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日記探微: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中的“湖南飲食飛地”

近代革命家與湖南飲食的關(guān)系,有“不吃辣椒不革命”的名言作為佐證。不過因著高尚的情操,革命家所關(guān)心之事更為宏大,對日常生活里的飲食往往并不措意,如《陳賡日記》基本與飲食無涉。

近代革命家與湖南飲食的關(guān)系,有“不吃辣椒不革命”的名言作為佐證。不過因著高尚的情操,革命家所關(guān)心之事更為宏大,對日常生活里的飲食往往并不措意,如《陳賡日記》基本與飲食無涉。因此,與革命者有關(guān)的湖南飲食記錄多出自口述或旁觀者的回憶錄,然而由于口述與記憶的偏差,往往錯誤不少,或真?zhèn)坞y辨。譬如有關(guān)黃興(1874-1916)愛吃蔥油餅、秋瑾(1875-1907)愛吃腦髓卷等逸聞,語焉不詳,多出于他人轉(zhuǎn)述,不免令人生疑。

于是,有必要回到革命家本身,從其自身的日記與回憶錄中尋找湖南飲食的點滴記錄。這項工作無異于大海撈針,但對“采銅于山”的湖南飲食研究者而言,利用第一手的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叩醒“沉睡”的湖南飲食記憶,編織出革命家研究的湖南飲食面貌,無論對革命家研究還是日記研究,都是值得推進的嘗試。

一、新民學(xué)會成員的飲食理念

早期革命家回憶錄中的湘菜資料十分隨意,充滿不確定性,研究者據(jù)此很難確認(rèn)吃喝的時間和地點等信息。不過那些模糊的記載仍然給湖南飲食研究以明確的指引。蕭子升(1894-1976)《毛澤東青年時代》一書記載了1917年間他們磨礪自我的一段旅行。他們從長沙出發(fā),在寧鄉(xiāng)獲得劉姓翰林四十元賞賜,于是在路邊飯鋪吃上一頓美餐。蕭子升回憶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那家路旁的小食店,請那個女人盡速替我們準(zhǔn)備飲食!不到一會的功夫,我們的飯就拿上來了,除了米飯之外,還有一些蔬菜和青豆。我們狼吞虎咽地吃了三大碗飯之后,終于吃飽了。這頓飯每人花銅圓四枚,因此,我們?nèi)匀挥腥躲~圓剩下來?!保ā睹珴蓶|青年時代》,明報出版社,1977年,146頁)這是對近代湖南鄉(xiāng)間飲食店的可貴記載。這本書中類似的記載還很不少,如他們繼續(xù)在寧鄉(xiāng)行走時,在黃昏時分,“在路旁一家小飯鋪吃晚飯,叫了米飯、蔬菜和幾個煎雞蛋。”(《毛澤東青年時代》,151頁)這些內(nèi)容,是過去湘菜飲食專門書籍很少提及的。

1890年代中國家庭做飯場景,圖自約翰·安東尼·喬治·羅伯茨《東食西漸: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


況且,這本回憶錄的記載具有相當(dāng)?shù)目尚哦?,這不僅因為出自當(dāng)事人蕭子升的回憶,更因其有日記作為書寫的底本。蕭子升是一位“日記迷”,在這次旅行中,倘駐足停留時環(huán)境適宜,便要寫日記。而在他和毛澤東(1893-1976)尋找何叔衡(1876-1935)家時,蕭子升日記所載何家住址就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于是,其中的史料為還原百年前的湖南飲食現(xiàn)場作了必要的鋪墊。

在拜訪何叔衡這一章節(jié)中,蕭子升寫到吃早飯之前先走二十里路時,忽然宕開一筆,說:“湖南人每天都吃一頓早飯,和中飯晚飯同樣豐盛。這和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人們在早上只吃稀飯的習(xí)慣頗不相同。湖南是漁米之鄉(xiāng),湖南人除非到了極窮困的時候,才吃稀飯。”(《毛澤東的青年時代》,149頁)這充分顯示湖南人對米飯的熱愛,甚至于早上也要吃干飯。不過湖南人熱愛米飯緣故何在,蕭子升點到即止,未做更多的解釋。事實上,湖南人早上愛吃米飯的主要原因在于晨間往往需要勞作,這些重體力活所需要耗費的能量,是稀飯所不能提供的。

由于蕭子升和毛澤東都善于寫日記,并利用日記不間斷地記載日間的觀察與所思所想,于是當(dāng)日的記錄就成了今日必讀的史料。在何叔衡家中參觀完豬圈、田園菜地之后,毛澤東和蕭子升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寧鄉(xiāng)家宴。書中這樣描繪:“剛從水塘里撈出來的鮮魚,活殺了幾只雞,還切了一些煙肉。此外,再佐以剛從園子里摘下來的非常鮮美的青菜??偣灿惺畮椎啦酥?,真是應(yīng)有盡有,每個人又都各適其適。”湖南農(nóng)村待人接客的宴席是這樣的豐盛,而一般的茶鋪飯鋪,也必然要備魚和肉,至少也得有雞蛋。這又是我們從蕭子升回憶錄中得到的啟示。

茶攤、飯鋪作為湖南飲食社會結(jié)構(gòu)的中層單位,承擔(dān)了鄉(xiāng)村與城鄉(xiāng)底層社會的基本飲食供給,對鄉(xiāng)村流民、城市游民及苦力階層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的飲食研究主要關(guān)注飲食機構(gòu)中居于金字塔頂尖的酒樓、茶館等場所,并記錄其中的著名菜肴、名人掌故等,而代表中下層市民及鄉(xiāng)村飲食社會形態(tài)的眾多飯鋪,往往由于記載不足,呈現(xiàn)空白狀態(tài)。盡管近年一些歷史學(xué)者已經(jīng)利用民間賬簿開展近代鄉(xiāng)村生活水平方面的研究,分析“清代鄉(xiāng)民日常生活記錄中的‘食物籃’的真實構(gòu)成”,指出浙江南部地區(qū)豬肉在各類儀式活動中無可撼動的地位等(蔣勤、馮大誠《清代鄉(xiāng)民的飲食結(jié)構(gòu)、生活水平與階層差異——基于1820-1949年浙南鄉(xiāng)民食材類型與食單配置的分析》,《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2024年第3期),不過這類賬簿等大宗民間文書目前主要發(fā)掘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貴州等地,湖南地區(qū)的大宗民間文書尚有待開發(fā),研究者據(jù)此跨地域移植相關(guān)方法探析近代湖南民眾飲食的條件并不成熟。

故而,我們對百多年前的湖南飯鋪的分布、吃食及價格無從捉摸,也難以探尋一些著名菜肴如剁椒魚頭等的“前史”。在此,近代革命家的回憶錄和日記則為探尋湖南飲食的中低層結(jié)構(gòu)提供了關(guān)鍵支撐。

在譚延闿(1880-1930)等達官貴人的日記中,往往只有高端飲食的面目,至于湖南飲食的“中層結(jié)構(gòu)”——一般湖南人的日常飲食,則有賴于許多革命家的日記。畢竟,普通民眾多數(shù)大字不識,也無記載日常生活的興趣,而文人則更偏好記載高端美食,或?qū)嬍吃娨饣N┯懈锩邚娜罕娭凶叱?,又具有記載歷史的自覺,閑筆及之,也勾勒出一般人的飲食狀況。如新民學(xué)會會員張昆弟(1894-1932)1917年9月16日日記載和毛澤東、彭則厚三人徒步旅行日記云:“走十余里休息于鐵路旁茶店,飲茶解渴,稍坐又行。過十余里,經(jīng)大托鋪,前行六里息飯店,并在此午飯。飯每大碗五十文,菜每碗二十文,三人共吃飯五大碗,小菜五碗?!保ā睹珴蓶|早期文稿》,637頁)這一記載不僅點明長沙大托鋪等湖南過去交通要道上存在不少飯店,且飯菜的價格也記錄得相當(dāng)清楚。毛澤東三人吃了五大碗飯、五個菜,而大碗飯的價格居然高于菜肴。這些都可見當(dāng)時行旅人的飲食觀念及飯鋪的銷售理念,乃是性價比至上、吃飽就好。

羅學(xué)瓚日記


作為進步的現(xiàn)代團體,新民學(xué)會內(nèi)部有著傳統(tǒng)理學(xué)家的修養(yǎng)精神在,成員普遍寫有日記,本是研究近代湖南飲食的寶貴資料,不過由于成員普遍生活較為拮據(jù),且學(xué)會章程要求“不浪費”,故飲食記載內(nèi)容較少。況且這一時期的新青年普遍相信過度飲食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湖南一師學(xué)生羅學(xué)瓚(1893-1930)1917年5月19日日記載:“余數(shù)日來眠眼不開,異常好睡,余思其故,蓋多飲食,不知運動?!蓖瞥缟偈车乃麄冏圆粫潙偈澄铮沼涊d食事較少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飲食天然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結(jié)構(gòu)中,是日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新民學(xué)會眾人的老師楊昌濟,早在1899年八月初一日日記即云: “每日三飯必有常課”,已經(jīng)把吃飯當(dāng)成日課了。只是為了不耽誤時間學(xué)習(xí),楊昌濟“不常赴席” (楊昌濟1914年十月二日日記)而已,故日記所載飲食內(nèi)容較少。然而,作為“飛地”般存在的飲食記錄,仍是近代湖南飲食文化人類學(xué)分析的必要存在。

二、楊昌濟與謝覺哉的以食觀世

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曾批評湖南人的部落思想,說他們“實行湖南飯湖南人吃的主義”,又在《文化書社緣起》中說“湖南人現(xiàn)在腦子饑荒實在過于肚子饑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很可見他善于以飲食譬喻來說思想問題了。而毛澤東的老師、理學(xué)家底色的革命者楊昌濟,日記多載獨得心語,少及飲食,每一提及,更是要悟出一個道理,而飲食滋味倒在其次了。如楊昌濟《達化齋日記》1914年六月二十日載:“余在德國柏林時,中國學(xué)生亦仿照德國人之所為,同進茶館咖啡館餐館之時,各開各人之賬。蓋同游之時甚多,人亦甚多,一人為東,乃事勢所不許也。中國人之習(xí)慣,則數(shù)人同往酒席館,必有一人為東開賬,似以各開各賬為不成事體者,要亦偽善而已。出錢者出于勉強,未免心痛,而相率為之,亦可笑亦可憫也。柳君午亭由北京乘京漢汽車南歸,湘潭某君同行,每事均由是人開帳,臨別時,柳君以錢還之,卻不受;柳君則從容告以不可不還之理,且舉余所言西洋人之所為以證之,是人乃受;且言其平昔勉強為東,心實不快。此亦中國舊習(xí)宜改之一端也?!蓖ㄟ^細(xì)致思考,楊昌濟高度贊同西方人就餐AA制,并舉革命烈士柳直荀(1898-1932)的父親柳大謐(1877-1957,字午亭)事跡為例,燭照國人心事,給出令人信服的結(jié)論。

又如,楊昌濟1915年十月六日日記載:“商務(wù)印書館總經(jīng)理萬君亮卿權(quán)請至天樂居吃大餐,同席者有胡子靜、彭泉舫、何特循、俞敕華、俞蕃武、狄昂人、姜詠洪、王孝蘇諸人;以中國人而用西式,有許多不合款者。隔壁則弦歌之聲與喝采之聲不絕?!痹跅畈凉磥?,長沙天樂居酒樓吃西餐,無異于中體西用,故多捍格,于是隔壁包間仍是中國人吃酒樓作派,我行我素。這是楊昌濟日記為數(shù)不多的吃大餐記錄,與譚延闿相比,在食尚層面,楊昌濟卻是大大落伍了。譚延闿1913年10月26日日記載:“今日呂滿倉卒定菜而自不來,云新館天樂居者。及入席,則魚翅全席,陳腐不堪?!比绱唆~翅大餐供他嘗鮮,譚延闿卻以為迂腐,而楊昌濟直至1915年才初次到該店吃飯,在食尚方面整整落后譚延闿兩年。

楊昌濟《達化齋日記》


然而,楊昌濟于飲食一道的體會,似比譚延闿更深一些。楊氏日記即便記載飲食閑談,也總有個道理在。如1915年四月十四日日記:“杞生言魏午帥(光燾)鄉(xiāng)居,自奉甚儉,每食四簋,二葷二素,貴賤之客皆以此款之,無不會食。每年春秋二季請客二次,酒席以四五串為常,至貴不過八串四百文?!瓕殤c人多食冷菜,床矮,離地甚近。寶慶人喜飲湯。”日記所載乃是將見聞轉(zhuǎn)化為飲食知識,提倡節(jié)儉,也留意地方性風(fēng)俗知識,而并不耽于飲食。

楊昌濟之外,湖南老輩革命家有日記存世者尚有“延安五老”之一的寧鄉(xiāng)人謝覺哉(1884-1971)。謝氏是具有舊學(xué)根底的革命家,所撰數(shù)十萬字《謝覺哉日記》有不少飲食相關(guān)記載。如謝覺哉1919年5月17日日記載:“《中庸》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何牡邸墩摵狻吩唬骸篱L者知服食?!崛擞谖吨婪瘢蟮职⑹浪?,或欣其昂貴,以心理作用沖動生理作用,美之者未必真美,且或較不美于所不美者,而以世俗美之之故,不得不從而美之。袁枚‘雞豚牛羊,豪杰之材;海參魚翅,虛名之士’之語,可謂絕頂聰明,不為俗囿。余謂肉食與蔬食,一甘而膩,一淡而永,正未可軒輊。吾人縛于環(huán)境,一食之微,尚不容我理性判斷,何況其他!”(《謝覺哉日記》,15-16頁)這是可貴的飲食體認(rèn),是謝覺哉不盲從、不從眾的飲食觀念的體現(xiàn)。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為世俗外界觀念所左右的飲食操守,正值得如今飽受飲食宣傳轟炸的當(dāng)代人學(xué)習(xí)。

自然,謝覺哉也曾經(jīng)參與一些上層的宴會,如1921年3月14日午間參加“曲宴”(即“曲園”)的宴會,歡迎韓國人李熙春等人,當(dāng)日宴會共計二十八人,包括仇鰲(1879-1970)、易培基(1880-1937)等人,且決定成立中韓互助社。這是早期湖南社會團體招待外賓的可貴記載,也足以說明曲園在當(dāng)時酒樓的超高地位。

此外,革命家日記中的一些日常生活細(xì)節(jié),也能反映湖南食物在外鄉(xiāng)的流轉(zhuǎn)及其所呈現(xiàn)的革命家友誼。如謝覺哉1944年4月28日日記載:“昨日同李、柳、賀、霍、羅至棗園看花,在毛主席處吃飯。定國送了毛主席一些臘肉、茶葉、醃菜等?!保?12頁)可見,臘肉等湖南風(fēng)味也被謝覺哉夫人王定國(1913-2020)帶到了延安。而稍早之前,謝覺哉與何叔衡在江西的訣別宴,也同樣反映湖南飲食隨著革命進程而擴散。謝覺哉在日記中回憶起一九三四年九月最后一次分手的情形:“一間破舊的瓦房子,擺著幾桌自養(yǎng)的豬雞肉和自種的菜蔬,不知從那里弄到了魚——這是機關(guān)的結(jié)束宴會。”(謝覺哉1946年7月17日日記,949頁)這一場面好似毛澤東1917年漫游至寧鄉(xiāng)何叔衡老家所享受的那一席。由于革命的緣故,湖南的飲食風(fēng)尚擴散到了江西。

三、林伯渠與長沙酒樓

林伯渠(1886-1960)為著名老革命家,留有日記稿本,其中早年部分記載生活內(nèi)容豐富。如1913年,林伯渠東渡日本,記載日本東京的館子如源順、維新、廣和昌、中華第一樓等。這些菜館從店名看,自然都是中國飲食店,不過不能確定是否兜售湖南風(fēng)味。然而,通過林伯渠日記,我們可以確信,湖南的風(fēng)味早已飄到日本。實際上,早于林伯渠,清末留日的湖南人已在日記中詳細(xì)記載日本的中華料理。

宋教仁1905年6月29日日記:“巳正,徐景成……邀余至……料理館同食午餐?!焙苊黠@,宋教仁已經(jīng)在日本的中國飯店吃中餐了。宋教仁1905年7月12日日記載:“申正,郭之奇邀至同心館……”則明確點出中國餐館名為同心館。在宋教仁日記中,同心館是經(jīng)常提及的就餐場所,也是彼時中餐出海的典型。不惟記載中華料理,宋教仁還將享用朝鮮美食的體驗寫到日記里。宋氏1905年7月22日日記載與宋海南“偕至韓山樓午餐,朝鮮料理也,味與中國食無大異。余等所食者,一曰神仙爐,似中國火爐者也;一雞卵包,則包牛肉之炒蛋也;一コモク(日文‘什錦’),則雜菜之飯也”。 以中國菜為參考系,宋教仁也能對朝鮮料理品頭評足??梢?,在飲食上,這些革命志士一點也不保守。事實上,在日本的湖南人甚至嘗試烹飪?nèi)毡玖侠?,如林伯?914年2月8日日記載:“晚,柱丞辦料理,共餐極歡?!眲t可見這批留日學(xué)生中部分人員已經(jīng)習(xí)慣日本口味,且親自制作和風(fēng)料理了。

當(dāng)然,客居他鄉(xiāng),這些湖南籍革命家最懷念的仍是湖南特色食物。宋教仁(1882-1913)1906年5月19日日記載:“下六時,至楊勉卿寓,適將晚餐,有臘肉,遂留餐焉?!庇信D肉,待客的東道主便有底氣。無獨有偶,林伯渠1913年10月16日日記載:“午餐錫圭處,因鄧君新到,攜有臘脯,飽嘗鄉(xiāng)味,固不僅口腹之樂也?!庇信D肉,作客的人不僅大快朵頤,莼鱸之思也得深慰。觀此可知,湖南臘肉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帶往日本,盡管仍是湖南人品嘗,卻也是湘味出海的寫照。

林伯渠早年日記書影


1916年春夏之際,林伯渠回到湖南長沙工作。經(jīng)程潛(1882-1968)介紹,陸續(xù)在譚延闿第三次督湘期間擔(dān)任省公署秘書、代理政務(wù)廳長等。譚延闿1916年8月25日日記記載:“頌云同凌伯渠祖涵來?!柚瞬派胁徊睢!边@是譚延闿初次與林伯渠打交道,連林伯渠的姓都寫錯了,但對他的評價不壞。由于譚延闿的信任,林伯渠逐漸在湖南省政府站穩(wěn)腳跟。此后,林伯渠日記記載了不少長沙市內(nèi)就餐情況,盡管十分寥寥,也為長沙酒樓留下極為珍貴的資料。茲將相關(guān)記載抄錄如下:

1916年8月7日:四時,赴翦玉玠宴于徐長興。

1916年8月20日:午后,赴宴一枝香。是日,譚組安省長抵省。

1916年8月26日:午后,赴一枝香友人宴會。晚,攜行囊登舟。

1916年9月16日:午后,道友人賀,并赴一支香。

1916年9月17日:早起,宴友人于徐長興。午后,拜客。晚,赴宴一枝香。

1916年9月24日:早九時,詣徐長興共宴友人。

1916年9月30日:午后六時,赴宴一枝香。旋同人在玉樓東宴友。旋詣?wù)x社。

1916年10月3日:六時,共宴亦山天樂居。

1916年10月7日:午后六時,退署。赴宴挹爽樓。

1916年10月8日:晚,劍仇宴于天樂居。

1916年10月17日:午后五時,赴棗(園)友人招飲。龍鐵英召宴曲園,時逼未赴席。

1916年10月19日:晚,赴周砥如宴于徐長興,又,廖湘蕓宴于曲園。

1916年10月20日:昨日,飲食失慎,致今日身體極倦。……晚五時半,到挹爽樓宴客。

1916年10月26日:晚,赴半園宴。

1916年12月7日:午后五時,赴伍、廖宴;又,詣一支香。

1916年12月18日:晚,招飲陳坤載,林伯先并延,寶春樓入座。

1916年12月25日:晚,伯先召飲一枝香,同座紹先、敬民。

1917年1月2日:早八時,詣迎蔡松坡先生(靈櫬),由河干行至陸軍測量局,鄉(xiāng)人對之,感覺殊少,可發(fā)一喟。旋紹先、敬銘約赴天樂居。

1917年1月14日:晚,赴宴王小芹、蕭石朋君。

1917年2月17日:晚,汪毓崧招飲曲園。

1917年2月19日:晚七時,開財政會議,旋詣一枝香,李午云、何潤君招飲。

1917年2月21日:晚,詣湖湘紀(jì)念會,旋到一枝香。

1917年3月27日:晚,訪特生、艾唐,并赴宴潘君棗園。

1917年3月28日:晚,赴宴棗園。

1917年4月22日:晚,赴張溶川觀察宴于一枝香。

1917年4月25日:晚,赴宴曲園。

1917年5月2日:晚,宴縣人邃園。

1917年5月6日:午餐,旋赴宴友人于曲園。

1917年5月22日:晚,赴棗園,曾廣瀛君招飲。

由上述記載可知,1916-1917年,林伯渠經(jīng)常光顧的酒樓包括一枝香、曲園、棗園、徐長興、挹爽樓、天樂居等。宴請的人包括仇鰲(字亦山),而請客的人至少有羅劍仇、龍鐵英、廖湘蕓等。自然,也有宴會在家中舉行,如1916年10月22日日記載龍璋(1854-1918)家舉行宴會。此外還記載1916年11月18-19日在上海古渝軒、小有天、天雨吃飯一事。梁小進、張好所著《湘菜》(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2年)也引用過《林伯渠日記》,惜十分簡略,且將古渝軒、小有天、天雨等三家上海地區(qū)的川菜館誤作湘菜館。這也提醒湖湘飲食史料的挖掘者,應(yīng)當(dāng)注意日記所載內(nèi)容的時間和地點,否則容易因疏忽造成史料利用的偏差。

作為譚延闿的部屬,此期林伯渠與譚延闿交往不少,但一起吃飯的情況極少。直至譚延闿再度下野,蟄居永州期間,他才與林伯渠關(guān)系更為密切,經(jīng)常聚飲。

譚延闿1918年10月22日日記載:“晚,諶齋古借地請客,伯渠、松堅、雨人、宏群、呂滿、宋滿、李芾棠來,同席,飲二十馀杯散?!庇?918年11月28日日記云:“晚,設(shè)具餞子武、岸稜,以謝、羅、蕭、岳、呂、劉、黎、伯渠、護芳作陪,自燉魚翅,飲勃蘭地,頗極精美,永州不易得也?!贝藭r,林伯渠追隨譚延闿到永州,常陪侍譚延闿,方才真正成了譚延闿的心腹。

不過,革命事業(yè)天然與飲食及應(yīng)酬相悖,林伯渠1926年至1927年間的日記,就無一筆道及飲食,而多記載戎馬倥傯之事。究其原因,可從譚嗣同(1865-1898)1898年在湖南創(chuàng)立延年會說起,譚嗣同創(chuàng)會的目的便在“省去無謂之應(yīng)酬,以所省出之精力時候讀書辦事?!保ā哆_化齋日記》23頁)精于飲食必然消磨許多時間,而于革命事業(yè)有妨。革命家之所以革命,大概在于他們并不耽于飲食,始終保持平民飲食趣味。如革命老人徐特立(1877-1968),在譚延闿日記中僅現(xiàn)身一次,倒是多次出現(xiàn)在火宮殿發(fā)表演講。自然,徐特立品嘗的是火宮殿的平民食物。惟其不耽于飲食,方有更多時間做事、鬧革命。

由于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的主要內(nèi)涵并不在飲食,在微觀史研究興起之前,這些文獻只是作為革命史研究的材料。當(dāng)飲食被視作微觀社會史的一個方向并加以研究以后,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值得重新對待。盡管革命者私人文獻所載的飲食材料十分零星,卻為湖南近現(xiàn)代飲食提供了確定性的證據(jù)。譬如株洲籍革命家言乃克(1920-2009)回憶起唐拔(1890-1972)的兄長專門邀請他“從長沙搭輪船上湘潭吃腦髓卷”(《參加江南地下第四軍組建活動片段回憶》)。僅此一點,便為湖南名點——腦髓卷的原產(chǎn)地湘潭提供了力證。而宋教仁日記中記載的劉瑤臣(1884-1911),作為湘西哥老會金鳳山的刑堂,在1904年,曾在常德雞鴨巷飯館當(dāng)廚師,協(xié)助宋教仁聯(lián)絡(luò)會黨。據(jù)此,則劉氏又是近代湖南少數(shù)有名有姓的廚師之一,并提供了近代湖南廚師參與革命的罕見證據(jù)。而我國國歌詞作者田漢1966年7月3日日記聲稱其父田禹卿也是一名廚師,從田漢外公學(xué)廚,“曾到漢口一個知縣衙門的廚房做事。他是主要管白案的,即做包子餃子之類。大約也會辦菜”。田漢小時候還看到“父親留下來的大廚房菜譜”。田漢自傳對此回憶得更加詳細(xì),說田禹卿“跟他岳父易道生學(xué)大廚房”。這又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湘菜廚師了。

《田漢全集》書信、日記卷


與譚延闿等人日記相比,革命家的日記與回憶錄在飲食材料的豐富性上,有著云泥之別,然而這些材料的差異,正是舊時代飲食等級的寫照,是飲食權(quán)力的直觀展示。與傳統(tǒng)飲食材料的文人書寫不一樣,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的中下層階級特性,天然遠離飲食中心的書寫方式,都賦予它在飲食研究中的特殊意義。即便如郭沫若這樣的革命者,多次參與黨政高層與宴席,所關(guān)注的仍是平民食物。如1937年12月7日,唐生智請周恩來和郭沫若吃飯,郭氏在《洪波曲》中回憶道:“在城外的一座大公館里吃了一席很講究的湖南菜,還吃了有辣味的瀏陽豆豉。”唐生智的廚子是湖南名廚,引得郭沫若夫人于立群(1916-1979)說“那實在好吃”。唐生智就送了他們兩罐瀏陽豆豉。

郭沫若《洪波曲》


稍早之前,郭沫若在長沙遇到《抗戰(zhàn)日報》主編田漢(字壽昌),便被田漢邀往清真李合盛館子,郭沫若給這間店子以較大的篇幅:“在一間樓房里滿滿坐了兩大圓桌,桌面寬,筷子長,湯匙大,充分發(fā)揮著湖南席的三大特色。菜上桌了,除牛肉牛百葉之外,也有魚,也有雞。好像也沒吃出什么特別的味道,但同樣也在發(fā)揮著湖南菜的三大特色:咸、辣、多。壽昌是喜歡吃牛百葉的,盡管分量已經(jīng)夠多,而他一叫就是雙份?!保ü簟逗椴ㄇ罚嗣裎膶W(xué)出版社,1979年,29-30頁)對中下層的食物,郭沫若總是盡情描摹,反倒是那些達官貴人宴席上的山珍海味,郭沫若日記與回憶錄中著墨甚少。

總的來說,飲食的階級劃分在革命家日記與回憶錄中有清晰的痕跡。湖南是近代革命家之淵藪,相關(guān)日記與回憶錄異常豐富,解析這部分資料,對重構(gòu)近代湖南飲食史意義非凡。與歷史學(xué)界慣常運用大宗民間文書或是地方志從事平民飲食研究(如史景遷《清代貧民的食物》,載張光直等著《中國文化中的飲食》)相比,日記與回憶錄中“飛地”式的飲食資料因其更難開采,較少為研究者所使用,正因如此,或許從中所見者將更加獨特。作為拋磚引玉之作,本文的嘗試是粗淺的,作者有著深遠的期望卻是不言而喻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