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一個極不平等的社會,首先被拿來犧牲的是女性,而女性遭遇的不幸,進一步通過家庭教育,彌漫于整個階級,傳播到全社會,引起恐慌的結果,是進一步引發(fā)教育資源的哄搶,加劇不平等。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一個極不平等的社會,首先被拿來犧牲的肯定是女性,而女性遭遇的不幸,進一步通過家庭教育,使焦慮彌漫于整個階級,傳播到全社會,引起恐慌的結果,是進一步引發(fā)教育資源的哄搶,加劇社會不平等。

我上小學的時候,中國的比照對象是印度。通常在國慶前夕,教室后面的黑板報會有中國大勝印度大敗的各種數據對比,覺得生活在中國真幸福。

一直到2005年,還有“中國應該向印度學習什么”之類顯得很謙遜的文章和書籍。北京奧運會后,基本不再提及中印比較。隨著兩國經濟體量拉開四五倍差距,對印度的關注,更是一個小眾話題了。

1

但是最新進入中國市場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說明,中印之間,還是那么神似。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的城市中產階級,你不會覺得比生活在印度的中產階級兄弟幸福多少,反而,痛點卻如此接近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電影《起跑線》海報

聰明的小裁縫拉吉做大了父親傳下來的裁縫 生意,將裁縫店升級為“服裝工作室”,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妻子米塔漂亮而有主見,即將進幼兒園的女兒皮婭聰明可愛,此外還有一個女仆,一輛寶馬。

不過這個印度中產階級家庭的“缺陷”也很明顯。在等級森嚴的印度社會,拉吉的事業(yè)已經到頂,即便不考慮種姓制度,他不會英語而只會印地語,決定了他缺少一張進入上流社會的門票。米塔的英文水平也十分有限,只能認識不多的英文單詞,會講幾句英語。

拉吉渾渾噩噩,不明白這個家庭的潛在風險。米塔卻敏銳(或神經過敏)地預見到皮婭的未來命運——如果進入公立學校,那么很可能會跟一幫窮小子廝混在一起,學會打架,說臟話,吸毒……

米塔力主把孩子送進最好的五家私立學校。但私立學校門檻太高,競爭太激烈,不僅要看孩子的才藝,還要看父母的學識、談吐、修養(yǎng),實在不行可以通關系走后門。總之,中國有啥幺蛾子,印度也有啥幺蛾子。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私立學校不僅要看孩子的才藝,還要看父母的學識、談吐、修養(yǎng)

拉吉夫婦為此不僅搬到高檔社區(qū)試圖實現“就近入學”,還找文法顧問、儀表顧問提升形象,但這些努力歸于失敗,還是跨不進好學校的門檻。

灰心喪氣之際,拉吉手下窮員工的孩子倒是進入了好學校。原來好學校還有25%的名額是留給窮孩子的。

拉吉夫婦于是帶著孩子,裝扮成窮人住到貧民區(qū)去,通過了家訪,順利拿到好學校入場券。而這張入場券本來屬于拉吉在貧民區(qū)結識的朋友西亞姆的兒子。西亞姆最終發(fā)現了真相,拉吉不堪良心折磨,不顧米塔的勸阻,在家長大會上揭露真相,退出了這場變態(tài)的競爭,并讓孩子進公立學校讀書。

這個故事情節(jié),截止出現裝扮窮人的戲劇性沖突,中國城市中產階級再熟悉不過。

從下層社會長大的拉吉和米塔,深知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運,來之不易,也深知拉吉家的生意是否可以傳承不衰是個未知數。實際上,假如印度電商如中國一樣發(fā)達,拉吉的服裝生意還剩多少?破產倒閉,遲早要來。

在中國,中產階級拼命將孩子送入好學校,其心理與拉吉一家何其相似?!

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構成,一部分像拉吉一樣,或許是前小商販的后代,有一門不錯的技藝,還有一部分是從前貧民子弟考上大學,成為公司企事業(yè)單位的骨干,有體面的收入。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但所有這些技藝和職業(yè),與拉吉家一樣,都無法讓子女傳承接續(xù),子女除了繼承一點房產(在中國,房產還面臨房地產稅和70年大限威脅),一切都需要他們重頭再來。

名為中產階級,實際上除了給予孩子相對良好的教育,實在給不了什么。

放在印度社會,米塔如果沒有使女兒接受良好教育進入“文明人”的圈子,等到女兒長大,嫁妝的豐厚程度,決定了她在未來婆家的地位和幸福程度。

2

可以說,在《起跑線》這部片子中,面對子女教育,女主人的焦慮程度遠遠超過男主人。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面對子女教育,女主人的焦慮程度遠遠超過男主人

最先想到要把皮婭送到好學校的,是米塔;帶著拉吉到處看學校的,是米塔;拉吉竭盡全力也不成功,為他打氣、發(fā)了脾氣的,是米塔;試圖阻止拉吉“引爆”自己的,還是米塔。只是等到拉吉慷慨陳詞,米塔才“提高覺悟”,與拉吉取得共識,將皮婭送到公立學校。

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中產階級的全職太太,最大的事業(yè)就是陪讀;夫妻同時有空,帶孩子去上培訓班的,多半是妻子。根據鄙人有限的觀察,即便在節(jié)假日,在各個培訓機構外等待著的家長,一大半是女性。

這是個現象級的問題:有關教育方面的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我嘗試解釋這種現象。

在有著一夫多妻傳統(tǒng)的社會,男性并不靠唯一的女性繁衍后代,從生理上,甚至到七八十歲還可以繁衍后代。但女性繁衍后代的“幫手”要狹窄得多,受生理因素限制,生育時長也比男性要短得多。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有關教育方面的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這客觀上促使女性比男性更關注后代成長。中國傳統(tǒng)里講究“嚴父慈母”,嚴父總顯得外在和隔膜,而慈母對子女的關懷和心理上的柔弱,除了生育的艱辛與不易,還因生理限制而顯得彌足珍貴。

更為明顯的是,在中國的皇室里,對皇帝本人而言,更換太子一般不會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和權力威脅,但是對太子的生母而言,則意味著下地獄。

在城市中產階級開始發(fā)育后,女性因為視野打開,對作為弱勢群體在社會中的遭遇,體會要比男性更為深切和持久。

不甘處于弱勢的心理,體現在子女教育上的作為比男性更為突出。女權意識覺醒的中產階級女性從自身經驗出發(fā),深知落入底層的可怕與不堪,深知從底層爬起來的機會渺茫。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女性對作為弱勢群體在社會中的遭遇,體會要比男性更為深切和持久

這種焦慮,因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且掌握相當的話語權,從而被放大為聲勢顯赫的社會輿論。因此,在教育焦慮的形成中,中產階級女性起著帶頭作用。

同時,在中產階級家庭內部,更提倡男女平等,女性話語權更大,對子女教育通常處在主宰地位,她們的焦慮順理成章成為整個家庭的焦慮。

而丈夫一方,不得不主動或被動順從和化解這種焦慮,畢竟一個家庭女主人的心情如何,幾乎絕對主宰著家庭氛圍與和諧程度。

不僅在諸如《起跑線》這種臨到最后時刻中產階級女性在焦慮,而且在平時學習中也存在焦慮,其中一些人終不免挽起袖子,直接沖進場中,于是基礎教育出現層出不窮的“搶跑”現象,基本教學安排被沖擊得稀里嘩啦。

3

根本上,這不是女性作為家庭教育者的錯。

同樣作為女主人,如果在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哪一個做母親的不知道孩子需要玩耍?誰需要孩子從小過一種別扭的生活?又有多少中產階級家庭希望孩子長大后,必須成為億萬富翁、科學巨匠、政壇大佬和各種明星?

搞得如此刻苦變態(tài),不過是取法乎上,得乎中,期望不要墮入“下流”而已。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搞得如此刻苦變態(tài),不過是取法乎上,得乎中,期望不要墮入“下流”而已

拉吉這樣的印度中產階級家庭所體驗的“下流”生活是什么樣的呢?

剛一到達貧民區(qū)就一腳踩到牛糞上,骯臟的屋里沒有像樣的床而只能睡在地上,碩大的老鼠在頭上慢吞吞地爬過,吃披薩、喝礦泉水被認為是生活奢侈的證據,傳染病不時流行經常有人死去,只能定時定量供應水和糧食,以及無比艱辛的工廠勞動。

這種貧困而絕望的生活,對拉吉和米塔這樣的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是一本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是孩子決不能墮入其中的有力說明,因此這個影片的結尾,不能令人信服。

教育恐慌,為什么更多是女人引起的

一個極不平等的社會,首先被拿來犧牲的肯定是女性,而女性遭遇的不幸,進一步通過家庭教育,使焦慮彌漫于整個階級,傳播到全社會,引起恐慌的結果,是進一步引發(fā)教育資源的哄搶,加劇社會不平等。

在整個鏈條中,女性不過是個中介而已。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