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蘇博“近代大家”特展:聚焦名士李根源與蘇州

繼“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之后,澎湃新聞獲悉,11月21日,“近代大家”系列學術(shù)特展的第二展“印泉照古——李根源與蘇州”在蘇州博物館開幕

繼“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之后,澎湃新聞獲悉,11月21日,“近代大家”系列學術(shù)特展的第二展“印泉照古——李根源與蘇州”在蘇州博物館開幕,展覽以近代名士、辛亥元老、愛國人士李根源為對象,展示其反帝保疆、宦海沉浮以及隱居蘇州十余年訪古留跡、修志刻書、吳門交流、抗日后援的經(jīng)歷。

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95件/套,其中既包括了李根源詳考文獻、實地考察著成的《吳郡西山訪古記》 《蘇州府學金石錄》 《吳縣金石志》等蘇州著述;也匯集諸多李根源在蘇尋訪過的文物遺跡,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五同會圖》、上海博物館藏沈周《壑舟圖》、及蘇州七子山五代墓出土文物等;亦通過李根源與于右任、張一麐、章炳麟、徐悲鴻、吳湖帆等名流書信往來及書畫交流,彰顯了李根源的深厚交游。

明人《五同會圖》卷展出局部


展覽現(xiàn)場


“人生只合住姑蘇,此老風流并世無”。蘇州自古風物清嘉,物阜民豐,吸引各地名士接踵而至。清末民初,世道紛擾,變革云涌,而蘇州仍為四方所仰,視為桃源樂土,遷居其間者眾,李根源即是其中之一。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雪生,號曲石,云南騰沖人。早年留學日本,矢志革命,入同盟會,曾任陜西省長、駐粵滇軍總司令、農(nóng)商總長,兼署國務總理,戎馬倥傯之間,聲威顯赫。后悄然隱退,息影吳門。自1921年于蘇州購宅,至1937年離蘇避亂,李根源寓居吳門16年。在這期間,李根源深受吳中風物熏陶,也將生平志業(yè)和追求投射在了蘇州,對蘇州文化傳承與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明人《五同會圖》卷展出現(xiàn)場


沈周《壑舟圖》冊展出現(xiàn)場


“這次展覽的籌備有一年左右,與‘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特展不同,展覽最大的難點在于與李根源直接相關(guān)的文物不多,這需要我們前期做大量的文獻查閱工作,比如展覽中呈現(xiàn)的明人《五同會圖》卷和沈周《壑舟圖》冊的并列展出及其背后的故事,比如沈周《廬墓圖》卷的展出等。”此次展覽的內(nèi)容策劃趙寅州現(xiàn)場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特別是沈周的《廬墓圖》卷,當時我們向故宮博物院借展這件文物的時候,他們是比較疑惑的,因為可能與畫卷描繪的主題有關(guān),這件展品并不常展出。但我們通過梳理文獻發(fā)現(xiàn),1930年4月,于右任讀清代藏書家黃丕烈《省余游草》中詩以寄李根源,詩為黃丕烈掃墓途中尋訪故人,得觀沈周所畫《廬墓圖》,有感而作。于右任讀后想起了李根源,書錄此詩以贈。李根源事母至孝,與沈周《廬墓圖》所寓之孝思,一脈相承,所以我們借展了這件作品?!?/p>

沈周的《廬墓圖》卷(局部)展出現(xiàn)場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此次展覽分為“滇南奇杰 吳下賓萌”“西山訪古 葑門刻書”“王山葬母 摩崖刻石”“曲廬藏精 吳門交游”“國殤執(zhí)紼 抗日后援”五個部分,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95件/套,展示了李根源反帝保疆、宦海沉浮以及隱居蘇州十余年訪古留跡、修志刻書、吳門交流、抗日后援的經(jīng)歷。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滇南奇杰 吳下賓萌

李根源的前半生,投身革命,反對帝制,奔波于政壇,可謂叱咤一時,有“革命元勛”“民國元老”之譽,一度官居“總理”。

正當壯年有為之際,四十多歲的李根源選擇退出政壇,息影蘇州十數(shù)載……

清  碧玉交龍紐“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碧玉交龍紐“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 故宮博物院藏


蘇州購宅后,李根源時隱時出。1924年,他受好友胡景翼之邀再度入京,其間曾游清故宮二日,觀散盤、錫貝鼎等銅器,及“奉天法祖親賢愛民”諸寶。

西山訪古 葑門刻書

1926年,李根源正式定居蘇州幾個月后,便開啟了訪古之旅……他夜宿曉行,乘一葉扁舟,遍歷吳西諸山,探訪名人冢墓,筆錄見聞,成《吳郡西山訪古記》。后擔任吳中保墓會會長、《吳縣志》總纂之一,又辟葑門寓所為刻書之地,刊行《曲石叢書》。

明  明人《五同會圖》卷 絹本 設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五同會圖》描繪明中期弘治末年,5位蘇州籍高官吳寬、李杰、陳璚、王鏊、吳洪在北京的雅集活動。1929年5月27日,李根源前往槎灣拜訪,王仁熊向他出示了《五同會圖》。李根源詳觀此畫,并錄文徵明所書吳寬《五同會序》及跋。

明  沈周《壑舟圖》冊 紙本 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李根源拜訪王仁熊時,希求一睹《壑舟圖》真跡,但被告知:“昨歲寄存上海,未取歸?!崩钭匝裕骸盁o緣寓目,恨事也。”此次特展將明人《五同會圖》卷、沈周《壑舟圖》冊同列展覽,以彌李公之憾、飽觀者眼福。

王山葬母 摩崖刻石

李根源愛母純孝,因母姓闕氏,遂將城中住處以“闕園”名之,并植花造景以奉母養(yǎng)老。1927年,闕太夫人去世,李根源悲傷欲絕,發(fā)愿“服中不出吳縣一步”,葬母親于藏書小王山,建闕塋精舍,在為母服喪期間,于小王山植松樹數(shù)萬株,建造“萬松亭”“小隆中”“湖山堂”等松海勝景。邀名流賢達如于右任、章太炎、黎元洪等到此賞景題詞,未親自到者如吳昌碩亦郵其題字,并雇石工將題字刻于山中巖石之上,而成摩崖石刻群。

明  沈周《廬墓圖》卷 紙本 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明  沈周《廬墓圖》卷 紙本 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明  沈周《廬墓圖》卷 紙本 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明  沈周《廬墓圖》卷 紙本 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1930年4月,于右任讀清代藏書家黃丕烈《省余游草》,其中有詩述及黃丕烈掃墓途中,尋訪故人并觀沈周所畫《廬墓圖》。于氏讀后憶起李根源,書錄此詩以贈。

《廬墓圖》卷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墓地周圍的氛圍和景色,墓園隱現(xiàn)于山腳下茂密的松柏之中,布景自然,畫面氣氛幽寂。此作用筆蒼潤,設色以淺絳、圖花青為主,清淡秀冶。多中鋒用筆,時見側(cè)鋒。山石多用短披麻皴,瀟灑李意。點苔亦墨深筆厚,多為圓點,以中鋒為主,聚鋒、破鋒皆用。從筆墨風格判定,此為沈周中晚年佳作。此卷分四段,第一、二、四開,畫面左側(cè)有沈周落款及印鑒。唯第三開未見沈周題款,畫面右上方空白處鈐有“錦衣徐將軍畫”朱文印一枚。據(jù)卷首楊棨的題跋所知,其被合裝成手卷的時間約在清咸豐初年。

曲廬藏精 吳門交游

1925年,李根源正式定居蘇州,入“九九消寒會”,獲交吳中賢俊,與江南文人學士、書畫名家、官僚士紳來往密切。

展覽現(xiàn)場


消寒會成員不少喜好收藏,李根源亦不例外,尤醉心金石方志收藏,亦涉足書畫、古籍等收藏;如蘇州博物館藏陳獻章七絕《賽蘭香》軸、國家圖書館藏《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四十五皆其所藏精品。

于右任為李根源行書七絕三首軸 1930年  紙本 蘇州博物館藏


李根源與于右任為同盟會舊友,皆出任過陜西省長,且為同庚,交誼亦深。于右任任職南方時,多次赴蘇州游玩,李根源常親自陪同,此軸即為其1930年游蘇所作。

國殤執(zhí)紼 抗日后援

1932年“一·二八”事變、1937年八一三戰(zhàn)役,李根源兩次皆參與抗日后援,募款慰軍;并安葬抗戰(zhàn)陣亡將士,筑“英雄?!?,執(zhí)紼披麻,親臨祭奠,寫下“霜冷靈巖路,披麻送國殤。萬人爭負土,烈骨滿山香”。

徐悲鴻畫李根源先生像 1943年  紙本 設色 徐悲鴻紀念館藏


1943年,徐悲鴻得知李根源抗日事跡,深為感動,為其畫像,并作為《國殤圖》的素材。李根源亦有詩以記:“悲鴻妙畫送歸鴻,《八七神仙》變化中。也恐通靈飛去了,《國殤》圖里寫衰翁。”李根源離開蘇州之后,每至夜闌人靜,蘇州之人物景致,常縈繞于夢。

1950年,李根源重返故地,憶往昔崢嶸歲月,念及舊友,作詩以懷,并將其生平所藏書畫、金石等,慷慨捐贈。晚年更歸葬于斯,與吳中山水同眠。

展覽現(xiàn)場


吳昌碩花卉展出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此次展覽還呈現(xiàn)了吳中西山的一些文物現(xiàn)狀圖片資料,及周邊土壤、水體、植物等標本信息,趙寅州介紹,在策展的過程中,感于李根源的事跡,2024年暮春,蘇州博物館特別組織了一支志愿者小隊,重新踏上了西山訪古之旅。著錄中的古跡,有的已隨時間流逝,不復存在;亦有諸多完好保存,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離不開當年李根源的努力與保護,這次展出的這些標本都是當時志愿者們采集的。

展覽現(xiàn)場 吳昌碩扇面


展覽現(xiàn)場 李根源書法作品


據(jù)悉,此次展覽得到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保山市博物館、清遠市博物館、蘇州碑刻博物館、吳文化博物館等文博機構(gòu)的大力支持,展覽將持續(xù)至2025年2月20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