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第一本經濟學》,(美)羅伯特•墨菲著,海南出版社,2018年4月版
關稅
關稅是政府對外國進口商品征收的稅。盡管政府征收關稅可能僅僅是為了增加總收入,但當開征一種新關稅或提高已有的關稅時,官方辭令通常聲稱那是為了幫助本國生產者。我們在這一節(jié)要考察的,正是后一種主張——進口關稅能夠保護本國產業(yè)工人。
為了方便分析,讓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這個例子涉及美國和日本兩國。假設一開始,兩個國家之間完全自由貿易,此時一輛普通小轎車的市場均衡價格是1萬美元。在這一價格下,美國制造商可以獲利,但產量不足以滿足美國消費者的需求,缺口則由日本廠商提供。這樣一來,美國消費者可以用1萬美元的單價買到全部想要的小轎車。
美國汽車制造商派說客們來到華盛頓。他們辯解說,日本勞動力成本低,日本政府不公平地為汽車廠商提供補貼,等等,并要求華盛頓“確保公平競爭”。只要聯(lián)邦政府對日本進口汽車開征10%的關稅,美國制造商就能擴大經營,并為美國工人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政客們求之不得,立馬對一切進入美國市場的日本小轎車征收10%的關稅。這意味著,如果美國消費者想買日本車,現(xiàn)在總共要支付1.1萬美元:跟以前一樣,1萬美元付給日本汽車制造商,96另外1千美元成了華盛頓的關稅收入?,F(xiàn)在,美國消費者被迫為日本小轎車支付1.1萬美元,也就意味著美國制造商一樣可以提價了。瞧,說客們說的沒錯!在1.1萬美元的高價格下,美國制造商們沿著供給曲線向上移,美國工人在美國工廠里生產出來的小轎車更多了。正如說客們所預測的,底特律和其他汽車工業(yè)城市的就業(yè)增加了。那么,開征新關稅帶來經濟上的成功嗎?
大多數(shù)經濟學家會說不。的確,美國的汽車產業(yè)工人和投資者因新關稅而受益,但事實上,美國的汽車消費者卻因此而受損。畢竟,美國人先前買一輛小轎車只要花1萬美元,而現(xiàn)在卻不得不花1.1萬美元——他們的境況明顯惡化了。即使那些忠實地“只買美國貨”的消費者也受到了損害,因為美國國產小轎車的價格也上升了
1 000美元。公平地看,汽車制造商得到的好處不能抵消汽車消費者遭受的損失。97因此,關稅的凈效應是讓美國人變窮。
在一本基礎教程里,我們不會作面面俱到式的論證。相反,我們通過三種直觀的方法來說明,從總體上看,新關稅會讓一個國家變窮。
關稅是向本國公民征的稅
要想弄明白為什么關稅讓一個國家變窮,最簡單的方法是認識到,關稅實際上不是對外國生產者,而是對本國公民征收的。在上例中,“美國政府對日本汽車制造商征稅”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導,因為稅收事實上落在了美國汽車消費者的頭上。美國政府的一切關稅收入都是美國人自己掏的腰包。98
因為關稅就是一種專門針對海外商品的銷售稅,所以我們可以沿用第18課的分析,一切銷售稅的扭曲效應也同樣適用于關稅。小轎車的初始市場價格是每輛1萬美元,消費者和生產者在這一市場信號的指導下以最有效的方式來使用資源。關稅干擾了這一信號,它讓美國人誤以為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汽車產能下降了,并依據(jù)此信念而行動。那些鼓吹關稅壁壘能夠“保護”美國工業(yè)的人其實是在說,增加美國國民的稅收是通往繁榮之路。
內容簡介
《第一本經濟學》,(美)羅伯特•墨菲著,海南出版社,2018年4月版
《第一本經濟學》是第一本綜合了奧地利學派與古典經濟學精華的基礎經濟學讀本,它在整體框架上沿襲了奧地利經濟學派宗師米塞斯的經濟學巨著《人的行動》和著名傳承大師羅斯巴德的《人,經濟與國家》。
全書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書的基礎,主要分析人的行動的基本邏輯和本質特征,這是理解真實人的經濟學的基礎;后面3個部分分別闡述在3種不同的制度條件下,人的經濟行為的表現(xiàn)后果——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邏輯的嚴謹,與此同時,作者還通過插圖、幽默的措辭以及講故事的平實手法,將儲蓄、公共建設工程、稅收、信貸、就業(yè)與失業(yè)、關稅、低工資、進出口、價格體系、房租管制、工會、低工資、利潤、福利制度、禁毒、通貨膨脹等熱點話題有機融合至其論述框架之內。
總之,作者以淺顯的文字取代高深的經濟學術語與復雜的公式,讓小至10歲左右的兒童可以入門學習,讓未受過經濟學訓練的普通讀者理解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世界,讓受過多年經濟訓練的專家學者都不覺對自以為熟悉的領域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