨認為:太監(jiān)韓贊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謝國楨:《南明史略》,第49頁。這些主要支持者后來都得到馬士英的報答。李沾被任命為左都御史和太常寺少卿;劉孔昭幾乎當上大學(xué)士;趙之龍得到為京師采辦軍需物資的肥缺;朱國弼則晉爵為公?!睹魇贰罚?092、3131頁;顧炎武:《圣安本紀》,第4頁;謝國楨:《南明史略》,第59頁。當時的貴族爵位只是享有一定俸祿的虛號。賀凱:《明代的中國傳統(tǒng)國家》,第52—53頁。 ③ 談遷:《國榷》,第6077—6078頁;文秉:《甲乙事案》,第36頁。 ④ 這后一項決定是5月31日作出的。計六奇:《明季南略》,第48頁;文秉:《甲乙事案》,第36頁;又見劉獻廷:《廣陽雜記》,第49頁;姚家積:《明季遺聞考補》,第91頁。史學(xué)家文秉后來又寫道:擁立福王而不擁立潞王,意味著選擇了以防御為主的政策,拋棄了北方的明室皇陵,而正確的原則應(yīng)是以宗廟為重,血統(tǒng)次之。文秉:《甲乙事案》,第37頁。 ① 張怡:《搜聞續(xù)筆》第一卷,第11頁。 ② 顧炎武:《圣安本紀》,第1—2頁;文秉:《甲乙事案》,第36頁;談遷:《國榷》,第6081頁;計六奇:《明季南明》,第2頁;楊德恩:《史可法年譜》,第37頁。 ③ 顧炎武:《圣安本紀》,第2頁;文秉:《甲乙事案》,第37頁;顧苓:《金陵野鈔》,第4頁;蓋拉德:《南京今昔》,第222—223頁;斯特魯弗:《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史學(xué)的作用》,第6頁;斯特魯弗:《南明》,第4頁;姚家積:《明季遺聞考補》,第92頁。這位監(jiān)國在就職典禮上宣稱,其祖先使明朝“大業(yè)”維持了300年。他還表達了對社稷淪喪的悲痛,發(fā)誓要向殺害其父母的農(nóng)民軍報仇。周時雍:《興朝治略》第一卷,第1頁。 ④ 其實,就在福王就任監(jiān)國的當天,劉孔昭及一些大臣便請求他登基為帝。 ⑤ 劉約瑟:《史可法和滿洲入侵時中國的社會政治》,第169頁。 ① 顧炎武:《圣安本紀》,第3頁;計六奇:《明季南略》,第80頁;文秉:《甲乙事案》,第42頁。福王將大學(xué)士及兵部尚書的虛銜授予馬士英,而實際上馬士英只掌鳳陽總督之權(quán)。這當然不能為馬士英所接受,他公開率軍南下力勸福王登基之舉,實際上也是迫使朝廷授予他南京兵部尚書和大學(xué)士之實權(quán)。斯特魯弗:《南明》,第7頁。整個船隊用了三天時間才通過了去南京的必經(jīng)之路淮安。路振飛的士兵不許馬士英水師的任何船只停泊,不許任何人員上岸?!痘闯羌o事》,第141頁。 ② 文秉:《甲乙事案》,第37—42頁;姚家積:《明季遺聞考補》,第92頁。在宣布改元的同時,所有官員都進爵一級。新皇帝親自向任職六部和內(nèi)閣的每一位60歲以上的大臣祝酒,愿他們健康長壽;并赦免了被劾免職的官員;任命從北方南逃的未投降農(nóng)民軍的士大夫為官;計劃開科取士;宣布大赦天下;廢除自1629年始征收的沉重的練餉;河北、山西和陜西免稅5年;山東、河南免稅3年;長江以北其他地區(qū)和湖廣的賦稅減半;遭到農(nóng)民軍劫掠的四川省及江西部分地區(qū)的賦稅減免30%。但上述地區(qū)都不是南明政權(quán)所能完全控制的。顧炎武:《圣安本紀》,第4頁;劉約瑟:《史可法和滿洲入侵時中國的社會政治》,第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