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點別的。
去年讀過的小說里,讓我琢磨了很久,也經(jīng)常會想起來的,是石一楓的《心靈外史》。小說里的少年楊麥,有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大姨,大姨一直想要信點什么,也一直在找能讓她信的東西,氣功、傳銷、家庭教會,什么都行,不管這種東西是有陣仗,有信徒,還是有神秘感,只要能澆滅她心中不安的火焰就好。從年輕到年老,她到處追逐這種東西,最后死于非命。
楊麥一直想要把她拉回正途,卻一次次失敗。他后來也明白了,真想把她拉回來,除非給她一點能信的東西,但他給不了,誰都給不了。何況大姨也并不真正想要信仰,她的信仰,不過是自毀欲和非理性的另一個名字,是披著羊皮的狼,是涂成綠色的毀滅按鈕。
但那種對信念的渴望,那種沙漠里想水,火焰里想清風(fēng),稻草人想心臟的渴望,我懂,我很懂。
所以,在我看來,許知遠(yuǎn)的《十三邀》其實是一個和信念有關(guān)的節(jié)目。許知遠(yuǎn)找名人聊天,近距離觀察他們,甚至像刑訊逼供一樣,和他們相處四五個小時直到筋疲力盡,都是為了問出那個問題:你的信念什么,你靠近你的信念了嗎?之所以選擇名人,是因為他們久經(jīng)磨礪,可能離信念更近一點。
單看視頻,還看不太出來,因為現(xiàn)階段觀看視頻,還是有種種麻煩,不能像讀書一樣一目十行,拖進(jìn)度條,會導(dǎo)致長時間緩沖甚至死機(jī),一刷新,就回到廣告之前。更重要的,你還要受到皮囊傳遞的信息的干擾,例如許知遠(yuǎn)并不美的外型,還有每個人的坐姿、吃相、微表情,這些都會干擾人的判斷??量痰娜擞绕湓谝膺@些細(xì)節(jié),所以,微博上關(guān)于這個節(jié)目的討論,有好多都是關(guān)于他們外表油膩不油膩,腰圍到底有多少,穿衣是否得體,吃飯為什么要biaji嘴的,這很干擾判斷。
所以,我又讀了《十三邀》第一季的節(jié)目內(nèi)容整編成的書:《偏見》。
我原有的看法更清晰了,他討論的,就是信念,就是稻草人的心臟,這個問題。
這一季,他的聊天對象,是羅振宇、姚晨、蔡瀾、俞飛鴻、陳嘉映、白先勇、賈樟柯、李安、馮小剛、葉準(zhǔn)、二次元(未末、董志凌、馳騁)、金承志、王小波(李銀河、李靜、姚勇),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正處在波尖浪端,在他看來,這些人,是煉丹的好材料,悟道的好同道,所以,他向每個人,都會問出和信念有關(guān)的問題。
他問羅振宇:“你想過用什么方式來打破絕望嗎?”“你有沒有擔(dān)心你對知識的再次表述和傳達(dá),把知識變得過分實用,變成某種俗稱,但人生從來不會如此?”“你怎么看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況?”
他問蔡瀾:“您父親那代人身上有中國文人的憂國憂民……這個東西怎么平衡呢?”“西方有強(qiáng)烈的自我分析的清教傳統(tǒng),自我分析可能不一定解決,但也會解決一部分?!?/p>
羅振宇回答他:“人生從來如此”。蔡瀾回答他:“解決不了。這個是我跟你最大的分別?!?/p>
在他說“我記得是宋代哪幅畫里的:森林著火了,小鳥去銜一點點水交貨,您怎么看中國文人的這種傳統(tǒng)?”的時候,蔡瀾的回答是:“吃吃吃,尤其是你?!?/p>
他還跟李安跟蔡瀾聊到了“失敗”的問題:“你對中國文人崇拜失敗這事是什么感覺?”
后來,他用類似的問題,去問了馬東、李誕、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
但他并沒有向所有的人提這些問題,對那些聊天對象,他是區(qū)別對待的。
跟作家、學(xué)者、詩人、演員、科學(xué)家,以及李安這樣的導(dǎo)演(對,我把他單獨列出來)聊的時候,他就安定下來了,他沒有問這些問題,他知道他們有信念,他甚至知道他們的信念是什么,他不用問,他的狀態(tài)是安定的。
跟商人、名利場中人聊的時候,他的焦慮馬上就起來了,他反而像挑釁一樣,很愿意問這些問題,尤其是那些,讓他懷有期待,但期待沒有落實的人聊天的時候,他的焦慮會達(dá)到頂點,而且是本能的焦慮,他幾乎是不依不饒地在問這些問題。他因此在對方那里收獲了隱蔽的敵意,在網(wǎng)絡(luò)上收獲了海量的嘲諷。
他甚至?xí)煜?。聊著聊著,神色變得冷峻了,聊著聊著,有了不滿的表情,尤其是和華大基因的汪建的聊天,他的表情管理,幾乎就在崩塌的邊緣。要知道,對于公眾人物來說,掛相是大忌,很多時候,人們在意的,不是你有沒有堅持黑白是非,而是堅持的姿態(tài),不管怎樣,都要好看,要若無其事。但許知遠(yuǎn)就公然地掛相了。
但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些焦慮的、掛相的,甚至近乎撕破臉的聊天。和李安、李銀河、陳嘉映、姚晨、白先勇、金承志、西川的聊天,不意外,沒有戲劇性,盡管他們很誠實。跟李安的聊天,幾乎是所有聊天里最乏味的(但也是最讓人安定的)。反而,是那些帶著冒犯色彩的聊天,讓我們漲了更多知識,通過他們的對話,通過播出后的討論,我忽然知道了,他們是什么樣的人,他又是什么樣的人,以及世道如何。
這些對話,表面上看起來,和賺錢有關(guān),和專業(yè)有關(guān),但背后的畫外音是“信念”,你相信你做的東西嗎,你做這些東西,是為了什么?你做的事情,對于讓人更幸福,社會更文明,有沒有幫助?在賺錢之外,你有更大的信念嗎?
他是用“信念”去冒犯他們,也用“信念”去冒犯觀眾,好多人都經(jīng)不起這樣的冒犯。哪怕是那些久經(jīng)磨礪的人。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就像《心靈外史》里的大姨媽,用信仰去冒犯眾人,盡管她的冒犯簡單、粗野、笨拙、沒頭沒腦、混沌一片,盡管她完全沒有理論指導(dǎo),全靠一條命去博,但就是這么簡單的冒犯,也照射出許多看起來堂皇不可破的事物的原形,原來它們不過是氣功、傳銷、殘缺的宗教。
而許知遠(yuǎn)的冒犯,更熟練,蓄謀已久,也更有前因后果。這是我喜歡看《十三邀》和《偏見》的原因,就想看看他帶著不太好看的外表,近身肉搏一樣的姿態(tài),和不滿意就會掛相的鏡頭表現(xiàn),去問問他們:你們有信念嗎?就問這個就好。
怎么問的,問的結(jié)果如何,根本不重要。只要有人問就好。
信念不是唯一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但我確實想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信念。甚至,說穿了,我也不想知道,羅振宇、蔡瀾、李安、馮小剛、李銀河有沒有信念。我只是想知道,究竟有沒有信念這件東西。
就像,稻草人不在乎自己有沒有心臟,卻很在乎,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心臟這件東西。
我們就是帶著對這顆心臟的期待活下去,所以需要有人時時證明它的存在,需要時不時有人出來喊一聲:你在嗎?你好嗎?
談話自有它的內(nèi)在邏輯,它逼迫講述者勾勒自己的輪廓、探視自己的內(nèi)心。判斷很可能片面、淺薄與武斷,但背后,是我們對他人與時代真誠的理解欲望。
十三邀是一檔單向空間與騰訊新聞合作的訪談節(jié)目,邀請當(dāng)今商界、娛樂界、文化界的杰出人物,許知遠(yuǎn)作為主持人,帶著“好奇心、偏見與虛榮”, 深入探尋每位嘉賓的成長經(jīng)歷和思想漣漪,在與這十多位“社會切片”的對話中,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
本輯嘉賓是羅振宇、姚晨、蔡瀾、俞飛鴻、陳嘉映、白先勇、賈樟柯、李安、馮小剛、葉準(zhǔn)、二次元(未末、董志凌、馳騁)、金承志、王小波(李銀河、李靜、姚勇)。
這本書里,記錄了:
羅振宇對知識付費行業(yè)的大膽前瞻;
姚晨渴望創(chuàng)造獨樹一幟的屏幕形象的努力;
蔡瀾對享樂與遁世一體兩面的回避;
俞飛鴻對成長中性格障礙的坦白;
陳嘉映對精神思辨與隨遇而安的無差別追求;
白先勇對風(fēng)云與風(fēng)月的淋漓解讀;
賈樟柯對當(dāng)代思潮與電影的感知;
李安對電影“地道”的精確把握;
馮小剛對京片話語逝去的一絲不滿;
葉準(zhǔn)對接續(xù)“詠春”傳統(tǒng)的恬然淡漠;
二次元從業(yè)者對二次元亞文化的赤誠堅持;
金承志對雅俗的無障礙切換;
王小波親友對小波的感懷與剖析……
高傲的、自省的,佻達(dá)的、禪靜的,機(jī)心的、童真的,逐利的、遁世的,在長時間的無主題訪談的刺探中,逐一卸下防備,在鏡頭里上演。
他們對世界的一管之見,我們對他們的先入之見,在交鋒和挖掘中,得“偏見”二字以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