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

傳第七太平天國史卷四十八 秦日綱陳承瑢

太平天國史 作者:羅尓綱著


  傳第七 太平天國史卷四十八 秦日綱 陳承瑢 秦日綱 秦日綱原名日昌,廣西貴縣人〔一〕。在家與人做〔二〕。清道光三十年六月二十日,拜上帝會不久就要起義。這一天,日綱方與從廣東花縣來廣西的洪仁達等一起在舊合由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把他們的靈魂舉行超昇天堂的儀式〔一〕。據(jù)天兄圣旨記載,日綱加入拜上帝會,比余廷章、黃文安、蒙得恩都還遲。李秀成自述原稿說太平天國起義:「所知事者,欲立國者,深遠■為者,皆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天官相秦日昌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王天欲立江山之事」。他把秦日綱列在首義七人內(nèi)是錯的。

  秦日綱加入拜上帝會雖不算早,當(dāng)在舊合給他舉行超昇靈魂上天堂儀式后,天兄便吩咐他說:「日綱爾識得這處人,看光景如何總要靈變,一心扶爾哥子,救緊他也」。日綱答說:「遵天兄命」。庚戌年八月,白沙林鳳祥等與地主圍練斗爭,便是日綱組織會眾對抗〔二〕。金田起義后,太平天國辛開元年二月二十八日,因兵將多有不遵令的,要教導(dǎo)他們,責(zé)罰他們,由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以天兄圣旨交給馮云山和日綱兩人執(zhí)行〔三〕,即取得重大信任。三月十八日,天兄下凡要親自教導(dǎo)眾兵將,也是下圣旨命馮云山和日綱調(diào)各軍軍長、百長、營長各帶齊各營內(nèi)兵將到來[一]。日綱的地位在起義人物中突出了起來。到永安州封王時。就高封為天官正丞相,列在群臣之首,僅在東、西、南、北、翼五王之下。清軍分南北兩路圍困永安。太平天國命日綱統(tǒng)率精兵駐水竇和莫村,與州城為犄角,以保衛(wèi)永安。癸好三年九月,封頂天侯。十二月,代翼王石達開守安慶。

  甲寅四年五月,由曾立昌等率領(lǐng)的北伐援軍在山東臨清州潰敗,命日綱統(tǒng)帥第二次北伐援軍前往直隸增援,封為燕王。日綱到舒城楊家店敗回[二],稟東王楊秀清說:「北路妖兵甚多,兵單難往」。旋奉命仍去安慶安民,日綱遂安輯安慶、池州各屬邑[三]。

  六月回天京。八月奉命去湖北一帶,稽查河道,密拿奸宄。日綱行抵九江,聞清軍已陷武、漢、守將石鳳魁、黃再興退到田家鎮(zhèn)。日綱立下誡諭,痛責(zé)石鳳魁、黃再興失機,命帶部隊駐扎田家鎮(zhèn)候調(diào)度,一面稟奏楊秀清。日綱處置與楊秀清相合,稟奏未到,即有旨命解石鳳魁、黃再興回天京,而以田家鎮(zhèn)大營軍務(wù)委日綱督理[一]。田家鎮(zhèn)在湖北蘄州東南四十里,廣濟縣南五十里的長江北岸,與興國州的半壁山隔對峙,南扼九江,東控安慶,太平天國在這里建為上游江防要塞。自蘄州至田家鎮(zhèn)沿岸增筑土城,安設(shè)炮位。自田家鎮(zhèn)至半壁山,用鐵鎖橫截江面,以遏敵軍水師。十月十八日(夏歷十月初四日),日綱指揮軍隊與敵陸軍在半壁山大戰(zhàn),先勝后敗,退回田家鎮(zhèn),半壁山下橫江鐵鎖被斫斷。明日,渡江再戰(zhàn),石鎮(zhèn)侖、韋以德都戰(zhàn)死,半壁山失陷[二]。太平天國安置江防鐵鎖的方法與三國時吳國不同。吳國在兩岸鑿石穿鐵,江中無物提承,故一處熔斷,就「千尋鐵鎖沉江底」了。太平天國則節(jié)節(jié)用小船提承,江中還橫列大簰三個作總提承,船簰的頭尾都用大錨鉤於江底,鐵鎖四道,橫在船簰之上,用鐵碼鈐住,故南岸雖被斫斷一節(jié),而其他幾十節(jié)仍牢系如故。二十日(夏歷十月初六日)后,復(fù)將南岸一節(jié)續(xù)行鉤聯(lián)在半壁山下簰上,安炮船二,布置槍隊,以防敵水師進攻。簰上鋪沙,船中貯水,以防敵火彈延燒。在鐵鎖的上游,衛(wèi)以戰(zhàn)船三、四十號,在鐵鎖的下流,停泊軍運船只大小約五千馀號,也時放槍炮以助聲威。其北岸則以田家鎮(zhèn)街外筑一土城,長約二里,街尾為吳王廟,建筑營壘一座,系鐵鎖於北岸之根,日綱親駐其中指揮。街之上為老鼠山,建筑營壘一座,又上為磨盤山,建筑營壘一座,又上為牛肝磯,建筑炮臺一座。自牛肝磯至吳王廟長約六、七里,都密排炮眼,以向江心轟擊。要塞設(shè)防,布置是異常嚴(yán)密的。只因水師未建立,而敵則水師精練,江上作戰(zhàn),取決於水師,故勢不能敵。廿七日(夏歷十月十三日),敵水師悉銳來犯,第一隊專斷鐵鎖,用炭爐鐵剪大斧熔斷鐵鎖,第二隊專攻炮船,掩護頭隊,第三隊候鐵鎖開后,直闖下游,放火燒軍運船只,防江鐵鎖為所破。至夜四更,日綱率各軍退守黃梅縣城及九江對岸小池口等處,指揮羅大綱、林啟容、陳玉成等將領(lǐng)分扼要隘,敵人不得進[一]。既而石達開統(tǒng)率援軍到,明年正月,遂在九江大敗敵水師,克復(fù)武、漢。

  論失守半壁山、田家鎮(zhèn)罪,革去日綱王爵,改為頂天燕[二]。至乙榮五年八月十七日,楊秀清假托「天父因秦日綱革職之后,尚知愧厲,亦既除卻奴名,即可復(fù)還原職」,爰於這天早上降托夢詔給他,「恩復(fù)秦日綱原職」[一]。

  丙辰六年二月,鎮(zhèn)江被圍急,日綱奉命率丞相陳玉成、李秀成、涂鎮(zhèn)興、陳仕章、周勝坤諸軍去救。二月十一夜(夏歷二月十二夜),打破清朝封鎖,與鎮(zhèn)江守軍會合。二十六夜(夏歷二月十七夜),日綱率軍渡過瓜洲[二]。第二天黎明,進攻土橋,打破清軍欽差大臣托明阿馬營,連破虹橋、樸樹灣、三汊河清營,清軍大敗,大小清營一百二十多座都聞風(fēng)而逃。二十九日(夏歷三月初一日),大軍進入楊州。這是太平天國第二次克復(fù)揚州。因為當(dāng)時正要運用兵力來解決清朝江南大營及用兵贛、鄂,所以進入揚州征購當(dāng)?shù)丶Z食運回鎮(zhèn)江后,就在三月十一日(夏歷三月十三日)撤退,留兵守瓜洲,作鎮(zhèn)江屏蔽,以牽掣江北清軍[一]。

  那時候,高資是太平軍運糧要道,清軍謀奪取,分軍來扎營,四月二十日(夏歷四月二十四日)日綱督軍進擊高資清軍營。二十四日(夏歷四月二十八日),清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從九華山帶兵來救,日綱迎擊,把他逼上高資山中。至夜,吉爾杭阿逃出,走入高資營。日綱把敵營包圍,困得內(nèi)外不通。二十五日(夏歷四月二十九日)晨,吉爾杭阿用手槍自殺。這一夜,清軍棄營而逃,太平軍占領(lǐng)了高資敵營。二十七日(夏歷五月初一日)進攻九華山清軍大營。九華山清營七、八十座,知主帥自殺,也都棄營潰逃[二]。

  日綱既破吉爾杭阿軍,清朝江南大營派張國梁率軍來救,兵屯丹徒鎮(zhèn),日綱指揮軍隊進擊,大敗張國梁軍。五月初七日(夏歷五月十一日),率領(lǐng)勝兵凱旋回京[三],與石達開軍太平天國史 卷四十八會師,十三日(夏歷五月十七日)打破孝陵衛(wèi)清朝江南大營。清軍退丹陽,天京圍解[一]。

  這年七月,日綱正在丹陽督師進擊清軍,楊秀清謀稱萬歲事起,奉天王密詔回京誅楊秀清。楊秀清執(zhí)政,對日綱時加威迫,日綱自以與楊秀清同在金田首義,積不能平;又因牧馬的事件,受了楊秀清無理杖責(zé),銜恨愈深。至是接到天王密命,與韋昌輝乘夜帶兵入城殺楊秀清。他在殺楊秀清后,附從韋昌輝,妄肆殺戮。石達開出走,他奉韋昌輝命帶兵追至西梁山。到了他得情報,知京外太平軍都起來聲討逆賊韋昌輝,石達開也集合了一枝強大的軍隊,才轉(zhuǎn)移目標(biāo)去攻擊清軍,希圖討好革命群眾。天王既誅韋昌輝,逮系回亦,十月二十二日(夏歷十一月初一日),在天京處死[二]。爵除。

   陳承瑢 陳承瑢廣西藤縣人[一],以御車為業(yè)[二],年約三十多歲,短小精悍,識字不多,而有權(quán)謀。金田起義,與秦日綱、林鳳祥、李開芳、李開明、羅大綱等同任將領(lǐng)[三]。

  太平天國新開元年五月授羽林侍衛(wèi)。壬子二年九月到長沙,升伸后正侍衛(wèi)。十一月升殿左三指揮。十二月克武、漢,升殿右二檢點。癸好三年二月,克復(fù)南京,升地官副丞相。九月升天官正丞相。甲寅四年二月封興國侯,五月改佐天侯。

  自建都天京后,國務(wù)都由陳承瑢傳宣上達,為朝內(nèi)官的首長[四]。甲寅四年八月,武、太平天國史 卷四十八漢失陷,天京震動,奉命出京指揮軍事,與秦日綱等在田家鎮(zhèn)抗擊敵人[一]。

  陳承瑢地位僅次於豫王胡以晄。由於他是金田起義的著名將領(lǐng),并有權(quán)略,故楊秀清總理國務(wù),委以傳宣上達的重任。他是不滿於楊秀清的專橫的。而楊秀清卻還要向他顯示威風(fēng)打擊他,曾因秦日綱牧馬的案件小事,把他逮捕起來,并打二百杖,他愈懷恨在心。

  到丙辰六年五月,楊秀清強迫天王封為萬歲,他忘記了他過去是怎樣對待陳承瑢,更完全不知道陳承瑢心里是怎樣對待他,瑢知道要奪取天王位,必需這人幫助,因此,就引陳承瑢為心腹。七月,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說楊秀清要殺天王而奪其位,并自告奪奮勇愿負掃除奸黨的責(zé)任。於是與韋昌輝、秦日綱里應(yīng)外合殺死楊秀清。

  這年十月,韋昌輝逆亂平定,天王把陳承瑢與秦日綱同日處死[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