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梁桂陽王蕭融死亡日期考證以及齊末動蕩局勢

梁桂陽王蕭融及桂陽王妃王氏墓志1980年9月出土于南京棲霞區(qū)甘家巷一帶,今藏南京市博物館。蕭融是梁武帝蕭衍的弟弟,死于宣武之難,即東昏侯蕭寶卷冤殺蕭衍長兄蕭懿事件。

梁桂陽王蕭融及桂陽王妃王氏墓志1980年9月出土于南京棲霞區(qū)甘家巷一帶,今藏南京市博物館。蕭融是梁武帝蕭衍的弟弟,死于宣武之難,即東昏侯蕭寶卷冤殺蕭衍長兄蕭懿事件。永元二年(500年),尚書令蕭懿先后平定豫州刺史裴叔業(yè)和護軍將軍崔慧景的叛亂,功高震主,深為東昏侯蕭寶卷所忌,近臣茹法珍誣告蕭懿謀反,十月蕭懿被賜死。此事為蕭衍起兵的導火索,是齊梁禪代之際的重要歷史事件。蕭衍建立梁政權后,在宣武之難中罹禍的蕭融與蕭懿一同被追封,蕭融被封為桂陽郡王,謚號為簡。

由于年代久遠以及氣候潮濕等原因,南朝出土的墓志往往漫漶剝蝕嚴重,以致字跡難以識讀,而梁桂陽王蕭融墓志與桂陽王妃王纂韶(或作“王慕韶”)墓志保存情況相對良好,存字亦多。蕭融身份顯貴經(jīng)歷特殊,但在史籍中的記載只有寥寥數(shù)語,墓志的出現(xiàn)與史傳相互印證并彌補了史傳的缺失,是研究蕭融生平及齊梁交替時期歷史彌足珍貴的史料。1981年《文物》第12期刊登了《南京梁桂陽王肖融夫婦合葬墓》的發(fā)掘報告,首次刊布了蕭融墓志的圖版與釋文。其后《六朝風采》《南京歷代碑刻集成》《新中國出土墓志·江蘇(貳)南京》等書均收錄此方墓志。墓志釋文的校訂方面,趙超《漢魏晉南北朝墓志匯編》收入墓志并作修改和標點,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對釋文有校訂,受學界廣泛認可。

蕭融墓志已出土40余年,但時至今日仍有研究空間。本文由墓志上死亡日期的重刻現(xiàn)象入手,分析重刻發(fā)生的時間、原因及具體修改內(nèi)容;并將墓志所載的歷官信息和死亡時間放于齊末歷史的時間線中,詳考蕭融仕官與死亡涉及的歷史事件,試圖以小見大,從蕭融悲慘的人生看齊末動蕩的歷史。為便于討論,將蕭融墓志釋文摘錄如下(圖一):

□□□墓志銘序/□□融,字幼達,蘭陵郡蘭陵縣都鄉(xiāng)中都里人,/□□文皇帝之第五子也。王雅量通明,器識韶潤,清情秀氣,峨然自高,峻/□□矜,窅焉未聞。佩觿琁玦,則風流引領。勝冠鳳起,則縉冕屬目。齊永明/九年,大司馬豫章王府僚清重,引為行參軍署法曹。隆昌元年轉(zhuǎn)車騎鄱/陽王行參軍。建武元年,□□初辟,妙選時英,除太子舍人,頃轉(zhuǎn)冠軍、鎮(zhèn)軍、/車騎、三府參軍署□□。又為車騎江夏王主簿,頃之除太子洗馬,不拜。元/昆丞相長沙王至德高勛,居中作宰,而兇昏在運,君子道消,□直丑止,?/茲濫酷,王春秋卅,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奄從門禍。中興二年,追贈給/事黃門侍郎?;噬仙裎鋼軄y,大造生民,冤恥既雪,衰榮甫備。有詔:/亡弟齊故給事黃門侍郎融,風標秀特,器體淹和,朕繼天紹命,君臨萬寓,/祚啟郇滕,感興魯衛(wèi),事往運來,永懷傷切,可贈散騎常侍、撫軍將軍、桂陽/郡王。天監(jiān)元年太歲壬午十一月乙卯一日,窆于弋辟山,禮也。懼金石有朽,/陵谷不居,敢撰遺行,式銘泉室。

梁故散騎常侍撫軍大將軍桂陽/融謚簡王墓志銘,長兼尚書吏部郎中臣任昉奉敕撰:于昭帝/緒,擅美前王。綠圖丹記,金簡玉筐。龕黎在運,業(yè)茂姬昌。蟬聯(lián)寫丹,清/越而長。顯允初筮,邁道宣哲。藝單漆書,學窮繡稅。友于惟孝,閑言無際。鄒/釋異家,龍趙分藝。有一于此,無競惟烈。信在辟金,清由源□。齊嗣猖狓,惟/昏作孽。望□高翔,臨河水逝。如何不吊,報施冥滅。圣武定鼎,地居魯/衛(wèi)。沛易且傳,楚詩將說。桐珪誰戲,甘棠何憩。式圖盛軌,宜美來裔。/

圖一 南朝梁故散騎常侍撫軍大將軍桂陽王蕭融墓志銘拓片


蕭融墓志死亡日期的刻寫情況與釋讀

隨著研究的推進和深入,對蕭融墓志的釋文已有需要更新改動之處。李猛細核墓志拓片與原石照片,根據(jù)蕭融的年齡、南朝起家制度以及相關史實,指出諸家釋文中“齊永明元年,大司馬豫章王府僚清重,引為行參軍署法曹”的“永明元年”當為“永明九年”(491年),此說甚確。除此之外,蕭融墓志上死亡日期有重刻痕跡,影響了釋讀,導致諸書對非常重要的死亡時間的釋文存在問題。

將蕭融墓志拓片與原石照片中刻寫蕭融死亡時間的部分截取對比(圖二),可見無論是墓志拓片還是原石照片,年月日數(shù)字的刻寫均非常奇怪,有如下特點值得注意:其一,年份的“三”字中間橫劃過長,整體字形較大;其二,通過與左右兩行的對比可發(fā)現(xiàn),諸釋文釋為“十二”的地方本應該是刻一個字的空間,且較“十二”多一橫劃,“十”字部分較模糊;其三,日份的“二”字位置明顯高于同位置文字,觀察拓片和原石圖像,“二”下方有磨改的痕跡;其四,橫向?qū)Ρ认拢叭铡弊州^為靠上,有磨改痕跡,“月”字筆劃較粗,字體也較為怪異。

圖二 墓志死亡日期處拓片及照片


《南京梁桂陽王肖融夫婦合葬墓》一文將此日期釋作“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趙超《匯編》、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以及《南京歷代碑刻集成》《新中國出土墓志》等均沿用此說。但結(jié)合相關史實可以發(fā)現(xiàn),蕭融死在永元三年的十二月并不合理?!赌淆R書·東昏侯紀》載:

(永元三年)十二月丙寅,新除雍州刺史王珍國、侍中張稷率兵入殿廢帝,時年十九。

又《梁書·武帝紀》:

(永元三年)十二月丙寅旦,兼衛(wèi)尉張稷、北徐州刺史王珍國斬東昏,送首義師……己卯,高祖入屯閱武堂。

該年十二月丙寅是十二月六日,己卯是七日。那么在十二月十二日之前,東昏侯已死,蕭衍的軍隊也已完全控制了建康,蕭融顯然不可能死于此時。此外,當年三月齊和帝蕭寶融在蕭衍的擁護下登基,改元中興,如果蕭融確實死于十二月,墓志作“中興元年十二月十二日”顯然更加合理。因此,記載蕭融死于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顯然是錯誤的。

已有學者注意到這個問題。許福謙認為“永元三年”當作“永元二年”,系字誤造成,試圖解決時間上的矛盾,但未作論證。李檣據(jù)傳世史籍提出蕭融應當是和蕭懿同時遇害的,志文與史料記載矛盾,“當時年代記述不應有錯,后人不能加以判斷,只好兩存”。其實蕭融和蕭懿未必同時遇害,而且如上文所述,蕭融不可能死于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模棱的“兩存”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與學術書籍、圖錄一直沿襲的“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不同,民間則普遍流行將此日期釋作“永元三年三月十二日”,從前面所列的原石圖片可以看出,石面上月份可視作“十”的部分難以辨識,“三”的字樣卻格外顯眼。蕭融墓志是南京市博物館常年展出的展品,如親見此石而未見拓片,則“三月十二日”這個日期非常直觀。流行的這一說法應當是觀察實物或照片所得。

從原石的這一情況大致可以推測出,墓志上蕭融的死亡日期應當經(jīng)過磨改重刻。而之所以各書將此處釋作“十二月十二日”,除了因襲舊說的問題外,主要是釋讀依靠拓片,沒有結(jié)合實物觀察;且拓片疑似經(jīng)過處理,拓印效果太好,反而將重刻前磨改的痕跡也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導致釋讀者產(chǎn)生誤判。

蕭融墓志死亡日期重刻現(xiàn)象試析

李蔚然認為蕭融墓志“第九行‘永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奄從門禍’,月日均錯,屬重刻,字體較他字為大,由此見其匆忙草率”。墓志上日期屬于重刻的判斷與上節(jié)觀點一致。然而,考慮到墓主身份和追封遷葬的歷史背景,斷定“月日均錯”以及將原因簡單歸結(jié)為“匆忙草率”并不合理。下文將結(jié)合史書記載與墓志上遺留的改刻痕跡嘗試推測出墓志死亡日期重刻發(fā)生的時間、原因及具體修改內(nèi)容。

重刻是出于對原刻信息作更改,然而對于一方墓志而言,墓主的死亡日期幾乎是其最重要的信息。蕭融作為蕭梁開國皇帝蕭衍的弟弟,封為桂陽簡王,墓主身份如此尊貴,若時人將其卒年日期刻錯,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此外,如果在墓志入土隨葬之前發(fā)現(xiàn)了日期的錯誤,廢棄舊志、為逝者重刻新志也應當是更為合乎情理的辦法。張玉興通過分析崔嚴愛墓志上因為三次遷葬而出現(xiàn)的補刻、重刻現(xiàn)象,結(jié)合其他唐人改刻墓志的事例,總結(jié)出:“唐人改葬時通常會對隨葬的墓志做相應的處理,除了廢棄原有志石重刻新的墓志外,也存在直接利用原志,或是在原有志石上重刻、補充、背面新刻等多種情形?!逼渲写迖缾勰怪镜牡谌胃目叹桶l(fā)生于其與丈夫祔葬時,由此可認為蕭融墓志的重刻不是因為發(fā)現(xiàn)原刻信息出現(xiàn)錯誤進行糾改,而應該是對原刻信息的更新。重刻應當發(fā)生在桂陽王妃死后與蕭融合葬時,因為只有此時方能再開墓室。據(jù)桂陽王妃墓志,王妃死于天監(jiān)十三年(514年)十月,十一月袝葬蕭融墓,這就是對蕭融墓志重刻的時間。

年份的“三”字中間橫劃過長,整體字形較大,很可能是由“二”改刻成“三”。如果是由二年改三年,則蕭融的享年也應當作變更?!巴醮呵镓Α迸c死期“永元”之間存有一空格(圖三)。由于宣武之難起于永元二年十月,次年十二月蕭衍大軍攻入建康城,蕭融的死亡年份必定為永元二年和永元三年中的一年。假設蕭融死于永元二年,則享年三十,死于永元三年則享年三十一,那么“王春秋卅”后留下的空格或許就是為之后可能的重刻預留的,這說明其實墓志初刻時并不能確定蕭融具體的死亡時間,故初刻者預留可以填刻“一”字的空白,為可能出現(xiàn)的補刻提前做好準備。

圖三 墓志享年缺字處


桂陽王妃與桂陽王的合葬發(fā)生在梁天監(jiān)十三年,此時據(jù)蕭融追封遷葬已過去了12年,蕭融死期當已訪得。由于重刻發(fā)生在昏暗狹窄的墓室甬道之中,條件有限,故而磨改不凈,重刻亦不規(guī)整,且由于石刻材質(zhì)和空間等問題使得操作空間有限,導致重刻后的字跡偏大且字體不規(guī)整。倉促間刻者只重刻了日期,忽視了12年前初刻者預留的填字空間,于是“卅”后的空格失補,導致蕭融墓志如今的面貌。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至蕭融遷葬時其死亡日期尚未確定,墓志很可能先刻某一替代日期入土。能夠替代蕭融死期刻在其墓志上的日期,必然是某個與蕭融之死關聯(lián)性很強且較為重要的日期,結(jié)合史籍相關記載,可以推斷最有可能是長兄蕭懿的死期,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梁書·太祖五王傳》:“懿及融,齊永元中為東昏所害?!薄读簳す痍査猛跸髠鳌罚骸坝涝?,宣武之難,融遇害?!薄赌鲜贰ち鹤谑伊袀鳌罚骸皶r東昏肆虐,……(蕭懿)尋見留省賜藥,與弟融俱殞?!笔捾彩切渲y主要迫害的對象,蕭融是受牽連而死,兩人死于同一事件,關聯(lián)性大。

第二,《梁書·長沙嗣王業(yè)傳》:“天監(jiān)元年,追崇丞相(蕭懿),封長沙郡王,謚曰宣武。”《梁書·桂陽嗣王象傳》:“天監(jiān)元年,(蕭融)加散騎常侍、撫軍大將軍,封桂陽郡王。謚曰簡?!笔捜谀怪疽嘤小疤毂O(jiān)元年太歲壬午十一月乙卯一日窆于弋辟山”,可知天監(jiān)元年梁武帝蕭衍追封蕭懿、蕭融并重新安葬,雖然長沙王蕭懿的墓志尚未發(fā)現(xiàn),但二人墓志無疑完成于同一時期。

雖然蕭融與蕭懿遇害關聯(lián)性大,但并非同時。傳世史書只詳細記載了蕭懿的遇害,對蕭融遇害的敘述僅簡略地附在蕭懿死事之下,這很容易讓人以為蕭融和蕭懿是同時遇難的,如李檣就認為“蕭融是與其長兄同死的”。但史籍關于宣武之難的其他記載,存有蕭融不與其兄同時遇禍的證據(jù)?!读簳ぬ嫖逋鮽鳌罚骸凹半y作,臨川王宏以下諸弟姪各得奔避。方其逃也,皆不出京師,而罕有發(fā)覺,惟桂陽王融及禍?!庇纱丝芍捾菜篮?,尚未得及逃出京師的兄弟子侄都得到了一定的庇護。其中何遠感念蕭懿之恩,在宣武之難中曾一度藏匿了蕭融,《南史·何遠傳》載:“遠仕齊為奉朝請,豫崔慧景敗亡事,抵尚書令蕭懿,懿深保匿焉。會赦出。頃之,懿遭難,子弟皆潛伏,遠求得懿弟融藏之。既而發(fā)覺,遠踰垣以免,融遇禍,遠家屬系尚方。遠遂亡度江,因降魏。入壽陽見刺史王肅,求迎梁武帝,肅遣兵援送?!笨梢姡c賜藥而死的蕭懿不同,蕭融是在后來的搜捕中被抓遇禍的。何遠北逃后由北魏投奔蕭衍大軍,則蕭融被捕時蕭衍已經(jīng)起兵,而永元二年十一月蕭衍方才起兵,與蕭懿遇禍存在時間差,蕭融與蕭懿遇害不在同時。

值得注意的是,史籍明確記載了蕭懿的死亡日期?!赌淆R書·東昏侯紀》:“(永元二年)冬十月己卯,害尚書令蕭懿。”十月己卯,即十月十三日,“永元二年十月十三日”的字形恰好在墓志原文上有跡可循。假設蕭懿死期為墓志原刻日期,結(jié)合墓志字形,可對墓志此處的具體改動試作如下還原。

“二”字下多加一橫為“三”(圖四)。

圖四 死亡日期年數(shù)


磨去“十”字,上覆以“三”字(圖五)。

圖五 死亡日期月數(shù)


磨去一字后上重刻“二”字(圖六)。從殘存的字跡看,磨去的字很可能是“三”;“十”字也有被磨掉的跡象。

圖六 死亡日期日數(shù)


日有磨改后重刻的跡象,且重刻后字體整體上移(圖七)。

圖七 死亡日期“日”字


從上可以推測出,墓志最初刻寫蕭懿死期十月十三日的可能性非常大,之后重刻者在原日期上作更正。另外,日期中“月”字與“日”字都有重刻跡象,結(jié)合日份原刻基本抹除而月份原刻“十”字尚有殘留的情況,推測重刻者應當是將原刻日期由下自上整體抹去后再作重刻,故“月”字筆劃粗重、字體怪異。

重刻后的年與月較容易確定,應當都是“三”,但到日的部分就較難確定。墓志死亡日期的“日”字有磨去后重刻的痕跡,且重刻后位置整體偏上;再看似為“十二”的地方,“十”字模糊,“二”字位置也偏上。如果采用民間普遍流傳的“三月十二日”之說,即原刻“十三”改刻為“十二”,那么抹字后空間尚足,“二”字不需如此靠上,更不需上移“日”字的位置。可見“三月十二日”之說并不能解釋此處日期的整體上移問題。根據(jù)原石照片上的深淺和改刻后的字距,重刻后的日期應當是“二日”,因重刻的二字需要填充原來三字的空間,故重刻時將“二日”兩字整體上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蕭寶融在蕭衍的扶持下于永元三年三月十一日登基改元中興,那么在蕭梁政權的語境中,這一年的三月十二日即當用中興年號,但墓志上仍沿用“永元”年號,可知蕭融死日當在十一日前,“永元三年三月二日”完全符合這一情況。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初刻蕭融墓志時,蕭融的具體死亡日期尚不為人所知,初刻墓志者很可能以其兄蕭懿的死亡日期“永元二年十月十三日”替代。蕭融遷葬后,探知到其真正的死亡日期,故十數(shù)年后在其妻附葬時進行重刻。結(jié)合原石刻畫的深淺與改刻后的字距,可以推測改刻后的日期為“永元三年三月二日”。另外,重刻時墓志上蕭融享年未補,蕭融實際享年當為31歲。

蕭融歷官及死亡所涉史事考

齊永元三年三月,正是齊梁更替之際局勢最為風云詭譎的時期,蕭融不幸成了殘酷斗爭中的犧牲品。而細考蕭融墓志的記載,其實自蕭融甫一進入政壇起,就已經(jīng)陷入了蘭陵蕭氏政治斗爭的大漩渦之中。

蕭融的仕官經(jīng)歷在史書中的記載很少,《梁書·蕭象傳》“初,叔父融仕齊至太子洗馬”,《南史·梁宗室列傳》“桂陽簡王融,文帝第五子也。仕齊位太子洗馬”,都只記載了終官太子洗馬。相較而言,墓志所載更加詳細。蕭融弱冠起家宗王法曹行參軍,遷外兵參軍,與《梁書》中蕭融之弟蕭偉、蕭憺的遷轉(zhuǎn)一致。由幕府參軍升至太子舍人、太子洗馬,也與《梁書》所記蕭融之兄蕭懿、蕭敷的升遷途徑一致。《梁書·文學上》:“舊事,東宮官屬,通為清選,洗馬掌文翰,尤其清者。近世用人,皆取甲族有才望?!睆奶由崛松撂酉瘩R,是南齊世家子弟不可多得的清選之途,此后往往可居要職。蕭順之作為蕭齊同族大臣,門品清望。由行參軍轉(zhuǎn)參軍,后歷太子舍人轉(zhuǎn)太子洗馬,當為蕭順之諸子清選之常例,在蕭融墓志上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齊永明九年,蕭融起家為大司馬豫章王法曹行參軍。不過根據(jù)史書,次年蕭嶷便去世了,蕭融父蕭順之也在這一年去世,蕭融服喪短暫退出政壇。隆昌元年(494年)蕭融服闋,成為鄱陽王蕭鏘的行參軍,然而同年蕭鸞為篡位掃除障礙,殺害了蕭鏘,蕭融再一次失去幕府。齊明帝建武元年(494年),蕭融除太子舍人,之后轉(zhuǎn)冠軍、鎮(zhèn)軍、車騎三府外兵參軍,成為正參軍。

墓志載蕭融“又為車騎江夏王主簿”,接續(xù)前面建武元年蕭融的歷官,但事實上此次遷轉(zhuǎn)并非在建武元年發(fā)生。建武元年十一月,蕭鸞封三子蕭寶玄為江夏王,但直到永元元年才進號車騎將軍,故蕭融任車騎江夏王主簿當在永元元年后。然而次年蕭寶玄聯(lián)合崔慧景謀反,事敗身亡。蕭寶玄敗亡后,蕭融不再任其主簿,能得以升任太子洗馬,或許因為蕭融長兄尚書令蕭懿是挫敗崔慧景叛亂的首功之臣。但因為蕭融是蕭寶玄的主簿,受謀反之事牽連,應該是蕭融最終“不拜”的原因。這也與傳世史籍終官太子洗馬的記載有一定出入。

弱冠起家,而立遭難,蕭融的政治生命只有短暫的十年,卻經(jīng)歷了齊武帝蕭賾、郁林王蕭昭業(yè)、海陵恭王蕭昭文、齊明帝蕭鸞、東昏侯蕭寶卷五位皇帝,幾乎每一次的官職變動都是伴隨死亡與動亂的非正常改換,齊末之動蕩可見一斑。蕭順之諸子起家官多為皇弟皇子府行參軍,而豫章王蕭嶷是當時權勢最盛的宗王,幕僚多為當時名士,故墓志稱其“府僚清重”。蕭融起家便在位列三公的大司馬府,于諸兄弟中特顯,其政治生涯無疑有一個完美開局,可惜次年蕭嶷便去世了,政治良機轉(zhuǎn)瞬即逝。永明年間,鄱陽王蕭鏘的恩待一度僅在豫章王蕭嶷之下,隆昌時更是深受皇帝依仗,但也因此成為蕭鸞篡位的最大障礙而遭殺害,蕭融的機遇再次得而復失。后來任江夏王主簿,已成為幕府主要僚屬,得以總領府事,參與機要,然而江夏王蕭寶玄的謀反敗亡,卻幾乎斷送了蕭融的政治生涯。

永元二年十月,蕭懿遇害,鎮(zhèn)守襄陽的蕭衍得到噩耗后,于十一月舉兵,并與在江陵擁護南康王蕭寶融的蕭穎胄合作。其實在蕭懿被害前,蕭衍早已“潛造器械,多伐竹木,沉于檀溪,密為舟裝之備”,做好起兵的準備,并主張即刻出兵,可江陵集團的蕭穎胄以“時月未利”為由,主張將發(fā)兵時間推遲至來年二月。永元三年正月蕭寶融自稱相國,任命蕭衍為征東將軍,從襄陽發(fā)兵。二月,東昏侯遣羽林兵擊雍州,蕭衍大軍陳師郢州,開始了對郢城長達五個月的圍困。三月郢州戰(zhàn)況膠著,正是局勢最為緊張之時,蕭寶融于此時稱帝改元,與東昏侯分庭抗禮,徹底決裂。從蕭懿死亡到蕭寶融稱帝,期間有長達五個月的時間。據(jù)前文分析,蕭融恰好死于永元三年的三月,或許不是一個巧合,很可能是作為人質(zhì)。南朝皇帝出于對鎮(zhèn)將重臣的防備之心,會要求向朝廷出質(zhì),故謀殺蕭懿后,子侄各得奔避,但不出京師,說明家屬在京城,實際上都是受控制的人質(zhì)??梢韵胍?,蕭衍起兵初期,在蕭衍諸弟侄搜捕不得的情況下,唯一抓獲的蕭融對于蕭寶卷來說是重要的籌碼。隨著南康王陣營的步步緊逼,蕭融作為人質(zhì)的政治價值也在不斷的下降,最終徹底失去價值而被殺害。

通過對墓志所載歷官和死亡所涉史事的考證,大致可見蕭融生平。在選官極重門閥品望的九品中正時期,蕭融出身貴胄,又仰賴父兄功業(yè),起家便已有非比尋常的優(yōu)勢。如果社會安定,剛過而立的蕭融本可謂前途無量。然而蕭融總是在迎來機遇之后很快遇到意想不到的變故,始終被齊末動亂的政治局勢影響,最終在改朝換代的慘烈斗爭中英年早逝,在史書中被一筆帶過,是齊末黑暗政治環(huán)境下的悲慘犧牲品。

桂陽王妃墓志所附親族信息證《南史》史事誤并

桂陽王妃墓志與桂陽王墓志一同被發(fā)現(xiàn),同樣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桂陽王妃王纂韶出身世家大族瑯琊王氏,墓志末所附家族信息,對了解蕭梁皇室成員及婚姻關系提供了寶貴材料。

王纂韶死于天監(jiān)十三年,同年與蕭融合葬。其墓志末所附家族信息如下:

息男象,字世翼,襲封桂陽王。年十七。天監(jiān)十二年閏三月十二日詔除寧遠將軍丹陽尹。妃張氏寶和,年十九。亡祖父安之,揚州主簿。亡父弘策,車騎將軍洮陽愍侯。息悎,年二。

據(jù)《梁書》記載,蕭象原為蕭融長兄蕭懿之子,蕭懿、蕭融皆死于齊末動亂,蕭融無子,以蕭象為嗣,與墓志記載一致,而墓志中又有史籍所無的蕭象配偶及其家族情況。桂陽王嗣妃張寶和出身所謂的范陽張氏,與蕭梁皇室數(shù)代聯(lián)姻,王氏墓志所附親族信息豐富了對張氏與皇室旁支姻親關系的認識。張寶和之父為張弘策,乃蕭衍從舅,在蕭衍起兵至攻入建康的過程中屢建功勛,但死于梁朝建立的前夕。蕭衍將兩族遺孤聯(lián)姻,鞏固了與外戚張氏的親密關系,足見張氏在蕭梁一朝的重要地位。

墓志中的“悎”,當即史籍中梁武帝末期的桂陽王蕭慥。侯景之亂時,蕭慥是出兵支援臺城的蕭氏諸王之一,后被梁元帝蕭繹殺害。據(jù)《南史·張纘傳》《周書·蕭詧傳》的記載,是由于江陵游軍主朱榮向蕭繹構(gòu)陷蕭慥將襲,致使蕭慥被殺:

纘時在江陵,乃貽梁元帝書曰:“河東戴檣上水,欲襲江陵。岳陽在雍,共謀不逞?!苯暧诬娭髦鞓s又遣使報云:“桂陽住此,欲應譽、詧?!绷涸坌胖?,乃鑿船沉米,斬纜而歸。至江陵,收慥殺之。

而在《南史·梁宗室列傳》中,則記載為蕭慥受張纘陷害:

(慥)尋為張纘所構(gòu),書報湘東王曰:“河東、桂陽二蕃,掎角欲襲江陵?!毕鏂|乃水步兼行至荊鎮(zhèn)。慥尚軍江津,不以為意,湘東至,乃召慥,深加慰喻,慥心乃安。后留止省內(nèi),慥心知禍及,遂肆丑言。湘東大怒,付獄殺之。

《梁書·張纘傳》中并未提及蕭慥,僅敘述了張纘構(gòu)陷蕭譽兄弟之事?!顿Y治通鑒》則采取了《南史·張纘傳》和《周書》的記載。從內(nèi)容來看,《南史·梁宗室列傳》很可能是為了行文簡潔而將兩事合并,而桂陽王妃王氏墓志文末所附的親族信息,可以為此處的誤并史實提供佐證。因為張纘雖然少時過繼給張弘籍為嗣,但實際上是張弘策的親生兒子,可知張纘蕭慥實乃親舅甥。南朝宗室同姓爭權相殘之事屢見,但舅甥在政治關系上往往十分緊密,如張弘策便是梁武帝蕭衍之從舅,蕭衍起事畫策頗倚重張弘策。東昏侯蕭寶卷曾聽信讒言誤殺母舅劉暄,尚有“領軍是我舅,豈當有此”的嘆問,足見權力紐帶中舅甥關系之緊密。史書只記載張纘與蕭譽蕭詧兄弟有隙,卻沒有提到他與蕭慥有何怨懟,況且二人尚有舅甥之親,張纘構(gòu)陷親甥蕭慥也不合常理。如此正好佐證了《南史·梁宗室列傳》當是誤并了史實?!赌鲜贰穭h改《梁書》往往“正史所有文詞必刪汰之,事跡必檃栝之,以歸簡浄”,《四庫提要》批評《南史》“減字節(jié)句,每失本意”,此處即是過求簡凈之失。

結(jié)論

梁桂陽王蕭融墓志是一方較為特殊的南朝貴族墓志,墓志上最重要的死亡日期出現(xiàn)有重刻現(xiàn)象。本文分析拓片與實物圖片上的重刻痕跡,結(jié)合歷史事件宣武之難,認為初刻蕭融墓志時,蕭融的具體死亡日期并未知曉,可能代替以同時追封且與其死亡關聯(lián)很大的蕭懿的死亡日期“永元二年十月十三日”。訪得死期后在桂陽王妃與蕭融合葬時作重刻,重刻日期可能是“永元三年三月二日”,并推定蕭融的享年當為31歲。對過往學術書籍記載的錯誤時間做出修正,提醒研究者對墓志的釋讀不能只依靠拓片,需與實物結(jié)合。本文將墓志中蕭融的歷官與死亡放入齊末歷史的時間線中,詳考蕭融歷次遷轉(zhuǎn)的涉及的歷史事件,由此映射齊末動蕩的政治局勢,并結(jié)合蕭衍伐齊的過程,推測蕭融可能作為人質(zhì)最終失去價值被殺害。南齊立國起于“元徽政變”,其朝皇帝幾經(jīng)廢立,政權極不穩(wěn)定,始終伴隨殘酷的政治清洗,蕭融的悲慘命運正是時代悲劇的縮影。本文附帶對桂陽王妃墓志作研究,從志末所附桂陽嗣妃張寶和的家族信息中提取梁末歷史人物張纘與蕭慥的舅甥關系,結(jié)合傳世史書對蕭慥遭陷被殺的不同記載,指出《南史·梁宗室傳》誤將張纘構(gòu)陷蕭譽蕭詧和朱榮構(gòu)陷蕭慥之事合并的錯誤情況。

近年來,中古墓志史料的層出不窮,通過比對墓志文獻與傳世文獻證史補史,進而以小見大,不斷豐富中古基礎史料,極大拓展了中古歷史研究的空間。在強調(diào)問題意識、提倡墓志綜合研究的今天,墓志個案研究包含的文字釋讀和史事考證等先導工作仍然不可偏廢。然而,由于新出墓志數(shù)量龐大,墓志個案研究難免聚焦于新出墓志的問題,往往“使得很多新出石刻的學術價值尚未被充分挖掘,便已成為少人關注的舊史料”。蕭融夫婦墓志出土于20世紀80年代,顯然已經(jīng)屬于“舊史料”了,但對墓志的釋讀仍存有問題,史事考證尚有余地。提示研究者目光不能局限于新出墓志,過往墓志也有溫故知新的需要。

(本文摘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4年第5期,原題為《梁桂陽王蕭融墓志考證——兼以桂陽王妃親族信息證史》,作者計小豪[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澎湃新聞經(jīng)授權發(fā)布,原文注釋從略,現(xiàn)標題為編者所擬。)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