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紙,也稱信箋、詩箋、畫箋、是專指以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
魯迅對箋紙尤為喜愛,并關注到民國初年以來,一批文人畫家參與箋紙的制作,開啟了彩箋的一個新境界,同時也有感于箋紙逐漸出現(xiàn)了衰落的趨勢,遂萌生了搜集箋紙、刻印成書的念頭。1933年底,魯迅與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問世,收錄木刻套印彩箋三百余幅,是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1934年,《北平箋譜》再版。
時值《北平箋譜》再版90周年,上海魯迅紀念館策劃展覽“不獨為清玩——魯迅與傳統(tǒng)箋紙”,并將于9月15日開放,向觀眾講述魯迅與箋紙的深厚情緣。澎湃藝術今天在展廳先睹為快。
1928年,魯迅
“不獨為清玩——魯迅與傳統(tǒng)箋紙”展覽現(xiàn)場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展出相關展品100余件(組),其中珍貴文物50余件(組),多為上海魯迅紀念館珍藏的魯迅遺存的箋紙。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箋紙沿革一瞥”“輯印《北平箋譜》”“《海上箋譜》尋蹤”“魯迅用箋”,分別從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房清玩箋紙的歷史沿革;魯迅與鄭振鐸攜手合作編選出版《北平箋譜》;魯迅所藏北方文人畫箋紙及海派箋紙,以及魯迅給親朋好友寫信所用的箋紙等,展現(xiàn)魯迅與箋紙的深厚情緣。
從“薛濤箋”到《蘿軒變古箋譜》
箋紙,也稱信箋、詩箋、畫箋、花箋、彩箋,是專指以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展覽策展人,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室主任喬麗華告訴記者,展覽的開端展現(xiàn)的是箋紙的發(fā)展歷史。
展覽現(xiàn)場,朵云軒復刻薛濤箋
展覽現(xiàn)場,百花詩箋譜
盛傳唐代就有“薛濤箋”問世,深得文人墨客喜愛。到了明代,隨著版畫和木版水印技藝的空前發(fā)展,對彩箋的制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出現(xiàn)了兩部有代表性的箋譜——《蘿軒變古箋譜》和《十竹齋箋譜》。清代箋紙更為發(fā)達,各地涌現(xiàn)一批全力經營箋紙業(yè)的著名箋鋪,一些名人雅士也自印信箋。
雕版套色印刷自元代開始出現(xiàn),到明代興盛,尤其是在《蘿軒變古箋譜》和《十竹齋箋譜》的刻印過程中,將“饾版”和“拱花”技藝完美結合,使雕版套色印刷達到了巔峰。饾版制作細致復雜,先色描全畫,然后依畫的本身,分成幾部,稱為“摘套”。因其堆砌拼湊,印版形如饾饤,故稱“饾版”。而魯迅也與兩套箋譜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展覽現(xiàn)場,《十竹齋箋譜》,榮寶齋刻
《十竹齋箋譜》為明末胡正言于南京十竹齋編印,明崇禎十七年(1644)印行,共4冊,收圖280余幅。該箋譜運用當時流行的饾版拱花工藝,是中國水印木刻的巔峰之作。1934年魯迅和鄭振鐸以“版畫叢刊會”的名義翻印,魯迅生前只印出一卷,其余各卷直至1941年7月才全部印成。此次展出的《十竹齋箋譜》是北京榮寶齋1934年12月版,一函四冊。
展覽現(xiàn)場,《蘿軒變古箋譜》朵云軒刻
《十竹齋箋譜》邊上的展品是《蘿軒變古箋譜》,初版發(fā)行于明天啟六年(1626),吳發(fā)祥編刻,上下兩卷,計178種箋畫。首次使用了饾版拱花技法,是現(xiàn)存的第一部箋譜。展柜中展出的是上海朵云軒1981年9月版,藏于上海博物館圖書館。旁邊擺放著朵云軒1981年刻印《蘿軒變古箋譜》的臺賬,為首次展出,詳細記錄了箋紙刻印的過程。
展覽現(xiàn)場,朵云軒刻印《蘿軒變古箋譜》的臺賬
朵云軒(上海書畫出版社)原黨委副書記、副社長岑久發(fā)曾向記者回憶過刊刻往事:“上海博物館把孤本拆成一頁一頁后,我們朵云軒勾描組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上海博物館上班,在博物館里進行勾描、刻板。但是這樣并不方便,我們朵云軒的人去不方便,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感覺也不方便。后來我們就去博物館保管部簽字,就把孤本借回來。每次借10張,刻完后再還回去換新的。謝稚柳先生是這一項目的藝術顧問。我們請了復旦大學的教授郭紹虞先生寫了序,之后,方行請了趙樸初為其題簽。”
朵云軒的刊刻故事是后話了。展覽將拉回到1933年問世的《北平箋譜》,那是魯迅與箋紙結下的深厚情緣。
《北平箋譜》:魯迅與箋紙情緣
魯迅關注到民國初年以來,一批文人畫家參與箋紙的制作,開啟了彩箋的一個新境界,同時也有感于箋紙逐漸出現(xiàn)了衰落的趨勢,遂萌生了搜集箋紙、刻印成書的念頭。他的設想得到鄭振鐸(西諦)的積極響應,鄭振鐸在北平廣泛搜集箋紙樣張,然后寄往上海由魯迅挑選、審定。展覽第二部分講述的正是輯印《北平箋譜》的故事。
展覽現(xiàn)場,《北平箋譜》初版
1932年魯迅探家回北平,到琉璃廠榮寶齋、清秘閣等南紙店買了許多木版水印信箋,1933年魯迅與鄭振鐸開始了《北平箋譜》的編輯工作。這年2月5日魯迅在致鄭振鐸的信中說:“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廠得了一點箋紙,覺得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箋譜》時代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沉了。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鋪擇尤(對于各派)各印數(shù)十至一百幅,紙為書葉形,彩色亦須更加濃厚,上加序目,訂成一書,或先約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p>
展覽現(xiàn)場,展板羅列《北平箋譜》出版始末
展柜陳列的相關文獻
由此動議開始,一年中,魯迅在上海,鄭振鐸在北平,關于此書的出版有30多次書信往來。至年底,魯迅、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由北平榮寶齋印行。
《北平箋譜》共收木刻套印彩箋三百余幅,其中包括陳師曾、齊白石、吳待秋、陳半丁、王夢白、金城等民國畫壇大家的畫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民國年間箋紙的面貌。據(jù)悉,初版一函六冊,僅印100部,第六冊卷末有限定編號,“魯迅、西諦”親筆簽名。此次展覽呈現(xiàn)的是初版100部中的第51部。
展覽現(xiàn)場,展板羅列魯迅所得初版《北平箋譜》去向
“展板上還有一張表格,講述魯迅得到20本初版《北平箋譜》后贈予何人,包括蔡元培、許壽裳、埃德加·斯諾等,也寄給了一些機構,包括美國紐約圖書館、法國巴黎圖書館、日本上野圖書館、蘇聯(lián)木刻家協(xié)會等?!眴帖惾A說。
魯迅藏箋
據(jù)說,當年魯迅在編選《北平箋譜》時,也想進一步搜集上海、杭州、廣州等地的箋紙編定成集,他在給鄭振鐸的信中提到此事,可惜數(shù)量和質量未達到預期,未能編輯成書。雖然由于種種原因編一部《海上箋譜》的心愿未能實現(xiàn),但在魯迅遺存的箋紙中可以尋覓到一些蹤影。例如遺箋中近半數(shù)為九華堂箋紙,此外還有少量杭州等地箋紙,顯然是魯迅為續(xù)編箋譜而搜集。這些箋紙多數(shù)刻印精美,其中諸多品類時至如今也已不多見,同樣彌足珍貴。
.齊白石畫箋及制版
據(jù)一位日本學者統(tǒng)計,現(xiàn)存魯迅書信中,使用彩色箋紙的有400多封,用了約170種560張箋紙。 目前所見魯迅最早使用花箋信紙是1911年寫給許壽裳的信,1912年至1926年魯迅居北京,成了琉璃廠的??停@一時期他寫信所用箋紙印制都比較簡單,通常為單色八行箋。1927年魯迅定居上海后,開始使用北京、上海等地印制的花箋寫信,特別是1929年后魯迅開始有意識地搜集和收藏箋紙,他寫信給親友也常選用精美素雅的花箋,且以箋紙贈送親友及外國友人,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獨特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品類。
展覽現(xiàn)場,齊白石畫箋(左)
展覽現(xiàn)場,陳師曾畫箋
展覽現(xiàn)場,姚茫父畫箋
展覽現(xiàn)場,吳待秋畫箋
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魯迅藏箋,而畫箋上的圖案也無疑是一場近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展示:包括陳師曾的花卉作品,姚茫父所繪唐畫壁磚,齊白石畫桃花箋、枇杷箋,溥心畬的山水小品、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李輔燿畫花卉、琉璃廠畫師王振生的作品,還有海派名家任薰、王一亭、吳待秋畫花卉,錢瘦鐵畫人物……其中,李輔燿的這一套畫箋用了拱花技法,以無色的淺浮雕效果圖形,格外雅致。
展覽現(xiàn)場,錢瘦鐵畫箋
展覽現(xiàn)場,李輔燿繪箋
展覽現(xiàn)場
喬麗華告訴記者,“在魯迅的遺箋中以上海九華堂箋紙數(shù)量最多,題材豐富多樣。此次展覽也展出了魯迅藏的所有九華堂箋紙?;蛟S這樣的展示僅此一次,以后不會再有?!?/p>
上海九華堂開設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地址設在河南路,初名黃錦堂,1889年更名為九華堂,1914年重新分配股份,分為“寶記”“厚記” (20世紀20年代厚記又改名為九華堂裕記),1956年公私合營后與朵云軒合并。九華堂是一家以制作經營紙箋、印泥、扇面、名人書畫及木版水印為主的字畫店,其制作的箋紙更是名家、學者所愛之物。魯迅收藏的九華堂箋紙,均為寶記出品。魯迅日記、書信中多次提到購買九華堂信箋或紙張,他在上海十年間給親朋好友的書信,有些使用的就是九華堂箋紙。
展覽現(xiàn)場,九華堂寶記名箋
展覽現(xiàn)場,九華堂寶記花卉箋
另外,還有杭州浣花齋的箋紙,有些品類現(xiàn)在已不多見。浣花齋,1637年始創(chuàng)于杭州府旗下大街(今解放路),以名人書畫、文房四寶和宣紙深加工為主業(yè)。清末民初,浣花齋宣紙作貢紙享譽天下,出產的浣花箋是當時文人墨客的喜愛之物。
展覽現(xiàn)場,王潛樓畫箋
魯迅致許廣平信選用了王潛樓的畫箋
展覽尾聲,還展現(xiàn)了部分魯迅寫于箋紙上的書信。如魯迅1929年回京探親,5月15日致許廣平信選用了王潛樓的畫著蓮蓬和枇杷的箋紙。這次回京魯迅前往琉璃廠購買了不少箋紙。王潛樓(1869—1932)名仁治,又字樂潛,號冷公,浙江杭州人。擅山水,曾被清廷延為內廷供奉,去北京為慈禧太后作畫。辛亥革命后回到杭州,鬻畫為生。1925年春與教育家范效文等創(chuàng)立西泠書畫社。
魯迅藏日本箋
魯迅致趙家璧信
魯迅致趙家璧信,精裝成冊,含45封信。趙家璧,良友圖書公司編輯,致力于左翼文化書籍的出版。魯迅向良友公司提供自譯書稿兩部,為良友選編書稿三冊,為良友推薦介紹左翼作家創(chuàng)作集三本,譯作二種。圍繞這十種書的編輯出版,魯迅和趙家璧進行了頻繁的通信。這批信件大多數(shù)用了精美的箋紙書寫。
展覽將展至2025年1月1日。
“不獨為清玩——魯迅與傳統(tǒng)箋紙”展覽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