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圖畫說故事?哪些故事能獲得到圖像化的機會?怎樣理解故事畫?臺北故宮博物院策劃的新展“畫語: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近日對外展出,展覽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著重呈現(xiàn)“圖像”超越文字描述。通過展出不同朝代的47件組繪畫作品,向觀者講述了那些豐富而耳熟能詳?shù)臍v史,如敦煌壁畫須達拏太子本生、“文姬歸漢”、“三顧茅廬”、“雪夜訪戴”、“西游記”等。
如何讓圖畫說故事?畫家以圖像重現(xiàn)或詮釋故事時,首要目標通常是讓觀眾能夠辨認出所描繪內(nèi)容?;谧髌烦叽?、形式(卷、軸、冊)等種種限制,畫家需要挑選出代表情節(jié)、安排合適場景、設計登場人物及其造型與動作等,才能完成說故事的任務。
展覽現(xiàn)場
為何畫這些故事?哪些故事能獲得到圖像化的機會?分別為哪些觀眾所繪制?借由對畫作主題的判斷與分類,試著從畫面上反過來推想,一窺畫作繪制時的意念與心態(tài),或許還能感受到綿延數(shù)代的文化認同,這也是另一種奇妙的欣賞體驗。
怎樣理解故事畫?觀賞者的相關文史知識越豐富,透過畫中元素對應到正確文本的幾率就越高。如果與畫家生活在同一時代,由于所見所思相似,更容易感知畫面的選擇與表達。然而,當代的觀眾能辨認出多少呢?
透過這次展覽,除了可以欣賞畫家如何以圖像經(jīng)營充滿魅力的故事,也能檢測到觀者是否能夠穿越時空,接收到創(chuàng)作者希望傳遞的豐富訊息。
圖像強大的敘述力
有“故事”的圖像以不同形式出現(xiàn)在多樣媒材上。有些是原本就是為“故事”服務的圖像,如:墓室祠堂里忠孝節(jié)義的石刻線畫、敦煌壁畫的佛本生故事、《法華經(jīng)》扉頁上的經(jīng)變故事,或是歷史事件等。但也有些原本不是“故事”的圖像,如《孝經(jīng)》、《詩經(jīng)》等思想或文學經(jīng)典的附圖,卻因為圖像本身強大的敘述性,能夠提供觀者超越文本的故事感。
漢 武氏祠畫像石刻拓片紙本墨拓 橫披
漢代武梁祠距今1900多年,以乍看如剪影般的石刻線畫裝飾整體空間。本次展出的西壁拓片,中間兩層竟刻畫了“老萊娛親”、“荊軻刺秦王”等七個忠孝節(jié)義的故事。
畫家在單一場景中借由角色的向背關系,輔以榜題文字,幫助觀者辨認故事。許多極盡開張的人物動作仍具細節(jié)。如第三層左方“荊軻刺秦王”一段,荊軻指掌形狀,或是秦王侍衛(wèi)如何攔抱阻擋,皆利用細線刻畫出故事文本以外的細節(jié)。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民國 張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 絹本設色 卷 (局部)
張大千《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須達拏太子本生》是張大千(1899-1983)臨摹自6世紀敦煌壁畫的作品。壁畫原分三層,依序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情節(jié)間以山石或建筑分隔,人物姿態(tài)活潑生動。張大千參考壁畫原本的布局,統(tǒng)一“自左向右”安排情節(jié),與一般手卷“自右向左”的觀賞方向有別。
此次展出須達拏太子本生“布施白象”的段落。敵國故意派八位婆羅門向樂善好施須達拏求取百戰(zhàn)百勝的國寶白象。太子因同意布施,讓他們騎象離開,自己反遭放逐。
后秦 鳩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jīng) 紙本 經(jīng)摺裝 元重刊蘇寫本(局部)
這兩幅版畫為《法華經(jīng)》卷一和卷七的扉畫。畫面右側(cè)釋迦牟尼佛與脅侍部眾形體較大,為傳統(tǒng)畫作突顯重要角色的慣例。不同于早期敦煌壁畫常以山石框限不同故事或情節(jié),扉頁畫家將故事并置于同一山水場景中,利用地形地貌,讓角色們各自專注在自己的故事中演出。這套扉畫成功描繪出釋迦牟尼佛宣講《法華經(jīng)》及其內(nèi)容,畫面和諧且具整體感。
傳 宋高宗書孝經(jīng)馬和之繪圖(開宗明義章、事君章)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高宗書孝經(jīng)馬和之繪圖(開宗明義章、事君章)絹本設色 冊(局部)
《孝經(jīng)》記錄孔子(公元前551-479年)解說孝道的內(nèi)容。第一開孔子為弟子環(huán)繞,斜向坐于榻上,加上前方跪坐的曾子(公元前505-432年),就像將佛道扉畫宣講場面反向簡化而成的儒家版本。
第十五開《事君》,畫中君王所在殿宇,與官員園苑僅有一棵柳樹的距離?,F(xiàn)實中不可能如此接近,且兩者在畫中所占比例接近,應是畫家對文中對句“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的圖像詮釋。
此冊與南宋院畫家馬和之(活動于12世紀中)風格不同,應為宋人托名之作。
清 弘歷敕編 御筆詩經(jīng)圖(齊風之甫田、豳風之七月)紙本 冊頁裝 清乾隆間圖繪寫本(局部)
清 弘歷敕編 御筆詩經(jīng)圖(齊風之甫田、豳風之七月)紙本 冊頁裝 清乾隆間圖繪寫本(局部)
《詩經(jīng)》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西周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許多內(nèi)容托物寄寓,幽微地表現(xiàn)潛伏的意見或情感。南宋的文官馬和之(活動于12世紀中)畫藝高超,他為《詩經(jīng)》添配的圖畫成為經(jīng)典。清代的乾隆皇帝(1711-1799)令宮廷畫家臨摹宮中收藏的馬和之《詩經(jīng)圖》,并補全殘缺的部分。本次展出就是乾隆朝摹作的其中兩開。
《甫田》若抱怨般的詩句,卻飽含思念與對相聚的期盼。詩句中的“思念”要如何描繪?畫中斜向而下的山坡,影射著萬水千山,承托田邊文士對遠方友朋身影的思念。此圖以敘事畫的方式,巧妙地傳達詩歌中的抒情內(nèi)容。
《七月》的篇幅很長,記述著農(nóng)民一年里應進行的主要行事。一小方冊頁里能容納多少內(nèi)容?畫家果斷地用云氣及樹石,將畫面切作三塊,自右至左描繪夜觀星象、農(nóng)桑采集、歲末宴聚場面。由宴聚的場面,可知此圖并未照本宣科。畫家讓《七月》文中未提到的樂舞場面,清楚安排在左下方,似有以禮樂教化百姓的期盼。
成教化、助人倫——儒家觀點下圖畫最重要的功能
活動于9世紀的畫史家張彥遠標舉圖畫最重要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倫”,此單元展件體現(xiàn)了過去對這種看法的實踐。《二十四孝》、《袁安臥雪》一類故事畫,可對一般民眾灌輸?shù)赖聜惓5挠^念;而《帝鑒圖說》、《渭濱垂釣》一類故事畫,則期待激起帝王借鑒仿效的意愿。不同時代畫家接續(xù)描繪的忠孝節(jié)義故事,也正反映著歷經(jīng)時間汰選,代代相傳的儒家文化底蘊。
孝子圖
《元人畫四孝圖》使用兩種手法讓圖畫說故事,一種是如陸績懷橘與王祥冰魚,描繪最突出情節(jié)的單景;另外兩段,則是將不同時間的事件整合到同一畫面中。而另外兩套作品以單景表現(xiàn)為主,取景視角一近一遠。
三件作品皆有王祥冰魚。元人版本中,王祥以手肘撐起上身,口微張,向湖面探頭的鯉魚伸手,仿若對眼前所見不敢置信。而天寒地凍的冷,則是透過景物以及圍觀群眾襯托。蘇州畫坊版本,畫家運用枯枝、積雪、寒鳥以及湖面的冰裂刻畫冬季的冷,主角雙手環(huán)抱前胸,面容愁苦地趴臥冰層上。清代蔣溥版本,以遠觀視角描繪大片蕭瑟之景,與其他版本不同的是,畫出在屋內(nèi)等待的母親。王祥則是以輕快的枕肱之姿,躺臥冰上。這些構(gòu)圖、布置透露出畫家敘事側(cè)重的差別。
《元人畫四孝圖》以先圖后文描繪四則孝行故事:武妻股傷、陸績懷橘、王祥冰魚、曹娥投江。卷末李居敬(活動于14世紀)撰寫圖序,強調(diào)儒家觀點下孝悌重要性,指出此卷具有“修身之資,訓子之方”的教育功能。由篇題挖補舊痕及內(nèi)文推斷,此作或為二十四孝圖殘卷。
通篇描繪精細,人物線條流暢,細挺有力,帶釘頭鼠尾特質(zhì),或與13世紀人物畫家劉貫道一系相關。
武妻股傷
因為王武子長年在外防御邊境,他的妻子獨自在家侍奉婆婆。武母患上麻風病,嚴重到幾乎喪失視力。有人告訴武妻,如果能讓婆婆吃到活人的肉,很快就能痊愈。武妻聽后,對天祈禱,就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羹湯。果不其然,武母很快的痊愈,健康如初。此事傳到朝廷,賜封武母為秦國夫人、武妻為郢州郡君,以表彰其孝行。
陸績懷橘
陸績六歲時前去拜見袁術,袁術招待他上席。陸績看見筵席上有幾顆橘子,便偷偷往袖里藏了幾顆,準備帶給愛吃橘的母親。拜別時,橘子掉了出來。袁術問他原因,陸績回答:“我想帶回去孝敬母親。”袁術對此非常贊賞,勉勵他多行孝道。陸績孝順的美名逐漸傳到朝廷,后來被任命為太守。
王祥冰魚
王祥從小失去父親,長大后一心奉養(yǎng)母親。母親生病,藥物無法治愈。到了冬天,王母突然很想吃鯉魚,王祥便四處尋找湖泊取魚。但湖面結(jié)冰無法捕魚,王祥向天哭求,然后脫下衣服,試圖用體溫融解湖冰。冰層突然自動裂開,兩條鯉魚從水中躍出。開心獲得鯉魚的王祥,將魚煮成羹湯給母親吃,不久,她便痊愈了。
曹娥投江
曹娥十四歲時,她的父親因為投江而亡,尸體不見蹤影。傷心欲絕的曹娥站在江邊,連續(xù)嚎哭了七天七夜,最終自己也跳入江中。三天后,她抱著父親從江中浮出。鄉(xiāng)人被她的孝心所感動,將這對父女合葬,并在江邊立碑紀念。此事傳遍各地,曹娥的孝行令人欽佩。也有一說是荊州刺史度尚為她做碑,設置在上虞山,成為后世傳頌的孝道典范。
宮廷中的歷史故事畫
古代中國,圖畫經(jīng)常被賦予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在宮廷中,這些畫作主要以帝王為教育的對象。例如描繪歷代圣賢形象的作品,借以講述其功過事跡,以為帝王的借鏡。后來出現(xiàn)描繪歷史故實的人物故事畫,用以勸諫帝王。這類題材的原意是提醒皇帝要能接受諫言,但這些描繪進諫情景的作品,后來也是君王對臣下的統(tǒng)治工具,被用于宣揚君王的雅量,彰顯其容受臣下直言勸諫的風范,或者借由歷史故實向臣子傳遞訊息。
宋人 折檻圖 絹本設色 軸 國寶
本幅描繪漢成帝時的勸諫故實。槐里令朱云當眾抨擊既是丞相亦為帝師的張禹是佞臣,激怒皇帝。被下令收押處死的朱云奮力攀住宮殿欄桿,因而折斷檻木。在辛慶忌力諫下,漢成帝終赦免朱云,保留斷檻原狀,以為警惕。
畫家將場景安排在以喬松、湖石與帶華麗飾件欄桿構(gòu)置而成的庭院,雖與史實有出入,卻強化畫面的美感。畫面上并無名款,人物線條流暢,細節(jié)刻畫精致入微,應為南宋宮廷畫家之作。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絹本淺設色 軸(局部)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絹本淺設色 軸(局部)
傳 元 顏輝 畫袁安臥雪圖 絹本淺設色 軸(局部)
東漢人袁安(?-92),某年遇洛陽大雪,為了不驚擾他人,寧可僵臥在被積雪掩蓋的家中,后為巡視的洛陽令發(fā)現(xiàn),被薦舉為孝廉。畫面繪太守乘車來訪,隨從自門外踮腳窺探,似有突顯在位者招賢訪才的寓意。
本幅畫積雪蕭瑟,以疾速筆觸描繪枯木枝丫交錯,凌厲之平行線條描繪草木柴扉等景物,并以水墨暈染出雪地迷蒙晦澀的天候。人物衣紋多曲折,線條勁健。風格與明代中晚期浙派相近,應為明人作品。
明 戴進 渭濱垂釣圖 絹本設色 軸
本幅繪制題材為渭濱訪賢,周文王(公元前1112-前1050)前去拜訪隱居垂釣于渭水之濱的太公望(約公元前11世紀),幾經(jīng)考驗而獲賢良輔政的故事。柳堤旁兩人對揖,岸邊的釣具點出白發(fā)者為太公望。侍從五人于樹林間等候,與主角之間保持距離。前景巖石上濃黑的斧劈皴染更有著將視線聚焦在主角的作用。
戴進(1388-1462),字文進,明代宮廷畫家。此畫主要承襲南宋李唐(1049-1130后)、馬遠(活動于1190-1224后)一系的畫風,主要景物偏向畫幅右側(cè),人物衣袍為帶有頓挫的方折線條,山石則為斧劈皴。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絹本設色 軸(局部)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絹本設色 軸(局部)
傳 宋 李迪 畫三顧圖 絹本設色 軸(局部)
《畫三顧圖》繪漢末劉備(161-223)為邀請隱遁山間的諸葛亮(181-234)加入其陣營,而三度拜訪的故事。畫面中央為碩大石壁,仿若舞臺背景,托襯主角所在,也將觀眾視線聚焦畫幅前端。石板橋前三人為劉備、關羽(?-220)、張飛(?-221),隨從與坐騎停佇右方的樹林間。另一端,僮仆正應門而出,柴扉后高臥茅屋窗邊的是諸葛亮。
畫作有多次修補痕跡,李迪(活動于1162-1224)款為后添。山水樹石與人物描繪皆有明代宮廷畫特質(zhì),應為相關流派之手筆。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絹本設色 軸(局部)
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 絹本設色 軸(局部)
《雪夜訪戴》畫東晉名流率性而為的故事。雪夜夢醒的王徽之(338-386),獨飲時見皎白月色,突生訪友興致,便命侍從驅(qū)舟造訪戴逵(331-396),到了門前卻打消念頭,留下“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名句。
本幅構(gòu)圖與用筆帶有南宋馬夏的風格,唯山石皴法較為減省,或為表現(xiàn)積雪覆蓋的效果。雪夜獨行的扁舟劃破深夜寂靜,凸顯名士的隨興所至,是明代宮廷人物故事畫的佳例。
悅目賞心——圖畫的娛樂功能
拋開“成教化,助人倫”的沉重使命,讓我們沉浸在圖像中,想像或感受文學、戲曲、小說情節(jié)帶來的愉悅,應該是故事畫更根本的魅力?!段募w漢》里在國族認同與親情間拉扯的悲涼遺憾、《西廂記》里情竇初開的曖昧與冒險、《歸去來辭》里從難以施展與不愿屈就中回歸家園的解脫……這些將種種情節(jié)、文本轉(zhuǎn)化成動人圖畫的畫家,賦予了故事另一種悅目賞心的理解角度。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傳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冊(局部)
《文姬歸漢圖》這套冊頁描繪東漢才女蔡文姬(162-229)的坎坷人生。她在大亂時被胡人俘虜,嫁給南匈奴的左賢王,并生育二子。十二年后,曹操(155-220)派遣使臣又將她贖回漢地。據(jù)說她依胡笳的音響創(chuàng)作了琴曲,并加上描述生平境遇的詩文,也就是所謂的《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故事十分受歡迎,衍生出各種小說戲曲,《胡笳十八拍》也由歷代文人重新填寫。
這套冊頁上方抄錄的就是唐代劉商(約727-805)的版本,下方搭配著對應的圖像,屬于“圖文平行”的連環(huán)故事畫?!逗帐伺摹凡⒎羌?nèi)唤讨医绦⒌淖髌?,蔡文姬的選擇頗受爭議。這個故事的戲劇性喚起許多觀眾的同情共感,也引發(fā)畫家創(chuàng)繪故事場景與人物情態(tài)的興趣,是宋金對峙時代氛圍下促成的畫作,觀之樂趣無窮,與今日的繪本故事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傳稱為李唐(約1049-1130后),但與其傳世作品風格有別。畫面破損嚴重,但仍可感受細膩的畫功。作品中小巧人物的衣物紋樣皆未松懈,推測是稍晚的南宋宮廷畫家的作品。
傳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絹本設色 軸
相對于傳李唐《胡笳十八拍》使用十八開冊頁交代蔡文姬的經(jīng)歷,這件立軸形式的《文姬歸漢》,卻只以“單景”表現(xiàn)這個故事。畫家表現(xiàn)的段落接近《胡笳十八拍》的“傷別”,描繪夫妻喝酒餞別,一家人即將分離的場面。但是與《胡笳十八拍》所有人幾乎都在哭泣的景象不同,《文姬歸漢》坐在地毯上餞別的夫妻異常冷靜。除了抱著文姬的腰不愿意放開的小兒子,所有的人都壓抑著情緒莊重自持。
這幅畫作另一個特點是出現(xiàn)了漢族使節(jié),以及胡漢侍衛(wèi)雜處的景象,研究者認為反映了宋代對外族的立場與外交情勢。畫中對服飾及器用的細致描繪,也表現(xiàn)出當時對胡人文化的密切接觸與理解。舊傳為南宋后期宮廷畫家陳居中(活動于13世紀初)的作品,經(jīng)學者推測應為12世紀的精彩宮廷畫作。
傳 元 趙孟頫 畫淵明歸去來辭 絹本淺設色 卷
傳 元 趙孟頫 畫淵明歸去來辭 絹本淺設色 卷(局部)
陶淵明(約365 - 427)在古代文士心中是偶像般的存在,他的《歸去來兮辭》序言說明為官八十余天后,順隨本性,棄官回家。文中恬淡自樂的田園生活,也成為歸隱生活的理想樣貌。
畫中應是描繪陶淵明“載欣載奔”回家的景況,但不是開懷大笑狂奔回家的一幕,而是持杖挺挺而行,衣帶飄然的文士。隨行侍從為他囊琴攜卷、背負酒壇,以及門前的五株柳樹,都是畫家巧心添入的細節(jié),將一小段文句,經(jīng)營成豐富的視覺情節(jié)。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骕后赤壁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骕后赤壁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骕后赤壁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骕后赤壁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趙伯骕后赤壁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除了陶淵明(約365 - 427年),另一位備受文士推崇的偶像就是蘇軾(1037-1101),其《赤壁賦》也是廣獲喜愛的創(chuàng)作題材。
文徵明(1470-1559)于七十九歲時繪制此卷,以看似連續(xù)的山水樹石,巧妙分隔出文中敘述的不同段落,展出的另一件傳仇英(約1494-1552)《歸去來辭》也是仿效這類型的作品。畫中山石堆疊,樹石布列,緊湊而充滿變化。畫家將自己對蘇軾作品的理解與想像,轉(zhuǎn)化于所創(chuàng)造的瑰麗丘壑中,疊合了兩種藝術形式,觀之妙趣橫生。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民國 溥儒 西游記冊 絹本設色 冊 全冊12開(局部)
唐僧帶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往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是橫掃數(shù)代小說、戲劇,乃至今日電玩的熱門題材。此冊作者溥儒就非常喜愛《西游記》。好友張目寒(1902-1980)提到他畫孫猴子時“是他神與天合,心游物外的時候,也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完整提供故事情節(jié)并非畫家的目標,而是重在留下故事的精彩片段中,能讓人會心一笑的角色情態(tài)。他以靈動的筆墨,讓通俗故事中的主角,活潑躍然于文人清雅的山水中。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傳 元人 上林羽獵圖 絹本設色 卷(局部)
《上林賦》雖為文學作品,但是以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渡狭謭D》即依《上林賦》內(nèi)容,分成七大段落。卷首先由“子虛”、“烏有”和“亡是”三人的高談闊論開場,接著描繪壯觀的天子園苑—有神獸出沒的浩蕩水域、層巒疊嶂間的富麗離宮別館等等。天子在壯盛的車駕儀仗簇擁下出場,校閱兵士們在山林間射獵追捕鳥獸。接著在嬛嬪陪侍下,于高臺上宴樂,忽然省悟不該奢侈縱逸,因而解酒罷獵,擺駕回宮。
畫家以山石將《上林賦》的七個段落聯(lián)系起來,制造出江山千里的浩瀚遼闊。石青、石綠等礦物性顏料,讓山石顏色更飽和明亮。服飾及器用的細致圖案及多種色彩,讓全圖繽紛華麗。文句被轉(zhuǎn)化為豐盛的圖畫,沖擊觀者原本閱讀文本時的想像。
如何辨別畫面中的故事
辨別圖畫“說”了什么的關鍵,是人物表情?造型?動作?道具?還是場景?這個單元展出好幾件不太容易判斷出故事的作品。為什么難以辨別?是畫家使用太過泛濫的繪畫格套?或是關鍵圖像容易被觀者忽略?或者所描繪的故事文本,超出當代所關注認知的范圍?盡管無法確定故事主題,反而可以從畫面留下的蛛絲馬跡,享受一點點拼組出可能故事的微妙樂趣。
宋人 卞莊子刺虎圖 絹本淺設色 卷
宋人 卞莊子刺虎圖 絹本淺設色 卷(局部)
宋人 卞莊子刺虎圖 絹本淺設色 卷(局部)
魯國大夫卞莊子(生卒年不詳)以勇猛著稱。某次,他見兩虎爭食受傷的牛,提劍欲刺虎,旁人勸其待虎斗完再行動,以逸待勞。卞莊子聽從建議,最終只需對付一只受傷的老虎,便輕松捕獲兩虎。這則故事見于《戰(zhàn)國策》及《史記》,即為“一舉兩得”之典故。
本幅無名款,舊傳歸于李公麟(1049-1106)名下,應為托名。此畫用筆精細,線條遒勁,對主角勇猛意氣的神態(tài)以及雙虎纏斗之景描繪精良,物象生動。
傳 宋人 畫問喘圖 絹本水墨 卷(局部)
傳 宋人 畫問喘圖 絹本水墨 卷(局部)
本幅故事出自《漢書》,描述漢代宰相丙吉(?-公元前55)外出巡訪,遇路上有人死傷的斗毆事件,卻未停下關切。反而在看到路邊吐舌喘息的牛只,特地命人詢問其喘氣原因,借以確認季節(jié)運行和民生狀況,被后代視為勤政愛民的代表。
畫面筆墨濕潤,水汽氤氳,布景簡略,聚焦在問喘情節(jié)。舊傳為宋人所畫,物像描繪神情生動,然筆墨較為簡率,卷后有元代王逢(14世紀)題跋,或為元人所繪。
宋人 虎溪三笑圖 絹本設色 冊頁
虎溪三笑講述陸修靜(406-477)、陶淵明(365-427)拜訪慧遠(334-416)。三人相談甚歡下,竟讓慧遠打破“送客不過虎溪”的誓言。此故事曾廣為流傳,雖然后人考訂應屬虛構(gòu),但卻頗能反映三教和諧共處的理想境界。
本幅背景畫曲澗流水,畫面聚焦于仰天大笑的三人。背景喬木已轉(zhuǎn)紅,落葉滿地,秋意彌漫。人物、山石、樹木用筆勁銳精整,十足南宋風韻。
清 金廷標 濠梁圖 紙本設色 軸(局部)
清 金廷標 濠梁圖 紙本設色 軸(局部)
本幅描繪莊子(約公元前369-286)與惠施(約公元前370-310)“濠梁之辯”的故事。二人行經(jīng)橋上,辯論起河中的魚是否快樂、怎么知道魚是否快樂、以及如何能得知對方是否知道魚之樂的故事。
畫中二人立于水濱,衣帶鬢須飄揚,張口欲辯,一人下巴微抬,視線由高處向下看去,似在重現(xiàn)爭辯當下,互不服氣的景象。前方高聳而充滿扭動感的古柏直沖天際,仿若增添場面的激烈感。金廷標(?-1767)為清代宮廷畫家,擅畫人物、花卉、山水,甚受乾隆皇帝(1711-1799)喜愛。
展覽現(xiàn)場
(本文圖文據(jù)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相關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