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豐子愷又一散文精品集,和你聊聊繪畫那些事兒

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上的—大特色。西洋文化亦分業(yè)。畫家有胸?zé)o點墨者。故其作品亦多匠氣,毫無風(fēng)韻。中國畫饒有風(fēng)韻者,正為畫家多兼文人之故。

本文摘自《無用之美:豐子愷聊繪畫》,豐子愷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11月

豐子愷又一散文精品集,和你聊聊繪畫那些事兒

豐子愷作品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中國繪畫的完成

以下請把東西洋兩種繪畫的發(fā)展史簡要地說一說。在東洋方面,當(dāng)然中國是文化的代表。故現(xiàn)在但說中國畫的發(fā)展。中國繪畫,萌芽于黃帝時代,成立于六朝時代,發(fā)展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元、明、清大家輩出。中國的繪畫史,可謂莊嚴燦爛。惜乎歷代各家的作品,或失亡于喪亂,或秘藏于民間,或被掠于外人,沒有系統(tǒng)的保存與流傳。幸而現(xiàn)今各書店影印古畫不少,前代作風(fēng),在這些復(fù)制品中亦可窺見其大概。

現(xiàn)在把我國繪畫的發(fā)展分作四步敘述之。即一、六朝以前的繪畫,二、唐代的繪畫,三、五代及宋代的繪畫,四、元、明、清代的繪畫。各時代的畫風(fēng),有顯然的異點:即六朝以前以人物為中心,唐代山水畫獨立,五代及宋代畫院最盛,元,明、清山水人物并茂,集繪畫之大成。即前二節(jié)是中國繪畫的完成,后二節(jié)是中國繪畫的繁榮。這里就分作兩章敘述。以下所述諸家,是我們中國人所不可不知的。我國古人,往往一人兼有字、號及別號。這一點讀者必須記誦,否則鑒賞古畫或讀畫論時,大受阻礙。

一、六朝以前的繪畫(人物中心時代)

中國繪畫正式成為藝術(shù),始于六朝時代的顧愷之。中國繪畫最古的留傳品,莫如顧愷之的《女史箴》。故顧愷之可說是中國畫的始祖。但在顧愷之以前,三代、秦、漢,并非沒有繪畫。不過其繪畫或技法幼稚,或意義不同,只能看作繪畫藝術(shù)的整備時代。到了顧愷之手里,方才成為完全的藝術(shù)品。

遠溯繪畫的起源,實在黃帝時代。黃帝時蒼頡造文字,即可說是繪畫的萌芽。因為中國的文字的造法,不像外國的根據(jù)聲音,而根據(jù)形象。故六書的第一項就是“象形”。象形就是照物件的形狀描一個大體,以代表這物件。如日、月、山,川,魚、鳥等字,寫作篆文時,竟是一種速寫或略繪。六書的第二項,曰“指事”,也以形象為根據(jù)。例如上、下,本、末等字的篆文,仿佛在略畫上加了一點記號。故這種文字其實就是繪畫。故中國有“書畫同源”之說。

最初把書畫分開的,據(jù)說是黃帝的臣史皇,及舜的妹嫘。當(dāng)時他們怎樣把書畫分開,我們不能知其詳。但依想象,大約不過是象形文字稍稍加詳,不當(dāng)作記事的符號,而用為裝飾罷了?;蛘撸拖瘳F(xiàn)今流行的圖案文字,把文字加以修飾,使自成一種美好的形狀,以供裝飾之用??傊瑫嬜畛醴蛛x的時候,繪畫還是一種圖案。

繪畫從圖案發(fā)生,在古代的遺物的模樣上可以窺知。夏,商、周三代的美術(shù),我們現(xiàn)在所能見的,只有地下發(fā)掘出來的器皿。這種器皿上有種種的雕刻。這便是古代圖案,也可說是古代的繪畫。試看古代的鋼器,其紋樣大約可分二種,即幾何紋樣與動物模樣。幾何紋樣中最普通的是水浪紋、連鎖紋等。動物模樣則負鳥走獸都有。形態(tài)幼稚而古樸,線條簡單而堅勁。在金石書畫上,這些古代繪畫富有美術(shù)的價值,但在繪畫的發(fā)展上看,這些畢竟是技術(shù)簡陋的表現(xiàn)。其古雅不可及,但其巧妙亦不足道。

三代以后,經(jīng)過了短促的暴秦,而入漢家天下,繪畫就顯著地進步。第一,是植物紋樣的出觀。三代的人,只畫動物而不畫植物。這大約是動物對人關(guān)系親切的原故。西洋最古的壁畫,也只見動物而不見植物。可見人類的生活與藝術(shù),大體是相同的。漢代植物紋樣的出現(xiàn),據(jù)說最多的還是葡萄。葡萄不是中國的本產(chǎn),原是外國采的種子。像詩中所說:“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可知葡萄是外國進貢來的東西。漢武帝時,命張騫通西域。后來明帝又命班超使西域。漢代與西域交通頻繁。葡萄的入中國,正是這時候的事。中國人為什么不描寫眼前的許多草木花果,必須等到西域來了葡萄方才描植物呢?這是難于考究的一問題?;蛘f,葡萄紋原是西域的圖案模樣,與葡萄一同流入中國。蓋張騫、班超的通西域,不僅帶了西域的東西來,又帶了西域的藝術(shù)來。故漢代文化受著西域的影響。

人物畫在漢代已非常發(fā)達。據(jù)史傳:武帝于甘泉宮畫天地太一及諸鬼神像。又于明光殿的壁上涂胡粉,施以青紫的界線,畫古烈士像。宣帝時,畫功臣十一人像于麒瞵閣。廣川惠王的殿門上畫古勇士成慶之像。魯靈光殿中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神靈等。當(dāng)時民間的門戶上亦畫神像,大約就像現(xiàn)今農(nóng)家門上所貼的門神。元帝時,畫道大盛。設(shè)立宮廷湖院,羅致天下畫人,命為帝室作裝飾,當(dāng)時畫院中的人,最著名的就是毛延壽——畫錯了王昭君的畫像而被殺頭的。那位受賄畫家。其他還有陳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等,都是元帝的畫院中的畫工。到了東漢,明帝亦頗好文雅,設(shè)畫官,使圖寫經(jīng)史小的故事。又創(chuàng)辦鴻都學(xué),集天下之奇藝,畫家是其中主要人物之一。故東漢時代,出了不少著名的畫家。如張衡、蔡邕、趙岐、劉褒,都是長于繪畫的。不過他們的作品不傳,我們無從窺見漢代繪畫藝術(shù)的實相,只能從歷史的記載上知道有上述的盛況而已。

漢以后,三國、魏、晉、六朝的時代,天下大亂?;蚨αⅲ?qū)χ?,或紛爭,無有寧日。繪畫偏在這戎馬倉皇的時代大大發(fā)展起來,吳有大畫家曹不興,晉有衛(wèi)協(xié),北齊有楊子華,而所謂“六朝三大畫家”,尤為著名。三大畫家者,張僧繇、陸探微、顧愷之是也。這班畫家,不但長于畫技,又長于畫論。如前章所述的“畫六法”,便是衛(wèi)協(xié),顧愷之等所倡導(dǎo),到了謝赫而集大成的。

顧愷之于畫技畫論兩方面都展著天才。而且畫與文字,都留傳到現(xiàn)世。故繪畫史家視此人為中國畫祖。他的作品,現(xiàn)今存在的有兩種,即《女史箴圖》及《洛神賦圖》。前者現(xiàn)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不列顛博物館)中,后者曾為端方所藏。這兩種作品的復(fù)制品,現(xiàn)在我國已有印行。不過很不清楚。—則其物所歷年代太久,不免處處損壞,二則照相制版縮印,又不兔打一大折扣?!杜敷稹泛汀堵迳褓x》都是古代文字上的名作。顧愷之是根據(jù)了文學(xué)而作畫的。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生于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前的東晉的時代。是晉陵無錫人。其人有才氣,富于學(xué)問,尤長于畫道。起初師事衛(wèi)協(xié)。后來青出于藍,名望比先生更高。當(dāng)時宰相謝安曾經(jīng)熱烈地稱贊他,說;“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标P(guān)于他的畫技的高妙,有兩則逸話可以證明:顧愷之慕鄰家處子。某日,繪其像,懸壁間,以針刺其胸。忽鄰女患心痛病。拔去其針,病即愈。又一則:興寧中,瓦棺寺初置僧眾,向朝賢求布施,士大夫所舍無過十萬者。愷之素貧,卻允捐百萬。及期,命寺僧備一壁,閉戶一月余,繪成維摩頡像一軀,點睛之日,命寺僧向觀者求施。戶開,畫像燦爛生動,光照一寺,觀者皆樂愿解囊,俄頃得百萬。這兩段逸話,前者頗荒唐。大約是后人欲極言愷之人物畫之高妙,而捏造事實的。后者事雖不可考,其理亦有根據(jù):顧愷之與其師衛(wèi)協(xié),于人物畫研究功夫皆甚深。大家主張畫。人最難于點睛。衛(wèi)協(xié)畫人不點睛,說“點睛便欲飛去”。愷之畫人亦數(shù)月不點睛。他的畫論說:“四體研蚩,無關(guān)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卑⒍录囱劬σ?。

統(tǒng)觀以上所述皆是人物畫??芍袊L畫在六朝以前,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當(dāng)時還有犍陀羅[ 犍陀羅,古印度地名及國名。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國的阿育王遣人來此傳布佛教,漸形成犍陀羅式的佛教藝術(shù)。 編者注。]地方傳來的佛教畫,所謂“犍陀羅式佛教美術(shù)”,也都是人物畫——佛像。當(dāng)時風(fēng)景畫尚未獨立。風(fēng)景僅用以當(dāng)作人物畫的背景。而且用背景的也極少。風(fēng)景畫——在中國即山水畫——的獨立多始于下述的唐代。

二、唐代的繪畫(山水畫的獨立)

六朝之后的隋朝,治世僅五十年。也有兩位畫家,即展子虔與鄭法子。但無甚特色,作品亦失傳。大唐統(tǒng)—,治世三百年。其間畫家輩出,初唐有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大尉遲、小尉遲父子(父名跋質(zhì)那,子名乙僧)。中唐人才更多:吳道玄、李思訓(xùn)、李昭道父子、王維、張璨、畢宏、韓斡、韋偃、周防、邊鸞、李真,或?qū)9と宋?,或?qū)9せB,而多數(shù)長于山水,都是繪畫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就中吳道玄、李思訓(xùn)、王維三人多就為劃時代的革命畫家。他們的革命,就是把畫材的范圍放大,遍取山水人物花鳥,使之入畫。而千百年來為中國畫之正格的風(fēng)景畫,由此獨立。

在唐朝以前,山水畫雖亦有之,但其形式很死板,而且很拙劣。都是圖式的,模型似的?;蛘呱剿h近不分,或者山水與人物比例失當(dāng)。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有這樣的話:“魏晉以降,名跡之在人間者皆見之。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蛩蝗莘?。或人比山大?!薄捌涞亓兄仓疇?,則若伸臂布指?!薄袄L樹則刷脈鏤葉,功倍愈拙,不勝其色?!笨梢娞埔郧暗娘L(fēng)景,還與圖案模樣相去不遠。唐初,畫法稍稍進步,用細線一一精寫對象的細部,略似現(xiàn)在的鋼筆畫。其法稱為“鐵線描”,謂線之細而硬若鐵線也。還有一種稍委婉的線描,稱為“游絲描”,謂其線之活潑若游絲也。然而這種畫法都陷于圖案風(fēng),全無寫生之趣。即張彥遠所謂“功倍愈拙,不勝其色”。開始改革這等線描的,是吳道玄。

吳道玄字道子,是玄宗時陽翟人。他起初也學(xué)鐵線描及游絲描,后來反對這種細描,開始用粗細不問的線。從前描線時,腕的用力不分輕重,一律到底,仿佛現(xiàn)在的用器畫一般。吳道子開始用寫字般的筆法米來描線,用力或輕或重,揮筆或快或慢,—視對象的性質(zhì)與主觀的感覺而定。故其筆富有生趣。故昔人批評他說:“吳道子筆法超妙,百代之畫圣。早年頗綱,中年行筆磊落,揮霍如神?!庇钟腥苏f:“吳之用筆,其勢圜轉(zhuǎn),衣服飄飄舉?!币虼巳朔Q吳道子的線條曰“吳帶當(dāng)風(fēng)”。用這種線條來寫山水,其山水就表出個性,富有寫生的意趣。故山水畫的獨立:以吳道子的線條為引導(dǎo)。

然山水獨立革命的主將,是李思訓(xùn)與王維二人。李的畫法細致而力強,王的畫法渲淡而自然。李為北宗之祖,王為南宗之祖。中國繪畫自唐以來,分南北二宗?,F(xiàn)在就這兩位開祖略說之。

李思訓(xùn)是唐的宗室,官至左武衛(wèi)大將軍。早歲即以畫著名。他所畫的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自成一家之法。其子昭道,稍變其父之法,而妙又過之。一家五人,皆擅長丹青,而思訓(xùn)昭道父子為最著。用金碧輝映,其畫法自然與吳道子異趣。吳是簡筆的,李是工筆的,不過這工筆不似從前的死板,卻從自然觀察中實地寫生,畫面自能生動。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中論吳、李二人,有這樣的一毆逸話:“明皇天寶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吳生驛駟,命往寫貌。及回日,帝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并記在心。后宣大同殿使圖之,一日而畢。時有李思訓(xùn)將軍,擅名山水,帝亦宣大同殿使圖之,累月方畢。明皇云,李思訓(xùn)數(shù)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笨芍獏堑雷庸P意剛健,一氣呵成,李思訓(xùn)筆致工細,精審從事。二人各有好處。繼續(xù)李思訓(xùn)的畫風(fēng)的,有宋朝的趙斡、趙伯駒、趙伯輔、李唐、劉松年、馬遠勺夏珪等,即所謂“北宗派”。

與李思訓(xùn)相反,另樹一幟的,是比他年紀稍輕的后輩王維。其畫派稱為“南宗派”。承繼者為宋朝的董源、巨然、朱家父子及元朝的四家(見后)等。但所謂北宗南宗,并非在當(dāng)時早就定下名稱的。乃一直后來,明朝的莫是龍及董其昌,把唐、宋以來的畫家依作風(fēng)歸類,方始定下“南宗”“北宗”的名稱。董其昌論畫風(fēng),有這樣的話:“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分于唐時。北宗則李思訓(xùn)父子……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淡……”但董其昌的分法,并非判然,其間亦有交互錯綜的畫風(fēng)。有的可數(shù)入北宗,亦可數(shù)入南宗,也有不能入北宗,亦不能入南宗者。不過李的金碧輝映與王的渲淡自然,確是中國繪畫上最主要的兩種畫法。李思訓(xùn)的作品已經(jīng)不傳。王維的作品傳到今日的,有《江山雪霽圖卷》,復(fù)制品也容易看到。王維字摩詰,太原人。玄宗時擢第進士,官書尚丞。事母崔氏至孝。其居喪哀毀骨立,不勝喪服。通諸藝,作詩不亞于李白、杜甫,當(dāng)時稱為詩壇四杰之一。又工畫,富貴權(quán)門皆拂席相迎。寧王、薛工尤待之如師友。時值安祿山反,王維為賊所捕。祿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令為給事中。因此賊亡后,王維得罪下獄。其弟王縉,愿削自己刑部侍郎職,以贖兄罪。于是王維復(fù)為右丞。后棄官,棲隱輞川別業(yè),友詩畫琴瑟,以送余生。其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與弟縉皆皈依佛門,居常蔬食,不茹葷血。以清靜長終。其畫如其人,又如其詩,淡雅而自然,尤富詩趣。故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董其昌說:“文人畫自王右丞[ 王維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編者注。]始?!?/P>

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上的—大特色。西洋文化亦分業(yè)。畫家有胸?zé)o點墨者。故其作品亦多匠氣,毫無風(fēng)韻。中國畫饒有風(fēng)韻者,正為畫家多兼文人之故。英語稱畫家與漆匠皆曰painter,畫家與漆匠的工作亦相似。在中國則畫家與漆匠名實均大異。這是東西繪畫上的一大異點。這異點的來由,畫法與畫家互相關(guān)系。因畫法不同,畫家所需要的修養(yǎng)亦異。因畫家的修養(yǎng)相異,其畫法遂益見不同。

以上是唐朝以前的中國繪畫界的狀況。一方面由圖案變?yōu)殍F線描,又變?yōu)閰菐М?dāng)風(fēng),再展出金碧與渲淡。一方面由動物植物紋樣變?yōu)槿宋?,又變?yōu)樯剿⒒B。可知到了唐代,繪畫在技法上及題材上,皆已完全發(fā)達。仿佛一個人已達成年,身體精神均完全發(fā)育,以后可以展開其偉大的事業(yè)了。

作品簡介

豐子愷又一散文精品集,和你聊聊繪畫那些事兒

《無用之美:豐子愷聊繪畫》,豐子愷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11月

一代文藝大師豐子愷,對中西繪畫深有研究,并一直在繪畫教育上貢獻頗豐。

本書將其“漫談繪畫”的文章集結(jié)一冊,以饗讀者。深入淺出,既可作為繪畫普及之作,又可常讀常新。

豐子愷先生站在中西方文化之間,以散文家的文筆、藝術(shù)家的眼光,不失偏頗又滿富情懷地講述中西美術(shù)的發(fā)端、演變、繪畫技巧和藝術(shù)風(fēng)格,并佐以實例分析。行文洗練,見解獨到,深入淺出,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真正美麗的藝術(shù)世界。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