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漢字改革,業(yè)內人士建議很多,看法不少。而這種狀況延續(xù)千年,從秦代統(tǒng)一文字開始就有了不同聲音,特別是到了清代、民國這種呼聲更高。到了現代,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不同時間點上都提出了漢字教育改革的方案。
如1950年對文字改革提出了六種拼音方案,當時經毛澤東主席批準采用了拉丁字母式漢語拼音法。1958年人大代表會議批準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小學課堂開始使用。
關于漢字簡化工作,從殷商時期就開始了。金文有些復雜化,此后逐步走向簡化。六國文字到秦統(tǒng)一為小篆,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國家力量進行簡化、規(guī)范工作,所謂“書不異形,音不異聲”。漢代的隸取代小篆,唐楷取代隸書,宋代刻印完成漢字定型。如果說秦以前的漢字改革都是一種俗定 。這些改革或簡化、或完善、或補充、或修改,都對漢字向更實用、更好認的方向發(fā)展。到了近代,漢字改革向明文規(guī)定方向發(fā)展。如1950年代搞了一個簡化方案,1964年搞了一個漢字簡化總表,前些年又搞了一個補充規(guī)范字表。以上拼音與簡化字二項改革都是為方便聽、讀、寫展開的。所以各種識字法應運而生,所謂集中識字。注音識字、速成識字、韻語識字、字理識字,還有分散法、集中法、遷移法、析分法等等??梢姷梦覀冊谧x、寫、認上確實花了不少功夫,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取得不少成果。但不可否認,正因為我們專注于這些,卻忘掉了從字源上認字、識字這個至關重要點,從而造成了全面性的漢字認知水平不高,甚至一些大學教授對很多漢字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何況中小學生。
中華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都凝聚在一個漢字中,但很遺憾的,我們一些搞教育的人甚至站在這對立面大談漢字的幾大缺陷。說什么“漢字是非科學性表義”“繁雜的結構”“一義多音,多音多義,讓人容易誤讀”“很多字形相同,不易辨析”“五花八門寫法”等等,這些人甚至想用拼音文字取代現有文字。這一個個漢字都是凝結著中華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每一個漢字都濃縮著中國人的情懷,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一首動人的故事。這些甲骨文甚至更遠的文字都是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的見證、積累和內心的由衷表達。
如“進(進)”,用一只短尾鳥來表示,先人從生活中獲知,這鳥的生理特點只會進不會退,于是有了漢字“進”;用一個十字交叉的路,表示“行”;中間加了一個人形,即為道路的“道”。先人們還把自然界的氣象形態(tài)風、雨、雷、電用寥寥數筆呈現;他們又把植物中的草、木、果、樹、桑、麥用簡明符號明白無誤地記錄了植物的分類;用戎、戊、戌、戈、斧等冷兵器,給予了當時不同地位和權利權力的象征;用美、每、婦、女、奴等描繪了遠古婦女的生活地位及情感;用考、老、幼、長描述了原始的倫理道德觀,等等。正是這些遠古的文字,把一個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記載、傳承下來。如果我們能真正追根溯源、虔誠消化這先人恩賜的禮物,那么歷史長河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厚重積淀將無限可能地滋補我們的情懷、學識與修養(yǎng),從而使中華民族軟實力更加超越世界。
漢字難學嗎?是!但漢字又很容易學,只是看你怎么學。很顯然,我們必須循著古人造字的思路去學,而不是從引申中、演繹中去學。當我們無限接近古人的原始想法時,那么你解開漢字密碼的鑰匙即可獲取了。
古人造字思路在哪?在象形字中,也就是說我們稱之為偏旁部首的構件。或許有人會說,我們至今認識的近兩千個甲骨文還有不少不同意見,怎么學?但甲骨文中象形字都有相對穩(wěn)定的認識度,也正是這些象形字繁衍了中華漢字的族群,而恰恰這些字具有強烈的基本特征,即,形義統(tǒng)一明了,而我們學者即可因形求義??梢哉f,認識了這些象形字,基本就打開了古漢字大門。那些詬病漢字的學者與老師,其實疏于古漢字的本質,如果我們從小就關注甲骨文象形字,如,“佳”是短尾鳥,組成漢字縱然他有七十二變,或“進”、或“摧”、或“隻”、或“雙”,這些相同的是象形字“鳥”,不同的是象形字“辵”“手”,兩者組合意思表達十分清晰。又如“咸” “或”“我””臧” 等,其中由戈與其它象形字組成“戈“具有共同性,而其它構件則是不同字義的符號代表,或不同字音符號代表。如果我們把這些組合對應地配合現代漢字學習,那些對漢字責難的問題不是可以很容易理解嗎?
如今我們把這些易于解決又能把學習漢字中困難迎刃而解,并能真正獲得漢字原始意義的做法棄之一邊,而花更大力氣來讀、寫、認,這不是舍本逐末嗎?更不要說這些象形字更加符合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調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的最簡單辦法嗎?
很高興我們現在也看到一些學者老師已經初步認識到漢字教學中的弊端和亟待解決的迫切性。一位知名學者提出“擦掉漢字的灰塵,讓當今的孩子們看到古老的光輝”。
“讓孩子們看到古老的光輝”,可怎么讓?我們六十多年來已經定下來漢字教學的方法、方式、法規(guī)怎么改?但我想教育部門總應有人進行專題研究,找到合適的推進方式。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非遺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