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澹┰y(tǒng)治的衰敗與人民反抗的興起 一、伯顏的擅政 順帝六月間即位,任左丞相伯顏為右丞相,燕鐵木兒弟撒敦為左丞相,總理政務。燕鐵木兒子唐其勢和伯顏弟馬札兒臺并為御史大夫,又立燕鐵木兒女答納失里為皇后。伯顏與燕鐵木兒兩家成為朝中權勢顯赫的兩大家族。
伯顏是蒙古蔑兒乞部貴族,自幼年侍武宗于藩邸,隨從北征,得到蒙古草原宗王貴族的支持。文宗自江陵北上,途經(jīng)汴梁,伯顏以河南平章率先擁戴,領兵扈從入京,對穩(wěn)定大都的政局起了很大作用。伯顏執(zhí)政,唐其勢忿忿不平,說:“天下本我家天下,伯顏何人,位居我上?”一三三五年,撒敦死。唐其勢任左丞相。唐其勢與撒敦弟知樞密院事答里,交通宗王晃火帖木兒等密謀發(fā)動政變,擁立文宗子燕帖古思。六月三十日,唐其勢率勇士闖入官廷。伯顏與知樞密院事完者帖木兒、中書平章政事定住等捕獲唐其勢及弟塔刺海處死。答納失里后因此被幽禁。七月,伯顏殺答納失里后。
答里在北邊,殺順帝使者,起兵。兵敗北奔晃火帖木兒。順帝派兵追襲。答里被擒,在上都處死?;位鹛緝鹤詺?。燕鐵木兒家族敗亡。朝政全由伯顏所把持。
獨專相權唐其勢被處死后,順帝不再設置左丞相,伯顏以右丞相獨專相權。在此以前,伯顏已封為秦王,賜金印,進封太師、奎章閣大學士,總領蒙古、欽察、斡羅思諸衛(wèi)軍都指揮使。誅唐其勢后,順帝又依蒙古傳統(tǒng),賜伯顏世襲答刺罕之號。下詔說:“伯顏為武宗捍御北邊,翼戴文皇,茲又克清大憨,明飭國憲,愛賜答刺罕之號,至于子孫,世世永賴”。順帝詔令伯顏與定住等每日在內廷議事。一三三八年七月,順帝又以伯顏有功,詔令在涿州、汴梁為伯顏建立生祠。次年,加號大丞相。在元朝歷代宰相中,伯顏權勢之顯赫,為前此所未有。
一三三五年,順帝獨任伯顏后,又改“元統(tǒng)”年號為“至元”。仍用世祖忽必烈年號,意在表明祖述世祖的成憲。伯顏初任相,輔佐順帝,遵循舊章,提倡農事,減除雜徭鹽稅,賑濟饑民。伯顏居第制度,也務從損約。但自誅唐其勢之后,伯顏專政自恣,肆行貪暴。任命的官員多向伯顏行賄,臺憲官也都議價得官。肅政廉訪司官,所至州縣,各帶庫子檢鈔秤銀。天下貢賦多入伯顏家,省、臺、院官多出其門下。伯顏自領諸衛(wèi)精兵,儀從甚盛。《元史·伯顏傳》說他“導從之盛,填溢街衢,而帝側儀衛(wèi)反落落如晨星。勢焰熏的,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顏而已?!?br/>
仇視漢人伯顏作為蒙古蔑兒乞部的貴族,在草原貴族的支持下,極力排斥漢人官員。伯顏對順帝說:“陛下有太子休教讀漢兒人書。漢兒人讀書,好生欺負人?!敝袝秸抡聫乩锾緝鹤嗔T科舉,得到伯顏的支持。一三三五年十一月,順帝下詔停止科舉取士,把各地儒學貢士莊田的田租改撥為宿衛(wèi)士的衣糧。一三三七年四月,又詔令省、院、臺、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郡府幕官之長,都用蒙古、色目人。又禁止?jié)h人、南人學習蒙古文字。這年,信陽州棒胡、廣東朱光卿等起義。順帝下詔說:棒胡、朱光卿等都是漢人。省、臺、院等漢人官應當講求誅捕之法,用意顯然是借以箝制漢官。伯顏甚至奏請殺死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順帝不允。怕顏視漢人如仇敵,在漢人官員文士中,空前孤立了。
排斥蒙古諸王唐其勢謀反,郯王徹徹禿(蒙哥后王)最先揭露。徹徹禿因而立有功勞,順帝詔以太平路為徹徹禿食邑,又賜蘇州田二百頃。伯顏出身蔑兒乞部,先世是蒙哥的奴隸,依照蒙古的傳統(tǒng),世代尊蒙哥后王為使長。伯顏勢盛,以此為恥,竟向順帝誣陷徹徹禿謀反,請求把他處死。順帝不允。伯顏擅自行刑,殺徹徹禿。又奏貶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不待順帝傳旨,即擅自行刑。伯顏白領精兵,又專擅錢谷,也招致順帝的不滿。
伯顏弟馬札兒臺早年侍武宗、仁宗。順帝即位,拜太保,鎮(zhèn)守北邊。馬札兒臺子脫脫,自幼為伯父伯顏收養(yǎng),順帝即位,任同知樞密院事。伯顏誅唐其勢,脫脫率領精兵剿捕,立有軍功。一三三五年,脫脫任御史中丞,一三三八年,進任御史大夫。伯顏專權,朝野不平。脫脫對其父馬札兒臺說:“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我們一家就全完了。不如先設法除他?!瘪R札兒臺贊同此議。脫脫又謀于他幼年時的漢人老師吳直方。吳直方說:“古書上有所謂大義滅親。大夫只知道忠于國家,不管其他。”脫脫向順帝自陳忠忱。順帝派遣心腹官員阿魯、世杰班與脫脫往來,察看他的言行。一三三九年,伯顏指使臺臣上言,漢人不可為廉訪使。脫脫向順帝奏請,遵守祖宗法度,廉訪使不要排斥漢人。伯顏大怒,對順帝說:脫脫雖是臣子,其心專佑漢人,應當治罪。順帝不準。伯顏擅貶宗王,順帝極為忿悶,泣告脫脫。脫脫與阿魯、世杰班定議除伯顏。
一三四○年二月,伯顏請奉太子燕帖古思出獵柳林。脫脫與世杰班、阿魯?shù)群现\,十五日封鎖京師城門,奉順帝命草詔,驅逐伯顏,貶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先遣太子怯薛去柳林迎回太子入城。夜半四鼓,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急赴柳林宣詔。次日,伯顏派人來京師城下詢問,脫脫在城上宣告:“有旨逐丞相。諸從官無罪”。伯顏請入城陛辭,不準。伯顏自真定南行,又有旨徙嶺南南恩州安置。伯顏在江西途中病死。江南漢人作詩諷刺說:“人臣位極更封王,欲逞聰明變舊章”、“虎視南人如草芥,天教遺臭在南荒”。蒙漢之間的矛盾空前地尖銳化了。
二、脫脫執(zhí)政 一三四○年二月,順帝與脫脫等除掉伯顏,馬札兒臺封太師,繼任為中書右丞相,脫脫知樞密院事,總領諸衛(wèi)親軍。脫脫弟也先帖木兒為御史大夫。馬禮兒臺父子總攬軍政。
同年六月,順帝追究明宗被毒死案,下詔撤除文宗皇帝廟主,貶大皇太后卜答失里,削去后號,遷東安州安置。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麗。七月,燕帖古思死。順帝這一措施,全面打擊文宗一系,剝奪燕帖古思的皇位繼承權,蒙古皇室之間的斗爭進一步激化。
馬札兒臺執(zhí)政半年,脫脫迫使他以老病辭相。一三四○年十月,脫脫任右丞相。宗正札魯忽赤帖木兒不花為左丞相。順帝下詔改明年年號為“至正”,實行改革。
脫脫執(zhí)政,改變伯顏的排漢政策。當年十二月,即首先恢復科舉取士。一三四一年,順帝親試進士七十八人。順帝為反對文宗,罷廢了文宗設立的奎章閣,但重開經(jīng)筵,命脫脫兼領,翰林學士張起巖知經(jīng)筵事。經(jīng)筵官每月進講三次。一三四二年又開史局,詔修遼、金、宋三史,脫脫為都總裁。中書平章鐵木兒塔識、中書右丞太平及張起巖、歐陽玄、呂思誠、揭傒斯等漢人文士為總裁。脫脫向順帝進奏說:“陛下臨御以來,天下無事,宜留心圣學。頗聞左右多沮撓者,設使經(jīng)史不足觀,世祖豈以是教?;剩ㄕ娼穑??”脫脫提倡文治和經(jīng)史,從而爭取到漢人官僚的支持。
但是,蒙古貴族內部的傾軋,仍在發(fā)展。一三四三年,原中書乎章別兒怯不花(成宗時逆臣阿忽臺之子)為中書左丞相,與脫脫不和。一三四四年,脫脫辭相,封鄭王。順帝以阿魯因為右丞相。一三四七年六月,別兒怯不花進為右丞相。別兒怯不花因與馬札兒臺有宿怨,構陷馬札兒臺免官,安置西寧州。脫脫請隨父同行。七月,又徙甘肅。十一月,馬札兒臺病死。順帝召脫脫回京。
一三三七年,順帝立弘吉刺氏字羅帖木兒女忽都為后,生子真金,二歲而死。順帝寵幸官女奇氏(高麗人),生子愛酞識里達臘,自幼養(yǎng)育于脫脫之家。燕帖古思流放而死,順帝立愛酞識里達臘為太子。奇氏為第二皇后。一三四八年,順帝命脫脫為太傅,提調太子宮傅,綜理東宮之事。次年,復命為中書右丞相。脫脫復相后,對于反對過他的官員,大加報復,排斥異己。元朝中樞的臣僚,繼續(xù)陷于相互傾軋之中。
三、軍政廢弛,鈔法敗壞 自成宗以來,蒙古貴族間爭奪皇位和爭奪權利的斗爭,連綿不斷,元朝的統(tǒng)治一直處在動蕩不穩(wěn)的狀態(tài)。政治極度黑暗,官場中貪污勒索,成為公開的風氣。駐在廣大漢地的官兵漸染頹風,以至喪失作戰(zhàn)的能力。自世祖以來,元朝的財政稅收政策,多次變動,長期無法解決。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被破壞和蒙漢貴族官員的貪婪揮霍,元朝的財政危機,到順帝時,已經(jīng)到了難以挽救的地步。元順帝和脫脫企圖用改造鈔幣的辦法來挽救危機,結果是加速了經(jīng)濟的崩潰。
官吏貪污伯顏執(zhí)政,公然賣官,賄賂公行。一三四五年,順帝下詔說:“聲教未洽,風俗未淳,吏弊未祛,民瘼滋甚”。依照“先朝成憲”,派出各路宣撫使,體察各地官吏,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職,五品以下就便處決。但是,各路宣撫使去到各地,實際上是借機勒索,為人民增加一重災禍。江西福建道宣撫使去后,當?shù)刈鞲枵f:“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庇终f:“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人們指責宣撫使“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涂炭而罔知”。上下貪贓成風,宣撫使也是貪官,當然無法過問。葉子奇揭露說:元朝末年,官貪吏污。問人討錢,各有名目。屬官始參曰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撤花錢(人事錢),逢節(jié)曰追節(jié)錢,生辰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日常例錢,送迎曰人情錢,勾追曰赍發(fā)錢,論訴曰公事錢(《草木子·雜俎篇》)。各級官吏,多方誅求,以貪賄為能事。元朝的國家機器日益腐化了。
軍隊衰朽駐在內地的蒙古軍兵,軍官例由貴族子孫世襲。他們與漢人雜居日久,也如金朝的猛安謀克那樣,日益沉迷聲色,飲酒謳歌,只知道剝削聚斂,甚至不能挽弓騎射。兵士也多是老病幼弱,甚至雇人代役,不習器仗,更不懂戰(zhàn)陣。武宗以來,皇室間的權位爭奪,主要依靠欽察、阿速等部組成的軍兵,皇室也依靠他們作為可靠的衛(wèi)軍。江南地區(qū)經(jīng)濟最為發(fā)展。這些地區(qū)的蒙古軍兵,也最為頹靡腐敗。繁勝的都會揚州、鎮(zhèn)江、建康,元初設置七個萬戶府,由宗王鎮(zhèn)守。順帝時有起義者三十六人聚集茅山道宮,出沒作戰(zhàn)。元朝調集三省兵上萬人捕剿,被起義者打敗。人們說:“從此天下之人,視官軍為無用。”河南、兩淮之地,鎮(zhèn)戍軍兵不多,又不能作戰(zhàn),遇有人民反抗,州縣要請命于大府,大府要請命于朝廷,然后才調兵去鎮(zhèn)壓,起義者早已遠去。作為元朝國家機器重要組成部分的軍隊,衰敗廢弛,元朝的統(tǒng)治難以維持了。
《南臺備要》所錄燒毀昏鈔規(guī)定“至正之寶”
鈔法敗壞順帝時財政竭蹶,一三五○年(至正《南臺備要》所錄燒毀昏鈔規(guī)定十年)十月,吏部尚書楔哲篤建議更改鈔法,鑄造銅錢。順帝和脫脫采納此議,十一月間下詔行使新錢鈔法,印造新的中統(tǒng)交鈔(又稱至正中統(tǒng)交鈔)。以中統(tǒng)交鈔壹貫文省權銅錢一千文,準至元寶鈔二貫。元初的中統(tǒng)交鈔,以絲為本,中統(tǒng)元寶鈔,以銀為本。此后的至元、至大鈔也都以銀為本。順帝新印至正交鈔,采楔哲篤的建議,以楮幣為母,銅錢為子。這種顛倒本末的提議,目的在于放手印造交鈔,以虛代實。朝臣呂思誠等提出駁議,說民間將“藏其實(銅錢)而棄其虛(鈔幣)”,順帝、脫脫不理。一三五二年,印造至正鈔一百九十萬錠,至元鈔十萬錠。一三五五年,印造至正交鈔多至六百萬錠。交鈔大量印行,無鈔本抵換。造成物價增長十倍。京師用料鈔十錠,不能換一斗粟。交鈔散滿人間,人民不愿使用,視如廢紙。郡縣貿易,以至以物易物。鈔法敗壞,元朝的財政經(jīng)濟,也隨之崩潰了。
黃河水患一三四二年以來,黃河開始在歸德府唯陽縣一帶泛溢。河北大名路、河間路、廣平路、彰德路,山西大同路、冀寧路等地區(qū)又大旱,發(fā)生嚴重的饑荒。大同災荒,至于人相食。一三四三年,河南等處饑荒。次年正月,黃河在曹州決口。同月,又在汴梁決口。五月間大雨,黃河又暴漲,平地水深二丈,沖決白茅堤和金堤。曹、濮、濟、兗等州都遭到水災。八月間,山東又大雨,民間遭災乏食,以至人相食。順帝命太平提調都水監(jiān),議修黃河、淮河堤堰。一三四五年七月,黃河又在濟陰決口,十月間再次泛溢。一三四六年、一三四八年,黃河繼續(xù)決口。濟寧路因而遷移到濟州。二月,元廷在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jiān),以工部郎中賈魯管領。一三四九年,又設立山東河南行都水監(jiān),專治河患。脫脫復相,召集群臣議治河事。賈魯上言二策,第一策是修筑北堤,第二策是疏塞并舉,挽河東行,使復故道。脫脫采納第二策,奏準命賈魯治河。
一三五一年四月,賈魯以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率領河南、北路軍民,大舉治河。調發(fā)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人,廬州等戍卒二萬人供役。自黃陵岡南達白茅堤,放于黃固、哈只等口,又自黃陵至陽青村,合于黃河故道,長約二百八十余里。兩岸埽堤并行(埽音掃sào。扎結石頭秫秸等物以阻水)。自靈武征調西夏水工作西埽。自京師附近征調漢人水工作東埽。自四月間開工,七月鑿河完成。八月決水故河。九月始通舟楫。十一月,各埽、堤完成,黃河恢復故道。賈魯治河成功,順帝命翰林學士歐陽玄作《河平碑》紀功,褒獎脫脫、賈魯。
但是,連年的水旱饑荒,河南、河北、山東等處的人民,已經(jīng)迫近死亡的邊緣。修黃河發(fā)動十五萬民工,哀苦之聲相聞,死者枕藉,人民的負擔極為沉重。元朝成功地修治了黃河水患,卻也加速了農民起義風暴的到來。
四、人民反抗斗爭的發(fā)展 元朝滅宋以后,江南地區(qū)的人民反元斗爭,即在四處興起。仁宗以后,斗爭逐漸發(fā)展到淮北和黃河流域,形成較大的規(guī)模。順帝時期,這一地區(qū)的斗爭逐步形成起義的中心。自西南到東北,到處點燃了燎原的星火。一場全國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在醞釀中。
下面是仁宗以來,一些地區(qū)的農民起義和人民反抗斗爭。
蔡五九起義一三一五年(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呢250匝馬丁在江西經(jīng)理田畝,贛州寧都民蔡五九等在兔子寮五王廟,殺豬置酒,聚眾執(zhí)刀起事。五九自號洞主。六月,起義軍襲寧都州,殺趙同知,燒四關。八月,攻陷汀州寧化縣,五九自稱蔡玉,騎馬列儀衛(wèi),打出漢高祖旗幟,大造戰(zhàn)棚、炮架等攻具,聲勢浩大。元廷被迫緩征新租三年,并以江浙、江西兩行省會兵鎮(zhèn)壓。起義者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遭到失敗。官軍肆行屠殺,積尸盈野。蔡五九在福建境之木麻坑被擒,余眾三十余人又在上虎蟑被圍殲。這次起義的直接導火線雖然是經(jīng)理中虛張頃畝、冒括田租擾民,但起義軍大張漢高祖劉邦的旗幟,反蒙復漢的目標是很鮮明的。一三一八年,贛州寧都縣劉景周因政府征括新租,又一次聚眾反抗,迫使朝廷免征新租。
阿失歹兒起義一三一二年(仁宗皇慶元年)滄州人阿失歹兒、覩海、塔海等聚眾起義,踏踐田禾,射死田主許大。這支起義軍在南到黃河,北至大寧的廣大地區(qū)內,往來流動,抗擊官軍,并射死寬徹大王。十一月,阿失歹兒等被捕,元朝將他們殘酷地肢解處死。
圓明和尚起義一三二一年(英宗至治元年)六月,陜西奉元周至縣終南景谷小高山僧圓明和尚,在扶風糾合蘇子榮等五十余人,各執(zhí)桑木笏,持二劍祀星斗起義。圓明自稱皇帝。圓明和尚俗姓自,名唐兀臺,三十七歲,原來是耀州美原縣探馬赤軍人。這年四月,他未小高山漱池邊建禪庵誦經(jīng),利用宗教組織群眾,周至人紛紛來燒香受戒,預定以七月五日攻打奉元路。因有人告發(fā),元朝事先得到消息,六月二十九日令樞密判官章臺前往搜捕。圓明與妻妙師及起義者沿秦嶺西走,被捕遇害。接著,又有■陽道士劉志先“以妖術謀亂”,也被章臺鎮(zhèn)壓。
趙丑廝、郭菩薩起義一三二五年(泰定二年)六月,河南息州民趙丑廝、郭菩薩倡言彌勒佛當有天下,號召群眾起義。元朝統(tǒng)治者對此十分恐慌,命大宗正府、刑部、樞密院、御史臺及河南行省各派官員聯(lián)合進行審處。用彌勒佛出世來號召和組織群眾是宋金以來民間起義的流行形式。元朝因而對此極為重視。趙丑廝等被捕治罪。
朱光卿、聶秀卿起義順帝至元三年(一三三七年)正月,廣東增城縣民朱光卿起義,石昆山、鐘大明等率眾響應,建大金國,改元赤符。四月,惠州歸善縣民聶秀卿、譚景山等制造軍器,奉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相結合。元朝命江西行省左丞沙的進行鎮(zhèn)壓。起義失敗,朱光卿被捕。同月,四川大足縣民韓法師起義,自稱南朝趙王,也遭到鎮(zhèn)壓失敗。
棒胡起義棒胡陳州人,姓胡,名閏兒,好使棒,進退技擊如神,因而被稱為棒胡,有徒百余人。一三三七年棒胡利用宗教組織群眾起事。胡山花及陳州人棒張、開州人輜軸李等均起而響應。棒胡攻破歸德府鹿邑縣,焚毀陳州,屯營于杏岡。元朝命河南行省左丞慶童率兵進討,在鹿邑岡擒棒胡,并收去起義者的彌勒佛小旗、宣敕及紫金印、量天尺等。
彭瑩玉、周子旺起義彭瑩玉又名翼,江西袁州南泉山慈化寺東村莊民家子,十歲入慈化寺為僧,能為偈頌,勸人念彌勒佛,用白蓮教組織群眾,以礦泉為人治病。一三三八年(后至元四年)彭瑩玉和他的弟子周子旺以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率眾起義。起義者背心皆書佛字,倡言有佛字者即可刀兵不入。周子旺自稱周王,自立年號,有眾五千余人。行省發(fā)兵前來鎮(zhèn)壓,子旺和瑩玉子天生、地生、妻佛母均被殺?,撚裢鲎呋次鳎^續(xù)組織起義,得到農民的掩護,官府無法捕拿。
一三四一年以后,各地各族人民起義,攻打州縣,史不絕書。這些起義,都還限于局部地區(qū),規(guī)模也較小,但人民反抗的怒潮不斷沖擊著元朝的腐朽統(tǒng)治,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下面是一三四一年到一三五一年十年間,各地人民起義的不完全的紀錄。
一三四一年四月,道州蔣丙等起義,破江華縣,掠寧遠縣。
十一月,道州路何仁甫等起義。
十二月,云南車里寒賽等起義。
本年山東、燕南各地起義軍,多至三百余處。
一三四二年七月,慶遠路莫八聚眾起義,攻陷南丹、左右兩江等處。
九月,京城反抗者四起。
一三四三年二月,遼陽吾者野人起義。
六月,回回刺里五百余人渡河,攻掠解、吉、隰等州。
八月,四川上蓬人民起兵反抗,朝廷派兵鎮(zhèn)壓。山東兗州人民起義,焚掠州城。
九月,道州蔣丙自號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
一三四四年七月,瀕海鹽民郭火你赤起義。起義軍在沂州、莒州之間起兵,擁立旗鼓,攻打城邑,釋放囚徒,往來于曹、濮、滑、浚、相、衛(wèi)等州。
八月,郭火你赤西上太行,由陵川入壺關,又經(jīng)磁、洛返廣平,殺元朝的兵馬指揮,還軍益都。朝廷派兵鎮(zhèn)壓。徐、泗、陳、蔡之民連年驚擾,河淮左右,舟車難于往來。
一三四五年,歲饑民貧,各地饑民起義反抗。
一三四六年三月,京畿及山東農民起義。
四月,遼陽因捕海東青煩擾,吾者野人及水達達起義。
五月,象州起義。
六月,汀州連城縣民羅天麟、陳積萬起義,攻陷長汀縣。
云南思可法起義,攻奪路甸。
十月,思州、靖州徭民起義,攻打武岡。
閏十月,靖州徭民吳天寶攻陷黔陽,殺湖廣右丞沙刺班,眾至六萬,繼續(xù)攻打沅州,陷武岡。
十二月,山東、河南人民起義。
一三四七年二月,山東、河南起義軍發(fā)展到濟寧、膝、邳、徐州。
四月,臨清、廣平、灤河、通州等處人民起義。
九月,八鄰部內哈刺那海、禿魯和伯起義,斷嶺北驛道。集慶路人民起義。
十月,哈刺火州等處人民起義,攻陷州城,殺使臣。
十一月,沿江人民起義。湖廣、云南各處起義。
十二月,河南農民在各處起義。元朝分兵鎮(zhèn)壓。
一三四八年三月,遼東鎖火奴起義,自稱大金子孫。遼陽兀顏撥魯歡自稱大金子孫,受玉帝符文,起義。吐著地區(qū)起義。福建人民起義。
四月,遼陽董哈刺起義。海寧州沭陽縣人民起義。湖廣莫萬五等起義,被捕。
十月,臺州方國珍起義,聚眾海上。臺州黃巖人方國珍,世以販鹽浮海為業(yè)。同里有蔡亂頭者,在海上行劫,被官府追捕。方國珍因受到株連,與弟方國瑛及鄰里避禍者逃入海中,聚眾數(shù)千人,劫奪漕糧,擒元海道千戶。元江浙參政朵兒只班領兵進討,在福州五虎門,被方國珍擒捕。
一三四九年正月,徭民攻陷道州。
三月,吳天寶再攻沅州,十二月攻辰州。
一三五○年間,南陽、安豐等地農民起義蜂起。
十二月,方國珍入海,攻掠溫州等地。元江浙行省左丞豐羅帖木兒領兵進討。
一三五一年六月,方國珍擒孛羅帖木兒,請降。元朝授方國珍兄弟官職。
自一三四一年以來的十年間,自京城至東北、嶺北、西北、西南、東南各地區(qū)都先后爆發(fā)了各族人民反抗元朝統(tǒng)治的起義。有人作詩嘲諷說:“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賈魯要開河,攪得天下鬧。”全國各地各族人民都起來作斗爭,元朝的統(tǒng)治難以維持了。
伯顏是蒙古蔑兒乞部貴族,自幼年侍武宗于藩邸,隨從北征,得到蒙古草原宗王貴族的支持。文宗自江陵北上,途經(jīng)汴梁,伯顏以河南平章率先擁戴,領兵扈從入京,對穩(wěn)定大都的政局起了很大作用。伯顏執(zhí)政,唐其勢忿忿不平,說:“天下本我家天下,伯顏何人,位居我上?”一三三五年,撒敦死。唐其勢任左丞相。唐其勢與撒敦弟知樞密院事答里,交通宗王晃火帖木兒等密謀發(fā)動政變,擁立文宗子燕帖古思。六月三十日,唐其勢率勇士闖入官廷。伯顏與知樞密院事完者帖木兒、中書平章政事定住等捕獲唐其勢及弟塔刺海處死。答納失里后因此被幽禁。七月,伯顏殺答納失里后。
答里在北邊,殺順帝使者,起兵。兵敗北奔晃火帖木兒。順帝派兵追襲。答里被擒,在上都處死?;位鹛緝鹤詺?。燕鐵木兒家族敗亡。朝政全由伯顏所把持。
獨專相權唐其勢被處死后,順帝不再設置左丞相,伯顏以右丞相獨專相權。在此以前,伯顏已封為秦王,賜金印,進封太師、奎章閣大學士,總領蒙古、欽察、斡羅思諸衛(wèi)軍都指揮使。誅唐其勢后,順帝又依蒙古傳統(tǒng),賜伯顏世襲答刺罕之號。下詔說:“伯顏為武宗捍御北邊,翼戴文皇,茲又克清大憨,明飭國憲,愛賜答刺罕之號,至于子孫,世世永賴”。順帝詔令伯顏與定住等每日在內廷議事。一三三八年七月,順帝又以伯顏有功,詔令在涿州、汴梁為伯顏建立生祠。次年,加號大丞相。在元朝歷代宰相中,伯顏權勢之顯赫,為前此所未有。
一三三五年,順帝獨任伯顏后,又改“元統(tǒng)”年號為“至元”。仍用世祖忽必烈年號,意在表明祖述世祖的成憲。伯顏初任相,輔佐順帝,遵循舊章,提倡農事,減除雜徭鹽稅,賑濟饑民。伯顏居第制度,也務從損約。但自誅唐其勢之后,伯顏專政自恣,肆行貪暴。任命的官員多向伯顏行賄,臺憲官也都議價得官。肅政廉訪司官,所至州縣,各帶庫子檢鈔秤銀。天下貢賦多入伯顏家,省、臺、院官多出其門下。伯顏自領諸衛(wèi)精兵,儀從甚盛。《元史·伯顏傳》說他“導從之盛,填溢街衢,而帝側儀衛(wèi)反落落如晨星。勢焰熏的,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顏而已?!?br/>
仇視漢人伯顏作為蒙古蔑兒乞部的貴族,在草原貴族的支持下,極力排斥漢人官員。伯顏對順帝說:“陛下有太子休教讀漢兒人書。漢兒人讀書,好生欺負人?!敝袝秸抡聫乩锾緝鹤嗔T科舉,得到伯顏的支持。一三三五年十一月,順帝下詔停止科舉取士,把各地儒學貢士莊田的田租改撥為宿衛(wèi)士的衣糧。一三三七年四月,又詔令省、院、臺、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郡府幕官之長,都用蒙古、色目人。又禁止?jié)h人、南人學習蒙古文字。這年,信陽州棒胡、廣東朱光卿等起義。順帝下詔說:棒胡、朱光卿等都是漢人。省、臺、院等漢人官應當講求誅捕之法,用意顯然是借以箝制漢官。伯顏甚至奏請殺死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順帝不允。怕顏視漢人如仇敵,在漢人官員文士中,空前孤立了。
排斥蒙古諸王唐其勢謀反,郯王徹徹禿(蒙哥后王)最先揭露。徹徹禿因而立有功勞,順帝詔以太平路為徹徹禿食邑,又賜蘇州田二百頃。伯顏出身蔑兒乞部,先世是蒙哥的奴隸,依照蒙古的傳統(tǒng),世代尊蒙哥后王為使長。伯顏勢盛,以此為恥,竟向順帝誣陷徹徹禿謀反,請求把他處死。順帝不允。伯顏擅自行刑,殺徹徹禿。又奏貶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不待順帝傳旨,即擅自行刑。伯顏白領精兵,又專擅錢谷,也招致順帝的不滿。
伯顏弟馬札兒臺早年侍武宗、仁宗。順帝即位,拜太保,鎮(zhèn)守北邊。馬札兒臺子脫脫,自幼為伯父伯顏收養(yǎng),順帝即位,任同知樞密院事。伯顏誅唐其勢,脫脫率領精兵剿捕,立有軍功。一三三五年,脫脫任御史中丞,一三三八年,進任御史大夫。伯顏專權,朝野不平。脫脫對其父馬札兒臺說:“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我們一家就全完了。不如先設法除他?!瘪R札兒臺贊同此議。脫脫又謀于他幼年時的漢人老師吳直方。吳直方說:“古書上有所謂大義滅親。大夫只知道忠于國家,不管其他。”脫脫向順帝自陳忠忱。順帝派遣心腹官員阿魯、世杰班與脫脫往來,察看他的言行。一三三九年,伯顏指使臺臣上言,漢人不可為廉訪使。脫脫向順帝奏請,遵守祖宗法度,廉訪使不要排斥漢人。伯顏大怒,對順帝說:脫脫雖是臣子,其心專佑漢人,應當治罪。順帝不準。伯顏擅貶宗王,順帝極為忿悶,泣告脫脫。脫脫與阿魯、世杰班定議除伯顏。
一三四○年二月,伯顏請奉太子燕帖古思出獵柳林。脫脫與世杰班、阿魯?shù)群现\,十五日封鎖京師城門,奉順帝命草詔,驅逐伯顏,貶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先遣太子怯薛去柳林迎回太子入城。夜半四鼓,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急赴柳林宣詔。次日,伯顏派人來京師城下詢問,脫脫在城上宣告:“有旨逐丞相。諸從官無罪”。伯顏請入城陛辭,不準。伯顏自真定南行,又有旨徙嶺南南恩州安置。伯顏在江西途中病死。江南漢人作詩諷刺說:“人臣位極更封王,欲逞聰明變舊章”、“虎視南人如草芥,天教遺臭在南荒”。蒙漢之間的矛盾空前地尖銳化了。
二、脫脫執(zhí)政 一三四○年二月,順帝與脫脫等除掉伯顏,馬札兒臺封太師,繼任為中書右丞相,脫脫知樞密院事,總領諸衛(wèi)親軍。脫脫弟也先帖木兒為御史大夫。馬禮兒臺父子總攬軍政。
同年六月,順帝追究明宗被毒死案,下詔撤除文宗皇帝廟主,貶大皇太后卜答失里,削去后號,遷東安州安置。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麗。七月,燕帖古思死。順帝這一措施,全面打擊文宗一系,剝奪燕帖古思的皇位繼承權,蒙古皇室之間的斗爭進一步激化。
馬札兒臺執(zhí)政半年,脫脫迫使他以老病辭相。一三四○年十月,脫脫任右丞相。宗正札魯忽赤帖木兒不花為左丞相。順帝下詔改明年年號為“至正”,實行改革。
脫脫執(zhí)政,改變伯顏的排漢政策。當年十二月,即首先恢復科舉取士。一三四一年,順帝親試進士七十八人。順帝為反對文宗,罷廢了文宗設立的奎章閣,但重開經(jīng)筵,命脫脫兼領,翰林學士張起巖知經(jīng)筵事。經(jīng)筵官每月進講三次。一三四二年又開史局,詔修遼、金、宋三史,脫脫為都總裁。中書平章鐵木兒塔識、中書右丞太平及張起巖、歐陽玄、呂思誠、揭傒斯等漢人文士為總裁。脫脫向順帝進奏說:“陛下臨御以來,天下無事,宜留心圣學。頗聞左右多沮撓者,設使經(jīng)史不足觀,世祖豈以是教?;剩ㄕ娼穑??”脫脫提倡文治和經(jīng)史,從而爭取到漢人官僚的支持。
但是,蒙古貴族內部的傾軋,仍在發(fā)展。一三四三年,原中書乎章別兒怯不花(成宗時逆臣阿忽臺之子)為中書左丞相,與脫脫不和。一三四四年,脫脫辭相,封鄭王。順帝以阿魯因為右丞相。一三四七年六月,別兒怯不花進為右丞相。別兒怯不花因與馬札兒臺有宿怨,構陷馬札兒臺免官,安置西寧州。脫脫請隨父同行。七月,又徙甘肅。十一月,馬札兒臺病死。順帝召脫脫回京。
一三三七年,順帝立弘吉刺氏字羅帖木兒女忽都為后,生子真金,二歲而死。順帝寵幸官女奇氏(高麗人),生子愛酞識里達臘,自幼養(yǎng)育于脫脫之家。燕帖古思流放而死,順帝立愛酞識里達臘為太子。奇氏為第二皇后。一三四八年,順帝命脫脫為太傅,提調太子宮傅,綜理東宮之事。次年,復命為中書右丞相。脫脫復相后,對于反對過他的官員,大加報復,排斥異己。元朝中樞的臣僚,繼續(xù)陷于相互傾軋之中。
三、軍政廢弛,鈔法敗壞 自成宗以來,蒙古貴族間爭奪皇位和爭奪權利的斗爭,連綿不斷,元朝的統(tǒng)治一直處在動蕩不穩(wěn)的狀態(tài)。政治極度黑暗,官場中貪污勒索,成為公開的風氣。駐在廣大漢地的官兵漸染頹風,以至喪失作戰(zhàn)的能力。自世祖以來,元朝的財政稅收政策,多次變動,長期無法解決。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被破壞和蒙漢貴族官員的貪婪揮霍,元朝的財政危機,到順帝時,已經(jīng)到了難以挽救的地步。元順帝和脫脫企圖用改造鈔幣的辦法來挽救危機,結果是加速了經(jīng)濟的崩潰。
官吏貪污伯顏執(zhí)政,公然賣官,賄賂公行。一三四五年,順帝下詔說:“聲教未洽,風俗未淳,吏弊未祛,民瘼滋甚”。依照“先朝成憲”,派出各路宣撫使,體察各地官吏,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職,五品以下就便處決。但是,各路宣撫使去到各地,實際上是借機勒索,為人民增加一重災禍。江西福建道宣撫使去后,當?shù)刈鞲枵f:“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庇终f:“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人們指責宣撫使“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涂炭而罔知”。上下貪贓成風,宣撫使也是貪官,當然無法過問。葉子奇揭露說:元朝末年,官貪吏污。問人討錢,各有名目。屬官始參曰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撤花錢(人事錢),逢節(jié)曰追節(jié)錢,生辰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日常例錢,送迎曰人情錢,勾追曰赍發(fā)錢,論訴曰公事錢(《草木子·雜俎篇》)。各級官吏,多方誅求,以貪賄為能事。元朝的國家機器日益腐化了。
軍隊衰朽駐在內地的蒙古軍兵,軍官例由貴族子孫世襲。他們與漢人雜居日久,也如金朝的猛安謀克那樣,日益沉迷聲色,飲酒謳歌,只知道剝削聚斂,甚至不能挽弓騎射。兵士也多是老病幼弱,甚至雇人代役,不習器仗,更不懂戰(zhàn)陣。武宗以來,皇室間的權位爭奪,主要依靠欽察、阿速等部組成的軍兵,皇室也依靠他們作為可靠的衛(wèi)軍。江南地區(qū)經(jīng)濟最為發(fā)展。這些地區(qū)的蒙古軍兵,也最為頹靡腐敗。繁勝的都會揚州、鎮(zhèn)江、建康,元初設置七個萬戶府,由宗王鎮(zhèn)守。順帝時有起義者三十六人聚集茅山道宮,出沒作戰(zhàn)。元朝調集三省兵上萬人捕剿,被起義者打敗。人們說:“從此天下之人,視官軍為無用。”河南、兩淮之地,鎮(zhèn)戍軍兵不多,又不能作戰(zhàn),遇有人民反抗,州縣要請命于大府,大府要請命于朝廷,然后才調兵去鎮(zhèn)壓,起義者早已遠去。作為元朝國家機器重要組成部分的軍隊,衰敗廢弛,元朝的統(tǒng)治難以維持了。
《南臺備要》所錄燒毀昏鈔規(guī)定“至正之寶”
鈔法敗壞順帝時財政竭蹶,一三五○年(至正《南臺備要》所錄燒毀昏鈔規(guī)定十年)十月,吏部尚書楔哲篤建議更改鈔法,鑄造銅錢。順帝和脫脫采納此議,十一月間下詔行使新錢鈔法,印造新的中統(tǒng)交鈔(又稱至正中統(tǒng)交鈔)。以中統(tǒng)交鈔壹貫文省權銅錢一千文,準至元寶鈔二貫。元初的中統(tǒng)交鈔,以絲為本,中統(tǒng)元寶鈔,以銀為本。此后的至元、至大鈔也都以銀為本。順帝新印至正交鈔,采楔哲篤的建議,以楮幣為母,銅錢為子。這種顛倒本末的提議,目的在于放手印造交鈔,以虛代實。朝臣呂思誠等提出駁議,說民間將“藏其實(銅錢)而棄其虛(鈔幣)”,順帝、脫脫不理。一三五二年,印造至正鈔一百九十萬錠,至元鈔十萬錠。一三五五年,印造至正交鈔多至六百萬錠。交鈔大量印行,無鈔本抵換。造成物價增長十倍。京師用料鈔十錠,不能換一斗粟。交鈔散滿人間,人民不愿使用,視如廢紙。郡縣貿易,以至以物易物。鈔法敗壞,元朝的財政經(jīng)濟,也隨之崩潰了。
黃河水患一三四二年以來,黃河開始在歸德府唯陽縣一帶泛溢。河北大名路、河間路、廣平路、彰德路,山西大同路、冀寧路等地區(qū)又大旱,發(fā)生嚴重的饑荒。大同災荒,至于人相食。一三四三年,河南等處饑荒。次年正月,黃河在曹州決口。同月,又在汴梁決口。五月間大雨,黃河又暴漲,平地水深二丈,沖決白茅堤和金堤。曹、濮、濟、兗等州都遭到水災。八月間,山東又大雨,民間遭災乏食,以至人相食。順帝命太平提調都水監(jiān),議修黃河、淮河堤堰。一三四五年七月,黃河又在濟陰決口,十月間再次泛溢。一三四六年、一三四八年,黃河繼續(xù)決口。濟寧路因而遷移到濟州。二月,元廷在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jiān),以工部郎中賈魯管領。一三四九年,又設立山東河南行都水監(jiān),專治河患。脫脫復相,召集群臣議治河事。賈魯上言二策,第一策是修筑北堤,第二策是疏塞并舉,挽河東行,使復故道。脫脫采納第二策,奏準命賈魯治河。
一三五一年四月,賈魯以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率領河南、北路軍民,大舉治河。調發(fā)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人,廬州等戍卒二萬人供役。自黃陵岡南達白茅堤,放于黃固、哈只等口,又自黃陵至陽青村,合于黃河故道,長約二百八十余里。兩岸埽堤并行(埽音掃sào。扎結石頭秫秸等物以阻水)。自靈武征調西夏水工作西埽。自京師附近征調漢人水工作東埽。自四月間開工,七月鑿河完成。八月決水故河。九月始通舟楫。十一月,各埽、堤完成,黃河恢復故道。賈魯治河成功,順帝命翰林學士歐陽玄作《河平碑》紀功,褒獎脫脫、賈魯。
但是,連年的水旱饑荒,河南、河北、山東等處的人民,已經(jīng)迫近死亡的邊緣。修黃河發(fā)動十五萬民工,哀苦之聲相聞,死者枕藉,人民的負擔極為沉重。元朝成功地修治了黃河水患,卻也加速了農民起義風暴的到來。
四、人民反抗斗爭的發(fā)展 元朝滅宋以后,江南地區(qū)的人民反元斗爭,即在四處興起。仁宗以后,斗爭逐漸發(fā)展到淮北和黃河流域,形成較大的規(guī)模。順帝時期,這一地區(qū)的斗爭逐步形成起義的中心。自西南到東北,到處點燃了燎原的星火。一場全國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在醞釀中。
下面是仁宗以來,一些地區(qū)的農民起義和人民反抗斗爭。
蔡五九起義一三一五年(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呢250匝馬丁在江西經(jīng)理田畝,贛州寧都民蔡五九等在兔子寮五王廟,殺豬置酒,聚眾執(zhí)刀起事。五九自號洞主。六月,起義軍襲寧都州,殺趙同知,燒四關。八月,攻陷汀州寧化縣,五九自稱蔡玉,騎馬列儀衛(wèi),打出漢高祖旗幟,大造戰(zhàn)棚、炮架等攻具,聲勢浩大。元廷被迫緩征新租三年,并以江浙、江西兩行省會兵鎮(zhèn)壓。起義者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遭到失敗。官軍肆行屠殺,積尸盈野。蔡五九在福建境之木麻坑被擒,余眾三十余人又在上虎蟑被圍殲。這次起義的直接導火線雖然是經(jīng)理中虛張頃畝、冒括田租擾民,但起義軍大張漢高祖劉邦的旗幟,反蒙復漢的目標是很鮮明的。一三一八年,贛州寧都縣劉景周因政府征括新租,又一次聚眾反抗,迫使朝廷免征新租。
阿失歹兒起義一三一二年(仁宗皇慶元年)滄州人阿失歹兒、覩海、塔海等聚眾起義,踏踐田禾,射死田主許大。這支起義軍在南到黃河,北至大寧的廣大地區(qū)內,往來流動,抗擊官軍,并射死寬徹大王。十一月,阿失歹兒等被捕,元朝將他們殘酷地肢解處死。
圓明和尚起義一三二一年(英宗至治元年)六月,陜西奉元周至縣終南景谷小高山僧圓明和尚,在扶風糾合蘇子榮等五十余人,各執(zhí)桑木笏,持二劍祀星斗起義。圓明自稱皇帝。圓明和尚俗姓自,名唐兀臺,三十七歲,原來是耀州美原縣探馬赤軍人。這年四月,他未小高山漱池邊建禪庵誦經(jīng),利用宗教組織群眾,周至人紛紛來燒香受戒,預定以七月五日攻打奉元路。因有人告發(fā),元朝事先得到消息,六月二十九日令樞密判官章臺前往搜捕。圓明與妻妙師及起義者沿秦嶺西走,被捕遇害。接著,又有■陽道士劉志先“以妖術謀亂”,也被章臺鎮(zhèn)壓。
趙丑廝、郭菩薩起義一三二五年(泰定二年)六月,河南息州民趙丑廝、郭菩薩倡言彌勒佛當有天下,號召群眾起義。元朝統(tǒng)治者對此十分恐慌,命大宗正府、刑部、樞密院、御史臺及河南行省各派官員聯(lián)合進行審處。用彌勒佛出世來號召和組織群眾是宋金以來民間起義的流行形式。元朝因而對此極為重視。趙丑廝等被捕治罪。
朱光卿、聶秀卿起義順帝至元三年(一三三七年)正月,廣東增城縣民朱光卿起義,石昆山、鐘大明等率眾響應,建大金國,改元赤符。四月,惠州歸善縣民聶秀卿、譚景山等制造軍器,奉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相結合。元朝命江西行省左丞沙的進行鎮(zhèn)壓。起義失敗,朱光卿被捕。同月,四川大足縣民韓法師起義,自稱南朝趙王,也遭到鎮(zhèn)壓失敗。
棒胡起義棒胡陳州人,姓胡,名閏兒,好使棒,進退技擊如神,因而被稱為棒胡,有徒百余人。一三三七年棒胡利用宗教組織群眾起事。胡山花及陳州人棒張、開州人輜軸李等均起而響應。棒胡攻破歸德府鹿邑縣,焚毀陳州,屯營于杏岡。元朝命河南行省左丞慶童率兵進討,在鹿邑岡擒棒胡,并收去起義者的彌勒佛小旗、宣敕及紫金印、量天尺等。
彭瑩玉、周子旺起義彭瑩玉又名翼,江西袁州南泉山慈化寺東村莊民家子,十歲入慈化寺為僧,能為偈頌,勸人念彌勒佛,用白蓮教組織群眾,以礦泉為人治病。一三三八年(后至元四年)彭瑩玉和他的弟子周子旺以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率眾起義。起義者背心皆書佛字,倡言有佛字者即可刀兵不入。周子旺自稱周王,自立年號,有眾五千余人。行省發(fā)兵前來鎮(zhèn)壓,子旺和瑩玉子天生、地生、妻佛母均被殺?,撚裢鲎呋次鳎^續(xù)組織起義,得到農民的掩護,官府無法捕拿。
一三四一年以后,各地各族人民起義,攻打州縣,史不絕書。這些起義,都還限于局部地區(qū),規(guī)模也較小,但人民反抗的怒潮不斷沖擊著元朝的腐朽統(tǒng)治,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下面是一三四一年到一三五一年十年間,各地人民起義的不完全的紀錄。
一三四一年四月,道州蔣丙等起義,破江華縣,掠寧遠縣。
十一月,道州路何仁甫等起義。
十二月,云南車里寒賽等起義。
本年山東、燕南各地起義軍,多至三百余處。
一三四二年七月,慶遠路莫八聚眾起義,攻陷南丹、左右兩江等處。
九月,京城反抗者四起。
一三四三年二月,遼陽吾者野人起義。
六月,回回刺里五百余人渡河,攻掠解、吉、隰等州。
八月,四川上蓬人民起兵反抗,朝廷派兵鎮(zhèn)壓。山東兗州人民起義,焚掠州城。
九月,道州蔣丙自號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
一三四四年七月,瀕海鹽民郭火你赤起義。起義軍在沂州、莒州之間起兵,擁立旗鼓,攻打城邑,釋放囚徒,往來于曹、濮、滑、浚、相、衛(wèi)等州。
八月,郭火你赤西上太行,由陵川入壺關,又經(jīng)磁、洛返廣平,殺元朝的兵馬指揮,還軍益都。朝廷派兵鎮(zhèn)壓。徐、泗、陳、蔡之民連年驚擾,河淮左右,舟車難于往來。
一三四五年,歲饑民貧,各地饑民起義反抗。
一三四六年三月,京畿及山東農民起義。
四月,遼陽因捕海東青煩擾,吾者野人及水達達起義。
五月,象州起義。
六月,汀州連城縣民羅天麟、陳積萬起義,攻陷長汀縣。
云南思可法起義,攻奪路甸。
十月,思州、靖州徭民起義,攻打武岡。
閏十月,靖州徭民吳天寶攻陷黔陽,殺湖廣右丞沙刺班,眾至六萬,繼續(xù)攻打沅州,陷武岡。
十二月,山東、河南人民起義。
一三四七年二月,山東、河南起義軍發(fā)展到濟寧、膝、邳、徐州。
四月,臨清、廣平、灤河、通州等處人民起義。
九月,八鄰部內哈刺那海、禿魯和伯起義,斷嶺北驛道。集慶路人民起義。
十月,哈刺火州等處人民起義,攻陷州城,殺使臣。
十一月,沿江人民起義。湖廣、云南各處起義。
十二月,河南農民在各處起義。元朝分兵鎮(zhèn)壓。
一三四八年三月,遼東鎖火奴起義,自稱大金子孫。遼陽兀顏撥魯歡自稱大金子孫,受玉帝符文,起義。吐著地區(qū)起義。福建人民起義。
四月,遼陽董哈刺起義。海寧州沭陽縣人民起義。湖廣莫萬五等起義,被捕。
十月,臺州方國珍起義,聚眾海上。臺州黃巖人方國珍,世以販鹽浮海為業(yè)。同里有蔡亂頭者,在海上行劫,被官府追捕。方國珍因受到株連,與弟方國瑛及鄰里避禍者逃入海中,聚眾數(shù)千人,劫奪漕糧,擒元海道千戶。元江浙參政朵兒只班領兵進討,在福州五虎門,被方國珍擒捕。
一三四九年正月,徭民攻陷道州。
三月,吳天寶再攻沅州,十二月攻辰州。
一三五○年間,南陽、安豐等地農民起義蜂起。
十二月,方國珍入海,攻掠溫州等地。元江浙行省左丞豐羅帖木兒領兵進討。
一三五一年六月,方國珍擒孛羅帖木兒,請降。元朝授方國珍兄弟官職。
自一三四一年以來的十年間,自京城至東北、嶺北、西北、西南、東南各地區(qū)都先后爆發(fā)了各族人民反抗元朝統(tǒng)治的起義。有人作詩嘲諷說:“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賈魯要開河,攪得天下鬧。”全國各地各族人民都起來作斗爭,元朝的統(tǒng)治難以維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