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再造斯文:1985、1986年的文化講習班

課堂、講壇,自古是師者的道場。但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三尺講壇就成了“無產階級不去占領就被資產階級占領”的階級斗爭前沿陣地,大搞“泥腿子登講堂”“工農兵進學校”。狂躁的思想泡沫破滅后,中國人回歸

課堂、講壇,自古是師者的道場。但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三尺講壇就成了“無產階級不去占領就被資產階級占領”的階級斗爭前沿陣地,大搞“泥腿子登講堂”“工農兵進學校”??裨甑乃枷肱菽茰绾?,中國人回歸常識理性,術有專攻,知識總要由知識者傳承。

1985年3月4日至3月24日,北京,中國文化書院籌委會和九州知識信息開發(fā)中心聯合舉辦第一期“中國文化系列講習班”。

這是中國文化書院成立后舉辦的第一項大活動:“有國內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任繼愈、侯仁之、金克木、虞愚、牙含章、石峻、吳曉鈴、戴逸、何茲全、丁守和、陰法魯、朱伯崑、湯一介、龐樸、李澤厚、孫長江等19名著名學者,國外杜維明、袁曉園以及臺灣知名學者陳鼓應等為講習班作了精彩的講演?!薄奥犝n學員200余人,來自全國各地。”

講習班1985年1月10日開始報名,2月5日截止,名額有限,按報名先后錄取,學費每人200元。3月4日開班,24日結束,共20講。200元的學費在當時是什么概念呢?查《中國經濟年鑒》可知1985年中國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費支出為673.2元,這是當時一個中國居民近4個月的生活費啊!這里的生活費支出,包括了食品、衣著、醫(yī)療、燃料、文娛等購買商品支出,也包括了房租、水電、學雜、交通等非商品支出,而且同期農民平均每人的年生活消費支出僅317.42元!但如饑似渴的人們要爭先恐后是為了這樣一份名單和講題:

馮友蘭(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哲學特質》

梁漱溟(政協委員、中國著名學者):《中國文化要義》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

任繼愈(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題目待定

牙含章(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藏學與漢學》

吳曉鈴(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典戲曲》

戴 逸(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明清思潮》

石 峻(人民大學教授):《佛教與中國文化》

虞 愚(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1《中國書法藝術》

2《中國名學、印度因名學及西方邏輯的異同》

陰法魯(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古典音樂》

朱伯崑(北京大學教授):《易學與中國文化》

湯一介(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

1《道教的產生與特點》

2《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真善美問題》

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儒家哲學與世界現代化》

陳鼓應(臺灣知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老莊哲學與尼采哲學比較研究》

第一位演講者就是92歲高齡的梁漱溟先生。湯一介先生后來回憶:“在這次講習班上梁漱溟先生以《中國文化要義》為題作了兩個多小時的演講,這是1953年梁先生受到毛澤東批判后的第一次公開演講。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書院歷史上不能不記下來的一頁”。對于這不能不記下來的一頁,李中華先生留下了生動的文字——

1985年3月,文化書院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舉辦了第一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習班”。梁先生是我們邀請在該班上作講演的第一個人。當我們帶著講習班的宗旨和要求去請他時,他同樣愉快地答應下來,并提出了許多建議。開班的那一天,北京城內晚冬的殘寒尚未退盡,寒風席卷著干旱的沙塵,吹打在人們的臉上,有一種麻木窒息的感覺。我們坐在禮堂講臺一側的休息室里,等待著梁生先的到來。這時臺下的攝像機早已架好,各式各樣的錄音機幾乎擺滿了講臺的周圍,禮堂的坐席上也已坐滿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聽眾,準備聆聽這位與世隔絕達30年之久的傳奇式學者的講演。大家懷著一顆與其說是敬仰的心情,還不如說是一種好奇的心理,因為梁先生自1953年發(fā)生了那起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頂撞的事件后,幾乎是斷絕了與社會的聯系。在政治上,梁漱溟簡直被塑造成跳梁小丑,在許多人的眼里,梁漱溟的名字是與反動分子劃等號的。因此,這次講演是梁先生沉默30年后,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講話,所以引起許多人的好奇。

講演于上午9時開始,梁漱溟先生準時來到會場。當他坐到演講席上時,臺下一片寂靜。雖然當時梁先生已是92歲高齡的老人,但口齒、思路都很清楚,講話亦很生動幽默。如在講到近代中國何以落后于西方列強時,他說:“原因不是中國進步慢,或中國人不聰明。慢倒不要緊,慢慢騰騰地進步也總有個到的時候??!”“問題就在這里,如果走得慢,也能趕上??墒侵袊俗卟砹寺?,走到另一邊去了?!敝v到這里,梁先生以啟發(fā)式的口吻提出問題說:“中國人走到哪邊去了呢?中國人的心思、思想、精神用到哪里去了呢?”他略微停頓一下,然后說:“中國人把文化的重點用在了人倫關系上。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好等等,這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倍鞣絽s與中國不同,“近代的西洋人,我常以八字概稱之,即:‘個人本位,自我中心’。西方人要求自由、平等,都是從此而來的。這恰好與中國不同。中國的道理是彼此互以對方為重。按中國傳統(tǒng)的話叫做‘禮讓為國’,也就是以對方為重,不是強調自己。這一精神與‘個人本位,自我中心’剛好是兩回事,剛好相反”。

那么,未來社會,人類究竟要走哪一條路呢?梁先生說:“我以為,就人類的前途來看,禮讓二字必將取代西洋人的‘自我中心’,將來一定要講禮讓?!裕缥宜?,如我所見,世界的前途將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也就是物支配人的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轉而為人支配物的社會。人為主、人支配物的社會是必然要到將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這是我所信奉的?!?/p>

……

梁先生的講演歷時近兩個小時,我們擔心他過于勞累,曾幾次請他休息,但他都不以為然。當時正值換季時節(jié),講演廳里已斷了暖氣,我們坐在舞臺一側的小屋子里,尚感到時有寒氣襲來,陣陣陰冷。但梁先生講演專一,其精神早已與臺下聽眾融為一體??此先思揖穸稊\,不但沒有一點寒意,還不時用手帕擦抹額頭上的污漬。從旁看去,真是一幅絕妙的夫子授學圖。11點講演結束,但未等梁先生走下講臺,便被幾十位好學青年團團圍住。有的請他題字,有的向他請教問題。梁先生毫無倦意,順筆題箋,侃侃而答,此時他所煥發(fā)出來的朝氣,不啻一個剛剛畢業(yè)走上講臺的年輕人,可此時梁先生已值92歲高齡!

“對這次講習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上海《文匯報》《讀書周報》以及《中國日報》《美中交流通訊》新加坡《新明日報》等幾十家報紙都作了報道。”

首期文化講習班的一舉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文化書院的創(chuàng)建者,比之于此前“炒老玉米豆,養(yǎng)蝎子,倒釘子、麻袋、車皮”的各種以商養(yǎng)文的餿主意,收費辦班,以文養(yǎng)文,一舉中的。于是,在1985年9月27日發(fā)出了第二期講習班的招生通知?!?0月中旬,由湯一介同志主持研究了關于舉辦第二期講習班事宜,決定在1986年1月1日至16日,文化書院在京舉辦第二期講習班,主要內容為‘中外文化比較’,并開始著手招生工作?!薄?/p>


梁漱溟、杜維明、任繼愈(左起)

1986年元旦第二期講習班開班。“一月一日在外交學院禮堂舉行了開學典禮。中外著名學者梁漱溟、張岱年、任繼愈、湯一介、李澤厚、龐樸、孫長江、包遵信、樂黛云、鄒讜、杜維明、成中英、魏斐德、姜允明、趙令揚、劉年令、冉云華及來自祖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700余名學員,來自新加坡、日本、西德的十幾名外國學員參加了開學典禮。梁漱溟、張岱年、湯一介、李澤厚、鄒讜、杜維明等在開幕式上講了話?!?/p>

這里,我們有必要關注一下學員的構成。

參加“中外文化比較”講習班的700多名學員中,來自高校、科研單位的占60%以上;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7.4%,其中已畢業(yè)和在讀的碩士、博士研究生185人,約占學員總數的24.6%,具有教授、副教授、講師職稱的130余人,約占學員總數的20%,有的還是知名學者、學部委員;學員中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65歲,19-30歲的,約占學員總數的53%,31-49歲的,約占學員總數的37%,50-65歲的,約占學員總數的10% 。

文化講習班的熱烈氣氛不但鼓舞著主辦者,授課講師們也被激勵、被感染著。第二期講習班授課講師共18位中外學者,作了20場專題講座。其中,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近十名外籍教授,在歷時16天的講習班中作了12次學術專題講座。面對“700余名全國各地的學者濟濟一堂,共同研討東西方文化問題,使國外學者非常吃驚。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fā)展署的教育行政學專家劉惠霞博士說:‘我經常參加世界各種學術會議,到處跑,像這樣大型的學術會議是非常少見的。我從上海廣州一路上來,走了好幾個地方,到處都在議論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有的化學研究所和工廠都有許多人想來參加,中國這樣多人關心文化問題,真是不簡單?!绹耐拇髮W教授成中英先生說:‘我是第一次來中國,這樣大型的學術講座,很難得,而且學術氣氛很活躍,我覺得非常好?!绹又荽髮W研究員陳鼓應先生在講座開端神情激動地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所有參加這次研究班的教授、學員都要特別珍惜這次機會。這樣的大型研究班能辦成非常不容易。這在臺灣是不能想象的。那里30人以上的集會就必須報警方。研究班說明:中國大陸政府確實開明。’”因為氣候原因航班停飛,在機場等候了兩天兩夜的澳大利亞馬克理大學姜允明教授說:“中國文化書院和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能夠在中國學術界引起這樣大的反響,使我深深感覺到中國確實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她正在前進?!苯淌诓活櫰?,為講習班開了第一課,他興奮地表示:“我身體有些疲勞,但我的精神卻從未像今天這樣好?!泵绹鸫髮W杜維明教授說:“后工業(yè)社會的世界文明將轉向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核心的文明?!?/p>

講習班的學術空氣非?;钴S,學員們自發(fā)地組織學習小組交流討論,有的以宿舍為單位,有的以生源地為范圍進行交流活動。講習班還組織了各種專題座談會,如:“理工科大學生中的社會科學建議”座談會;“如何改進和加強高校的馬列主義教學”座談會;“文化的未來”討論會;“中外哲學家對話”座談會。其中,以“如何改進和加強高校的馬列主義教學”為內容的高校哲學教學改革座談會,與會者人數最多,因本次講習班學員中有近160名學員是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工作的,1月10日下午舉行的座談會,有80余人參加,北京市高校哲學教學協會會長謝龍主持了座談會。

參加講習班的學員普遍反映強烈,遼寧省社科院語言文學所所長張明說:“現在中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期,不恰當的比喻,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有些類似文藝復興時期。你們這個班開了文化教育的新風之先,是值得稱頌的?!贝猴L出版社的邵光說:“通過學習,對中國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感到祖國文化的精華必須繼承,同時也感到對傳統(tǒng)文化改造的艱巨性?!睂W員們稱贊講習班的授課方式,南京師大歷史系劉曼春說:“通過講課,使我們增長知識,廣開思路,知道別人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再由我們自己加以比較,就可以做出有益的結論?!?參加講習班的還有不少來自工礦企業(yè)的領導和技術人員,江西汽車制造廠的黨委書記楊洪基、宣傳部長杜彬、總工程師張吉良一起來參加了講習班。當被問到搞企業(yè)為什么對此有興趣?企業(yè)界的學員說:沒有現代化的人,現代化的企業(yè)就難于奏效。現代化的企業(yè)是現代科技、信息、管理的綜合體,必須建立在現代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必須依靠具有現代文化素質的人。

1986年8月,中國文化書院“在北京大學開辦第三期文化系列講習班,主題為‘科技與文化’。主講人有:余謀昌、李紹崑(美國)、吳允曾、馬希文、包遵信、殷登祥、張岱年、金觀濤、丁守和、柳樹滋、方藥宗、沈德燦、沈小鋒、吳良鏞等”。

1986年12月,“中國文化書院舉辦第四期文化系列講習班,主題為‘文化與未來’。主講人為:湯一介、秦麟征、龐樸、樂黛云、王勇領、陳傳康、詹姆士·阿倫·戴特(Joms.A.Dator)(世界未來學會及羅馬俱樂部成員)、維克多·斯卡迪格列(Victor Scardigli)、佛蘭克·費瑟(Framk Feathen)、魯爾夫·霍曼(Rolf Homan)(世界未來聯合會執(zhí)行委員)、吉姆·戴特(Jim Dator)(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秘書長)、蓋伊·克里斯托佛林(Gaye Christffersen)、埃利歐羅娜·瑪西妮(Eleonora Barhieri Masini)(世界未來聯合會主席)。這次講習班著重介紹、探討了世界文化的未來發(fā)展,東西文化交流沖突之歷史及中國文化的前途等問題?!?/p>

這幾期大規(guī)模的文化講習班,為初創(chuàng)的中國文化書院展示了形象,奠定了其在80年代中國思想文化運動中的地位。

本文摘錄自《80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陳越光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8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