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月”(10月12日至30日)已拉開帷幕。
10月是各種節(jié)日、紀念日匯集之月,僅“世界鎮(zhèn)痛日”“世界傳統(tǒng)醫(yī)藥日”等健康類紀念日就有14個。各方競逐,文學所得空間幾何?
相關調查頗多,結果近似。以閱讀文學名著論,雖然超80%的受訪者認為有價值,可即使在大學生中,每學期閱讀課外書超5本的勉強過半數(shù)(53.98%),在這5本書中,文學藝術類只占20.73%,不及成功勵志類書(21.06%)。
文學閱讀是有門檻的,不達到一定閱讀量,難有收獲。
不閱讀
據(jù)我國語文課程標準,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應少于145萬字,初中生不應少于260萬字,高中生不應少于150萬字,加起來就是550萬字左右。從實際看,我國學生的平均閱讀量僅及標準的20%。這就不難理解,《紅樓夢》《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為何被列為“死活讀不下去的書”。
忽視文學名著是全球現(xiàn)象,因真正在主導現(xiàn)代社會的是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個景觀社會,并通過將世界景觀化,實現(xiàn)對人類心靈的深層殖民。
商品經(jīng)濟本是為了互通有無,可在景觀社會中,則呈現(xiàn)為虛擬大于實物,品牌高于商品、時髦高于應用……物品的影像成了生產(chǎn)與消費的主體,物品的本身漸次退出。
為了讓這個游戲能繼續(xù)下去,消費主義只有進一步強化影像誘惑,以讓人們陷在其中,無力自拔。當人人都變成資本的奴隸時,消費主義便走向了反啟蒙。
反啟蒙,就必然要反對小說,因為“小說共和國”是啟蒙的主話筒。
正是小說,讓人類有了超越民族、文化、地域、語言等隔閡的可能,中國人也會為安娜·卡列尼娜流淚,西方人也會被黛玉葬花陶醉?!靶≌f共和國”具有傳播優(yōu)勢,能讀懂盧梭的《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人不多,可讀過司湯達的《紅與黑》,讀者自然能把握盧梭的思想。同樣,讀過《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存在主義也就不再艱澀。
名著喚醒了人們心中近似的感受與近似的價值觀,大家仿佛變成同一個國家的人。這種超越促使我們去追問更深層的問題,如生命的意義、這次生活是否值得經(jīng)歷、什么是永恒,等等。
這份覺悟,正是消費主義所要極力掩蓋的。
一般來說,它會采取三種方式。
首先是漠視。消費主義通過商業(yè)街、商業(yè)片、娛樂文化、搞笑之類的嘈雜,掩蓋住名著的聲音。
其次是邊緣化。斥“小說共和國”為虛幻、不真實,將深度閱讀從生存必備技能中排除出去。
其三是改寫。消費主義表面上接納名著,甚至還會用名著來促銷,包括以傳播推廣為名不斷翻拍名著,但一切圍繞賣點,即美女、緋聞、事件等。一番喧鬧后,名著本身要表達的東西反而被忽略。消費主義刻意制造并放大著誤會:名著就是離奇的情節(jié),就是美女,就是感官刺激。這種偏見一旦形成,人們再去讀原著就會覺得異常失望——名著原來這么拖沓、平淡和無趣。
“偽閱讀”
在不閱讀名著的同時,更可怕的是許多名著只被閱讀了一半,或者被偽閱讀(即人們只看過影視作品,便認為自己“讀”過了)。
沒有名著的提醒,我們就會覺得繁忙是高效率,追逐時尚是精致生活,承擔壓力是人生義務。
消費主義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時間概念——現(xiàn)代。它是一個與過去完全割裂、完全不同的時代,是歷史的一次突變,所以現(xiàn)代人無需參照歷史,更不用從前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我們只需沿著直覺和利益考量,便能讓生命價值充分綻放。
可問題在于,我們的大腦已被現(xiàn)代教育與現(xiàn)代文化反復耕耘過,我們的直覺還是直覺嗎?利益考量總要圍繞游戲規(guī)則進行,如果這個規(guī)則本身是錯誤的,我們該如何不走上歧途呢?
上世紀20年代,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發(fā)出了覺醒的聲音:“盡管通過科學,我們可以取得社會的進步,但科學并不能把我們帶向我們的最終目標,因為科學不能告訴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要重新彰顯西方的傳統(tǒng),通過重拾那些蘊含于偉大思想家的著作和討論中的智慧,為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提供借鑒?!?/p>
1929年,年滿30歲的哈欽斯出任芝加哥大學校長,他立刻將莫提默·J·阿德勒等永恒主義者招致麾下。永恒主義者們堅信世界上存在永恒的真理,它是推動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的根本力量,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尋求這種永恒的真理,而非獲取孤立的、瑣碎的、專門化的知識。
阿德勒曾說:“若人是理性的動物,其本性是不變的話,那么不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每一種完善的教育方案都要具備一些永恒不變的特征。”
從某種意義上說,孔子也是永恒主義者,所以他愿意“朝聞道,夕死可矣”,主張“君子不器”,在他看來,人的生命并非實現(xiàn)利益的工具,而是通向永恒的一次修煉。
永恒主義堅信名著的價值,認為通過閱讀名著,可望成就健全的人格。哈欽斯對“大學是為了培養(yǎng)工程師的”的說法提出質疑:一個大學畢業(yè)生能當工程師當然很好,但一個學生十年、二十年后依然當工程師嗎?他總要發(fā)展,成為領導者和管理者,如果缺乏人文素質,他如何能勝任呢?
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而不是提升技能。
“青少年名著閱讀計劃”
哈欽斯與阿德勒設計出一套以閱讀名著為基礎的通識教育體系,以“發(fā)展人的理性,養(yǎng)成智性美德,實現(xiàn)最高的智慧和善,來培養(yǎng)完人”。
然而,哈欽斯等人的計劃被斥為復辟傳統(tǒng)教育,引起芝加哥大學內部派系對立,直到1942年,方案才被最終通過。芝加哥大學因此成為全美最重視通識教育的大學,而美國的“名著閱讀運動”至此才算取得了重大突破。
哈欽斯等人的成功拜兩點所賜:
首先,芝加哥大學從第一任校長威廉·林尼·哈珀開始,便有大膽激進改革的傳統(tǒng)。該校辦校宗旨“建立大學是為了給學者們和他們的學生們發(fā)展或者施展學術才能提供場所”,與功利主義教育本非同路。
其次,阿德勒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當時該校英語系教授約翰·厄爾金斯開設有名著講讀課程,他每周六晚上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一本名著,共討論了50部經(jīng)典。阿德勒畢業(yè)留校后,曾任該課程的領導者,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直到1962年,美國各級學校才開始推廣“青少年名著閱讀計劃”。1992年,美國教育部才正式將“青少年名著閱讀計劃”列入計劃,初期只向優(yōu)等生推薦,確認效果顯著后,本世紀初才開始面向普通學生。
從醒覺到改變,時光整整走過70年,這再清晰不過地展現(xiàn)出人類愚昧的力量。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作為人,我們天然有追問的勇氣和天賦,我們天然知道,當下的世界并非最好,我們能從名著中獲得啟迪。
無意義的贊美
受歷史階段與發(fā)展路徑的影響,名著閱讀在我國雖在表面上長期受重視,但在具體層面,卻處于被忽視、被扭曲的狀態(tài)。突出特點是:我們仍在用功利主義教育的方式在推動名著閱讀,即所謂“還原式閱讀”。
“還原式閱讀”是把名著異化成知識,通過文本細讀,在字句、段落間發(fā)明出一套標準解釋方式,然后強制輸入到學生的記憶中,以代替他們自己的理解。“還原式閱讀”是一種標準化的、淺層的閱讀,它的所謂深讀,無非是記誦作家生平、創(chuàng)作動機、時代背景等。如此一番折磨下來,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不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更不能讓他們內心變得更敏感。這可能是最壞的結果:名著中的真問題皆被隱沒,名著反而成了封鎖心靈的一道枷鎖。
令人遺憾的是,在今天,許多提倡閱讀名著的人,腦海中也還帶有僵化的“還原式閱讀”的印記——他們不能接受有人認為《紅樓夢》難讀;不愿意尊重不同個體的閱讀感受;他們不同意戲說;即使沒讀,也要崇拜所謂名家名作……這體現(xiàn)出“還原式閱讀”的可怕:它能如此封閉人們的心靈,使其喪失開放性、多元性看問題的能力。
哈欽斯說過:“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睆倪@句話看,我們中太多人其實還未受到真正教育的滋潤。
小說因問題而存在,因為生命中有永恒的煩惱,所以我們才要與名著對話。面對又一個“北京十月文學”,贊美名著、夸張名著是沒意義的,通向名著的路其實很簡單:一是面對生活,要有真實的煩惱,而有煩惱時,絕不匆匆放過。二是到名著中找安慰,看看還有多少人曾那樣煩惱過。(文/唐山)
本文刊載于20171024《北京青年報》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