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史卷八十二 傳第四十一 會黨起義傳五 張洛行龔德樹 一 張洛行又叫樂行〔一〕,安徽潁州府亳州雉河集張老家人〔二〕。雉河集一帶,位於淮北大平原的西北部,都是砂礓地,水旱災害的頻繁極多,清朝統(tǒng)治者的榨取與地主的掠奪,這裹的農(nóng)民極度貧苦,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民被剝奪了土地,一年裹面,大半日子要靠野菜和山薯葉子充饑。
在雉河集的北面,有一條淤塞的只留下一長條長滿荒草的陂地和只有五尺寬的小溝名叫鴻溝的河流。鴻溝是亳州、宿州的界河,是蘆鹽和淮鹽兩個鹽區(qū)的分界線。在清朝食鹽是由國家統(tǒng)一出售的。全國劃分成若干個鹽區(qū),某一產(chǎn)區(qū)的鹽只能在固定的地區(qū)出賣,到了另外地區(qū),便算私鹽,要犯法充公。而鴻溝恰當兩個鹽區(qū)的交界線,溝北吃蘆鹽,溝南吃淮鹽;淮鹽價貴味苦,蘆鹽價廉物美,便宜一半以上?;贷}區(qū)的人民當然要吃蘆鹽,所以販私鹽的很多。私鹽都從這裹越過封鎖線,一經(jīng)進入鴻溝以南各縣就沒有問題了;清政府就在鴻溝設有大批鹽警,嚴緝私鹽。因此,鴻溝岸上就成為私鹽販和鹽警的搏門場所。多少年來,不知死亡了多少生命。雖然官府嚴禁私鹽,但農(nóng)民由於生活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一〕。
鴻溝的確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清朝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洛行便誕生在鴻溝南岸的張老家〔一〕。
在洛行誕生前七年,白蓮教起義失敗了。當時安徽潁州、河南汝州應應募做鄉(xiāng)勇的農(nóng)民,解散回鄉(xiāng)來,他們在災荒饑寒交迫的時候,受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欺騙,應募作鄉(xiāng)勇去打白蓮教。他們在對抗革命戰(zhàn)爭中,逐漸地提高認識,覺悟到清朝統(tǒng)治者對他們的欺騙,同時,也鍛煉子他們自己。因此,到打平白蓮教,解散回鄉(xiāng)之后,他們就組織起一個秘密結社叫做「捻」,於是就從幫助清朝統(tǒng)治者的「鄉(xiāng)勇」,轉化而成為反抗清朝統(tǒng)治者的革命組織。捻黨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到洛行誕生后三年,不過十年裹面,就從最初「零星藏匿,彼此聲息不通」的形態(tài),在安徽的潁州、蘆州、鳳陽,河南的南陽、汝州、光州、陳州等地發(fā)展成為若干大股、小股各有首領、擁有武裝的組織,并且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那時候,貪官污吏,如虎如狼,淮河區(qū)域人民自從有了捻黨,他們遇到給土豪惡霸壓迫的時候,「破襖不如襖暖,求官不如去告捻」,就不再去再去衙門告狀,而轉向捻黨求伸冤了。捻黨立刻處理,使「弱者伸,強者抑」,給被壓迫者伸了不平,而把土豪惡霸的威風打下去。這樣捻黨實際在農(nóng)村中取得了統(tǒng)治權治權。在洛行幼年時代,捻黨在淮河區(qū)域人民中的威信,已經(jīng)是「贊口洋溢轟遠近,」太平天國史卷八十二如風鼓雷鳴」的了〔一〕。
洛行的家族,是一個大族,散布在張老家附近十八個村莊,號稱「九里十八張」,同族中有好幾千人〔二〕。
洛行父親叫張慰祖,兄弟三人,大歌張問行,早死,二張敏行,后來也捻黨黃旗的一個著名將領,洛行是老〔三〕。
洛行出身於地主家庭,在他父親手中有地一百四地下多畝。后來他大哥過繼給他堂拍張念祖,他和二哥敏行分了家,各分得土地七十多畝。分家以后,敏行因妻子娘家有錢,陸續(xù)買了三百多畝田,在附近另建新宅,搬走了。只有年輕的洛行,留在張老家〔四〕。
洛行身材高大,腰有點彎,淮北人叫做「麻蝦腰」臉有個白麻子。他不愛講話,好考慮問題,別人講話,他總側著頭聽,不發(fā)表意見,但一回頭,就做了決定。過事時,勇敢沉著,態(tài)度十分鎮(zhèn)靜〔一〕。
洛行最突出的性格,是為人慷慨,好幫助人,只要求助於他,沒有不答應的,群眾說他是出名的好「保事」的人。他對周圍生活困難的人,經(jīng)常給以幫助,有一首民歌道:張老樂,會做作,四面八方送烙饃。
他又專好打抱不平。凡有亡命者走到他家躲避,他都加以庇護,殷勤招待,越久越熱情;如果風聲緊急,實在無法再留了,他必定厚送路費,親自護送出境。他仗義疏財,慷慨任俠,彷佛西漢時的朱家、郭解、水滸傳上的晁蓋、柴進的為人。因此,他得到群眾擁護,也得到四方亡命者的擁護〔二〕。
像洛行這樣人物,正是捻黨所需要的好領袖。他也就在當時淮北一帶「一莊有捻一莊安,一族有捻一族幸」〔一〕的環(huán)境下加入捻黨,做了雉河集這股捻黨領袖。
洛行人捻黨后,依靠這個組織,使他的才能得到了發(fā)展,最后鍛煉成為全捻總領袖。洛行要用的錢更多了。他在雉河集附近的吳橋集開糧食行、雜貨店、燒酒作坊〔二〕。但是,這些收人還遠遠不夠供他應用,那時雉河集附近窮苦農(nóng)民,因居住條方便,很久以前就參加販私鹽活動;同時張老家是通河南永城的大路,往來的私鹽車很多,也都投靠洛行。洛行組織一支保運私鹽的武裝力量,使用一種當時最利害的武器烏槍,號稱十八槍手,以后又有五十槍手,一百槍手,他就做了保運私鹽的「鹽趟主」。據(jù)說那時販私鹽都使用四輪牛車,每車裝二十到三十包鹽,保運費一包〔三〕。從此洛行經(jīng)常有大批的收入,來做他仗義疏財、博施濟眾的事業(yè)。
在洛行的組織裹面,有一個叫第德才的,他在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春天,帶領十八個人,從北方保運私鹽回來,路過永城縣,把一個大地主放在野外牧養(yǎng)的羊群一百多只趕走。永城縣官逮住他們,下了監(jiān)獄。洛行得報,十分憤怒,與龔德樹發(fā)動一萬多人,把永城縣圍困起來。打開監(jiān)獄,救出張德才等〔一〕。
這時候,淮北地區(qū)的農(nóng)民在清朝反動統(tǒng)治和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下,加上連年災荒,黃河又從江蘇豐縣決口,使他們無法生活下去。而太平天國起義,已經(jīng)進軍到湖南長沙,消息傳來,鼓舞了他們?,F(xiàn)在,他們圍了永城縣,打開了監(jiān)獄,一不做,二不休,他們家家戶戶都以原始武器和農(nóng)具揭竿而起,去打地主,殺惡霸,揭開了捻黨大起義的序幕,而今還有一首民歌單道當時情況說:咸豐二年半, 家家掀起大刀齊頭釤。
窮了多少大財主, 發(fā)了多少窮光蛋〔二〕。
二 癸好三年二月,太平天國在天京建立首都。四月,派兵北伐,從臨淮關渡淮河,道經(jīng)蒙城、亳州,進入河南。這就更加大大地鼓舞了兩淮的捻黨了。這時候的捻黨,為著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已經(jīng)開始把小捻進行合并為大捻的工作。但是,他們還是處在各自起義的階段中,不曾有一個統(tǒng)一的領導。而清朝統(tǒng)治者對這一個地區(qū)卻特別加緊控制,特派前漕運總督周天爵前來鎮(zhèn)壓兩淮農(nóng)民。周天爵自從做安徽懷遠縣知縣起,歷任宿州知州、廬州府知府、廬鳳道以至安徽按察使,他在兩淮地區(qū)有了十二年屠殺農(nóng)民的罪惡歷史。以后他到處都以屠殺農(nóng)民得到清朝主子的歡心。金田起義后,他又被派到廣西去對抗太平天國。這是一條十分兇狠的惡狼。這條惡狼到了淮北來,知道洛行勢大,是惹不得的,特地派他的大兒子代表他來向洛行接洽「招撫」,要用軟一手來收拾洛行。洛行看清楚形勢,見得還不曾到打惡狼的時候,假作答應,也用軟一手來對付他,還曾一度被調從征〔一〕。不過,這條惡狼明裹不敢惹洛行,暗裹卻是要吃掉他的。這年秋天,周天爵下密令叫蒙城縣知縣劉瀛階陰圖洛行。九月,劉瀛階帶兵練到小澗集,派人請洛行來見。洛行知道是陰謀,不來〔二〕。周天爵就在這一個月裹病死。周天爵死后,清廷派兵科掌印給事中袁甲三接辦,洛行也同樣用軟一手去敷衍他。甲寅四年春天,袁甲三路過雉河集,洛行和紳士們一道去迎送,紳士們聯(lián)名公保洛行,贊頌他保衛(wèi)雉河集的功德。這年八月,袁甲三命張洛行逮捕捻黨蘇天福以表心計。十月,又乘派兵前往雉河集的機會,密命帶兵委員窺伺洛行行動,即行設計誘擒〔一〕。這時候,洛行利用這一面「受撫」的擋箭牌,以保衛(wèi)雉河集為名,公開武裝本集群眾,暗中卻聯(lián)絡各地捻黨,進行捻黨大起義的活動。洛行與清朝統(tǒng)治者就這樣展開生死存亡的暗門。洛行看得準,拿得穩(wěn)他并不魯莽滅裂,輕於一擲,而是根據(jù)當前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運用策略,使革命得以穩(wěn)步前進,達到大起義階段。
捻黨醖釀大起義最主要的工作是:從小捻并為大捻,再從各股大捻產(chǎn)生全捻的總領袖。從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到乙榮五年,經(jīng)過兩年多時間,大起義醖釀成熟了。乙榮五年秋天,捻黨在雉河集大匯合,祭告天地,宣布起義〔二〕,稱號大漢,公推洛行為大漢盟主,稱大漢明命王〔一〕,旗分五色,洛行為黃旗總首領,龔德樹為白旗總首領,侯偉為紅旗總首領,王貫三為黑旗總首領(一作蘇天福為黑旗總首領),韓萬為藍旗總首領〔二〕。五旗又區(qū)分五邊,各有首領分領,小的幾千人,大的幾萬人,都聽盟主調遣〔一〕。於是洛行以盟主主名義公布行軍紀律,以為各旗共同遵守,其條例如下〔二〕:一、兵到之處,污淫婦女立斬。
一、強奸幼童立斬。
一、擄掠婦女幼童隱藏不獻者立斬。
一、不遵號令約束者斬。
一、小卒無理持械敢拒首領者斬。
一、臨陣時故意漏下,支吾打糧,私自下鄉(xiāng)找尋財物,淫人婦女者斬。
一、無號令私自打糧者斬。
一、對敵時私自逃走者斬。
一、起身聽三聲號炮齊集;未放炮而先行〔者〕斬,既放炮而后行者斬。
一、營中私自放火者斬。
一、行路時故意下路者斬。
一、行路各守分隊炮車,先行后行者杖四十。一、扎下營盤,外更、門更,排班輪流;有錯更者杖四十。
一、營中無故傷人命者,一命一抵。
一、借宿朋友家,本宅非吃食物件,妄取一物,杖四十。
一、私造謠言者斬。
一、虛報軍情,酌議定罪。
一、守營妄動者斬。
一、打勝仗得槍炮、子藥,分派公用;私為己有者,酌律定罪。
這個條例,最主要的內(nèi)容是服從命令與群眾關系,此外,如行軍、安營、繳獲武器歸公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說明了大起義后的捻黨軍隊,已與初起時不同,而是要朝著一支具有嚴明紀律的革命大軍的路上走去。有一首民歌唱當時捻黨大起義的聲勢道:雉河集,像京城, 五色帥旗飄天空。
黃旗豎在集中央, 紅、黑、藍、白陣四方。
老樂布下了兄弟陣, 四面八方動刀槍。
今天操,明天練, 十八般武藝都學爛。
黑旗聽令西北走, 藍旗獨攬東北面,紅旗如火歸南方, 白旗就在西邊轉〔一〕。
捻黨自經(jīng)雉河集大會之后,有了統(tǒng)一的領導,宣布了大漢革命軍的大起義,在雉河集建立了革命根據(jù)地〔二〕。捻黨起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捻黨大本營設在雉河集,從這里不斷派兵四出,攻打附近的城市。當時捻黨控制的區(qū)域,南邊到潁上、霍邱,北邊抵江蘇蕭縣、碭山,東接懷遠,西連河南歸德府〔三〕。遠到江蘇徐州府一帶,都有接受大漢盟主封官授爵的人員〔四〕。渦河、淮水千馀里間人民的痛苦得到初步的解救。有一首民歌唱他們的情況道:跟著賬子走, 吃也有來穿也有。
張老樂稱了王, 不納銀子不完糧〔一〕。
但是,捻黨卻未能在建立國號、公推盟主、組織軍隊、封官授爵、設立維持秩序的巡司、辦理商務的查司〔二〕等等設施之后,再進一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政權制度來代替反動的統(tǒng)治。因此,它在控制區(qū)內(nèi)就無法扎下堅固不拔的根,而在敵人反攻時,就不得不遭到敗。
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五月十三日(夏歷五月十七日),雉河集被敵人攻陷了〔三〕。洛行用龔德樹計策,以十分明智的行動,立刻領軍隊從雉河集向南撤退,集中潁上縣境內(nèi),乘清軍防御不及,在六月初九日(夏歷六月十五日)一舉攻克淮河上流重鎮(zhèn)三河尖〔四〕。旋又突然回軍北向,於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廿四日)擊敗雉河集清軍,奪回根據(jù)地〔一〕。改變了戰(zhàn)爭的被動形勢。
這年冬天,地官副丞相李秀成鎮(zhèn)守桐城,部將李昭壽與洛行、壟德樹有舊六交,因命李昭壽寫信給洛行、龔德樹,邀約他們加入太平天國〔二〕。
李秀成向洛行提出了這一個問題,是對捻黨至為重大的事。洛行得信,召集各旗領袖開會討論這件事。當初捻黨雉河集大起義時,他們建立大漢的稱號,張洛行稱大漢明命王,封官拜爵,本來是要自己建立政權與太平天國逐鹿的。可是,大起義后經(jīng)過一年多戰(zhàn)爭,不僅沒有克復一兩個城池,連根據(jù)地也未能堅固地保守。這說明了捻黨在軍事上還缺乏攻堅的能力,在政治上還不能取清朝的統(tǒng)治而代之,也說明了清朝在北方有著比較堅固的統(tǒng)治。在這種情況下,捻黨要想自己建立政權,獨自去推翻清朝,那是不可能的。這是一條擺在捻黨面前的事實。洛行、龔德樹都是有遠見的捻黨領導者,他們是清清楚楚地認識到了的。因此,他們?yōu)橹_到推翻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目的,決定放棄原來自己建立政權的企圖,取消大漢稱號,加入太平天國來。
太平天國丁巳七年正月,張洛行率領捻黨起義軍又渡過淮河,再入三河尖,預備迎接太平軍〔一〕。這時候,李秀成也在桐城打垮清朝圍師,正乘勝追趕,取舒城、得六安,即上三河尖招引張洛行。恰好張洛行先發(fā)龔德樹、蘇天福半路相迎,於是會師攻克正陽關、霍邱縣,交與張洛行做根據(jù)〔二〕。李秀成飛章奏報,天王得報,十分歡喜,下詔宜張洛行來天京,大加獎賞,自張洛行以下,捻黨五旗將領一律封授太平天國官爵。
從此以后,以張洛行為首的捻黨起義軍加入了太平天國。他們做了太平天國的屏藩,掌握了太平天國北面的鎖鑰,在當時長江北岸的重要戰(zhàn)役里面,沒有一次沒有張洛行軍隊的參加。尤其是在天京失陷之后,就以這一路軍隊作為主力,在北方繼續(xù)戰(zhàn)爭至四年之久。他們里面,無數(shù)的有名英雄和無名英雄都為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而盡忠竭城地獻出了他們的生命,在太平天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光輝燦爛的青史。
三 捻黨起義軍加入太平天國對清王朝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清廷立刻調動河南、安徽兩省軍隊向三河尖進攻。洛行為保存有生力量,於五月初九日(夏歷五月廿五日),放棄三河尖向正陽關撤退〔一〕。七月廿二日(夏歷七月初十日),又放棄霍邱向正陽關集中〔二〕。時合天侯李秀成駐軍六安州,知正陽關不能再守,派軍前來迎接。八月廿八日(夏歷八月十八日),援軍到達關南,洛行與援軍會合,放棄正陽關,全軍安全向六安州撤退〔三〕。
這年九月,鎮(zhèn)江被圍急,天王命李秀成率軍隊赴援,李秀成把六安州地區(qū)交給洛行軍隊鎮(zhèn)守〔四〕。在太平天軍東下后,捻黨內(nèi)部發(fā)生問題,藍旗旗主劉永敬(一作劉文敬)要把他的部隊帶回集雉河集去,這一行動,首先是要把一支初步形成的革命大軍拉回到半脫離生產(chǎn)的起義隊伍的形態(tài)去。原來捻黨初起義時,所謂「居則為民,出則為捻」〔五〕,就是就,農(nóng)忙的時候在家生產(chǎn),農(nóng)閑的時候便出動與剝削者算賬。所以它是半脫離生產(chǎn)的隊伍,是臨時集中起來的隊伍,既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又沒有統(tǒng)一的編制,戰(zhàn)術以襲擊為主,作戰(zhàn)方式是采取游擊戰(zhàn)。在雉河集大起義的時候,推舉洛行為盟六,分為五旗編制,才開始有統(tǒng)一的指揮,統(tǒng)一的編制。到加入太平天國后,洛行領導各旗離開他們的故鄉(xiāng)淮北,渡過淮河,以三河尖、霍邱、正陽關三據(jù)點為根據(jù)地,南與鎮(zhèn)守六安州的太平軍隊聯(lián)為一片,在作戰(zhàn)方式上也用陣地戰(zhàn),這樣,才把從前那種半脫離生產(chǎn)的臨時集中起來的起義隊伍,改變?yōu)槊撾x生的軍隊,而初步形成為一支革命大軍。現(xiàn)在,劉永敬要把他率領的藍旗部隊帶他們的故鄉(xiāng)雉河集去,這就是開倒車了。同時,劉永敬這一行動,意味著要鬧獨立,反對加入太平天國,在政治上是兩條路線的斗爭,有一首歌道:順河集,霧騰騰,餓狼賽朝廷,全勝守闕龍。
東宮娘娘蔡小姐,西宮娘娘戴秀英〔一〕。
順河集是劉永敬的家鄉(xiāng),是他起義的地方,餓狼是劉永敬的綽號,全勝是劉永敬的兒子,闕是天子所居的通稱。劉永敬在起義的時候,就打算要自己創(chuàng)立新朝,老子稱王稱帝,兒子做太子,守著闕龍,兩個老婆,一個稱東宮娘娘,一個稱西宮娘娘。這一首歌,充分地反映出劉永敬的帝王思想。他要把他的部隊從六安州拉回雉河集,正是在這一種思想指導下的行動。這不但是劉永敬一部分隊伍的問題,而當時參加捻黨起義的雉河集一帶的農(nóng)民們,他們脫離生產(chǎn),初步形成為一支革命大軍,別離家鄉(xiāng),前往鎮(zhèn)守霍邱地區(qū),他們還在顧戀著老家,情緒還沒有穩(wěn)定,如果對劉永敬的行動沒有及時加以制裁,而讓他去煽動了群眾的情緒,那就會給洛行領導的全部軍隊以瓦解,而給革命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因此,這是革命內(nèi)部一次極大的斗爭。所以洛行當機立斷用龔德樹計把劉永敬和他侄兒劉天臺(綽號小白龍)殺了。雖然未能很好地處理善后的問題,那些不明大義的藍旗隊伍還是拒命拉回家鄉(xiāng)去,但是,捻黨堅決加入太平天國,使半脫離生產(chǎn)的起義隊伍一步成為正規(guī)軍化的政治路線的斗爭勝利了,群眾的情緒穩(wěn)定。洛行這一果斷的行動,是完全正確的〔一〕。
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在鎮(zhèn)江撤退之后,敵人江南大營跟著就來第二次圍困天京。天王為著應付新形勢,把李秀成軍隊留下,對戰(zhàn)場作了新布置。太平天國戊午八年四月,李秀成在長江北岸發(fā)動攻勢防御,克復安徽全椒、滁州、來安等地,以鞏固天京北面外圍地區(qū)。同時,洛行也奉命向東轉移,四月十六日(夏歷四月十三日),放棄六安州城〔一〕,由淠河坐船北上,二十日(夏歷十七日)到達正陽關,入淮河東下,在峽山口俘獲清朝運鹽船,補充船只,繼續(xù)東向懷遠縣進發(fā)〔二〕。廿四日(夏因廿一日),張元隆從過河來迎接,遂克懷遠縣〔三〕。五月初六日(夏歷五月初四日),進克臨淮關〔四〕,第二天,又克復鳳陽縣府和鳳陽縣兩城〔五〕。懷遠地位跨渦河、淮河之交,洛行總部就設立在這里,以鳳陽府縣兩城與臨淮關為犄角,鼓舞了淮河流域人民的斗志,控制了淮河南北的交通,斷絕了作為清朝安徽餉源的淮北鹽連,與長江東北岸陳玉成、李秀成軍隊,一南一北互相呼應,在第二次解放廬州和二解京圍戰(zhàn)役里面起著配合的大作用。
這年秋天,李昭壽在滁州叛變。李昭壽本來是流氓分子出身的捻黨,由於他的叛變,就在捻黨軍隊里面那一些不堅定的分子中引起很大的反應,從而發(fā)生了一股投敵逆潮〔一〕。首先向敵人接洽投降的是守鳳陽的張元隆,接著是守臨淮的李允,此外任乾、韓秀峰也都向敵人接洽投降〔二〕。到年底,清朝欽差大臣勝保派人入鳳陽、臨淮進行聯(lián)絡,張元隆招開一個可恥的投降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李允、任乾、韓秀峰等人,決定降敵,并向勝保領到清軍旗幟一千面,由張元隆當眾宣布:「愿觀城者隨同在城,不愿投城者自去」,就把清軍旗幟插在城頭上,打算擇日出降,剃發(fā)獻城。勝保又叫任乾把淮河北岸藍旗劉玉淵、劉天祥等隊伍及藍旗各圩一齊招降。任乾也欣然領命前往,分投招致,約定正月回覆〔三〕。投敵逆潮由鳳陽、臨淮蔓延到安徽北部,澮河流域各捻圩,都已遍插清軍旗幟〔四〕。而在安徽西北太和、穎上一帶活動的孫葵心,也派人來向勝保接洽投降〔一〕。
當時洛行知道叛徒們要投敵,屢次派人員到鳳陽城和臨淮關加以制止,使叛徒們有所畏憚不敢發(fā)〔二〕。太平天國己未九年三月初四日(夏日三月二十一日)、十一日(夏歷十八日)洛行兩次派兵過河進攻清軍,都失利,張元隆乘機降敵。十六日(夏歷廿三日),勝保統(tǒng)兵到臨淮關受降,張元隆出城迎叩道旁,投降了勝保。第三天,勝保派署廬鳳道黃元吉等從臨淮前往鳳陽,作了形式上的接收,即將鳳陽府縣兩城及臨淮關一律收復向清廷奏報,實際上這三處地方的權力還是握在張元隆的手中〔三〕。
這樣一來,就要把駐在臨淮關北岸懷遠的洛行、龔德樹軍隊孤立起來了。洛行為著挽救這一個險惡的形勢,扭轉這一股投敵逆潮,采取進攻那一個掌握在清軍手中的位於鳳陽與廬州之間的重要據(jù)的定遠的戰(zhàn)略。他留守懷遠,派壟德樹領軍渡過淮河,與太平天國廬州守軍吳如孝部聯(lián)合進攻定遠。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爭,六月初六日(夏歷六月十七日),克復定遠〔一〕。
定遠在當時被稱為「九省通衢」的要地〔二〕,太平天國克復定遠,在北戰(zhàn)場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定遠,洛行領導的軍隊就與廬州守軍聯(lián)成一片,於是南抵安慶、舒城、桐城,北通山東滕縣、嶧縣、曹縣、單縣,東界江蘇徐州、宿遷、清河、山陽,西鄰河南歸德、陳州、光州、固始,縱橫千馀里里面,都成為革命的勢力范圍。而把清潮安徽巡撫翁同書與欽差大臣勝保兩路軍隊切斷,當時翁同書一軍困守壽州,勝保一軍扼扎蔣壩,都岌岌乎連駐兵的地方都沒有了〔三〕。
定遠戰(zhàn)役也扭轉了投敵逆潮,已經(jīng)降敵的叛徒張元隆在革命的威勢的震撼下,嚇得趕快收拾起清軍旗幟,又插上太平天國旗幟,「首鼠兩端」,保持著觀望的態(tài)度〔四〕。其他打算投敵的動搖分子們,也都收拾起邪惡的念頭,不敢叛變。由於洛行、龔德樹英明的對付,居然就把這一股十分險惡的投敵逆潮壓倒下去。
這時候,洛行總部的主力已調到定遠,他留守懷還,有兵分力單的危險,因此,他決定采取放棄懷遠,保守臨淮關、鳳陽,集中定遠的戰(zhàn)略。九月三十日(夏歷十月十四日),洛行放棄懷遠,他分一部分兵力幫助由廬州派來的將領錢得勝防守臨淮關之后,就前往定遠〔一〕。
十二月初一日(夏歷十二月十八日)臨淮關失守〔二〕。這時候,清朝另派袁甲三代勝保為欽差大臣,袁甲三在攻陷昨臨淮關后,就向鳳陽府縣兩城進攻。洛行聞訊,立刻徵集糧米,不分晝夜,運來鳳陽〔三〕,并屢次派遣援軍前來救援〔四〕。袁甲三見力取有困難,久知張元隆首鼠兩端,因派一個和他認識的總兵張得勝到鳳陽縣城去用計誘他。這個可恥可恨的叛徒果然中計,太平天國庚申十年正月初五日(夏歷正月廿二日)他出城又向袁甲三投降。袁甲三叫他命令城內(nèi)把槍炮馬區(qū)全數(shù)繳出,府城的叛徒們聽從了他的逆命,守衛(wèi)縣城的忠貞將士則斷然拒絕。敵人就把張元隆綁赴鳳陽縣城外凌遲處死。傳首梟示,要唬嚇城內(nèi)將士。鳳陽縣城內(nèi)將士們不為動,敵人四面環(huán)攻,并在附城山上安放大炮向城中猛轟,幾百個忠貞的將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爭先登陴殺敵,他們以生命來保衛(wèi)鳳陽縣城,一直戰(zhàn)斗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一〕。自從臨淮、鳳陽失陷后,定遠就成為太平天國的北門,洛行在這里鎮(zhèn)守,為太平天國的北方作保障。
四 洛行加入太平天國后,初封官爵今不詳。其后積功升征北主將〔二〕,封鼎天福〔三〕。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冬,進封沃王〔四〕。這時候,他最親密的戰(zhàn)友龔德樹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安慶也失守了,長江北岸軍事形勢起了急劇的惡化,主持江北軍事的英王陳玉成采取一個向北發(fā)展從汴梁直取燕京的戰(zhàn)略,命洛行會同主將馬融和等先向淮北進軍〔一〕。十月十八日(夏歷十月廿六日),洛行將駐扎來安的部隊向定遠集中,然后一同出發(fā)〔二〕,從壽州附近的石頭埠、姚家灣一帶渡淮河西進,駐軍潁上〔三〕,向潁州府進攻〔四〕。馬融和等旋隨扶王陳德才遠征陜西,洛行就留在淮北地區(qū)作戰(zhàn)。自從丁巳七年正月,洛行率領捻黨起義軍從淮北渡過淮河加入太平天國,前后四年,在他領導下這一支軍隊,東征西討,經(jīng)歷了百戰(zhàn),現(xiàn)在奉命渡淮北征,他們才加到故鄉(xiāng)來。
在來安換防的時候,敵人就來進攻,兩天之后,來安失陷〔一〕。定遠也在換防之后,被敵人襲取〔二〕。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四月,英王陳玉成放棄廬州,到壽州被苗沛霖執(zhí)送清營犧牲。在來安、定遠、廬州相繼失陷后,洛行與天京的聯(lián)絡斷絕了。在英王陳玉成犧牲后,他失去了一位英明領導與大軍的支持了。從此以后,他就陷於孤立作戰(zhàn)的極為困難的境地。
這年秋天,清廷派親王僧格林沁統(tǒng)兵從河南夏邑向洛行進攻,亳州北各圩都被攻陷,復進陷亳州東南渦河兩岸及宿州圩寨。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正月,洛行退宿州,再退雉河集,扼守尹家溝。二月,僧格林沁來犯,洛行戰(zhàn)敗,走到蒙城、宿州交界的西陽集,被叛徒李四一執(zhí)送清軍〔三〕。二月廿三日(夏歷二月十八日),洛行在亳州義門集附近的周家營壯烈犧牲,兒子張喜兒及義子王碗兒同時犧牲在洛行被執(zhí)后,捻黨許多重要人物如蘇天福、韓四萬、程二老砍、劉玉淵、劉學淵、劉四麻孜、蘇天才、張延生、劉登瀛等都被執(zhí)犧牲了〔二〕。清朝統(tǒng)治者乘著災個淫威,要把捻軍殺盡,「凈絕根株」〔三〕。可是,捻黨就好像那種遍地皆生的星星草〔四〕一樣: 星星草,遍地長,年年割了年年長;捻子好像星星草, 年年代代割不了。
星星草,遍地生, 稈細根多鋤不清;捻子好像星星草, 春一吹又發(fā)青〔五〕。
在僧格林沁的軍隊撤走后,渦河流域的捻黨又在張敏行、張宗禹的領導下四處起來了〔一〕!張洛行是犧牲了,但是這位英雄所領導的淮河流域的革命事業(yè)卻在開花結子,在太平天國革命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至今有一首民歌唱道:大反十八年,家家戶戶燒紙錢;雖然沒能成了事,總鬧的清廷安不了天〔二〕。
龔德樹安徽潁州府亳州雉河集宮吉寺磨盤松人〔三〕,出身貧若,略識書史〔四〕。太平天國辛開元年、壬子二年間,淮北饑饉薦臻,德樹乘機率領饑民在宮吉寺起義〔五〕。
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捻黨在雉河集大起義,公推張洛行為盟主,分為五色旗,德樹為白旗首領,兵事都由他主持,他是一軍的謀主,軍中都稱他做龔先生〔六〕。
德樹天生一雙畏光眼,白天經(jīng)常瞇著眼睛,因此人們叫他做「龔瞎子」〔一〕。他足智多謀,善於劫營。太平天國丙辰六年十月廿四夜(夏歷十一月初三夜),安徽宿州臨渙集殲滅清朝河北鎮(zhèn)總兵崇安軍隊之役,崇安從宮吉寺窮追張洛行等四晝夜,於本日到達宿州臨渙集。張洛行等急渡澮河,扼守住澮河橋。時崇安兵力已疲,又驕不設備,德樹用計,三更時候,分兵四路前去劫營。到了敵營,立刻殺人,把敵人四面圍殲起來,崇安只十多人逃命回亳州城〔二〕。捻黨軍隊就轉敗為勝,扭轉了挨打的形勢。德樹連用劫營戰(zhàn)術來消滅敵人大都如此。至今還有民歌專唱德樹這一輝煌的戰(zhàn)術道:龔瞎子,眼不瞎,偷營摸寨數(shù)著他。
龔瞎子,是好漢,能爬城墻能妙算。
驢踢的、鱉爬的,鬼都被他殺得怕怕的〔三〕。
德樹用兵,善於臨機應變,出奇制勝,具有卓越的戰(zhàn)略思想。丙辰六年夏主動從雉河集撤退攻取三河尖之役,戊午八年夏從六安州轉移到臨淮地區(qū)之役,已未九年夏攻取定遠之役,都出自他的計策,結果都把被動改為主動,扭轉了惡劣的形勢。丁已七年冬在六安州殺劉永敬之役,劉永敬手握強兵,變生肘腋,事機稍有不密,禍害必致不可收拾。德樹不動聲色就把劉永敬殺了。他是一個善用智計,又能行動的軍事家,有兩句民歌唱他道:神機妙算的龔瞎子,能文能武比諸葛全〔一〕。
諸葛亮是足智多謀的,但他只能文不能武,德樹卻能文又能武,所以他在當時人民的眼中,比諸葛亮還要雙全。
德樹不但是一個軍事家,他又是一個具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堅持加入太平天國的正確路線,始終不移,最后為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付出了生命。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夏歷二月初四日),他急得軍深入敵后以救安慶,在進攻湖北羅田縣松子關戰(zhàn)役中英勇犧牲〔二〕。
當?shù)聵湓谌眨瑥埪逍熊婈犆坑鲂蝿輼O為惡劣的時候,都能當機立斷,用果決敏捷的行動,改變了戰(zhàn)爭形勢,使轉敗為勝。到德樹死后兩年,張洛行又遇到同樣的極為惡劣的形勢了,他應該同從前那樣急速采取戰(zhàn)略退卻,轉移到有利地區(qū),但他卻守住尹家溝不退,結果身死軍覆,使德樹尚在,何至於此!德樹之死,使張洛行喪失了一個最重要的輔佐,使軍中喪失了一個最具智慧、最具戰(zhàn)略思想的謀主,給張洛行軍隊以至為重大的損失。當日他的死耗宣布后,軍中哀痛極了:「大小三軍齊下淚。哭了三天淚不乾」〔一〕。他在生前已封到蓋天義了〔二〕,到死后,太平天國追敘他一生對革命所建立的大功勞,再「官上又封官」〔三〕,以表示對他有加無已的追思。
本傳考證 關於劉永敬事件 捻軍藍旗首領劉永敬在加入太平天國后,鬧獨立,要把隧伍拉回家鄉(xiāng)去,為張洛行殺死,張洛行的制裁是正確的。關於這一事件,清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勝保、袁甲三奏說:「捻匪困守六安,勢已窮蹙,賊眾猜忌,人心已離,其藍旗捻首劉汶敬即劉餓狼,欲帶所管賊眾回竄雉河,為張、龔二逆所殺,其黨與二、三千人竄至商城境內(nèi)之武廟集」(見剿平捻匪方略卷三十七)。汪賡才河南軍情探報清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稟說:「探得二十四日據(jù)署固始縣張令十三日稟,昨探六安賊匪由開順渡河西竄商城邊境,此股第屬藍旗劉餓狼之捻,因劉餓狼被龔逆所殺,藍旗捻眾均與張、龔兩逆不和,遂欲竄回雉河老巢。現(xiàn)在賊蹤已至商境武廟集地方」。捻軍民歌四十一首第二十五首十四月小調唱道:「九月里是重,龔瞎子定計害餓狼。他把餓狼來害死,小白龍叛死大六安州上」。王大球張樂行傳略清咸豐七年記事說:「十一月間任柱、龔得疑藍旗旗主劉永敬(綽號餓狼)及其族子劉天臺(綽號小白龍)有異志,誘而殺之」。又據(jù)捻軍民歌三十九首第四首注釋說「據(jù)我們到渦陽的順河集一帶的初步了解,張樂得所以殺了餓狼,是因為張樂行接受了龔得的建議,決定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和太平軍并肩作戰(zhàn)。這一政治路線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而餓狼卻堅決反對這一決定,要把部隊位回家鄉(xiāng)。所以在違反政治路線上和違抗命令上,都應該矛以極嚴厲的制裁。因此我們認為張樂行殺死餓狼是完全正確而必要的」。傳第四十一,會起黨義傳五本傳考證案捻黨起義軍從他們的家鄉(xiāng)準北渡過淮河到淮南來加入太平天國是丁已七年春天的事,而劉永敬要把他所導的隊伍拉回雉河集卻是年冬的事,他們不僅是已經(jīng)加入了太平國,在太平天國的領導之下作戰(zhàn),而且,還接替了太平軍守衛(wèi)六安州地區(qū)。這就說明了劉永敬和他所領導的隊伍是跟著張洛行和各旗一起加入太平天國的。他并不是在捻黨決定加入太平天國時,「卻堅決反對這一決定,要把部隊拉回家鄉(xiāng)」的。捻黨決定加入太平天國的時候,是在丙辰六年的秋天,捻黨起義軍從三河尖重回雉河集后事,如果當時劉永敬堅決反對這一決定,他就不會帶他的隊伍追隨張洛行過淮南去迎接太平軍了。他是在丁已七年冬天,太平軍奉調離開六安東救鎮(zhèn)江,六安地區(qū)要張洛行領導的軍隊單獨抗擊敵人軍事上發(fā)生困難的時候,當時這一路軍隊幾年來都是半脫離生產(chǎn)的隊伍,這時候他們?nèi)棵撾x生產(chǎn)作為正規(guī)軍離鄉(xiāng)遠征還沒有多久,而又遇到困難,群眾情緒是難免波動的。抱有帝王思想的劉永敬就利用這一機會鼓動他的部隊拉回家鄉(xiāng)去。這一行動就是鬧獨立,就是要脫離太平天國。這點是必須辨明的。又捻軍民歌三十九首第四首第三、第四節(jié)唱劉永敬事道:「三月里三月三,老樂屯兵正陽關。大小兵丁都害病,虧了神下仙丹。又虧餓狼來搭救,搭救猛虎出了關。四月有里來麥絲黃,老樂定計殺餓狼,餓狼本是忠良將,將星落在西北方」。第三節(jié)注釋說:「歌中還突出的唱出了餓狼在正陽關戰(zhàn)役中的巨大作用。由」於這一民歌流傳在渦陽順河集一帶,據(jù)估計可能是餓狼的部下和餓狼的親友編的」。我認為這一估計是正確的,不僅是對第三節(jié)應這樣地估計,對第四節(jié)也應該作同樣的估計的。這第四節(jié)民歌,只能說是反映劉永敬的追隨者的意見,而不能說是「反映了各旗將領和戰(zhàn)士們對劉餓狼是惋惜的,對這次事變是憤而不平的」,因為他們并沒有走劉京敬的鬧獨立脫離太平天國的錯誤道路。
太平天
在雉河集的北面,有一條淤塞的只留下一長條長滿荒草的陂地和只有五尺寬的小溝名叫鴻溝的河流。鴻溝是亳州、宿州的界河,是蘆鹽和淮鹽兩個鹽區(qū)的分界線。在清朝食鹽是由國家統(tǒng)一出售的。全國劃分成若干個鹽區(qū),某一產(chǎn)區(qū)的鹽只能在固定的地區(qū)出賣,到了另外地區(qū),便算私鹽,要犯法充公。而鴻溝恰當兩個鹽區(qū)的交界線,溝北吃蘆鹽,溝南吃淮鹽;淮鹽價貴味苦,蘆鹽價廉物美,便宜一半以上?;贷}區(qū)的人民當然要吃蘆鹽,所以販私鹽的很多。私鹽都從這裹越過封鎖線,一經(jīng)進入鴻溝以南各縣就沒有問題了;清政府就在鴻溝設有大批鹽警,嚴緝私鹽。因此,鴻溝岸上就成為私鹽販和鹽警的搏門場所。多少年來,不知死亡了多少生命。雖然官府嚴禁私鹽,但農(nóng)民由於生活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一〕。
鴻溝的確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清朝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洛行便誕生在鴻溝南岸的張老家〔一〕。
在洛行誕生前七年,白蓮教起義失敗了。當時安徽潁州、河南汝州應應募做鄉(xiāng)勇的農(nóng)民,解散回鄉(xiāng)來,他們在災荒饑寒交迫的時候,受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欺騙,應募作鄉(xiāng)勇去打白蓮教。他們在對抗革命戰(zhàn)爭中,逐漸地提高認識,覺悟到清朝統(tǒng)治者對他們的欺騙,同時,也鍛煉子他們自己。因此,到打平白蓮教,解散回鄉(xiāng)之后,他們就組織起一個秘密結社叫做「捻」,於是就從幫助清朝統(tǒng)治者的「鄉(xiāng)勇」,轉化而成為反抗清朝統(tǒng)治者的革命組織。捻黨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到洛行誕生后三年,不過十年裹面,就從最初「零星藏匿,彼此聲息不通」的形態(tài),在安徽的潁州、蘆州、鳳陽,河南的南陽、汝州、光州、陳州等地發(fā)展成為若干大股、小股各有首領、擁有武裝的組織,并且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那時候,貪官污吏,如虎如狼,淮河區(qū)域人民自從有了捻黨,他們遇到給土豪惡霸壓迫的時候,「破襖不如襖暖,求官不如去告捻」,就不再去再去衙門告狀,而轉向捻黨求伸冤了。捻黨立刻處理,使「弱者伸,強者抑」,給被壓迫者伸了不平,而把土豪惡霸的威風打下去。這樣捻黨實際在農(nóng)村中取得了統(tǒng)治權治權。在洛行幼年時代,捻黨在淮河區(qū)域人民中的威信,已經(jīng)是「贊口洋溢轟遠近,」太平天國史卷八十二如風鼓雷鳴」的了〔一〕。
洛行的家族,是一個大族,散布在張老家附近十八個村莊,號稱「九里十八張」,同族中有好幾千人〔二〕。
洛行父親叫張慰祖,兄弟三人,大歌張問行,早死,二張敏行,后來也捻黨黃旗的一個著名將領,洛行是老〔三〕。
洛行出身於地主家庭,在他父親手中有地一百四地下多畝。后來他大哥過繼給他堂拍張念祖,他和二哥敏行分了家,各分得土地七十多畝。分家以后,敏行因妻子娘家有錢,陸續(xù)買了三百多畝田,在附近另建新宅,搬走了。只有年輕的洛行,留在張老家〔四〕。
洛行身材高大,腰有點彎,淮北人叫做「麻蝦腰」臉有個白麻子。他不愛講話,好考慮問題,別人講話,他總側著頭聽,不發(fā)表意見,但一回頭,就做了決定。過事時,勇敢沉著,態(tài)度十分鎮(zhèn)靜〔一〕。
洛行最突出的性格,是為人慷慨,好幫助人,只要求助於他,沒有不答應的,群眾說他是出名的好「保事」的人。他對周圍生活困難的人,經(jīng)常給以幫助,有一首民歌道:張老樂,會做作,四面八方送烙饃。
他又專好打抱不平。凡有亡命者走到他家躲避,他都加以庇護,殷勤招待,越久越熱情;如果風聲緊急,實在無法再留了,他必定厚送路費,親自護送出境。他仗義疏財,慷慨任俠,彷佛西漢時的朱家、郭解、水滸傳上的晁蓋、柴進的為人。因此,他得到群眾擁護,也得到四方亡命者的擁護〔二〕。
像洛行這樣人物,正是捻黨所需要的好領袖。他也就在當時淮北一帶「一莊有捻一莊安,一族有捻一族幸」〔一〕的環(huán)境下加入捻黨,做了雉河集這股捻黨領袖。
洛行人捻黨后,依靠這個組織,使他的才能得到了發(fā)展,最后鍛煉成為全捻總領袖。洛行要用的錢更多了。他在雉河集附近的吳橋集開糧食行、雜貨店、燒酒作坊〔二〕。但是,這些收人還遠遠不夠供他應用,那時雉河集附近窮苦農(nóng)民,因居住條方便,很久以前就參加販私鹽活動;同時張老家是通河南永城的大路,往來的私鹽車很多,也都投靠洛行。洛行組織一支保運私鹽的武裝力量,使用一種當時最利害的武器烏槍,號稱十八槍手,以后又有五十槍手,一百槍手,他就做了保運私鹽的「鹽趟主」。據(jù)說那時販私鹽都使用四輪牛車,每車裝二十到三十包鹽,保運費一包〔三〕。從此洛行經(jīng)常有大批的收入,來做他仗義疏財、博施濟眾的事業(yè)。
在洛行的組織裹面,有一個叫第德才的,他在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春天,帶領十八個人,從北方保運私鹽回來,路過永城縣,把一個大地主放在野外牧養(yǎng)的羊群一百多只趕走。永城縣官逮住他們,下了監(jiān)獄。洛行得報,十分憤怒,與龔德樹發(fā)動一萬多人,把永城縣圍困起來。打開監(jiān)獄,救出張德才等〔一〕。
這時候,淮北地區(qū)的農(nóng)民在清朝反動統(tǒng)治和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下,加上連年災荒,黃河又從江蘇豐縣決口,使他們無法生活下去。而太平天國起義,已經(jīng)進軍到湖南長沙,消息傳來,鼓舞了他們?,F(xiàn)在,他們圍了永城縣,打開了監(jiān)獄,一不做,二不休,他們家家戶戶都以原始武器和農(nóng)具揭竿而起,去打地主,殺惡霸,揭開了捻黨大起義的序幕,而今還有一首民歌單道當時情況說:咸豐二年半, 家家掀起大刀齊頭釤。
窮了多少大財主, 發(fā)了多少窮光蛋〔二〕。
二 癸好三年二月,太平天國在天京建立首都。四月,派兵北伐,從臨淮關渡淮河,道經(jīng)蒙城、亳州,進入河南。這就更加大大地鼓舞了兩淮的捻黨了。這時候的捻黨,為著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已經(jīng)開始把小捻進行合并為大捻的工作。但是,他們還是處在各自起義的階段中,不曾有一個統(tǒng)一的領導。而清朝統(tǒng)治者對這一個地區(qū)卻特別加緊控制,特派前漕運總督周天爵前來鎮(zhèn)壓兩淮農(nóng)民。周天爵自從做安徽懷遠縣知縣起,歷任宿州知州、廬州府知府、廬鳳道以至安徽按察使,他在兩淮地區(qū)有了十二年屠殺農(nóng)民的罪惡歷史。以后他到處都以屠殺農(nóng)民得到清朝主子的歡心。金田起義后,他又被派到廣西去對抗太平天國。這是一條十分兇狠的惡狼。這條惡狼到了淮北來,知道洛行勢大,是惹不得的,特地派他的大兒子代表他來向洛行接洽「招撫」,要用軟一手來收拾洛行。洛行看清楚形勢,見得還不曾到打惡狼的時候,假作答應,也用軟一手來對付他,還曾一度被調從征〔一〕。不過,這條惡狼明裹不敢惹洛行,暗裹卻是要吃掉他的。這年秋天,周天爵下密令叫蒙城縣知縣劉瀛階陰圖洛行。九月,劉瀛階帶兵練到小澗集,派人請洛行來見。洛行知道是陰謀,不來〔二〕。周天爵就在這一個月裹病死。周天爵死后,清廷派兵科掌印給事中袁甲三接辦,洛行也同樣用軟一手去敷衍他。甲寅四年春天,袁甲三路過雉河集,洛行和紳士們一道去迎送,紳士們聯(lián)名公保洛行,贊頌他保衛(wèi)雉河集的功德。這年八月,袁甲三命張洛行逮捕捻黨蘇天福以表心計。十月,又乘派兵前往雉河集的機會,密命帶兵委員窺伺洛行行動,即行設計誘擒〔一〕。這時候,洛行利用這一面「受撫」的擋箭牌,以保衛(wèi)雉河集為名,公開武裝本集群眾,暗中卻聯(lián)絡各地捻黨,進行捻黨大起義的活動。洛行與清朝統(tǒng)治者就這樣展開生死存亡的暗門。洛行看得準,拿得穩(wěn)他并不魯莽滅裂,輕於一擲,而是根據(jù)當前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運用策略,使革命得以穩(wěn)步前進,達到大起義階段。
捻黨醖釀大起義最主要的工作是:從小捻并為大捻,再從各股大捻產(chǎn)生全捻的總領袖。從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到乙榮五年,經(jīng)過兩年多時間,大起義醖釀成熟了。乙榮五年秋天,捻黨在雉河集大匯合,祭告天地,宣布起義〔二〕,稱號大漢,公推洛行為大漢盟主,稱大漢明命王〔一〕,旗分五色,洛行為黃旗總首領,龔德樹為白旗總首領,侯偉為紅旗總首領,王貫三為黑旗總首領(一作蘇天福為黑旗總首領),韓萬為藍旗總首領〔二〕。五旗又區(qū)分五邊,各有首領分領,小的幾千人,大的幾萬人,都聽盟主調遣〔一〕。於是洛行以盟主主名義公布行軍紀律,以為各旗共同遵守,其條例如下〔二〕:一、兵到之處,污淫婦女立斬。
一、強奸幼童立斬。
一、擄掠婦女幼童隱藏不獻者立斬。
一、不遵號令約束者斬。
一、小卒無理持械敢拒首領者斬。
一、臨陣時故意漏下,支吾打糧,私自下鄉(xiāng)找尋財物,淫人婦女者斬。
一、無號令私自打糧者斬。
一、對敵時私自逃走者斬。
一、起身聽三聲號炮齊集;未放炮而先行〔者〕斬,既放炮而后行者斬。
一、營中私自放火者斬。
一、行路時故意下路者斬。
一、行路各守分隊炮車,先行后行者杖四十。一、扎下營盤,外更、門更,排班輪流;有錯更者杖四十。
一、營中無故傷人命者,一命一抵。
一、借宿朋友家,本宅非吃食物件,妄取一物,杖四十。
一、私造謠言者斬。
一、虛報軍情,酌議定罪。
一、守營妄動者斬。
一、打勝仗得槍炮、子藥,分派公用;私為己有者,酌律定罪。
這個條例,最主要的內(nèi)容是服從命令與群眾關系,此外,如行軍、安營、繳獲武器歸公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說明了大起義后的捻黨軍隊,已與初起時不同,而是要朝著一支具有嚴明紀律的革命大軍的路上走去。有一首民歌唱當時捻黨大起義的聲勢道:雉河集,像京城, 五色帥旗飄天空。
黃旗豎在集中央, 紅、黑、藍、白陣四方。
老樂布下了兄弟陣, 四面八方動刀槍。
今天操,明天練, 十八般武藝都學爛。
黑旗聽令西北走, 藍旗獨攬東北面,紅旗如火歸南方, 白旗就在西邊轉〔一〕。
捻黨自經(jīng)雉河集大會之后,有了統(tǒng)一的領導,宣布了大漢革命軍的大起義,在雉河集建立了革命根據(jù)地〔二〕。捻黨起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捻黨大本營設在雉河集,從這里不斷派兵四出,攻打附近的城市。當時捻黨控制的區(qū)域,南邊到潁上、霍邱,北邊抵江蘇蕭縣、碭山,東接懷遠,西連河南歸德府〔三〕。遠到江蘇徐州府一帶,都有接受大漢盟主封官授爵的人員〔四〕。渦河、淮水千馀里間人民的痛苦得到初步的解救。有一首民歌唱他們的情況道:跟著賬子走, 吃也有來穿也有。
張老樂稱了王, 不納銀子不完糧〔一〕。
但是,捻黨卻未能在建立國號、公推盟主、組織軍隊、封官授爵、設立維持秩序的巡司、辦理商務的查司〔二〕等等設施之后,再進一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政權制度來代替反動的統(tǒng)治。因此,它在控制區(qū)內(nèi)就無法扎下堅固不拔的根,而在敵人反攻時,就不得不遭到敗。
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五月十三日(夏歷五月十七日),雉河集被敵人攻陷了〔三〕。洛行用龔德樹計策,以十分明智的行動,立刻領軍隊從雉河集向南撤退,集中潁上縣境內(nèi),乘清軍防御不及,在六月初九日(夏歷六月十五日)一舉攻克淮河上流重鎮(zhèn)三河尖〔四〕。旋又突然回軍北向,於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廿四日)擊敗雉河集清軍,奪回根據(jù)地〔一〕。改變了戰(zhàn)爭的被動形勢。
這年冬天,地官副丞相李秀成鎮(zhèn)守桐城,部將李昭壽與洛行、壟德樹有舊六交,因命李昭壽寫信給洛行、龔德樹,邀約他們加入太平天國〔二〕。
李秀成向洛行提出了這一個問題,是對捻黨至為重大的事。洛行得信,召集各旗領袖開會討論這件事。當初捻黨雉河集大起義時,他們建立大漢的稱號,張洛行稱大漢明命王,封官拜爵,本來是要自己建立政權與太平天國逐鹿的。可是,大起義后經(jīng)過一年多戰(zhàn)爭,不僅沒有克復一兩個城池,連根據(jù)地也未能堅固地保守。這說明了捻黨在軍事上還缺乏攻堅的能力,在政治上還不能取清朝的統(tǒng)治而代之,也說明了清朝在北方有著比較堅固的統(tǒng)治。在這種情況下,捻黨要想自己建立政權,獨自去推翻清朝,那是不可能的。這是一條擺在捻黨面前的事實。洛行、龔德樹都是有遠見的捻黨領導者,他們是清清楚楚地認識到了的。因此,他們?yōu)橹_到推翻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目的,決定放棄原來自己建立政權的企圖,取消大漢稱號,加入太平天國來。
太平天國丁巳七年正月,張洛行率領捻黨起義軍又渡過淮河,再入三河尖,預備迎接太平軍〔一〕。這時候,李秀成也在桐城打垮清朝圍師,正乘勝追趕,取舒城、得六安,即上三河尖招引張洛行。恰好張洛行先發(fā)龔德樹、蘇天福半路相迎,於是會師攻克正陽關、霍邱縣,交與張洛行做根據(jù)〔二〕。李秀成飛章奏報,天王得報,十分歡喜,下詔宜張洛行來天京,大加獎賞,自張洛行以下,捻黨五旗將領一律封授太平天國官爵。
從此以后,以張洛行為首的捻黨起義軍加入了太平天國。他們做了太平天國的屏藩,掌握了太平天國北面的鎖鑰,在當時長江北岸的重要戰(zhàn)役里面,沒有一次沒有張洛行軍隊的參加。尤其是在天京失陷之后,就以這一路軍隊作為主力,在北方繼續(xù)戰(zhàn)爭至四年之久。他們里面,無數(shù)的有名英雄和無名英雄都為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而盡忠竭城地獻出了他們的生命,在太平天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光輝燦爛的青史。
三 捻黨起義軍加入太平天國對清王朝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清廷立刻調動河南、安徽兩省軍隊向三河尖進攻。洛行為保存有生力量,於五月初九日(夏歷五月廿五日),放棄三河尖向正陽關撤退〔一〕。七月廿二日(夏歷七月初十日),又放棄霍邱向正陽關集中〔二〕。時合天侯李秀成駐軍六安州,知正陽關不能再守,派軍前來迎接。八月廿八日(夏歷八月十八日),援軍到達關南,洛行與援軍會合,放棄正陽關,全軍安全向六安州撤退〔三〕。
這年九月,鎮(zhèn)江被圍急,天王命李秀成率軍隊赴援,李秀成把六安州地區(qū)交給洛行軍隊鎮(zhèn)守〔四〕。在太平天軍東下后,捻黨內(nèi)部發(fā)生問題,藍旗旗主劉永敬(一作劉文敬)要把他的部隊帶回集雉河集去,這一行動,首先是要把一支初步形成的革命大軍拉回到半脫離生產(chǎn)的起義隊伍的形態(tài)去。原來捻黨初起義時,所謂「居則為民,出則為捻」〔五〕,就是就,農(nóng)忙的時候在家生產(chǎn),農(nóng)閑的時候便出動與剝削者算賬。所以它是半脫離生產(chǎn)的隊伍,是臨時集中起來的隊伍,既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又沒有統(tǒng)一的編制,戰(zhàn)術以襲擊為主,作戰(zhàn)方式是采取游擊戰(zhàn)。在雉河集大起義的時候,推舉洛行為盟六,分為五旗編制,才開始有統(tǒng)一的指揮,統(tǒng)一的編制。到加入太平天國后,洛行領導各旗離開他們的故鄉(xiāng)淮北,渡過淮河,以三河尖、霍邱、正陽關三據(jù)點為根據(jù)地,南與鎮(zhèn)守六安州的太平軍隊聯(lián)為一片,在作戰(zhàn)方式上也用陣地戰(zhàn),這樣,才把從前那種半脫離生產(chǎn)的臨時集中起來的起義隊伍,改變?yōu)槊撾x生的軍隊,而初步形成為一支革命大軍。現(xiàn)在,劉永敬要把他率領的藍旗部隊帶他們的故鄉(xiāng)雉河集去,這就是開倒車了。同時,劉永敬這一行動,意味著要鬧獨立,反對加入太平天國,在政治上是兩條路線的斗爭,有一首歌道:順河集,霧騰騰,餓狼賽朝廷,全勝守闕龍。
東宮娘娘蔡小姐,西宮娘娘戴秀英〔一〕。
順河集是劉永敬的家鄉(xiāng),是他起義的地方,餓狼是劉永敬的綽號,全勝是劉永敬的兒子,闕是天子所居的通稱。劉永敬在起義的時候,就打算要自己創(chuàng)立新朝,老子稱王稱帝,兒子做太子,守著闕龍,兩個老婆,一個稱東宮娘娘,一個稱西宮娘娘。這一首歌,充分地反映出劉永敬的帝王思想。他要把他的部隊從六安州拉回雉河集,正是在這一種思想指導下的行動。這不但是劉永敬一部分隊伍的問題,而當時參加捻黨起義的雉河集一帶的農(nóng)民們,他們脫離生產(chǎn),初步形成為一支革命大軍,別離家鄉(xiāng),前往鎮(zhèn)守霍邱地區(qū),他們還在顧戀著老家,情緒還沒有穩(wěn)定,如果對劉永敬的行動沒有及時加以制裁,而讓他去煽動了群眾的情緒,那就會給洛行領導的全部軍隊以瓦解,而給革命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因此,這是革命內(nèi)部一次極大的斗爭。所以洛行當機立斷用龔德樹計把劉永敬和他侄兒劉天臺(綽號小白龍)殺了。雖然未能很好地處理善后的問題,那些不明大義的藍旗隊伍還是拒命拉回家鄉(xiāng)去,但是,捻黨堅決加入太平天國,使半脫離生產(chǎn)的起義隊伍一步成為正規(guī)軍化的政治路線的斗爭勝利了,群眾的情緒穩(wěn)定。洛行這一果斷的行動,是完全正確的〔一〕。
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在鎮(zhèn)江撤退之后,敵人江南大營跟著就來第二次圍困天京。天王為著應付新形勢,把李秀成軍隊留下,對戰(zhàn)場作了新布置。太平天國戊午八年四月,李秀成在長江北岸發(fā)動攻勢防御,克復安徽全椒、滁州、來安等地,以鞏固天京北面外圍地區(qū)。同時,洛行也奉命向東轉移,四月十六日(夏歷四月十三日),放棄六安州城〔一〕,由淠河坐船北上,二十日(夏歷十七日)到達正陽關,入淮河東下,在峽山口俘獲清朝運鹽船,補充船只,繼續(xù)東向懷遠縣進發(fā)〔二〕。廿四日(夏因廿一日),張元隆從過河來迎接,遂克懷遠縣〔三〕。五月初六日(夏歷五月初四日),進克臨淮關〔四〕,第二天,又克復鳳陽縣府和鳳陽縣兩城〔五〕。懷遠地位跨渦河、淮河之交,洛行總部就設立在這里,以鳳陽府縣兩城與臨淮關為犄角,鼓舞了淮河流域人民的斗志,控制了淮河南北的交通,斷絕了作為清朝安徽餉源的淮北鹽連,與長江東北岸陳玉成、李秀成軍隊,一南一北互相呼應,在第二次解放廬州和二解京圍戰(zhàn)役里面起著配合的大作用。
這年秋天,李昭壽在滁州叛變。李昭壽本來是流氓分子出身的捻黨,由於他的叛變,就在捻黨軍隊里面那一些不堅定的分子中引起很大的反應,從而發(fā)生了一股投敵逆潮〔一〕。首先向敵人接洽投降的是守鳳陽的張元隆,接著是守臨淮的李允,此外任乾、韓秀峰也都向敵人接洽投降〔二〕。到年底,清朝欽差大臣勝保派人入鳳陽、臨淮進行聯(lián)絡,張元隆招開一個可恥的投降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李允、任乾、韓秀峰等人,決定降敵,并向勝保領到清軍旗幟一千面,由張元隆當眾宣布:「愿觀城者隨同在城,不愿投城者自去」,就把清軍旗幟插在城頭上,打算擇日出降,剃發(fā)獻城。勝保又叫任乾把淮河北岸藍旗劉玉淵、劉天祥等隊伍及藍旗各圩一齊招降。任乾也欣然領命前往,分投招致,約定正月回覆〔三〕。投敵逆潮由鳳陽、臨淮蔓延到安徽北部,澮河流域各捻圩,都已遍插清軍旗幟〔四〕。而在安徽西北太和、穎上一帶活動的孫葵心,也派人來向勝保接洽投降〔一〕。
當時洛行知道叛徒們要投敵,屢次派人員到鳳陽城和臨淮關加以制止,使叛徒們有所畏憚不敢發(fā)〔二〕。太平天國己未九年三月初四日(夏日三月二十一日)、十一日(夏歷十八日)洛行兩次派兵過河進攻清軍,都失利,張元隆乘機降敵。十六日(夏歷廿三日),勝保統(tǒng)兵到臨淮關受降,張元隆出城迎叩道旁,投降了勝保。第三天,勝保派署廬鳳道黃元吉等從臨淮前往鳳陽,作了形式上的接收,即將鳳陽府縣兩城及臨淮關一律收復向清廷奏報,實際上這三處地方的權力還是握在張元隆的手中〔三〕。
這樣一來,就要把駐在臨淮關北岸懷遠的洛行、龔德樹軍隊孤立起來了。洛行為著挽救這一個險惡的形勢,扭轉這一股投敵逆潮,采取進攻那一個掌握在清軍手中的位於鳳陽與廬州之間的重要據(jù)的定遠的戰(zhàn)略。他留守懷遠,派壟德樹領軍渡過淮河,與太平天國廬州守軍吳如孝部聯(lián)合進攻定遠。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爭,六月初六日(夏歷六月十七日),克復定遠〔一〕。
定遠在當時被稱為「九省通衢」的要地〔二〕,太平天國克復定遠,在北戰(zhàn)場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定遠,洛行領導的軍隊就與廬州守軍聯(lián)成一片,於是南抵安慶、舒城、桐城,北通山東滕縣、嶧縣、曹縣、單縣,東界江蘇徐州、宿遷、清河、山陽,西鄰河南歸德、陳州、光州、固始,縱橫千馀里里面,都成為革命的勢力范圍。而把清潮安徽巡撫翁同書與欽差大臣勝保兩路軍隊切斷,當時翁同書一軍困守壽州,勝保一軍扼扎蔣壩,都岌岌乎連駐兵的地方都沒有了〔三〕。
定遠戰(zhàn)役也扭轉了投敵逆潮,已經(jīng)降敵的叛徒張元隆在革命的威勢的震撼下,嚇得趕快收拾起清軍旗幟,又插上太平天國旗幟,「首鼠兩端」,保持著觀望的態(tài)度〔四〕。其他打算投敵的動搖分子們,也都收拾起邪惡的念頭,不敢叛變。由於洛行、龔德樹英明的對付,居然就把這一股十分險惡的投敵逆潮壓倒下去。
這時候,洛行總部的主力已調到定遠,他留守懷還,有兵分力單的危險,因此,他決定采取放棄懷遠,保守臨淮關、鳳陽,集中定遠的戰(zhàn)略。九月三十日(夏歷十月十四日),洛行放棄懷遠,他分一部分兵力幫助由廬州派來的將領錢得勝防守臨淮關之后,就前往定遠〔一〕。
十二月初一日(夏歷十二月十八日)臨淮關失守〔二〕。這時候,清朝另派袁甲三代勝保為欽差大臣,袁甲三在攻陷昨臨淮關后,就向鳳陽府縣兩城進攻。洛行聞訊,立刻徵集糧米,不分晝夜,運來鳳陽〔三〕,并屢次派遣援軍前來救援〔四〕。袁甲三見力取有困難,久知張元隆首鼠兩端,因派一個和他認識的總兵張得勝到鳳陽縣城去用計誘他。這個可恥可恨的叛徒果然中計,太平天國庚申十年正月初五日(夏歷正月廿二日)他出城又向袁甲三投降。袁甲三叫他命令城內(nèi)把槍炮馬區(qū)全數(shù)繳出,府城的叛徒們聽從了他的逆命,守衛(wèi)縣城的忠貞將士則斷然拒絕。敵人就把張元隆綁赴鳳陽縣城外凌遲處死。傳首梟示,要唬嚇城內(nèi)將士。鳳陽縣城內(nèi)將士們不為動,敵人四面環(huán)攻,并在附城山上安放大炮向城中猛轟,幾百個忠貞的將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爭先登陴殺敵,他們以生命來保衛(wèi)鳳陽縣城,一直戰(zhàn)斗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一〕。自從臨淮、鳳陽失陷后,定遠就成為太平天國的北門,洛行在這里鎮(zhèn)守,為太平天國的北方作保障。
四 洛行加入太平天國后,初封官爵今不詳。其后積功升征北主將〔二〕,封鼎天福〔三〕。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冬,進封沃王〔四〕。這時候,他最親密的戰(zhàn)友龔德樹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安慶也失守了,長江北岸軍事形勢起了急劇的惡化,主持江北軍事的英王陳玉成采取一個向北發(fā)展從汴梁直取燕京的戰(zhàn)略,命洛行會同主將馬融和等先向淮北進軍〔一〕。十月十八日(夏歷十月廿六日),洛行將駐扎來安的部隊向定遠集中,然后一同出發(fā)〔二〕,從壽州附近的石頭埠、姚家灣一帶渡淮河西進,駐軍潁上〔三〕,向潁州府進攻〔四〕。馬融和等旋隨扶王陳德才遠征陜西,洛行就留在淮北地區(qū)作戰(zhàn)。自從丁巳七年正月,洛行率領捻黨起義軍從淮北渡過淮河加入太平天國,前后四年,在他領導下這一支軍隊,東征西討,經(jīng)歷了百戰(zhàn),現(xiàn)在奉命渡淮北征,他們才加到故鄉(xiāng)來。
在來安換防的時候,敵人就來進攻,兩天之后,來安失陷〔一〕。定遠也在換防之后,被敵人襲取〔二〕。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四月,英王陳玉成放棄廬州,到壽州被苗沛霖執(zhí)送清營犧牲。在來安、定遠、廬州相繼失陷后,洛行與天京的聯(lián)絡斷絕了。在英王陳玉成犧牲后,他失去了一位英明領導與大軍的支持了。從此以后,他就陷於孤立作戰(zhàn)的極為困難的境地。
這年秋天,清廷派親王僧格林沁統(tǒng)兵從河南夏邑向洛行進攻,亳州北各圩都被攻陷,復進陷亳州東南渦河兩岸及宿州圩寨。太平天國癸開十三年正月,洛行退宿州,再退雉河集,扼守尹家溝。二月,僧格林沁來犯,洛行戰(zhàn)敗,走到蒙城、宿州交界的西陽集,被叛徒李四一執(zhí)送清軍〔三〕。二月廿三日(夏歷二月十八日),洛行在亳州義門集附近的周家營壯烈犧牲,兒子張喜兒及義子王碗兒同時犧牲在洛行被執(zhí)后,捻黨許多重要人物如蘇天福、韓四萬、程二老砍、劉玉淵、劉學淵、劉四麻孜、蘇天才、張延生、劉登瀛等都被執(zhí)犧牲了〔二〕。清朝統(tǒng)治者乘著災個淫威,要把捻軍殺盡,「凈絕根株」〔三〕。可是,捻黨就好像那種遍地皆生的星星草〔四〕一樣: 星星草,遍地長,年年割了年年長;捻子好像星星草, 年年代代割不了。
星星草,遍地生, 稈細根多鋤不清;捻子好像星星草, 春一吹又發(fā)青〔五〕。
在僧格林沁的軍隊撤走后,渦河流域的捻黨又在張敏行、張宗禹的領導下四處起來了〔一〕!張洛行是犧牲了,但是這位英雄所領導的淮河流域的革命事業(yè)卻在開花結子,在太平天國革命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至今有一首民歌唱道:大反十八年,家家戶戶燒紙錢;雖然沒能成了事,總鬧的清廷安不了天〔二〕。
龔德樹安徽潁州府亳州雉河集宮吉寺磨盤松人〔三〕,出身貧若,略識書史〔四〕。太平天國辛開元年、壬子二年間,淮北饑饉薦臻,德樹乘機率領饑民在宮吉寺起義〔五〕。
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捻黨在雉河集大起義,公推張洛行為盟主,分為五色旗,德樹為白旗首領,兵事都由他主持,他是一軍的謀主,軍中都稱他做龔先生〔六〕。
德樹天生一雙畏光眼,白天經(jīng)常瞇著眼睛,因此人們叫他做「龔瞎子」〔一〕。他足智多謀,善於劫營。太平天國丙辰六年十月廿四夜(夏歷十一月初三夜),安徽宿州臨渙集殲滅清朝河北鎮(zhèn)總兵崇安軍隊之役,崇安從宮吉寺窮追張洛行等四晝夜,於本日到達宿州臨渙集。張洛行等急渡澮河,扼守住澮河橋。時崇安兵力已疲,又驕不設備,德樹用計,三更時候,分兵四路前去劫營。到了敵營,立刻殺人,把敵人四面圍殲起來,崇安只十多人逃命回亳州城〔二〕。捻黨軍隊就轉敗為勝,扭轉了挨打的形勢。德樹連用劫營戰(zhàn)術來消滅敵人大都如此。至今還有民歌專唱德樹這一輝煌的戰(zhàn)術道:龔瞎子,眼不瞎,偷營摸寨數(shù)著他。
龔瞎子,是好漢,能爬城墻能妙算。
驢踢的、鱉爬的,鬼都被他殺得怕怕的〔三〕。
德樹用兵,善於臨機應變,出奇制勝,具有卓越的戰(zhàn)略思想。丙辰六年夏主動從雉河集撤退攻取三河尖之役,戊午八年夏從六安州轉移到臨淮地區(qū)之役,已未九年夏攻取定遠之役,都出自他的計策,結果都把被動改為主動,扭轉了惡劣的形勢。丁已七年冬在六安州殺劉永敬之役,劉永敬手握強兵,變生肘腋,事機稍有不密,禍害必致不可收拾。德樹不動聲色就把劉永敬殺了。他是一個善用智計,又能行動的軍事家,有兩句民歌唱他道:神機妙算的龔瞎子,能文能武比諸葛全〔一〕。
諸葛亮是足智多謀的,但他只能文不能武,德樹卻能文又能武,所以他在當時人民的眼中,比諸葛亮還要雙全。
德樹不但是一個軍事家,他又是一個具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堅持加入太平天國的正確路線,始終不移,最后為太平天國革命事業(yè)付出了生命。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夏歷二月初四日),他急得軍深入敵后以救安慶,在進攻湖北羅田縣松子關戰(zhàn)役中英勇犧牲〔二〕。
當?shù)聵湓谌眨瑥埪逍熊婈犆坑鲂蝿輼O為惡劣的時候,都能當機立斷,用果決敏捷的行動,改變了戰(zhàn)爭形勢,使轉敗為勝。到德樹死后兩年,張洛行又遇到同樣的極為惡劣的形勢了,他應該同從前那樣急速采取戰(zhàn)略退卻,轉移到有利地區(qū),但他卻守住尹家溝不退,結果身死軍覆,使德樹尚在,何至於此!德樹之死,使張洛行喪失了一個最重要的輔佐,使軍中喪失了一個最具智慧、最具戰(zhàn)略思想的謀主,給張洛行軍隊以至為重大的損失。當日他的死耗宣布后,軍中哀痛極了:「大小三軍齊下淚。哭了三天淚不乾」〔一〕。他在生前已封到蓋天義了〔二〕,到死后,太平天國追敘他一生對革命所建立的大功勞,再「官上又封官」〔三〕,以表示對他有加無已的追思。
本傳考證 關於劉永敬事件 捻軍藍旗首領劉永敬在加入太平天國后,鬧獨立,要把隧伍拉回家鄉(xiāng)去,為張洛行殺死,張洛行的制裁是正確的。關於這一事件,清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勝保、袁甲三奏說:「捻匪困守六安,勢已窮蹙,賊眾猜忌,人心已離,其藍旗捻首劉汶敬即劉餓狼,欲帶所管賊眾回竄雉河,為張、龔二逆所殺,其黨與二、三千人竄至商城境內(nèi)之武廟集」(見剿平捻匪方略卷三十七)。汪賡才河南軍情探報清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稟說:「探得二十四日據(jù)署固始縣張令十三日稟,昨探六安賊匪由開順渡河西竄商城邊境,此股第屬藍旗劉餓狼之捻,因劉餓狼被龔逆所殺,藍旗捻眾均與張、龔兩逆不和,遂欲竄回雉河老巢。現(xiàn)在賊蹤已至商境武廟集地方」。捻軍民歌四十一首第二十五首十四月小調唱道:「九月里是重,龔瞎子定計害餓狼。他把餓狼來害死,小白龍叛死大六安州上」。王大球張樂行傳略清咸豐七年記事說:「十一月間任柱、龔得疑藍旗旗主劉永敬(綽號餓狼)及其族子劉天臺(綽號小白龍)有異志,誘而殺之」。又據(jù)捻軍民歌三十九首第四首注釋說「據(jù)我們到渦陽的順河集一帶的初步了解,張樂得所以殺了餓狼,是因為張樂行接受了龔得的建議,決定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和太平軍并肩作戰(zhàn)。這一政治路線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而餓狼卻堅決反對這一決定,要把部隊位回家鄉(xiāng)。所以在違反政治路線上和違抗命令上,都應該矛以極嚴厲的制裁。因此我們認為張樂行殺死餓狼是完全正確而必要的」。傳第四十一,會起黨義傳五本傳考證案捻黨起義軍從他們的家鄉(xiāng)準北渡過淮河到淮南來加入太平天國是丁已七年春天的事,而劉永敬要把他所導的隊伍拉回雉河集卻是年冬的事,他們不僅是已經(jīng)加入了太平國,在太平天國的領導之下作戰(zhàn),而且,還接替了太平軍守衛(wèi)六安州地區(qū)。這就說明了劉永敬和他所領導的隊伍是跟著張洛行和各旗一起加入太平天國的。他并不是在捻黨決定加入太平天國時,「卻堅決反對這一決定,要把部隊拉回家鄉(xiāng)」的。捻黨決定加入太平天國的時候,是在丙辰六年的秋天,捻黨起義軍從三河尖重回雉河集后事,如果當時劉永敬堅決反對這一決定,他就不會帶他的隊伍追隨張洛行過淮南去迎接太平軍了。他是在丁已七年冬天,太平軍奉調離開六安東救鎮(zhèn)江,六安地區(qū)要張洛行領導的軍隊單獨抗擊敵人軍事上發(fā)生困難的時候,當時這一路軍隊幾年來都是半脫離生產(chǎn)的隊伍,這時候他們?nèi)棵撾x生產(chǎn)作為正規(guī)軍離鄉(xiāng)遠征還沒有多久,而又遇到困難,群眾情緒是難免波動的。抱有帝王思想的劉永敬就利用這一機會鼓動他的部隊拉回家鄉(xiāng)去。這一行動就是鬧獨立,就是要脫離太平天國。這點是必須辨明的。又捻軍民歌三十九首第四首第三、第四節(jié)唱劉永敬事道:「三月里三月三,老樂屯兵正陽關。大小兵丁都害病,虧了神下仙丹。又虧餓狼來搭救,搭救猛虎出了關。四月有里來麥絲黃,老樂定計殺餓狼,餓狼本是忠良將,將星落在西北方」。第三節(jié)注釋說:「歌中還突出的唱出了餓狼在正陽關戰(zhàn)役中的巨大作用。由」於這一民歌流傳在渦陽順河集一帶,據(jù)估計可能是餓狼的部下和餓狼的親友編的」。我認為這一估計是正確的,不僅是對第三節(jié)應這樣地估計,對第四節(jié)也應該作同樣的估計的。這第四節(jié)民歌,只能說是反映劉永敬的追隨者的意見,而不能說是「反映了各旗將領和戰(zhàn)士們對劉餓狼是惋惜的,對這次事變是憤而不平的」,因為他們并沒有走劉京敬的鬧獨立脫離太平天國的錯誤道路。
太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