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千秋佳人”在故宮:《女史箴圖》、《王蜀宮妓圖》亮相

時隔兩年,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四期——“千秋佳人——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四期)”近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正式開展。

時隔兩年,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四期——“千秋佳人——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四期)”近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正式開展。繼第一期的明君賢臣、第二期的文人士大夫、第三期的市井眾生之后,這一次的“收官”展則是聚焦于古代女性形象。展覽選取的83件院藏歷代仕女畫中含15件一級文物,展品包括周昉(傳)《揮扇仕女圖》、顧愷之(宋?。杜敷饒D》、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圖》、唐寅《王蜀宮妓圖》、雍正十二美人圖……從筆墨丹青之中,今人可以窺見古時各具風(fēng)情的女性美。

從“廟堂儀范”到“林下風(fēng)雅”再到“眾生百態(tài)”,第四期終于延伸到古代婦女的視角,以女性題材的仕女畫為主。

中國古代描繪女性人物的繪畫在廣義上被統(tǒng)稱為仕女畫,是傳統(tǒng)繪畫中有著悠久歷史和重要影響的經(jīng)典畫科。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自唐至清以來數(shù)量眾多的仕女畫作品,此次展覽共選取83件院藏歷代仕女畫,其中一級文物達到15件,力圖從筆墨丹青之中窺見古時各具風(fēng)情的女性美。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文本佳話”,即根據(jù)文本描寫而創(chuàng)作的女性形象,這部分繪畫多數(shù)是對封建時代女性的規(guī)誡;其二為“生活情態(tài)”,側(cè)重表現(xiàn)古代婦女日常生活及勞動的場景,展示彼時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單元  文本佳話

從先秦始,文學(xué)作品中便不乏對女子優(yōu)美形象、高尚德行的描述,它們成為了早期女性人物繪畫的依據(jù)。

依托文本創(chuàng)作仕女畫,也形成一種傳統(tǒng)。記錄于史冊列傳的宮嬪、女史,吟詠于詩詞歌賦間的仙子、紅顏,流傳在傳奇、小說、戲曲中的俠女、閨秀,都成為仕女畫的表現(xiàn)對象。

本單元選取以歷史、傳說、文學(xué)和民俗文本為題材的繪畫,以展示那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

東晉 顧愷之(傳)《列女圖》卷(局部)


西漢成帝時期,劉向取歷代著名女性事跡,編纂為《列女傳》一書。舊傳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據(jù)此繪成圖本流傳,此圖為宋人摹本,繪該書所載“仁智卷”部分。其中的輿服器物保留了漢代形制,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宋《洛神賦圖》卷(局部)


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棒嫒趔@鴻,婉若游龍”,便是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風(fēng)姿的形容。畫卷描繪了曹植離開魏都洛陽后,在洛水之濱邂逅洛水之神宓(fú)妃,并與之思慕愛戀的故事。

東晉 顧愷之(傳) 《女史箴圖》卷(局部)


西晉張華作《女史箴》,列舉了歷史上宮廷女子的典范,借以表達對當(dāng)時政治狀況的擔(dān)憂。東晉顧愷之將文中故事以圖畫形式加以描繪,使之通俗易懂。此卷為宋人摹本。

宋 《女孝經(jīng)圖》卷(局部)


唐朝,侯莫陳邈(侯莫陳為復(fù)姓)之妻鄭氏著《女孝經(jīng)》十八章,此卷以圖解的形式表現(xiàn)了前九章的內(nèi)容,并且每段圖后均有墨題原文內(nèi)容與之對應(yīng)。

元 周朗 《杜秋圖》卷(局部)


杜牧的《杜秋娘詩》,講述了杜秋坎坷的一生。她曾為李锜侍妾,后被納入宮中,受寵于唐憲宗,繼為穆宗子傅姆,晚年賜歸故里。本幅另有元代著名書法家康里巎巎(náo)所書《杜秋娘詩》。

元 周朗 《杜秋圖》卷(局部) 


第二單元  生活情態(tài)

古代宮廷女子生活娛樂仰賴四季變換,春時郊游賞花、夏可倦繡采蓮、秋能乞巧拜月、冬則圍爐觀雪;娛樂嬉戲之外,古代女性在社會生產(chǎn)中還承擔(dān)著紡織、育兒的社會分工,耕織、宮蠶、嬰戲便是表現(xiàn)女子辛勤勞動、慈愛育子的繪畫題材。

此外,將女子形象與琴、簫等樂器,芭蕉、梧桐等植物相結(jié)合,則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士夫?qū)τ谂悦赖膬?yōu)雅追求。

本單元選取表現(xiàn)女性日常生活及勞動的作品,分為宮廷歲時、???、嬰戲、奏樂及休憩五部分,借以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 周昉(傳)《揮扇仕女圖》卷(局部)


《揮扇仕女圖》此卷描繪幾組宮廷女子的活動,人物體態(tài)秾麗豐肥,面龐圓潤,以“折蘆描”勾勒衣紋,用線方勁古拙,被認為由周昉或其傳派所作。

南宋 陳清波 《瑤臺步月圖》頁


南宋陳清波《瑤臺步月圖》中的貴族女子于夏夜登露臺賞月,承盤上的供品應(yīng)為一組人物玩偶摩睺羅,是七夕節(jié)婦女用于求子之祥物,也是民間流行的玩物。

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局部)


《新五代史》記載,五代前蜀末帝王衍生活奢靡,令后宮皆戴金蓮花冠,著道士服;曾率眾出游,宮人衣服皆畫云霞,望之若仙,便自作《甘州曲》以記述。

明 張路 《吹簫女仙圖》軸


蒼松之下,一位妙齡少女坐吹長簫。張路《吹簫女仙圖》筆下的仙女往往樸實無華,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宛如鄉(xiāng)間女子,正是人間女性的寫照。

清 閔貞 《采桑圖》軸


采桑,為飼蠶的一道工序。清閔貞《采桑圖》軸描繪女子采摘桑葉的勞作情景。

從勸誡教化,到展現(xiàn)女性情態(tài)、悅?cè)诵哪浚俚绞忻裎幕d盛后更趨通俗,仕女畫的創(chuàng)作隨時代發(fā)展而變遷,不變的是畫中人真、善、美的風(fēng)采與品質(zhì)。

重點展品:

唐 周昉(傳) 揮扇仕女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傳為唐代周昉的《揮扇仕女圖》卷,描繪了十三位頭挽高髻、細目圓面、長裙曳地的妃嬪和宮女形象。

周昉的仕女畫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貴族婦女的行樂活動,此圖描繪了13位頭挽高髻、細目圓面、長裙曳地的妃嬪和宮女形象。全幅以橫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種活動:執(zhí)扇慵坐、解囊抽琴、對鏡理妝、繡案做工、揮扇閑憩等。作者注意畫面橫向疏密、松緊的韻律變化,縱向高低錯落的層次變化,從而使得畫面結(jié)構(gòu)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構(gòu)圖上的單調(diào)呆板。

唐 周昉(傳) 揮扇仕女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唐 周昉(傳) 揮扇仕女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唐 周昉(傳) 揮扇仕女圖卷(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色彩豐富,以紅色為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冷暖色調(diào)相互映襯,顯現(xiàn)出人物肌膚的細嫩和衣料的華貴。衣紋線條近鐵線描,圓潤秀勁,富有力度和柔韌性,較準確地勾畫出了人物的種種體態(tài)。

此作無款,被認為由周昉或其傳派所作,是代表唐代仕女畫風(fēng)格水平的重要作品。

東晉 顧愷之(傳)女史箴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現(xiàn)存《女史箴圖》最早的畫本是唐代摹本,原為清宮舊藏,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此次展出的是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摹本,白描人物,筆法流利,線條細勁連綿,比高古游絲描又多了幾分挺健,更接近李公麟一派。

展覽現(xiàn)場 圖源:故宮博物院


故宮藏宋摹本保存了所有十二幅場景——引言、樊姬感莊、衛(wèi)女矯桓、馮婕妤擋熊、班婕妤辭輦、防微慮遠、知飾其性、出其言善、靈監(jiān)無象、歡不可以瀆、靜恭自思、女史司箴。

相較大英本,故宮所藏宋摹本多了前三幅場景,但并沒有后九幅詳細。對了解《女史箴圖》母本及其流傳,以及早期人物畫法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東晉 顧愷之(傳)列女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列女圖卷》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漢成帝沉湎于酒色,寵信趙飛燕姐妹,朝政大權(quán)旁落于外戚手中,危及劉氏政權(quán)。劉向由此輯成《列女傳》一書呈送漢成帝,希望他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以維護劉氏政權(quán)。

卷中共收集十五個列女故事。此卷為殘本,畫面現(xiàn)存十段共二十八人。其中,“楚武鄧曼”“許穆夫人”“曹僖氏妻”“孫叔敖母”“晉伯宗妻”“靈公夫人”“晉羊叔姬”7個故事保存完整?!褒R靈仲子”“晉范氏母”“魯漆室女”三個故事只存一半,其余五個故事則全丟失,又錯將“魯漆室女”之右半與“晉范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誤以為是一個故事。

此畫很早就被圖像化,本次展出的宋摹本仍有漢代衣冠制度,可見來自古早的底本。

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宋、元時期,世俗、平民女子題材開始出現(xiàn)于畫家筆下;明、清時期,戲劇小說、傳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則成為畫家們最樂于創(chuàng)作的仕女形象,仕女畫的表現(xiàn)范圍已從最初的賢婦、貴婦、仙女等擴展到了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各樣處境的女子。

此時的“美人畫”已經(jīng)帶有程式化的特征。比如唐寅的《王蜀宮妓圖軸》。

此畫描繪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宮故事。仕女體態(tài)勻稱優(yōu)美,削肩狹背,柳眉櫻髻,額、鼻、頷施以“三白”,開臉幾乎都類似,此圖為唐寅人物畫中工筆重彩一路畫風(fēng)的代表作品。

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另還有比較著名的便是此次展出的一組雍正十二美人畫像,這套畫像共有十二幅,本次拿出四件。

雍正十二美人畫像


當(dāng)年這組畫發(fā)現(xiàn)的時候跟雍正皇帝的畫像在一起,因此長時間以來畫中美人被認為是雍正帝妃嬪。直到1986年,朱家溍發(fā)現(xiàn)內(nèi)務(wù)府檔案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圍屏上“拆下美人絹畫12張”。被認為正是畫作的出處。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十年八月間,傳旨將這十二張絹畫“著墊紙襯平,各配做卷桿”藏于宮內(nèi)??磥磉@組畫也只是程式化的美人畫像,但是畫工精致細膩,各種細節(jié)極盡奢華。

雍正十二美人畫像(局部)


雍正十二美人畫像(局部)


當(dāng)然,也有根據(jù)真實人物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此次展覽中展出了題為“乾隆帝妃古裝像軸”的畫像,其實就是乾隆皇帝的原配皇后富察氏。

乾隆帝妃古裝像軸 故宮博物院藏


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的白月光,也是他動情最深的皇后。對于皇后,他真的實現(xiàn)了愛屋及烏和恨屋及烏,皇帝一輩子的口水詩寫了幾萬首,少數(shù)動真情的都是給富察皇后寫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富察皇后隨乾隆東巡;而就在三月十一日亥時 (1748年4月8日),富察皇后因為在東巡的途中感染了風(fēng)寒,加上連續(xù)失去了兩個皇子令她承受很大的折磨,最后不幸病逝于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六歲。乾隆破例未經(jīng)內(nèi)閣直接賜給了皇后謚號為“孝賢”。此后每年的臘月二十五日和忌辰時,乾隆帝都親臨皇后生前住過的長春宮憑吊。這種做法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六十年才下令撤掉,允許其他后妃們居住。

此外,展覽中還有一些亮點展品也值得一看。

宋  佚名 女孝經(jīng)圖 故宮博物院藏


宋 劉宗古 瑤臺步月圖 故宮博物院藏


宋 佚名 洛神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元 周朗  杜秋娘圖卷杜牧詩 故宮博物院藏


明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清 佚名 中秋佳瑞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配合本次展覽,故宮出版社推出了《千秋佳人: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四期》特展圖錄,在完整展示本次展覽展品的基礎(chǔ)上,還增加收錄了十余件作品,并收錄有故宮專家專業(yè)論文,適合書畫愛好者及專業(yè)人士收藏、欣賞與研究。

特展配套圖錄


展覽海報


 據(jù)悉,展覽將展至10月31日。

(本文圖文據(jù)故宮博物院、藝度等相關(guān)資料整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