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星占數(shù)術(shù):“辰”之星象

今年是中國傳統(tǒng)歷法即所謂“農(nóng)歷”中的龍年,之所以為龍年,是因為今年對應的年干支為甲辰,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動物一一對應,子對應鼠,午對應馬,而地支辰對應的就是龍。

按:這是一個歷史學者用星占數(shù)術(shù)破除迷信的小系列。

今年是中國傳統(tǒng)歷法即所謂“農(nóng)歷”中的龍年,之所以為龍年,是因為今年對應的年干支為甲辰,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動物一一對應,子對應鼠,午對應馬,而地支辰對應的就是龍。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龍有關(guān)的星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37533),本文繼續(xù)介紹“辰”有關(guān)的星象,這些內(nèi)容并非承襲自龍星象,而是“辰”單獨代表。

“辰”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非常悠久。《左傳》“昭公七年”條目下的“傳”記載有:“公(即晉侯)曰:“何謂六物?”(伯瑕)對曰:“歲、時、日、月、星、辰,是謂也?!惫唬骸岸嗾Z寡人辰而莫同,何謂辰?”對曰:“日月之會是謂辰,故以配日?!?/p>

晉代杜預注釋此句道:“一歲日月十二會,所會謂之辰?!碧拼追f達以同樣的內(nèi)涵解釋:“辰謂日月所會,一歲十二會,從子至亥也?!比赵孪鄷?,也就是天文學嚴格意義上每個月的“朔”時刻,該時刻所在的那一天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朔日”。表示日月相會的“辰”,指的是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太陽與月亮在經(jīng)度上位于同一度數(shù)位置,但是這個位置每個月并不相同,可以分別用十二地支的子至亥來表示,這里的十二辰,實際上表示的是星辰相會的空間位置,與現(xiàn)代古裝影視劇中常見的古代十二“時辰”之表示時間的“辰”有所不同。而且《左傳》的這條記載也明示,這種辰可以配日,表示不同的日子。

日月所會之處以及相應的朔日是出現(xiàn)日食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即日食一定發(fā)生在朔日,這一規(guī)律古人很早就已經(jīng)掌握,也留下了相當多的記載。《左傳》“昭公十七年”條引用《夏書》的記載:“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边@則記錄生動描繪了日食發(fā)生時的祭祀場景,這個特殊的“日月相會”景象——日食,并未按照歷法推算的那樣出現(xiàn)在房宿,反映出當時日食的推算不十分精確,出現(xiàn)在不該出現(xiàn)的天空位置和日期,這一天象在古代普遍被視為兇兆,于是通過盲人擊鼓、嗇夫取幣祭祀天神,眾人參加救日食攘災的勞役等方式,以驅(qū)逐此災難。

除表示日月相會的不同位置外,辰在古代還用于命名特定的星宿。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春秋公羊傳》注釋《春秋》“(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這條經(jīng)文時,指出“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為大辰,伐為大辰,北辰亦為大辰”。東漢何休解釋這條傳文時,進一步說明了大火就是古代赤黃道附近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即現(xiàn)在的天蝎座α星,非常明亮,其視星等為一等,呈紅色,位于東方;伐就是西方星宿參宿附近的伐星官,位于西方,屬于現(xiàn)今的獵戶座,兩者處于大致相對180度的位置,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中,都是中國古代標記不同季節(jié)的重要星象。《詩經(jīng)》“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語中的“火”就是指心宿大火星,它標識著古代某部歷法中的七月,大火星從南方位置逐漸向西方下沉,此時正逢夏秋之交,正是心宿所屬的東方蒼龍七宿呈現(xiàn)的星象,現(xiàn)代多把這個“火”視為炎熱的表現(xiàn),實際上是以今天的含義誤解了古代的文字,上古時期的“火”字大多指大火星,而無炎熱的意思。

心宿二與伐星,還有另一個八卦故事,也記載在《左傳》中。傳說上古時期帝嚳高辛氏有兩個兒子,長子閼伯分封于商丘,該地對應的星象就是心宿,也稱為商星;次子實沈的封地是大夏,對應的星象是參宿。兩個兄弟不和睦,老死不相往來,說的就是心宿和參宿在天象上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伐宿緊鄰參宿,可代替參宿的這一特性。直到唐代,杜甫還在《贈衛(wèi)八處士》一詩的開頭描述了這一神話和星象主題:“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p>

心宿二和伐星因為分屬于東方蒼龍和西方白虎星象,在方位上被視為東方和西方的代表,而北辰就是北極,是天的中心。在何休看來,這三者是古代指示方位的重要星象標志。先秦字辭書《爾雅》對辰的星象解釋稍有不同,認為大辰指代東方房、心、尾三宿,大火一般稱為大辰,而北極則稱為北辰,并未提及參、伐星宿。無論辰所指代的實際星宿為何,這些被選中的特殊星宿都是因為在指示方位和季節(ji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區(qū)別于其他。

“辰”字也可泛化為指代所有的星,現(xiàn)今的“星辰”一詞就來源于此?!蹲髠鳌贰盎腹辍睏l下有“三辰旌旗,昭其明也”一句,孔穎達認為這里的三辰指日、月、星三者,“日以照晝,月以照夜,星則運行于天,昏明遞帀而正,所以示民早晚,民得以為時節(jié),故三者皆為辰也?!边@三種天體恰好在白天和黑夜給我們照明、分別時間的早晚和不同,也是延續(xù)至今我們?nèi)栽谑褂玫哪?、月、日、時等幾類時間單位的天象基礎。

從各種對“辰”的特殊和一般指稱可以看出,這些星象或特殊的星象位置與時間季節(jié)的標記密切相關(guān),甚至可以說“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星象或時間為主體,其本質(zhì)含義更側(cè)重于那些能指示特殊空間或時間的標記物,這也是“辰”既能代表空間中的星象又能指示時間的原因,因為它最主要的作用或功能在于作標記。

作為一種標記,它最重要的符號系統(tǒng)是十二辰,既能指示空間,又能指示時間??臻g上的天象十二辰,一般以十二地支表示,將周天劃分為十二份,根據(jù)十二地支的順時針次序依次命名各天區(qū),這一天象系統(tǒng),被認為與歲星(古代對木星的稱謂)的運行規(guī)律密切相關(guān)。唐代賈公彥注疏儒家經(jīng)典《周禮·春官·馮相氏》解釋道:“十有二歲者,歲謂大(即太)歲,左行于地,行有十二辰,一歲移一辰者也?!蹦拘抢@太陽公轉(zhuǎn)的恒星周期為11.86年,接近12年,中國古代早期認為木星的運行規(guī)律大致是一年走一個辰次,因此根據(jù)它的運行將周天分為十二辰,但是古人也認識到木星的運行并不是均勻的一年走一個辰次,有時候走得快,會出現(xiàn)“超辰”的現(xiàn)象,即比推算的位置走得快,從而走到推算辰次的下一個辰次,因此又設計出一個“太歲”的假象天體,它的運行方向與木星自西向東的次序相反,運行速度均勻,依此來標記年歲的變化,即所謂的“太歲”或“歲陰”紀年系統(tǒng),可以與歲星的運行位置參照使用。

漢代司馬遷《史記·天官書》就記載了這種“太歲”紀年和歲星位置(也可視為歲星紀年系統(tǒng))的對應:“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歲行右轉(zhuǎn)居丑。單閼歲:歲陰在卯,(歲)星居子。執(zhí)徐歲:歲陰在辰,星居亥。大荒駱歲:歲陰在巳,星居戌。敦牂歲:歲陰在午,星居酉。葉洽歲:歲陰在未,星居申。涒灘歲:歲陰在申,星居未。作鄂歲:歲陰在酉,星居午。閹茂歲:歲陰在戌,星居巳。大淵獻歲:歲陰在亥,星居辰。困敦歲:歲陰在子,星居卯。赤奮若歲:歲陰在丑,星居寅。”攝提格、單閼等文字古怪的名稱,標記的是時間上的不同年份,它們的原始含義至今沒有比較好的解釋,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十二地支某種民族語言的音譯,有的認為它們代表的是不同的天神。

這里的十二地支表示的是歲星或太歲運行所處的不同空間位置,對于這十二個空間位置,東漢班固所撰《漢書·律歷志》給出了另一組對應的天文學名稱(見圖1):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為區(qū)別于十二辰,這十二個名稱一般被稱為十二星次,它們也僅僅用于表示十二個天區(qū)的空間位置,而不像十二地支表示的十二辰一樣,還能用于表示時間。

圖1 摘自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8年


十二星次每個名稱的含義,目前也是眾說紛紜,其中鶉首、鶉火、鶉尾,分別對應午、未、巳三個連續(xù)的地支,在方位上對應南方,而鶉作為一種鳥禽,與南方星宿整體以朱雀的形象呈現(xiàn)有關(guān)。整個鶉或朱雀被劃分成三個部分,頭、尾、中間,中間以鶉火表示,可能是因為大火星心宿二本來就是一個明亮的紅色星,而這個天區(qū)也有一顆明亮的、視星等接近二等的長蛇座α星,因此就將這一標志星用于星次的命名。同理也可見大火和實沈兩個星次,分別對應東方卯和西方申,大致處于相對沖的位置,它們的命名肯定與這兩個顯著的星“辰”有關(guān)。大梁的命名,與地域分野有關(guān),指的是魏國的都城大梁,即今天的河南開封市。而魏在《漢書·地理志》中與天上位于西方的白虎星宿對應,而大梁對應酉方,正好位于西方申、酉、戌三個天區(qū)的正中央。

星紀,被認為是十二星次的起點,《漢書·律歷志》記載,冬至點就位于星紀之次的中點,對應牽牛初度,而冬至點是中國古代歷法推算的一個重要起點,一年的開始就以冬至點為始,再次回到冬至點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的時間長度,這個數(shù)值也是周天的度數(shù)。星紀這個名稱,《爾雅》有“星紀,斗牽牛也”一語,晉代郭璞對此注釋道:“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始終,故謂之星紀?!币簿褪钦f,二十八星宿中的牽牛以及比鄰的南斗星宿,是當時一年的起始點冬至點所在位置,日月五星的相關(guān)運行時間和位置推算都是從這個點開始、結(jié)束的,因此被稱為“星紀”。但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解釋,認為星紀和攝提格等名稱一樣,也是古漢藏語言的音譯,“星紀”的原義為“虎”,與現(xiàn)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傈僳族對虎的稱呼si-tsw仍非常相似。

玄枵一名的解釋同樣多樣?!稜栄拧吠瑯右步忉屃恕靶铡睂诵撬拗械奶撍?,郭璞解釋認為虛宿位于北方,五行中與北方相配的顏色是黑色,玄就是黑色,而枵的意思為消耗,而消耗正有虛空之意。還有學者根據(jù)《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黃帝有一個兒子為玄囂,號青陽,另一個兒子名昌意,娶了蜀山氏女昌僕,生下了兒子顓頊。而認為玄枵就是玄囂,虛宿就是顓頊之頊,兩個字是同音假借關(guān)系。還有研究語言的學者認為玄枵是古漢藏語中兔的音譯,西夏語則將兔簡稱為“訛”(喉音),近似玄枵。

雖然這十二個星次的全部名稱在漢代才出現(xiàn),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國別體史書《國語》已經(jīng)記載了部分星次的名稱,如“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鶉火、析木已經(jīng)被用于標記歲星和太陽的運行位置。《左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陳,顓頊之族也。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因此,部分學者將十二星次的產(chǎn)生時間上溯至春秋時期,但也有學者提出異議,除《左傳》《國語》以外,從戰(zhàn)國至漢代的漫長時間中均不見星次名稱的出現(xiàn),他們根據(jù)歲星的真實恒星周期進行回推,發(fā)現(xiàn)《左傳》《國語》中的歲星位置記載并非當時歲星的實際位置,而是根據(jù)十二周年一周天的規(guī)律由公元前4世紀前期的歲星實測位置逆向推算得出,因此認為《左傳》《國語》中的星次記載是后人修改加入,并非當時的原始記載。

學者們根據(jù)冬至點位于牽牛初度的記載,通過赤經(jīng)每一百年約一度半的變動,回推計算出十二星次的產(chǎn)生年代在公元前430年前后一兩百年之間,再考慮到十二次和十二個地域上的分野在同時代產(chǎn)生,以及歲陽、歲陰紀年的元始年,認為其產(chǎn)生的年代可能在戰(zhàn)國時期的公元前4至5世紀左右。

這十二個星次在中國古代以及現(xiàn)代的某些普及讀物中被稱為黃道十二宮,兩者確實非常相似,而且黃道十二宮在隋唐時期前后傳入中國時,經(jīng)常被視為等價于十二星次,但兩者的區(qū)別是本質(zhì)上的。中國古代一周天也就是十二星次的總和并不是360度,而是365度有余,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歷法的周天度數(shù)與一年的日數(shù)一一對應,太陽一天走一度,每部歷法中一年的總天數(shù)為多少,那么對應的周天度數(shù)就是多少,歷代歷法的數(shù)值均有差異。而黃道十二宮在西方天文學系統(tǒng)中則是妥妥的360度圓周。更為重要的是,黃道十二宮以黃道十二星座區(qū)分,這些星座由恒星組成,每個星座雖然覆蓋區(qū)域?qū)捳坏龋S道十二宮每宮都是30度,而通過前述幾個星次的解釋可以看出,十二星次由二十八星宿來度量,每個星次都不是均勻的30度,而且每個星次的起始點在歷代歷法中均有所變化。

因此,星象之“辰”雖然與龍星象無關(guān),代表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天象,但這些星象提醒我們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復雜而多樣,博大而精深,是一個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文化源泉。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