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金前期與南宋的和戰(zhàn) 一 宋政權(quán)的重建與南遷 天會五年,金將宗翰、宗望挾制北宋群臣立張邦昌為帝,建立大楚為金朝藩輔,統(tǒng)治黃河以南地區(qū),北宋滅亡。四月,押解宋二帝、宗室、百官撤出汴京北歸,并貶二帝為庶人。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gòu)在遺臣擁戴下即位于歸德,重建趙宋政權(quán)。六年,宋二庶人至上京,素服見太祖廟后,太宗召見,封趙佶為昏德公,趙桓為重昏侯,安置于韓州(今遼寧梨樹鎮(zhèn)北偏臉城)。八年,移至胡里改路(今黑龍江依蘭)。其他宋俘也被安置于金朝內(nèi)地。七月,南宋高宗向金奉表請和。
金朝立張氏為楚帝的目的在于剝奪趙氏對黃河以南的統(tǒng)治,宋高宗之立顯然是金朝統(tǒng)治者所不能容忍的。十一月,金太宗下詔代宋,必欲滅趙氏而后已。
金軍的掠奪和強迫同化政策激起河北、河東的人民的普遍不滿與反抗,南宋建立時,河北、河東的忠義民兵正在與金軍展開殊死的斗爭,東京留守宗澤也在積極布置汴京防務,迎接高宗回京重整江山。但宋高宗不顧群臣募兵、買馬、修城池、繕器械的呼吁,不敢入居東京。他一方面請求放還二帝,一方面準備南幸以避金軍。
金朝諸將在對宋用兵方略上也存在分歧,“或欲先定河北,或欲先平陜西”①。金太宗則兩用其策:“康王構(gòu)當窮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②于是金從東、西兩線向南宋用兵。
東路由宗輔、宗翰、宗弼、撥離速等率領(lǐng),天會六年(建炎二年,1128年)下濮州、大名、滄州、相州、東平、濟南、淄、青、濰等河北、山東諸州,降劉豫。七年正月,下徐州,得到宋朝自江淮運至徐州官庫的大量金幣,用以犒軍。拔離速軍下?lián)P州,未能俘虜宋帝,在掠獲了大量文書案牘和金銀財物后暫時撤歸。三月,宋高宗在逃亡中,被扈從軍官苗傅、劉正彥廢黜,四月復辟。為保其對江南一隅的統(tǒng)治,免遭父兄之厄運,他接連致書金朝皇帝和元帥府,愿貶去帝號,甘為藩臣。同時以杜充為建康留守,節(jié)制守江兵馬,與劉光世、韓世忠共守長江。
金元帥府一面答其書招降,一面作再次渡江的準備。七年秋,以宗弼為統(tǒng)帥,與撻懶、撥離速、馬五等分兩路渡江,西路自光州(今河南潢川縣)、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渡江趨江西;東路取道滁州(今安徽滁縣)、和州(今安徽和縣),自馬家渡渡江。南宋長江守軍或不戰(zhàn)而逃,或望風迎降,金軍如入無人之境。宋高宗由杭州出逃,始而越州(今浙江紹興市)、明州(今浙江寧波市),繼而乘船入海。金軍乘船入海追擊,不及而還。宗弼回軍擬于鎮(zhèn)江北渡,在黃天蕩為宋將韓世忠所阻,48天不能渡江,只好回師建康。八年五月,在六合縣渡江北還。
西路渡江后抵南昌、江州(今江西九江),未見獵取對象,殺掠一番后北歸。
南宋建立后,在如何防御金軍南侵和收復汴京的問題上,一直沒有成算,諸臣、諸將意見極不統(tǒng)一。雖然預料到金朝可能發(fā)動軍事進攻,卻沒有力戰(zhàn)和死守的決心。對于宗弼這次南伐,宋軍沒有組織強有力的抵抗。只有個別將領(lǐng)和各地人民武裝力量隨機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襲擊與阻截,就是這些小規(guī)模的抵抗也已使金朝將領(lǐng)認識到消滅南宋政權(quán)并非易事,更何況長江以北的百姓,也多筑柵寨自守,不肯歸順金朝。如何安撫江北百姓,治理新得之地是金朝面臨的更為直接更為迫切的問題。從此,部分女真將領(lǐng)開始改變滅趙氏立異姓的初衷了。
最先提出這一問題的是率軍南伐的宗弼。當宗翰再議南伐時,宗弼反對說:“江南卑濕,今士馬困憊,糧儲未豐足,恐無成功?!雹俳鸪療o力一舉滅宋,又不甘心趙氏政權(quán)的存在,于是乃采取立藩輔為緩沖,以漢制漢的方針,以期假手傀儡消滅或削弱宿敵。
方針既定之后,金擬于折可求、劉豫二人中選定。
二 劉齊的廢立 (一)劉豫之立 劉豫,景州阜城人,宋宣和末為河北西路提刑。宋高宗南下?lián)P州時,任為知濟南府。時山東為金軍攻占,民生凋零,秩序混亂,豫不愿往,欲求江南一郡,未獲準,忿然赴任。天會六年(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二月,撻懶攻濟南,劉豫以城降,對駐軍山東的撻懶曲意奉迎。及金將立藩輔時,撻懶有立豫意。西京留守高慶裔亦勸宗翰立豫,以收推薦之恩。于是,慶裔先后至景(今河北景縣)、德、博(今山東聊城)和東平諸州郡,令人推戴,然后由宗翰遣希尹請求朝廷允準。
天會八年(1130年)九月,高慶裔、禮部尚書韓昉以璽綬立豫,詔稱:“今立豫為子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大朝之子?!眱晕囊?guī)定:“國號大齊,都于大名。世修子禮,永貢虔誠。付爾封疆,并同楚舊?!雹購拇?,劉豫成為歷史上又一個兒皇帝。以東平為東京,仍還居東平。以太原俘臣張孝純?yōu)樵紫?,弟益為北京留守,子麟為尚書左丞相、諸路兵馬大總管。自十一月二十三日始,以阜昌為年號。阜昌三年,遷都于汴。齊先后行十一之稅和五等稅法,以科舉取士。兵制則仿效金制,鄉(xiāng)各為寨,推土豪為使。五家為保,家有雙丁者籍其一為軍,每月兩次集中訓練,合格者補效用正軍。每調(diào)發(fā)一人,同保四人備衣糧。建歸受館于宿州,建招受司于泗州,招南宋士大夫、軍民。置榷場通南北之貨。
劉齊政權(quán)雖有自己的國號、年號,但作為附庸,境內(nèi)的重大舉措,必須得到金朝的認可。為保證其對境土的有效控制和抵御南宋的軍事進攻,金朝仍在齊國境內(nèi)分駐兵馬。劉豫在金朝的扶植下,在招募壯丁和收編南宋降兵、降將的基礎(chǔ)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支武裝力量。在對南宋的戰(zhàn)爭中,金朝希望得到這一部分軍力的配合。
(二)金齊聯(lián)合侵宋 金、宋在關(guān)陜地區(qū)的爭奪南宋一些將領(lǐng)認為河東、關(guān)隴一帶,民性強悍,勇武敢戰(zhàn),還有一些世代將門土著大姓,為兵源所在。而潼關(guān)以西,四塞為固,易守難攻,應該成為南宋復興的根基。故南宋建立之初,主戰(zhàn)派即主張或還都汴京,或遷往關(guān)陜。宋高宗雖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但對關(guān)陜的重要性也有所認識。
金朝統(tǒng)治者也把關(guān)、陜視為必爭之地。天會六年(宋建炎二年,1128年)南伐時,河東諸將就指出:“陜西與西夏為鄰,事重體大,兵不可罷?!雹儆谑牵詩涫?、蒲察、婆盧火等主持陜西軍事,連破同、華等州和京兆、鳳翔、延安諸府。七年二月,宋麟府路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降。
宗弼南伐之際,陜西州縣相繼叛金降宋,婁室等只能保守延州以北地區(qū),軍事形勢對金不利。為加強關(guān)陜一帶的軍事力量,天會八年,宗弼還軍后,與宗輔同至陜西,增強西線的兵力。而以撻懶安撫長江以北地區(qū)。在東線暫趨平靜之際,金、宋加緊了在西線的爭奪。
天會七年,南宋任張浚為川陜宣撫處置使。八年,張浚在興元(今陜西漢中市)作軍事部署,將秦川五路兵馬糧草調(diào)集至陜西富平,準備在此與金兵決戰(zhàn)。九月,親往督戰(zhàn)。宋兵雖多,卻營壘不固。金軍利用張浚驕縱輕敵的弱點,以婁室為左翼,宗弼為右翼,兩軍并進,以騎兵攻占宋營周圍的鄉(xiāng)寨,包圍宋軍。臨時調(diào)集的宋軍缺乏強有力的統(tǒng)一指揮,頓時陷入混亂,張浚首先逃奔,諸路兵馬也相繼潰散。金軍乘勝下涇、渭、原、環(huán)、鞏、洮、河、樂、西寧、蘭、廓、積石等州和鳳翔、慶陽諸府,陜西五路皆為金軍所據(jù),并撥歸齊國。從此,金與南宋在西線遂以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縣)、岷(今甘肅岷縣)、洮(今甘肅臨潭縣)為界,南宋據(jù)有軍事要地鳳翔的和尚原和隴州(今陜西隴縣)的方山原。
富平之戰(zhàn)后,南宋秦鳳路都統(tǒng)制吳玠“收散卒保散關(guān)東和尚原,積粟繕兵,列柵為死守計”①。陜西百姓寄希望于他,常以糧草資助吳軍,給金、齊在陜西的統(tǒng)治造成了威脅。于是,和尚原便成為金、宋必爭之地。婁室死后,杲(撒離喝)駐軍陜西,再謀攻取和尚原。五月,遣沒立自鳳翔,烏魯折合自階、成出散關(guān),會戰(zhàn)和尚原。吳玠擊退先至的烏魯折合,再遣將擊沒立,使兩軍不得合,無功而還。
不久,宗弼會諸道兵10余萬,造浮梁跨渭,自寶雞結(jié)連珠營,壘石為城,夾澗與宋軍戰(zhàn)。十月,攻和尚原。吳玠選勁弩強弓,分番迭射,金軍不得進。又以奇兵出金軍側(cè),絕糧道,設(shè)伏于退兵之途。金兵為宋伏兵所敗,宗弼中流矢,僅以身免。金以杲為陜西經(jīng)略使。
天會十年(宋紹興二年,1132年),吳玠兼宣撫處置使司都統(tǒng)制,弟吳玠駐兵和尚原。杲乘吳玠駐軍河池(今陜西徽縣南)之際,部署攻取和尚原。他分兵駐秦州,出熙河,切斷宋軍自陜南、熙河入援之路。自率軍趨上津(今陜西白水縣北),下金州(今陜西安康),入洋州(今陜西洋縣),逼興元。吳玠自河池星夜赴援,與杲大戰(zhàn)于饒風嶺(今陜西石泉縣西),激戰(zhàn)六晝夜,死者如山積。金軍自間道出關(guān)背,俯攻宋軍。宋軍敗走三泉(今陜西寧強縣北)。金軍北歸時,吳玠遣兵邀擊于武休關(guān)(今陜西留壩),金軍死者千余,棄輜重退去。此役金雖一勝,所得仍不及所失。
十一年,金將宗弼、杲與齊將劉夔以兵10萬再攻仙人關(guān)(今陜西徽縣南)。吳玠以和尚原去蜀遠,餉饋不繼,命璘棄和尚原退保仙人關(guān),于殺金平筑壘防守。吳璘率軍與金、齊軍激戰(zhàn)七晝夜,得與其兄軍合。
金分兵兩翼,合擊吳玠營?!叭吮恢劓z,鐵鉤相連,魚貫而上。璘以駐隊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層積?!雹谒诬妸^擊,入金營,射韓常,中其左目,又遣軍扼其歸路。
金、齊此役,意在入蜀。因吳氏兄弟固守仙人關(guān)而未能逞其志,遂放棄入蜀目標,專意經(jīng)營陜西。
金、宋在河南的爭奪齊國建立,黃河以南又出現(xiàn)了一個漢人政權(quán),金朝增了一個盟友,南宋多了一個對手。一些對南宋政權(quán)不滿的將領(lǐng)或士人便投靠齊國,南宋在政治、軍事上更加被動。北宋末年招募的一些義軍首領(lǐng)如李成、孔彥舟、徐文等分別被授以安撫使、招討使、統(tǒng)制等官,領(lǐng)兵抗金。南宋建立后,他們隨宋高宗南遷,李成、孔彥舟等在鎮(zhèn)壓鐘相、楊么起義兵敗后,成為叛服不常、流移不定的所謂“流寇”。當金軍對江南軍事壓力暫時減輕時,南宋開始整頓內(nèi)部,這些流寇則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李成、孔彥舟等相繼降齊。而酈瓊、徐文等也因與宋將有隙叛宋歸齊。這些叛將成了代表金、齊與南宋爭奪河南和淮水流域的武裝勢力。自齊國建立,宋軍“無日不與之交鋒”,并各有勝負。
天會十一年(宋紹興三年,1133年),宋將牛皋、李橫、董先等克汝州、潁昌,與金、齊戰(zhàn)于朱仙鎮(zhèn)。但宋軍輕進,后援不繼,金、齊又相繼奪回鄧州、襄陽和郢州,并使李成防守,與川陜地區(qū)的金軍相呼應。
吳玠、吳璘在川陜的勝利和河南、淮甸的小勝鼓舞了南宋官兵,宋朝在江南的統(tǒng)治也渡過了最初的混亂時期,秩序逐漸恢復,對金的戰(zhàn)爭也稍有起色。于是開始與齊爭奪襄陽與唐、鄧六郡。
十二年,宋以岳飛為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兼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付以收復襄陽府和唐、鄧、隨、郢、信陽軍等六郡的重任。以韓世忠屯泗上為疑兵,劉光世出陳、蔡為聲援,北伐金、齊。
五月,岳家軍敗齊知州荊超,攻占郢州。駐守襄陽的齊將李成棄城逃走,襄陽、隨州相繼被攻陷。七月,岳家軍又擊敗退守鄧州的李成和金孛堇劉合,占領(lǐng)鄧、唐二州和信陽軍。
岳家軍在襄、鄧的節(jié)節(jié)勝利,給劉豫造成了很大壓力,于是他向金朝建議避開岳家軍,自淮甸南下,于揚州、采石渡江取建康。金朝采納了這一建議。九月,宗弼與齊太子劉麟統(tǒng)金、齊軍渡淮南下,部署以騎兵自泗州(今安徽盱眙北)攻滁州,步兵自楚州(今安徽淮安)攻承州。宗弼屯于天長,劉麟屯于盱眙軍。
南宋命張俊鎮(zhèn)守建康,韓世忠進駐揚州,劉光世守當涂,張浚節(jié)制諸路兵馬以御金軍。十月,韓世忠部將解元敗金軍于高郵,岳飛部將牛皋敗金兵于廬州城下,淮西安撫使仇愈攻克壽春府。
金、齊這次聯(lián)兵南下,進展并不順利,加之陰雨連綿,糧餉不濟,兵將疲敝,士氣低落,據(jù)滁州僅47日,年底即退回。
天會十三年(宋紹興五年,1135年)正月,太宗吳乞買病死,熙宗即位。在遼、宋降臣的影響下,金朝開始改變以武力征服為主的方針,逐漸向政治治理國家的方向過渡。南宋的軍事形勢也漸有轉(zhuǎn)機,鎮(zhèn)壓了鐘相、楊么的起義,在對金、齊的戰(zhàn)爭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于是金、齊、南宋之間的關(guān)系開始進入調(diào)整時期。
這一年,南宋知樞密院事張浚都督諸路兵馬,也調(diào)整了對金的軍事部署,命韓世忠據(jù)承、楚以圖維揚;劉光世屯合肥以招淮北;張俊練兵建康,進屯盱眙;岳飛屯襄陽以窺中原。這以后,南宋軍事上頗有起色,劉光世復壽春縣,岳飛克鎮(zhèn)汝軍、商州、虢州、西京長水縣。
為了反擊南宋的軍事進攻,劉豫也在境內(nèi)簽鄉(xiāng)軍20萬,九月,以劉麟、劉猊和孔彥舟分統(tǒng)諸軍,在金軍配合下,自渦口、壽春、光州三路南犯。十月,劉猊敗于安豐、芍陂(安豐南)、定遠。在廬州的劉麟得知劉猊兵敗的消息后亦退軍。十二月,韓世忠又敗金人于淮陽軍,齊軍南伐失敗。
(三)劉豫之廢 不論是金軍的渡江南下,還是金、齊聯(lián)軍攻宋,都沒有達到消滅趙宋政權(quán)的目的。太宗晚年和熙宗初年,南宋對江南的統(tǒng)治逐漸穩(wěn)定,軍事力量有所加強。金、齊在河南、兩淮和川陜戰(zhàn)場都沒能向前推進,官兵厭戰(zhàn)情緒卻普遍滋長,金朝統(tǒng)治者也開始認識到消滅南宋政權(quán)并非易事。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要求穩(wěn)定社會秩序,建立、健全統(tǒng)治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女真貴族中對治理國家的方針和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上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加深,金朝面臨著對國家前途和新占領(lǐng)土如何進行統(tǒng)治的重大抉擇。
齊國的建立未能減輕女真人的軍事負擔,金與南宋的關(guān)系始終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金朝統(tǒng)治者對劉豫逐漸產(chǎn)生了不滿和失望情緒。而南宋頻繁遣使求和也慢慢改變了女真貴族中早期形成的對趙宋政權(quán)的成見,促使他們重新考慮調(diào)整與齊、宋的關(guān)系。
南宋自建立之日起,就未曾確定與金爭奪淮北甚至江北的方針,自秦檜逃歸后,主和派始終受到趙構(gòu)的重視。他們不斷遣使求和,只是在金朝的軍事進攻迫使其無立足之地時,才起用主戰(zhàn)將領(lǐng)暫作抵抗,以確保其偏安一隅。金太宗時,對南宋的議和請求不予理睬,使者往往被留不遣。熙宗時,金朝統(tǒng)治集團逐漸意識到趙構(gòu)或許是比其父兄更容易屈從的皇帝,于是對南宋的敵對情緒較前有所軟化。
天會十五年(宋紹興七年,1137年),趙構(gòu)得其父趙佶死訊,遣曾出使過金朝的王倫以請喪為名再次使金。王倫利用女真貴族與劉豫的矛盾,乘機向撻懶建議:“河南之地,上國既不自有,與其封劉豫,曷若歸之趙氏?!雹俅撕?,在女真貴族的權(quán)力斗爭中,高慶裔、宗翰相繼死,主張以女真內(nèi)地為中心發(fā)展奴隸制的宗磐等得勢。撻懶取代宗翰操縱了處理中原事務的軍政大權(quán),劉豫被廢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
九月,金尚書省與元帥府共同討論,認為齊國“凡事多誤,終無所成”,應該“變廢齊國,至于普天之下,盡行撫綏”。①得到允準,而劉豫不知。宋降將酈瓊建議劉豫向金乞兵,金則慨然應允。十一月,金以助齊南代為名,要求取得對齊軍的調(diào)動指揮權(quán),并將齊軍調(diào)出汴京。然后以議軍事為名,令劉麟單騎至滑州,擒麟后入汴,下詔廢齊,降封劉豫為蜀王。
三 皇統(tǒng)議和 (一)天眷和議及其破裂 金歸河南、陜西地與宋女真貴族在廢劉豫的問題上雖然意見一致,但在河南、陜西土地歸屬問題上卻存在意見分歧。劉豫被廢后,金于汴京置行臺尚書省,撻懶以左副元帥守汴京,成為代表金朝處理對宋事務的實權(quán)派。年底,遣宋使王倫、高公繪回,“許還梓宮及皇太后,又許還河南諸州”。②宋高宗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遣王倫再次使金,一謝廢劉豫,一申求和之意。同時于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年)三月起用與撻懶關(guān)系密切而因主和被貶的秦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響應金朝議和的倡議,籌劃與金議和。六月,金遣烏陵思謀、石少卿與王倫至宋議還地,要求南宋稱臣納貢,成為金朝的藩輔。在趙構(gòu)、秦檜主持下,南宋全盤接受了金朝提出的苛刻條件。七月,王倫以迎奉梓宮的名義再次使金。八月,在撻懶、宗磐、宗雋的主持下,金決定將原屬齊國的河南、陜西地歸宋。并遣張通古為招諭江南使,持熙宗詔書招諭江南。十一月,張通古抵達杭州,十二月,秦檜代表宋高宗以跪拜禮接受了金朝的詔書,實則承認了宋對金的附屬關(guān)系。
金宋和議的破裂天眷元年的金、宋和議是十分脆弱的,宋方諸多大臣持反對意見,而金朝方面和議能否執(zhí)行則取決于女真貴族中兩大對立派別實力的消長。二年,宋一面以韓肖胄為報謝使,以王倫為迎護梓官、交割地界使使金,一面委派官員到河南、陜西準備接收金朝交回的州縣。金熙宗下詔歸還河南、陜西,遷行臺尚書省于燕。
但金朝政局的變化影響了和議的執(zhí)行。七月,宗磐、宗雋以謀反罪被殺,王倫被宗弼留于祁州。八月,撻懶也因謀反罪名被殺。宗幹、希尹、宗弼一派重新得勢。金以宋朝表文不書年號,所獻禮物不稱職貢,扣留宋使王倫,意在毀約。
三年,金熙宗以宗弼為都元帥,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五月,下詔伐宋,復河南疆土。
金宋順昌之戰(zhàn)都元帥宗弼以精兵十余萬,分四路南下。宗弼自黎陽渡河趨汴,右監(jiān)軍杲出河中趨陜西,聶黎孛堇出山東,李成自孟津渡河攻取洛陽。宋新任東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投降,西京留守李利用棄城逃走。
時宋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锜在上任途中抵達順昌(今安徽阜陽)時,金軍已占領(lǐng)陳州(今河南淮陽),并向順昌方向進發(fā)。劉锜與順昌知府陳規(guī)商定共同堅守,分兵防御。劉锜等與金前軍接戰(zhàn),初獲小勝。不久,金援軍到達,順昌城被圍,劉锜分兵出四門迎敵,再次獲勝,金軍馬死者不可勝計。接著,他利用金軍輕敵和不耐酷暑的弱點,以逸待勞,采取突然襲擊的戰(zhàn)術(shù),又大敗金軍。取得了自金宋開戰(zhàn)以來少有的一次大捷。
(二)岳飛北伐與皇統(tǒng)議和 潁昌、郾城之戰(zhàn)當劉锜與金軍戰(zhàn)于順昌之際,宋高宗下令駐守鄂州的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岳飛作好迎敵準備,并遣人支援順昌。岳飛一方面遣將援劉,一方面派人渡河連結(jié)河北忠義民兵,令他們攻擊山東、河北、河東的州縣,配合南宋官軍北伐行動,收復汴京,進軍河朔。
六月中旬,岳家軍主力開赴河南腹地。吳璘部將李師顏敗敵于扶風,岳飛部將牛皋敗敵于京西,孫顯敗敵于陳、蔡州界,韓世忠部將敗敵于淮陽軍,南宋軍事形勢大有轉(zhuǎn)機。
被劉锜擊敗的金將韓常退守潁昌,北上的岳家軍就把潁昌作為第一個重點攻擊目標。岳飛部將張憲在距潁昌四十里的地方擊敗金將韓常,乘勝追擊,克復潁昌。隨后,又在城外擊敗宗弼、韓常軍,鞏固了潁昌勝利成果。
金軍退守陳州。岳家軍進駐潁昌,隨即遣將與張憲會師,再襲陳州。雙方在距陳州十五里的地方激戰(zhàn),金軍失利后向州城撤退,待援軍至,又同宋軍戰(zhàn)于城外。金軍又敗,陳州失陷。接著,鄭州、洛陽也相繼為岳家軍攻占。
岳家軍的勝利,構(gòu)成了對金軍的最大威脅。七月,岳飛駐軍郾城,指揮部將進駐潁昌和分路襲擊金軍。宗弼乘郾城空虛之際,率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和韓常請將,選精兵1.5萬人趨郾城,直搗岳家軍大本營,岳飛使親衛(wèi)軍和游奕馬軍迎戰(zhàn),利用順昌之戰(zhàn)的經(jīng)驗,以麻扎刀、提刀和大斧為武器,上砍敵人,下砍馬足,勇戰(zhàn)金軍。自日中激戰(zhàn)至日落,金軍不能支,敗退。宋軍乘勝追襲二十多里,陣斬金軍阿里朵孛堇,取得了郾城之戰(zhàn)的勝利。
兵敗郾城后,金軍退駐臨潁。岳飛部將楊再興率兵巡邏時倉卒間與金軍遭遇于臨潁縣境內(nèi)小商橋,奮勇應戰(zhàn),以寡敵眾,為金軍所敗。張憲軍趕到,與金軍再戰(zhàn),雙方各有很大傷亡。金軍北撤途中,又被張憲等追襲,損失馬匹、器甲無數(shù)。
此后,宗弼集結(jié)各路金軍,集中兵力攻打潁昌。七月中旬,雙方各投入兵力3萬余人,大戰(zhàn)于潁昌,列陣于西門外。戰(zhàn)斗進行得異常艱苦激烈,金軍損失慘重,宗弼之婿統(tǒng)軍上將軍夏金吾戰(zhàn)死,被俘、被殺的大小首領(lǐng)計73人,軍士死亡五百余,損失戰(zhàn)馬、器甲、旗鼓不可勝計,遭到與南宋戰(zhàn)爭以來少有的慘敗。
在同南宋的戰(zhàn)爭中,金朝已投入了大量兵力,而宋軍真正投入戰(zhàn)斗的只有岳家軍一支。雖然雙方都有很大傷亡,但宋軍的總體實力顯然在金軍之上,南宋取得了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quán)。如果南宋君臣、軍民一致奮起抗擊,金軍的處境將非常危險。宗弼一方面安排老小渡河北歸,一方面集結(jié)諸路兵馬重點襲擊岳家軍,并開始部署撤軍。
皇統(tǒng)議和金軍在河南戰(zhàn)場連連失利時,岳飛開始計劃全面北伐,他向宋高宗奏請“令諸路之兵火速并進”①,收復中原,直搗幽燕。但朝廷卻在利用岳飛軍事上的勝利,加緊議和活動。他們把張俊的隊伍從宿州、亳州撤走,使岳家軍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金軍眾矢之的,斷送了岳家軍英勇戰(zhàn)斗換取來的大好形勢。
在岳家軍進則無援、退則不忍的情況下,宋高宗以金字牌令他“措置班師”,給他留下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的終生遺憾。
岳飛不得已班師后,宗弼也因天時向暑還軍于汴。至秋,宗弼將攻擊重點轉(zhuǎn)向淮西張俊防線?;式y(tǒng)元年(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宗弼、韓常渡過淝水,占領(lǐng)壽春府。二月,陷廬州。與張俊、劉锜、楊沂中激戰(zhàn)于柘皋。
金軍攻占壽春、廬州時,宋方在淮西只有少量兵力,于是,緊急調(diào)遣岳飛、韓世忠增援。張俊及其部將也先后入據(jù)和州、含山、全椒、巢縣和昭關(guān)等地,金軍則自和州退往柘皋?!拌细藿云降?,金人謂騎兵之利也?!币允嗳f兵兩翼夾道而陳,待宋軍至。宋將楊沂中、張俊、劉乣軍陸續(xù)到達。楊沂中輕敵先進,失利。張俊部將王德麾軍攻金右翼,射殺其首領(lǐng)一人,乘勢奮擊,金軍敗退。
北退的金軍攻陷濠州,將重兵埋伏在濠州四郊,一面作出渡淮的姿態(tài),一面于淮水下游赤龍州伐木設(shè)置障礙,阻止韓世忠援救濠州。楊沂中至濠州城下,知城內(nèi)空虛,令軍士入城。金伏兵沖入,宋軍大敗。楊沂中、張俊、劉锜相繼渡江,韓世忠也回軍楚州。
金軍這次南犯,一勝一負,得失相當。由于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沒有收復故土的打算,諸將多不肯出力抗戰(zhàn),所以戰(zhàn)與和的主動權(quán)始終掌握在金朝的女真當權(quán)派手中??v觀金朝自天眷三年對南宋用兵以來的戰(zhàn)場形勢,金朝勝少敗多,故自濠州得勝后,宗弼終于可以在有利的條件下與南宋講和了。
皇統(tǒng)元年八月,宗弼放回扣留的宋使,帶信給南宋,指責其負恩啟釁,并以“已會諸道大軍,水陸并進,師行之期,近在朝夕”相威脅,意在迫降。宋高宗立刻遣使向宗弼請和。
在宋朝請和使者頻繁往來的同時,河南、陜西戰(zhàn)場上,雙方小規(guī)模的對抗仍在進行,并各有勝負。十月,宗弼回書,指責宋方言而無信。南宋又連忙遣魏良臣、王公亮使金,對有負割地深恩悔過謝罪,并表示“上令下從,乃分之常,豈敢輒有指述,重蹈僭越之罪!專令良臣等聽取鈞誨,顧力可遵稟者,敢不罄竭以答再造”①。同時令使臣以奉歲幣、割地等條件與都元帥面商。為表示請和之誠,還以謀反罪將抗戰(zhàn)將領(lǐng)岳飛下獄。
十一月,金宗弼與宋第三書,許和。年底,宋殺岳飛?;式y(tǒng)二年(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宋使何鑄等使金,進誓表,宋稱為“紹興和議”。和議規(guī)定:金、宋以淮水中流至大散關(guān)為界,水西的唐、鄧二州屬金。自鄧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之外并西南屬光化軍,歸宋;宋對金稱臣,“世世子孫,永守臣節(jié)”。金帝生辰、正旦,宋需遣使祝賀;宋每年向金貢納銀25萬兩、絹25萬匹,自壬戌年(金皇統(tǒng)二年,宋紹興十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
于是,金遣左宣徽使劉筈使宋,冊趙構(gòu)為宋帝。從此,南宋“列于藩輔”,“世服臣職,永為屏翰”,和議成。
皇統(tǒng)和議是金與南宋間的第一個停止軍事對抗的協(xié)議。金朝利用宋高宗不敢與金對抗,甘愿偏安江南的心理,以軍事威脅的手段,迫使其接受了苛刻的條件,換取了在戰(zhàn)場上難以得到的實際利益。宋高宗也以其經(jīng)濟優(yōu)勢為后盾,得以統(tǒng)治淮南,穩(wěn)坐江山,這正是趙構(gòu)心向往之的結(jié)局。至此,他終于借秦檜和宗弼之手付諸實現(xiàn)。
?、佟督鹗贰な兰o補》。
?、凇督鹗贰ぷ诤矀鳌?。
①《金史·劉豫傳》。
①《金史·劉豫傳》,《大金國志·立齊國劉豫冊文》。
?、佟督鹗贰ぷ诤矀鳌?。
①《宋史·吳玠傳》。
②《宋史·吳玠傳》:“命諸將選勁弩強弓,分番迭射,號‘駐隊矢’,連發(fā)不絕,繁如雨注?!?br/>
?、佟度泵藭帯肪?82。
?、凇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肪?77。
①〔宋〕岳珂《金陀粹編》,四庫全書本。
?、佟度泵藭帯肪?06。
金朝立張氏為楚帝的目的在于剝奪趙氏對黃河以南的統(tǒng)治,宋高宗之立顯然是金朝統(tǒng)治者所不能容忍的。十一月,金太宗下詔代宋,必欲滅趙氏而后已。
金軍的掠奪和強迫同化政策激起河北、河東的人民的普遍不滿與反抗,南宋建立時,河北、河東的忠義民兵正在與金軍展開殊死的斗爭,東京留守宗澤也在積極布置汴京防務,迎接高宗回京重整江山。但宋高宗不顧群臣募兵、買馬、修城池、繕器械的呼吁,不敢入居東京。他一方面請求放還二帝,一方面準備南幸以避金軍。
金朝諸將在對宋用兵方略上也存在分歧,“或欲先定河北,或欲先平陜西”①。金太宗則兩用其策:“康王構(gòu)當窮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②于是金從東、西兩線向南宋用兵。
東路由宗輔、宗翰、宗弼、撥離速等率領(lǐng),天會六年(建炎二年,1128年)下濮州、大名、滄州、相州、東平、濟南、淄、青、濰等河北、山東諸州,降劉豫。七年正月,下徐州,得到宋朝自江淮運至徐州官庫的大量金幣,用以犒軍。拔離速軍下?lián)P州,未能俘虜宋帝,在掠獲了大量文書案牘和金銀財物后暫時撤歸。三月,宋高宗在逃亡中,被扈從軍官苗傅、劉正彥廢黜,四月復辟。為保其對江南一隅的統(tǒng)治,免遭父兄之厄運,他接連致書金朝皇帝和元帥府,愿貶去帝號,甘為藩臣。同時以杜充為建康留守,節(jié)制守江兵馬,與劉光世、韓世忠共守長江。
金元帥府一面答其書招降,一面作再次渡江的準備。七年秋,以宗弼為統(tǒng)帥,與撻懶、撥離速、馬五等分兩路渡江,西路自光州(今河南潢川縣)、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渡江趨江西;東路取道滁州(今安徽滁縣)、和州(今安徽和縣),自馬家渡渡江。南宋長江守軍或不戰(zhàn)而逃,或望風迎降,金軍如入無人之境。宋高宗由杭州出逃,始而越州(今浙江紹興市)、明州(今浙江寧波市),繼而乘船入海。金軍乘船入海追擊,不及而還。宗弼回軍擬于鎮(zhèn)江北渡,在黃天蕩為宋將韓世忠所阻,48天不能渡江,只好回師建康。八年五月,在六合縣渡江北還。
西路渡江后抵南昌、江州(今江西九江),未見獵取對象,殺掠一番后北歸。
南宋建立后,在如何防御金軍南侵和收復汴京的問題上,一直沒有成算,諸臣、諸將意見極不統(tǒng)一。雖然預料到金朝可能發(fā)動軍事進攻,卻沒有力戰(zhàn)和死守的決心。對于宗弼這次南伐,宋軍沒有組織強有力的抵抗。只有個別將領(lǐng)和各地人民武裝力量隨機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襲擊與阻截,就是這些小規(guī)模的抵抗也已使金朝將領(lǐng)認識到消滅南宋政權(quán)并非易事,更何況長江以北的百姓,也多筑柵寨自守,不肯歸順金朝。如何安撫江北百姓,治理新得之地是金朝面臨的更為直接更為迫切的問題。從此,部分女真將領(lǐng)開始改變滅趙氏立異姓的初衷了。
最先提出這一問題的是率軍南伐的宗弼。當宗翰再議南伐時,宗弼反對說:“江南卑濕,今士馬困憊,糧儲未豐足,恐無成功?!雹俳鸪療o力一舉滅宋,又不甘心趙氏政權(quán)的存在,于是乃采取立藩輔為緩沖,以漢制漢的方針,以期假手傀儡消滅或削弱宿敵。
方針既定之后,金擬于折可求、劉豫二人中選定。
二 劉齊的廢立 (一)劉豫之立 劉豫,景州阜城人,宋宣和末為河北西路提刑。宋高宗南下?lián)P州時,任為知濟南府。時山東為金軍攻占,民生凋零,秩序混亂,豫不愿往,欲求江南一郡,未獲準,忿然赴任。天會六年(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二月,撻懶攻濟南,劉豫以城降,對駐軍山東的撻懶曲意奉迎。及金將立藩輔時,撻懶有立豫意。西京留守高慶裔亦勸宗翰立豫,以收推薦之恩。于是,慶裔先后至景(今河北景縣)、德、博(今山東聊城)和東平諸州郡,令人推戴,然后由宗翰遣希尹請求朝廷允準。
天會八年(1130年)九月,高慶裔、禮部尚書韓昉以璽綬立豫,詔稱:“今立豫為子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大朝之子?!眱晕囊?guī)定:“國號大齊,都于大名。世修子禮,永貢虔誠。付爾封疆,并同楚舊?!雹購拇?,劉豫成為歷史上又一個兒皇帝。以東平為東京,仍還居東平。以太原俘臣張孝純?yōu)樵紫?,弟益為北京留守,子麟為尚書左丞相、諸路兵馬大總管。自十一月二十三日始,以阜昌為年號。阜昌三年,遷都于汴。齊先后行十一之稅和五等稅法,以科舉取士。兵制則仿效金制,鄉(xiāng)各為寨,推土豪為使。五家為保,家有雙丁者籍其一為軍,每月兩次集中訓練,合格者補效用正軍。每調(diào)發(fā)一人,同保四人備衣糧。建歸受館于宿州,建招受司于泗州,招南宋士大夫、軍民。置榷場通南北之貨。
劉齊政權(quán)雖有自己的國號、年號,但作為附庸,境內(nèi)的重大舉措,必須得到金朝的認可。為保證其對境土的有效控制和抵御南宋的軍事進攻,金朝仍在齊國境內(nèi)分駐兵馬。劉豫在金朝的扶植下,在招募壯丁和收編南宋降兵、降將的基礎(chǔ)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支武裝力量。在對南宋的戰(zhàn)爭中,金朝希望得到這一部分軍力的配合。
(二)金齊聯(lián)合侵宋 金、宋在關(guān)陜地區(qū)的爭奪南宋一些將領(lǐng)認為河東、關(guān)隴一帶,民性強悍,勇武敢戰(zhàn),還有一些世代將門土著大姓,為兵源所在。而潼關(guān)以西,四塞為固,易守難攻,應該成為南宋復興的根基。故南宋建立之初,主戰(zhàn)派即主張或還都汴京,或遷往關(guān)陜。宋高宗雖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但對關(guān)陜的重要性也有所認識。
金朝統(tǒng)治者也把關(guān)、陜視為必爭之地。天會六年(宋建炎二年,1128年)南伐時,河東諸將就指出:“陜西與西夏為鄰,事重體大,兵不可罷?!雹儆谑牵詩涫?、蒲察、婆盧火等主持陜西軍事,連破同、華等州和京兆、鳳翔、延安諸府。七年二月,宋麟府路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降。
宗弼南伐之際,陜西州縣相繼叛金降宋,婁室等只能保守延州以北地區(qū),軍事形勢對金不利。為加強關(guān)陜一帶的軍事力量,天會八年,宗弼還軍后,與宗輔同至陜西,增強西線的兵力。而以撻懶安撫長江以北地區(qū)。在東線暫趨平靜之際,金、宋加緊了在西線的爭奪。
天會七年,南宋任張浚為川陜宣撫處置使。八年,張浚在興元(今陜西漢中市)作軍事部署,將秦川五路兵馬糧草調(diào)集至陜西富平,準備在此與金兵決戰(zhàn)。九月,親往督戰(zhàn)。宋兵雖多,卻營壘不固。金軍利用張浚驕縱輕敵的弱點,以婁室為左翼,宗弼為右翼,兩軍并進,以騎兵攻占宋營周圍的鄉(xiāng)寨,包圍宋軍。臨時調(diào)集的宋軍缺乏強有力的統(tǒng)一指揮,頓時陷入混亂,張浚首先逃奔,諸路兵馬也相繼潰散。金軍乘勝下涇、渭、原、環(huán)、鞏、洮、河、樂、西寧、蘭、廓、積石等州和鳳翔、慶陽諸府,陜西五路皆為金軍所據(jù),并撥歸齊國。從此,金與南宋在西線遂以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縣)、岷(今甘肅岷縣)、洮(今甘肅臨潭縣)為界,南宋據(jù)有軍事要地鳳翔的和尚原和隴州(今陜西隴縣)的方山原。
富平之戰(zhàn)后,南宋秦鳳路都統(tǒng)制吳玠“收散卒保散關(guān)東和尚原,積粟繕兵,列柵為死守計”①。陜西百姓寄希望于他,常以糧草資助吳軍,給金、齊在陜西的統(tǒng)治造成了威脅。于是,和尚原便成為金、宋必爭之地。婁室死后,杲(撒離喝)駐軍陜西,再謀攻取和尚原。五月,遣沒立自鳳翔,烏魯折合自階、成出散關(guān),會戰(zhàn)和尚原。吳玠擊退先至的烏魯折合,再遣將擊沒立,使兩軍不得合,無功而還。
不久,宗弼會諸道兵10余萬,造浮梁跨渭,自寶雞結(jié)連珠營,壘石為城,夾澗與宋軍戰(zhàn)。十月,攻和尚原。吳玠選勁弩強弓,分番迭射,金軍不得進。又以奇兵出金軍側(cè),絕糧道,設(shè)伏于退兵之途。金兵為宋伏兵所敗,宗弼中流矢,僅以身免。金以杲為陜西經(jīng)略使。
天會十年(宋紹興二年,1132年),吳玠兼宣撫處置使司都統(tǒng)制,弟吳玠駐兵和尚原。杲乘吳玠駐軍河池(今陜西徽縣南)之際,部署攻取和尚原。他分兵駐秦州,出熙河,切斷宋軍自陜南、熙河入援之路。自率軍趨上津(今陜西白水縣北),下金州(今陜西安康),入洋州(今陜西洋縣),逼興元。吳玠自河池星夜赴援,與杲大戰(zhàn)于饒風嶺(今陜西石泉縣西),激戰(zhàn)六晝夜,死者如山積。金軍自間道出關(guān)背,俯攻宋軍。宋軍敗走三泉(今陜西寧強縣北)。金軍北歸時,吳玠遣兵邀擊于武休關(guān)(今陜西留壩),金軍死者千余,棄輜重退去。此役金雖一勝,所得仍不及所失。
十一年,金將宗弼、杲與齊將劉夔以兵10萬再攻仙人關(guān)(今陜西徽縣南)。吳玠以和尚原去蜀遠,餉饋不繼,命璘棄和尚原退保仙人關(guān),于殺金平筑壘防守。吳璘率軍與金、齊軍激戰(zhàn)七晝夜,得與其兄軍合。
金分兵兩翼,合擊吳玠營?!叭吮恢劓z,鐵鉤相連,魚貫而上。璘以駐隊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層積?!雹谒诬妸^擊,入金營,射韓常,中其左目,又遣軍扼其歸路。
金、齊此役,意在入蜀。因吳氏兄弟固守仙人關(guān)而未能逞其志,遂放棄入蜀目標,專意經(jīng)營陜西。
金、宋在河南的爭奪齊國建立,黃河以南又出現(xiàn)了一個漢人政權(quán),金朝增了一個盟友,南宋多了一個對手。一些對南宋政權(quán)不滿的將領(lǐng)或士人便投靠齊國,南宋在政治、軍事上更加被動。北宋末年招募的一些義軍首領(lǐng)如李成、孔彥舟、徐文等分別被授以安撫使、招討使、統(tǒng)制等官,領(lǐng)兵抗金。南宋建立后,他們隨宋高宗南遷,李成、孔彥舟等在鎮(zhèn)壓鐘相、楊么起義兵敗后,成為叛服不常、流移不定的所謂“流寇”。當金軍對江南軍事壓力暫時減輕時,南宋開始整頓內(nèi)部,這些流寇則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李成、孔彥舟等相繼降齊。而酈瓊、徐文等也因與宋將有隙叛宋歸齊。這些叛將成了代表金、齊與南宋爭奪河南和淮水流域的武裝勢力。自齊國建立,宋軍“無日不與之交鋒”,并各有勝負。
天會十一年(宋紹興三年,1133年),宋將牛皋、李橫、董先等克汝州、潁昌,與金、齊戰(zhàn)于朱仙鎮(zhèn)。但宋軍輕進,后援不繼,金、齊又相繼奪回鄧州、襄陽和郢州,并使李成防守,與川陜地區(qū)的金軍相呼應。
吳玠、吳璘在川陜的勝利和河南、淮甸的小勝鼓舞了南宋官兵,宋朝在江南的統(tǒng)治也渡過了最初的混亂時期,秩序逐漸恢復,對金的戰(zhàn)爭也稍有起色。于是開始與齊爭奪襄陽與唐、鄧六郡。
十二年,宋以岳飛為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兼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付以收復襄陽府和唐、鄧、隨、郢、信陽軍等六郡的重任。以韓世忠屯泗上為疑兵,劉光世出陳、蔡為聲援,北伐金、齊。
五月,岳家軍敗齊知州荊超,攻占郢州。駐守襄陽的齊將李成棄城逃走,襄陽、隨州相繼被攻陷。七月,岳家軍又擊敗退守鄧州的李成和金孛堇劉合,占領(lǐng)鄧、唐二州和信陽軍。
岳家軍在襄、鄧的節(jié)節(jié)勝利,給劉豫造成了很大壓力,于是他向金朝建議避開岳家軍,自淮甸南下,于揚州、采石渡江取建康。金朝采納了這一建議。九月,宗弼與齊太子劉麟統(tǒng)金、齊軍渡淮南下,部署以騎兵自泗州(今安徽盱眙北)攻滁州,步兵自楚州(今安徽淮安)攻承州。宗弼屯于天長,劉麟屯于盱眙軍。
南宋命張俊鎮(zhèn)守建康,韓世忠進駐揚州,劉光世守當涂,張浚節(jié)制諸路兵馬以御金軍。十月,韓世忠部將解元敗金軍于高郵,岳飛部將牛皋敗金兵于廬州城下,淮西安撫使仇愈攻克壽春府。
金、齊這次聯(lián)兵南下,進展并不順利,加之陰雨連綿,糧餉不濟,兵將疲敝,士氣低落,據(jù)滁州僅47日,年底即退回。
天會十三年(宋紹興五年,1135年)正月,太宗吳乞買病死,熙宗即位。在遼、宋降臣的影響下,金朝開始改變以武力征服為主的方針,逐漸向政治治理國家的方向過渡。南宋的軍事形勢也漸有轉(zhuǎn)機,鎮(zhèn)壓了鐘相、楊么的起義,在對金、齊的戰(zhàn)爭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于是金、齊、南宋之間的關(guān)系開始進入調(diào)整時期。
這一年,南宋知樞密院事張浚都督諸路兵馬,也調(diào)整了對金的軍事部署,命韓世忠據(jù)承、楚以圖維揚;劉光世屯合肥以招淮北;張俊練兵建康,進屯盱眙;岳飛屯襄陽以窺中原。這以后,南宋軍事上頗有起色,劉光世復壽春縣,岳飛克鎮(zhèn)汝軍、商州、虢州、西京長水縣。
為了反擊南宋的軍事進攻,劉豫也在境內(nèi)簽鄉(xiāng)軍20萬,九月,以劉麟、劉猊和孔彥舟分統(tǒng)諸軍,在金軍配合下,自渦口、壽春、光州三路南犯。十月,劉猊敗于安豐、芍陂(安豐南)、定遠。在廬州的劉麟得知劉猊兵敗的消息后亦退軍。十二月,韓世忠又敗金人于淮陽軍,齊軍南伐失敗。
(三)劉豫之廢 不論是金軍的渡江南下,還是金、齊聯(lián)軍攻宋,都沒有達到消滅趙宋政權(quán)的目的。太宗晚年和熙宗初年,南宋對江南的統(tǒng)治逐漸穩(wěn)定,軍事力量有所加強。金、齊在河南、兩淮和川陜戰(zhàn)場都沒能向前推進,官兵厭戰(zhàn)情緒卻普遍滋長,金朝統(tǒng)治者也開始認識到消滅南宋政權(quán)并非易事。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要求穩(wěn)定社會秩序,建立、健全統(tǒng)治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女真貴族中對治理國家的方針和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上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加深,金朝面臨著對國家前途和新占領(lǐng)土如何進行統(tǒng)治的重大抉擇。
齊國的建立未能減輕女真人的軍事負擔,金與南宋的關(guān)系始終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金朝統(tǒng)治者對劉豫逐漸產(chǎn)生了不滿和失望情緒。而南宋頻繁遣使求和也慢慢改變了女真貴族中早期形成的對趙宋政權(quán)的成見,促使他們重新考慮調(diào)整與齊、宋的關(guān)系。
南宋自建立之日起,就未曾確定與金爭奪淮北甚至江北的方針,自秦檜逃歸后,主和派始終受到趙構(gòu)的重視。他們不斷遣使求和,只是在金朝的軍事進攻迫使其無立足之地時,才起用主戰(zhàn)將領(lǐng)暫作抵抗,以確保其偏安一隅。金太宗時,對南宋的議和請求不予理睬,使者往往被留不遣。熙宗時,金朝統(tǒng)治集團逐漸意識到趙構(gòu)或許是比其父兄更容易屈從的皇帝,于是對南宋的敵對情緒較前有所軟化。
天會十五年(宋紹興七年,1137年),趙構(gòu)得其父趙佶死訊,遣曾出使過金朝的王倫以請喪為名再次使金。王倫利用女真貴族與劉豫的矛盾,乘機向撻懶建議:“河南之地,上國既不自有,與其封劉豫,曷若歸之趙氏?!雹俅撕?,在女真貴族的權(quán)力斗爭中,高慶裔、宗翰相繼死,主張以女真內(nèi)地為中心發(fā)展奴隸制的宗磐等得勢。撻懶取代宗翰操縱了處理中原事務的軍政大權(quán),劉豫被廢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
九月,金尚書省與元帥府共同討論,認為齊國“凡事多誤,終無所成”,應該“變廢齊國,至于普天之下,盡行撫綏”。①得到允準,而劉豫不知。宋降將酈瓊建議劉豫向金乞兵,金則慨然應允。十一月,金以助齊南代為名,要求取得對齊軍的調(diào)動指揮權(quán),并將齊軍調(diào)出汴京。然后以議軍事為名,令劉麟單騎至滑州,擒麟后入汴,下詔廢齊,降封劉豫為蜀王。
三 皇統(tǒng)議和 (一)天眷和議及其破裂 金歸河南、陜西地與宋女真貴族在廢劉豫的問題上雖然意見一致,但在河南、陜西土地歸屬問題上卻存在意見分歧。劉豫被廢后,金于汴京置行臺尚書省,撻懶以左副元帥守汴京,成為代表金朝處理對宋事務的實權(quán)派。年底,遣宋使王倫、高公繪回,“許還梓宮及皇太后,又許還河南諸州”。②宋高宗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遣王倫再次使金,一謝廢劉豫,一申求和之意。同時于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年)三月起用與撻懶關(guān)系密切而因主和被貶的秦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響應金朝議和的倡議,籌劃與金議和。六月,金遣烏陵思謀、石少卿與王倫至宋議還地,要求南宋稱臣納貢,成為金朝的藩輔。在趙構(gòu)、秦檜主持下,南宋全盤接受了金朝提出的苛刻條件。七月,王倫以迎奉梓宮的名義再次使金。八月,在撻懶、宗磐、宗雋的主持下,金決定將原屬齊國的河南、陜西地歸宋。并遣張通古為招諭江南使,持熙宗詔書招諭江南。十一月,張通古抵達杭州,十二月,秦檜代表宋高宗以跪拜禮接受了金朝的詔書,實則承認了宋對金的附屬關(guān)系。
金宋和議的破裂天眷元年的金、宋和議是十分脆弱的,宋方諸多大臣持反對意見,而金朝方面和議能否執(zhí)行則取決于女真貴族中兩大對立派別實力的消長。二年,宋一面以韓肖胄為報謝使,以王倫為迎護梓官、交割地界使使金,一面委派官員到河南、陜西準備接收金朝交回的州縣。金熙宗下詔歸還河南、陜西,遷行臺尚書省于燕。
但金朝政局的變化影響了和議的執(zhí)行。七月,宗磐、宗雋以謀反罪被殺,王倫被宗弼留于祁州。八月,撻懶也因謀反罪名被殺。宗幹、希尹、宗弼一派重新得勢。金以宋朝表文不書年號,所獻禮物不稱職貢,扣留宋使王倫,意在毀約。
三年,金熙宗以宗弼為都元帥,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五月,下詔伐宋,復河南疆土。
金宋順昌之戰(zhàn)都元帥宗弼以精兵十余萬,分四路南下。宗弼自黎陽渡河趨汴,右監(jiān)軍杲出河中趨陜西,聶黎孛堇出山東,李成自孟津渡河攻取洛陽。宋新任東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投降,西京留守李利用棄城逃走。
時宋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锜在上任途中抵達順昌(今安徽阜陽)時,金軍已占領(lǐng)陳州(今河南淮陽),并向順昌方向進發(fā)。劉锜與順昌知府陳規(guī)商定共同堅守,分兵防御。劉锜等與金前軍接戰(zhàn),初獲小勝。不久,金援軍到達,順昌城被圍,劉锜分兵出四門迎敵,再次獲勝,金軍馬死者不可勝計。接著,他利用金軍輕敵和不耐酷暑的弱點,以逸待勞,采取突然襲擊的戰(zhàn)術(shù),又大敗金軍。取得了自金宋開戰(zhàn)以來少有的一次大捷。
(二)岳飛北伐與皇統(tǒng)議和 潁昌、郾城之戰(zhàn)當劉锜與金軍戰(zhàn)于順昌之際,宋高宗下令駐守鄂州的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岳飛作好迎敵準備,并遣人支援順昌。岳飛一方面遣將援劉,一方面派人渡河連結(jié)河北忠義民兵,令他們攻擊山東、河北、河東的州縣,配合南宋官軍北伐行動,收復汴京,進軍河朔。
六月中旬,岳家軍主力開赴河南腹地。吳璘部將李師顏敗敵于扶風,岳飛部將牛皋敗敵于京西,孫顯敗敵于陳、蔡州界,韓世忠部將敗敵于淮陽軍,南宋軍事形勢大有轉(zhuǎn)機。
被劉锜擊敗的金將韓常退守潁昌,北上的岳家軍就把潁昌作為第一個重點攻擊目標。岳飛部將張憲在距潁昌四十里的地方擊敗金將韓常,乘勝追擊,克復潁昌。隨后,又在城外擊敗宗弼、韓常軍,鞏固了潁昌勝利成果。
金軍退守陳州。岳家軍進駐潁昌,隨即遣將與張憲會師,再襲陳州。雙方在距陳州十五里的地方激戰(zhàn),金軍失利后向州城撤退,待援軍至,又同宋軍戰(zhàn)于城外。金軍又敗,陳州失陷。接著,鄭州、洛陽也相繼為岳家軍攻占。
岳家軍的勝利,構(gòu)成了對金軍的最大威脅。七月,岳飛駐軍郾城,指揮部將進駐潁昌和分路襲擊金軍。宗弼乘郾城空虛之際,率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和韓常請將,選精兵1.5萬人趨郾城,直搗岳家軍大本營,岳飛使親衛(wèi)軍和游奕馬軍迎戰(zhàn),利用順昌之戰(zhàn)的經(jīng)驗,以麻扎刀、提刀和大斧為武器,上砍敵人,下砍馬足,勇戰(zhàn)金軍。自日中激戰(zhàn)至日落,金軍不能支,敗退。宋軍乘勝追襲二十多里,陣斬金軍阿里朵孛堇,取得了郾城之戰(zhàn)的勝利。
兵敗郾城后,金軍退駐臨潁。岳飛部將楊再興率兵巡邏時倉卒間與金軍遭遇于臨潁縣境內(nèi)小商橋,奮勇應戰(zhàn),以寡敵眾,為金軍所敗。張憲軍趕到,與金軍再戰(zhàn),雙方各有很大傷亡。金軍北撤途中,又被張憲等追襲,損失馬匹、器甲無數(shù)。
此后,宗弼集結(jié)各路金軍,集中兵力攻打潁昌。七月中旬,雙方各投入兵力3萬余人,大戰(zhàn)于潁昌,列陣于西門外。戰(zhàn)斗進行得異常艱苦激烈,金軍損失慘重,宗弼之婿統(tǒng)軍上將軍夏金吾戰(zhàn)死,被俘、被殺的大小首領(lǐng)計73人,軍士死亡五百余,損失戰(zhàn)馬、器甲、旗鼓不可勝計,遭到與南宋戰(zhàn)爭以來少有的慘敗。
在同南宋的戰(zhàn)爭中,金朝已投入了大量兵力,而宋軍真正投入戰(zhàn)斗的只有岳家軍一支。雖然雙方都有很大傷亡,但宋軍的總體實力顯然在金軍之上,南宋取得了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quán)。如果南宋君臣、軍民一致奮起抗擊,金軍的處境將非常危險。宗弼一方面安排老小渡河北歸,一方面集結(jié)諸路兵馬重點襲擊岳家軍,并開始部署撤軍。
皇統(tǒng)議和金軍在河南戰(zhàn)場連連失利時,岳飛開始計劃全面北伐,他向宋高宗奏請“令諸路之兵火速并進”①,收復中原,直搗幽燕。但朝廷卻在利用岳飛軍事上的勝利,加緊議和活動。他們把張俊的隊伍從宿州、亳州撤走,使岳家軍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金軍眾矢之的,斷送了岳家軍英勇戰(zhàn)斗換取來的大好形勢。
在岳家軍進則無援、退則不忍的情況下,宋高宗以金字牌令他“措置班師”,給他留下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的終生遺憾。
岳飛不得已班師后,宗弼也因天時向暑還軍于汴。至秋,宗弼將攻擊重點轉(zhuǎn)向淮西張俊防線?;式y(tǒng)元年(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宗弼、韓常渡過淝水,占領(lǐng)壽春府。二月,陷廬州。與張俊、劉锜、楊沂中激戰(zhàn)于柘皋。
金軍攻占壽春、廬州時,宋方在淮西只有少量兵力,于是,緊急調(diào)遣岳飛、韓世忠增援。張俊及其部將也先后入據(jù)和州、含山、全椒、巢縣和昭關(guān)等地,金軍則自和州退往柘皋?!拌细藿云降?,金人謂騎兵之利也?!币允嗳f兵兩翼夾道而陳,待宋軍至。宋將楊沂中、張俊、劉乣軍陸續(xù)到達。楊沂中輕敵先進,失利。張俊部將王德麾軍攻金右翼,射殺其首領(lǐng)一人,乘勢奮擊,金軍敗退。
北退的金軍攻陷濠州,將重兵埋伏在濠州四郊,一面作出渡淮的姿態(tài),一面于淮水下游赤龍州伐木設(shè)置障礙,阻止韓世忠援救濠州。楊沂中至濠州城下,知城內(nèi)空虛,令軍士入城。金伏兵沖入,宋軍大敗。楊沂中、張俊、劉锜相繼渡江,韓世忠也回軍楚州。
金軍這次南犯,一勝一負,得失相當。由于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沒有收復故土的打算,諸將多不肯出力抗戰(zhàn),所以戰(zhàn)與和的主動權(quán)始終掌握在金朝的女真當權(quán)派手中??v觀金朝自天眷三年對南宋用兵以來的戰(zhàn)場形勢,金朝勝少敗多,故自濠州得勝后,宗弼終于可以在有利的條件下與南宋講和了。
皇統(tǒng)元年八月,宗弼放回扣留的宋使,帶信給南宋,指責其負恩啟釁,并以“已會諸道大軍,水陸并進,師行之期,近在朝夕”相威脅,意在迫降。宋高宗立刻遣使向宗弼請和。
在宋朝請和使者頻繁往來的同時,河南、陜西戰(zhàn)場上,雙方小規(guī)模的對抗仍在進行,并各有勝負。十月,宗弼回書,指責宋方言而無信。南宋又連忙遣魏良臣、王公亮使金,對有負割地深恩悔過謝罪,并表示“上令下從,乃分之常,豈敢輒有指述,重蹈僭越之罪!專令良臣等聽取鈞誨,顧力可遵稟者,敢不罄竭以答再造”①。同時令使臣以奉歲幣、割地等條件與都元帥面商。為表示請和之誠,還以謀反罪將抗戰(zhàn)將領(lǐng)岳飛下獄。
十一月,金宗弼與宋第三書,許和。年底,宋殺岳飛?;式y(tǒng)二年(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宋使何鑄等使金,進誓表,宋稱為“紹興和議”。和議規(guī)定:金、宋以淮水中流至大散關(guān)為界,水西的唐、鄧二州屬金。自鄧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之外并西南屬光化軍,歸宋;宋對金稱臣,“世世子孫,永守臣節(jié)”。金帝生辰、正旦,宋需遣使祝賀;宋每年向金貢納銀25萬兩、絹25萬匹,自壬戌年(金皇統(tǒng)二年,宋紹興十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
于是,金遣左宣徽使劉筈使宋,冊趙構(gòu)為宋帝。從此,南宋“列于藩輔”,“世服臣職,永為屏翰”,和議成。
皇統(tǒng)和議是金與南宋間的第一個停止軍事對抗的協(xié)議。金朝利用宋高宗不敢與金對抗,甘愿偏安江南的心理,以軍事威脅的手段,迫使其接受了苛刻的條件,換取了在戰(zhàn)場上難以得到的實際利益。宋高宗也以其經(jīng)濟優(yōu)勢為后盾,得以統(tǒng)治淮南,穩(wěn)坐江山,這正是趙構(gòu)心向往之的結(jié)局。至此,他終于借秦檜和宗弼之手付諸實現(xiàn)。
?、佟督鹗贰な兰o補》。
?、凇督鹗贰ぷ诤矀鳌?。
①《金史·劉豫傳》。
①《金史·劉豫傳》,《大金國志·立齊國劉豫冊文》。
?、佟督鹗贰ぷ诤矀鳌?。
①《宋史·吳玠傳》。
②《宋史·吳玠傳》:“命諸將選勁弩強弓,分番迭射,號‘駐隊矢’,連發(fā)不絕,繁如雨注?!?br/>
?、佟度泵藭帯肪?82。
?、凇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肪?77。
①〔宋〕岳珂《金陀粹編》,四庫全書本。
?、佟度泵藭帯肪?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