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文化特約作者 海蒂
7月22日,2018年香港書展進入第5天,“名作家講座”系列迎來今年最受期待的嘉賓——臺灣作家龍應臺。
龍應臺在演講中。海蒂攝
早在6月底官方網(wǎng)站剛剛開放報名通道后,以龍應臺為首的數(shù)場名人講座便早早被預約搶座,筆者抵達書展第一天就同時聞訊,報名量第一的便是由龍應臺主講的“人生中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天長地久》讀書會”,僅僅預約人數(shù),就高達3000位。
香港書展辦到第十九年,往事并不如煙。許多令人難忘的瞬間轉(zhuǎn)瞬即逝,在這片哪怕是被稱為“文化沙漠”和“消費天堂”的地方,仍舊有許多人,奔走堅持,為這篇土地上閱讀和寫作的人,尋求一個最佳的入口與出口。
當天下午兩點半,香港會展中心演講廳,龍應臺出現(xiàn)在門口,白色西裝,藍色V領(lǐng)衫,深色西褲,輕便皮鞋,利落短發(fā)。她由2000個座位的中間徑直穿過走向舞臺,讀者的目光和掌聲漸次響起。
前七排都是龍應臺的友人。她曾在香港工作九年,同時以潤物細無聲的生命力影響著兩岸三地的讀者。前來探望龍應臺的,既有從前的同事,亦有僧侶、傳媒界前輩、學者、作家以及公眾人士。連并現(xiàn)場千余位各地趕來的讀者,大家共同期待的,是這一次龍應臺久違的公眾見面。
2017年8月,龍應臺移居屏東潮州鎮(zhèn),照顧母親美君,開始鄉(xiāng)居寫作。
2018年4月,《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正式出版。
“為什么天長地久不是十九篇給美君的信構(gòu)成?如果讀者只看到親情的部分,其實就只看到了一半。有了其他35則,才是全貌。”
19封寫給母親的親筆信飽蘸親情,另外穿插35篇客觀冷靜以母親年代為背景的文章,共同構(gòu)成《天長地久》。
“這首詩,美君做了一個粉紅色的標簽貼在書上。這是美君每讀必哭的一段?!?/p>
從一首藏在美君心頭的詩開始,龍應臺開啟了這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會”。
主會場的兩千名讀者,齊聲朗讀起這首被龍應臺摘錄進書中《樂府》一文的漢樂府詩歌。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主會場觀眾就達到兩千人,另有一千人在分會場觀看直播。海蒂攝
1.沙漠玫瑰
如何看待自己的母親,美君?
龍應臺用一個故事給出了答案。
“我寫過一個‘沙漠玫瑰’的故事。有朋友曾從以色列給我?guī)硪话迅刹?,看上去是一捧雜草,他說你只要用水養(yǎng)著就好了。我?guī)Щ丶液蠓旁谝粋€盛水的盤子里,過了幾天后,我發(fā)現(xiàn)它枯黃的底部突然有一點綠。過了幾天,突然看到它綠的部分一直往上延伸,到了第八天,它整朵變成玫瑰型的綠色花。
當我發(fā)現(xiàn)它真的開展成玫瑰時,我的鄰居剛好在。
我對這朵玫瑰的反應是‘驚人的美’,他的反應是,不過是雜草而已。
他對我的反應覺得錯愕,我對他的反應也非常錯愕。
差別在哪里?
因為我知道它的前面,知道它的歷史。但鄰居只看到了此刻。我們眼睛中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美君其實就是一朵沙漠玫瑰。
你必須知道它前面是什么,才能真正欣賞跟了解它真正是什么。
事實上,沒有哪一個人的父親母親不是沙漠玫瑰?!?/p>
2.木頭書包
安東尼墜機在利比亞沙漠的時候,十歲的中國女孩應美君正在跟父母談判:哥哥功課不好不是我的錯。如果我自己掙學費,你們讓不讓我去上學?
抽著水煙的地主父親饒有興味地看著這個強悍的小女孩,笑說:好啊。
美君就到佃農(nóng)的花生田裡去挖花生,放在籃子裡到市場叫賣?;ㄉ鋵嵸u不了幾毛錢,但是大人讓步了,而且母親還特別請街上的老木匠為美君做了一個木頭書包。
美君二十四歲那年離開了家鄉(xiāng),從此關(guān)山難越,死生契闊。她不知道,為了建水壩,家鄉(xiāng)古城沒入水底,三十萬人被迫遷徙,美君的母親從此顛沛流離,塵埃中輾轉(zhuǎn)千里。
二??七年,我追美君的親人追到了江西婺源,表哥突然把一個木頭盒子交到我手上,說,「這是你媽媽的書包??」
歷史的憂愁彷彿湖中水草,在天光水影的交錯中隱隱迴盪。
美君的母親,在女兒離開後,一輩子緊緊抱著這個木頭書包,發(fā)配邊疆,跋山涉水,墮入赤貧,但是到死都守著這個木頭書包。
我很慢很慢地打開,裡面竟然有兩行藍色鋼筆字:
此箱請客勿要開 應美君自由開啟
藍墨水清晰如昨日未乾的眼淚。
(摘錄自天地圖書出版《天長地久》,第98頁,《木頭書包》,龍應臺)
木頭書包,是第二個解讀美君的關(guān)鍵詞。
這個出現(xiàn)在讀書會開頭視頻中,令全場觀眾共同了解到美君的木頭書包,是龍應臺打開母親的密碼,“此箱請客勿要開 應美君自由開啟”兩行字,更是串聯(lián)起母親這一邊的家族情感。
從母親美君,講到讀者更為熟悉的兩個兒子安德烈和飛力普,在龍應臺的思維脈絡(luò)中,自己與上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的情感交匯,在某種程度上是互換的。通過母親,更加理解親子關(guān)系的相處;通過與兒子們的交談,也從一定程度上,再次了解自己與母親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三代人,最常有的是體恤和不忍?!?/p>
龍應臺話語輕柔,卻重重地把這句話扎在讀者的心里。
如何體恤或者如何不忍?答案,亦因每個人的經(jīng)歷際遇,有所不同。
作家龍應臺。海蒂攝
3.黑盒子
“那一代碎片中走出來的人,心里是關(guān)著緊緊的黑盒子的人。”
隱喻與隱喻環(huán)環(huán)相扣,作為大眾樂于熟讀的作者,龍應臺靠近淺白,用日常意象呼喚讀者共鳴。
黑盒子是什么?是上一代人的愛情或戰(zhàn)亂故事,是沙漠玫瑰變身前深處的沙漠,是我們每一個人解開自己家族史秘密的關(guān)鍵繩結(jié)。
“想了解你的母親和我的母親或者沙漠玫瑰,必須首先了解那片沙漠。我鼓勵美君寫回憶錄。我希望每一個人給你們家的‘美君’做口述歷史?!?/p>
4.母親與母親(現(xiàn)場演講節(jié)選)
做了母親后,《目送》里寫,我第一次送16歲的安德烈去機場,他拐彎進入安檢,沒有回頭,我當時覺得好殘忍。
但我想想我23歲離開臺灣去美國讀書,美君是怎么目送我?我有回頭看背后的美君么?我一定沒有。
但是因為看到了安德烈16歲不回頭的鏡頭后,我很快有了自覺,馬上意識到,我要很認真做一件事情,單獨跟孩子去旅行。
當你們兩個人,都從各自的環(huán)境里拔出來到了第三地時,你們都會給彼此一定專注。那個交流是其他完全不能比擬的高頻時光。此后我們有了旅行的經(jīng)驗。
這種旅行,使得母子之間一年又一年成長,從少年變成青年變成成年。
而他們也得以看到自己的母親,從壯年進入初老進入老年。
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過程。
我很有自覺做了這件事對不對?可是我有沒有設(shè)身處地為我的母親做這件事?我沒有。
我的自覺僅限于我要從女性的box里解放我自己,變成孩子的朋友。
我沒有做到,我身后也站著一個頭發(fā)已經(jīng)全白的女人,而且一輩子沒有打開心里話。她從來沒有跟我說過思念我,從來沒有表達過:你竟然沒有回頭,我崩潰了。她沒有表達力,因為她沒有,我也沒有看見她。
等到我看見的時候,是什么時候呢?
2015年初,我離開政府工作,變成自由人。
進入2016年,我有很多國內(nèi)國外的朋友,很多事情。
到了2017年,我心里有個聲音。雖然我在港大的9年,我也每兩周一次去看她,十五年如一日。
到了2017年,我覺得我兩周一次去看她是假動作。每次我坐在她旁邊,她已經(jīng)不認識我,也不會跟我說話。我坐在她旁邊看書或看手機,好像打卡一樣。不能夠這么不誠實下去,這不叫作陪伴。
2017年4月,我在木棉樹鋪在地上的光跟影之間,突然有了決定,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8月1日,我開始了我的屏東生活。
在那么長的過程里,我一直在說我很自覺,把自己從母親的角色里拔出來,讓兒子把我當朋友。我得到了我要的,從來沒有一絲一毫想到我身后站的那個人。
等到我認識到,我從來沒有給她機會的時候,她,已經(jīng)不認識我了。
我現(xiàn)在在屏東的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呢?
早上美君坐在沙發(fā)上,我看著她。我寫書看資料的時候,會帶著資料離開我的書桌,到她的沙發(fā)旁邊,用我的身體靠著她,我做我的工作,讓她感覺我的身體,體溫以及重量。
她雖然不知道我是誰,我完全相信她能感受到,這個體重是溫暖的。
我還做一件事情是,我不管看什么語言的資料,都會朗讀出來。我要讓她聽到我的聲音,我不管她知道多少,但她聽到最親愛的人的聲音。
我這樣做,很圓滿么?一點都不。我為什么不早十年去做?她還有認知的時候,我完全可以帶著她到處走,就如同現(xiàn)在兒子帶著我走一樣。
我做得太晚了,太遲。
也是因為這種“太遲了”的感覺,所以這本書,我最希望現(xiàn)在20歲的人看。
我自己20歲的時候,如果有人寫了這本書給我看,至少不會“太遲”。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天長地久,你必須把片刻當作天長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
5.文字和情感的力量能夠穿越所有硬的圍墻
從母親“美君”講到家族歷史,落到對自身的了解及兩代人平等尊重關(guān)系的觀照,龍應臺帶給這一天的香港以回歸人最本身的溫情與關(guān)懷。
演講的最后,龍應臺擲出結(jié)論:
“我們這一代人還可以做的努力是什么?
我自己深信,文字的力量,文化的理解,人的心與心的深刻的誠懇的謙卑的互相包容、原諒跟體諒,恐怕是唯一能夠穿越所有硬的圍墻的唯一的東西?!?/p>
回到聆聽本身,我們沒有聽到艱澀的詞匯與深奧的理論,但引人入勝的例子與充滿同理心的演講,本身已經(jīng)達成與聽眾的生命共鳴。我們穿梭在龍應臺的家族故事中,再一次平靜下來,追問各自的人生。
【精彩問答】
Q:您描述了上一代和上上一代的苦難。但是為什么回避,不去分析我們經(jīng)受苦難的原因?
A:歷史跟政治學家在處理你說的問題,那個問題不是我要處理的。我最有興趣的是拋開這一切,看到人心里隱藏的最深的受傷的部分,這是我感興趣的。
Q:(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首先我想先問一下,你喜歡我們叫你姐姐還是阿姨?或是老板娘還是龍教授?我的問題其實是,為什么你在書里叫她“美君”,不叫她“母親”或者“媽媽”?是你要跟二十歲三十歲的母親講那個時候的事情,所以叫她的名字么?
A:謝謝祖堯,問得那么關(guān)鍵。一個很明顯的原因是剛剛講的,你要看得見沙漠才看得到玫瑰。你要知道,她原來曾經(jīng)是個女孩,曾經(jīng)是個少女,后來是一個婦人。她心里有各種各樣的情感、悲傷、孤獨、寂寞。你如果能記得她是一個人,她有自己的名字,你對她的態(tài)度也是會不一樣的。這是最基礎(chǔ)的。
另外,這本書不是只講親情。其中有單獨一篇叫《藉愛勒索》。
當兩代的關(guān)系,沒有一個開放平等的意識的話,那個愛,一滑就會變成勒索,跟愛的暴力,親情的暴力。
所以你會看到,飛力普對我“抗暴”那一段。
我因為工作到歐洲,要他到另一個城市跟我相處兩三天。他要求帶女朋友來。我覺得,哇,我好不容易半年見你一次,單獨相處都不行,你一定要帶你“小三”來?這就非??简炦@個二十多歲的男人。他選擇抗暴,他跟我說:我明白你要放手很不容易,但今天這個處境,我不能把她丟在家里。所以,要不你接受我們兩個人來,要不然,我也不來了。
所以,我想要說的是,我稱她為“美君”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兩代之間除了一定要去有理解和承襲之外,相互程度的平等與尊重,透過我直稱為“美君”的這個象征意義表達出來。兩代之間,一方面是我說的對親情的理解和呼喚,另外一方面其實是在說,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平等跟他對自己空間的尊重,這是必要的條件。
Q:(沈祖堯)你書里寫,人生聚散有時,無法索求,父母如此,愛人如此,子女也是如此。你講的其實是活在當下,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每一刻的時間。你剛才要我們跟爸爸媽媽做口述歷史。我開始做了,問題是我們的父母不愿意打開自己,因為歷史里太多痛苦了,你看這是一個問題么?
A:我自己會覺得,上一代人之所以心里有一個不可打開的黑盒子,其實不是因為不肯,是不敢。太痛的時候不敢打開。更大的原因是,我們心里最深的痛苦,對一個不了解你的人,打開是很尷尬、丟臉,很沒有意義的事情。你藏得最深的記憶,打開給一個無所謂的人的時候,你羞辱了你自己。我覺得是因為這種感覺,使得他不打開。如果下一代的人了解這一點,你總會找到一個辦法,拿鑰匙打開。
Q:子女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A:子女教育,最重要的是“平等”。
當兒子跟我反抗,我必須要能夠接受。
比如飛力普“抗暴”的時候,我當場掉眼淚,但我明白,他是對的。
另外一個例子是,飛力普小時候去給人開門,說,“媽,狗狗帶著ella來看我們了?!眅lla是我們隔壁鄰居,180公分,臘腸狗離地面5公分(原話如此),但當飛力普去開門時,主體性決定了他看到的是狗狗。
但我跟飛力普交流,一定是蹲下來,以90公分(的高度)對著飛力普說話。以90公分對90公分,才有平等的、彼此尊重的空間存在。也才可能有與孩子做朋友的可能性?!捌降取痹谌A人父母里,兩代權(quán)力關(guān)系那么根深蒂固的話,是一件可能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是我覺得,平等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