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時間不是被數字標準化的,古人說時辰,談物候。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惫湃说男木呈峭锖蚓o密相關的。
最近,歷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出版了新書《四時之詩》。這本書以古典二十四節(jié)氣和節(jié)日為切入點,每一個節(jié)氣選擇一首古詩,闡釋文化典故并切近詩人的生命體驗。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個節(jié)氣是小暑,蒙曼寫:“民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每到這個時候,真是學生厭學,佳人倦繡……若能拋開手頭的活計,找個開闊的水面坐下來,披襟散發(fā),享受幾縷清風,再約幾個知己,隨意吃點酒肉浮一大白,真是人間快事?!倍@種情致,在唐代元結那里實現了。他在《石魚湖上醉歌》中寫:“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坐以散愁。”
蒙曼說,夏天的美有很多種,“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是清幽的美,而元結寫的是一種酣暢的美。他以山為酒杯,水做酒池,他作為主人劃著小船給大家送酒,拿著一個瓢,酌飲四座以散愁。蒙曼也解讀了詩背后的人物故事,“安史之亂朝廷越打仗越沒錢,跟道州征稅,當時作為道州刺史的元結為保護自己的百姓,200道詔書下來跟他要稅,他200次回復不行,這是巨大的勇氣。這就是那時候文人的骨氣與靈魂,夏天狂風暴雨與炎炎烈日沒有把他壓平,反倒把他催生得格外挺拔,格外銳利,這個本身也是唐詩留給我們難得的一份感覺?!?br/>
詩寫到極致就是最美
蒙曼說,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時漫長的年頭、平凡的生命設立的二十四下鼓點,警告著人不能老過得這么平淡,敲一下,人的頭腦會清醒一下,心靈會透亮一下。隨著節(jié)氣走的過程當中,一下下,打著自己生命的鼓點,也呼應著天時的鼓點。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中,蒙曼也對題目的“美”做了界定:“美和好真的不一樣,好是附帶價值追求的,而美是附帶精神追求的。唐詩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幫我們想得美。每個人都有自己苦悶的東西,但是人在苦悶之外,要是有精神追求,就不至于感覺到生活只是一地雞毛。”
蒙曼提出詩的美只在于表達能力的區(qū)別,而非寫作內容可以決定其高下,“不是所謂雄壯的美就一定境界高,幽微的美就一定境界低。王維寫‘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他寫的是最小的東西,可以聽到桂花落,一是因為環(huán)境安靜,二是以為人心清凈。只有天地都靜下來了,比天地還靜的人心也靜下來了,一個最小的桂花落下來,你才能聽到?!?/p>
“比如說講邊塞詩,非得寫‘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嗎?也不是,這只是邊塞詩的一種,即邊塞詩所表現出來的中國人的骨氣。也有另外一種邊塞詩,比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你要想到打仗,多少人會慘死,還有多少人在家里,再也見不到親人,這樣唐詩才有良心。這些東西共同構成了唐詩的美。所以說美是無大無小的,或者說沒有深沉的還是悲壯的之分,美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美本身,是否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寫到極致了,是否把金戈鐵馬的感情寫到極致了,寫到極致就是最美?!?/p>
詩詞構成了古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以唐朝人來看,家里小孩出生的時候,別人要給他賀詩;婚禮的時候,人家新娘子不肯化妝,要寫催裝詩;來到夫家,新娘面前遮蔽的帳扇不肯拿開,你要寫卻扇詩;好朋友走掉了,你要寫送別詩;愛人去世了,還要寫悼亡詩。
對現代人而言,詩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詩是審美的一部分?!碧貏e是詩是讓我們能夠超越生活的那一部分內容。比方說每天我們騎著自行車,騎著小黃,騎著小紅,匆匆忙忙地從單位走到家里的時候,一抬頭看到一只鳥在天上飛過。如果你還能看到,心還能動一下,這個東西就是詩。保持這樣一個詩心永遠不會錯。否則你就是一個在紅塵中打滾的人。如果有詩心,你可以跳出來看一看紅塵是怎什么樣的。遠方又是什么樣的?!泵陕f。
兒童有兒童層面的美,大人有大人層面的美
蒙曼也談到詩歌教育。她認為要讓孩子讀詩,要發(fā)現詩歌不同層次的美,“小朋友發(fā)現小朋友看到的那個層面的美,大人發(fā)現大人那個層面看到的美。比如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是黃的,翠柳是綠的,黃和綠搭配是人間最嬌艷的顏色?!都t樓夢》里面,賈寶玉勞煩鶯兒給他打絡子,鶯兒給他挑了幾個花樣,然后再問他,你喜歡什么顏色?賈寶玉問那你喜歡什么顏色,鶯兒說我喜歡蔥綠配柳黃,這就是少女會喜歡的顏色,是春天嬌艷的顏色。一行白鷺上青天,就是白和青,我們那天曬的藍天白云,那是最干凈的顏色?!?/p>
“跟孩子講這樣的審美的搭配,這個孩子一輩子穿衣服都不會穿錯的,你就不會擔心她有一天穿一個紅色的上衣,一個紫色的裙子,那是《金瓶梅》里西門慶都看不下去的搭配,因為這個顏色不干凈。”蒙曼說。
“再加上美的聲音,柳、天、船,是有韻律感的,小孩學到音律了。教孩子學審美,不一定非要去畫畫,教孩子學音樂,不一定非要去學鋼琴,一首詩里什么都有。還有意境,從一個窗子看到窗外有柳樹,看到黃鶯,看到船,這是中國式的取景方法,一個小小的窗口透出來的是大千世界,暗合了我們說的半畝方塘一鑒開,景物透過窗口,進入你心靈的窗戶,眼睛,然后再進到內心?!泵陕f。
而大人則應該看到大人層面所該看到的東西。杜甫寫這首詩是因為他真的高興,他高興不僅僅是因為桃紅柳綠春天美,更是因為“門泊東吳萬里船”,一萬里有船來了,證明路通了,安史之亂曾經叛軍把路都給卡死了,大唐現存的肌體之內,各處和各處之間不能流通,到現在東吳的船可以下西蜀了,意味著唐朝東吳這一塊兒沒有阻隔了,我們可以有效打擊叛軍了,打擊叛軍之后,就可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就是大人能體會到的心情,這也是一個愛國的詩篇。
蒙曼也談到讀詩的方法,她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多揣摩吧,越揣摩越有意思,就跟《紅樓夢》里香菱學詩一樣,就仿佛一個青橄欖嚼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你嚼著嚼著,不知不覺就記住了。讀唐詩搭配一本《唐才子傳》挺好的,《唐才子傳》是一本能夠講到好多詩人的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