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精神”將于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展覽以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為核心,同時匯聚宋、元、明、清歷代名家精品之作,重磅作品包括蘇軾的《治平帖》,南宋李唐《濠梁秋水圖》、元代趙孟頫《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明夏昶《墨竹圖》、清吳歷《寄懷半園先生山水圖》等。展覽將展出書畫作品共計150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0余件,每月?lián)Q新,三期三景。展期持續(xù)至8月18日。
被稱為“千古一人”的蘇東坡最近熱度居高不下。202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去年,四川舉辦了“高山仰止 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今年1月,“千古風流 不老東坡——蘇軾主題文物展”又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行書《治平帖》卷 (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展覽以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為核心,分為繪畫與書法兩大板塊,繪畫部分包含“達心適意”“寫形傳神”“詩歌繪畫”三個篇章,書法包含“法中尚意”“書以學養(yǎng)”兩個篇章。篇章主題均源自蘇軾代表性的書畫藝術(shù)理論,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是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各篇章雖各有側(cè)重,卻又相互貫通,共同構(gòu)成了蘇軾博大精深的藝術(shù)精神世界。展品選取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shù)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無錫博物院、鎮(zhèn)江博物館等具有代表性的蘇軾繪畫、書法及宋、元、明、清時期歷代名家精品之作150余件(套)進行展示,其中一級文物80余件,宋元名作30余幅,包括北宋蘇軾《治平帖》、南宋李唐《濠梁秋水圖》、元朱德潤《秀野軒圖》、元趙孟頫《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明夏昶《墨竹圖》、清吳歷《寄懷半園先生山水圖》等。
“達心適意”
蘇軾身處士人的盛世,北宋文運昌隆,名儒輩出,士人們?nèi)胧藶楣佟O盡文雅的繪畫成為士人們尋得閑情樂趣最為有效的“良方”。于此之際,蘇軾把握所處時代士人階層的心性與旨趣,開宗明義地提出了繪畫“達心適意”的功用,強調(diào)了畫家對自然萬物的關(guān)照要與自我主體精神相契合,要表現(xiàn)出自我真實獨特的生命感受。
《秀野軒圖》元 朱德潤 卷 紙本 墨筆 縱 28.3 厘米? 橫 210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秀野軒圖》元 朱德潤 卷 紙本 墨筆 縱 28.3 厘米? 橫 210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秀野軒圖》元 朱德潤 卷 紙本 墨筆 縱 28.3 厘米? 橫 210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秀野軒圖》元 朱德潤 卷 紙本 墨筆 縱 28.3 厘米? 橫 210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寫形傳神”
“形似”還是“神似”是中國繪畫理論中的核心問題?!靶巍笔蔷唧w的,可視的,外在的;“神”則是抽象的,隱含的,內(nèi)在的。蘇軾在創(chuàng)作與品評中講究“傳神”,他的“神似”是建立在“形似”的基礎上,強調(diào)“形似”是“神似”的前提。“神”憑“形”而存在,借“形”而表現(xiàn)?!靶巍币馈吧瘛倍?,并且蘇軾對“形似”要求能“隨物賦形”,進而他又提出要通過全方位掌握事物的“常形”,來表現(xiàn)事物內(nèi)在規(guī)律性與真實性,即“常理”,唯有這樣才能滿足寫形傳神的原則。蘇軾此說不僅是士人畫的要旨,更是中國畫發(fā)展的關(guān)要所在。
《墨竹圖》 明 夏昶 軸 紙本 墨筆 縱 116 厘米 橫 52.3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詩歌繪畫”
蘇軾多次在他的詩文、題跋及書信中表達“詩畫一律”的觀點。在“士夫畫”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著名論斷——“詩畫本一律”。他認為詩重抒發(fā)情志,亦長于寫景狀物,能夠情景交融并舉;而畫不僅可以刻畫景致,因物象形,也可以寓興會心,寄性抒情。所以雖然二者分屬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在藝術(shù)的核心本質(zhì)上卻是無異。二者均能心物合一、道技兩進,讓主觀生命情調(diào)與自然物色交融互滲,從而寄托人性情懷與人生境界。蘇軾的“詩畫一律”論不僅對當時以他為中心的士人圈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還對后世的繪畫理論乃至繪畫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
《寄懷半園先生山水圖》清? 吳歷 軸? 紙本? 墨筆 縱 64.8 厘米? 橫 38.4 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
“法中尚意”
蘇軾的尚意在“宋四家”中是最突出的。他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庇终f:“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边€說:“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這些自白,都聚焦于一個“意”字,影響了一代書風。除蘇軾外,當時還有文同、黃庭堅、米芾、王安中、李之儀、秦觀等人有過尚意之論。宋人尚意,也有對法的活用,對法的改造,向法中注入新意,旨在表現(xiàn)自我的意趣、情感和個性。因此,宋人是在“法”中尚“意”,并以其獨特的生命情調(diào)和文化精神,譜寫了中國書法風格史上的新篇章。
蘇軾行書《治平帖》卷 (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行書《治平帖》卷 (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行書《治平帖》卷 (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書以學養(yǎng)”
從古代書論看,唐以前人們多重功力,唐以后人們在重功力的同時更重悟性,至宋代人們則突出學養(yǎng)對書法的重要性。蘇軾重功力,他認為:“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钡K軾更重學養(yǎng)和識見,提出“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他為后人指明了一條正確的學書之路——“技道兩進”,即把勤學苦練與多讀詩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宋人心中,學養(yǎng)是可以通過書法傳達出來的,是一個書家創(chuàng)作能力的重要源泉,學養(yǎng)高低是一個書家能否創(chuàng)造優(yōu)秀作品的重要參考。
《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元? 趙孟頫 卷? 紙本? 行書 縱 47.7 厘米? 橫 333.5 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
《為隆教禪寺石室長老疏》元? 趙孟頫 卷? 紙本? 行書 縱 47.7 厘米? 橫 333.5 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局部)
據(jù)主辦方介紹,南京博物院還將同步推出展覽配套圖錄《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精神》。全書收錄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shù)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無錫博物院、鎮(zhèn)江博物館等全國知名博物館歷代書畫近150件,其中80余件一級文物,30余幅宋元名作。從繪畫,書法兩個側(cè)面深挖蘇軾藝術(shù)精神,向上追溯晉唐遺風,向下搜羅后世名作,由筆墨丹青詮釋東坡文化。
附:南京博物院編展覽配套圖錄《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shù)精神》目錄頁
展品清單
展品清單
展品清單
展品清單
(本文圖文部分據(jù)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澎湃新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