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人們就開始了長城的修建,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的秦國、趙國、燕國,到統一六國后的秦朝到之后的漢朝、晉朝、北魏、隋朝、宋朝,修建長城幾乎都成了統治者的頭等大事,明朝尤其重視對長城的修建,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就是明朝修建的。
屈指一數,只有三個大一統朝代沒有修建長城,一個是唐朝,另外兩個是元朝和清朝。 元朝和清朝不修長城,可以理解,因為這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發(fā)祥地是長城之外的北方草原,它們南下入主中原后,北方就成了它們的大后方,木有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勢力,如果它們也修長城,反而會成為回“老家”的障礙。
唐朝為什么也不修長城呢? 從618-907年,整整290年,唐朝都沒修過長城。不是修不起,而是想修卻沒條件修。 唐朝時期的最大威脅不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是西邊的大食和青藏高原的吐蕃。
雖然北方游牧民族依然與它過不去,但無論是對突厥還是對回鶻的PK,唐朝都一直處于上風,尤其是隋朝興起的突厥,被唐朝徹底干死,再也構不成威脅,自然用不著修長城。
面對大食和吐蕃兩個最大的威脅,它倒是想修長城防一防,可是自然條件不允許。 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修長城的漢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