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學入手研究佛教史的人會有一個成見,就是認為不懂佛學和梵語就研究不了佛教史,研究佛教史離不開佛學和梵語。所以,這一類人(包括我在內)得到很晚才能認識到呂澂(1896-1989)之外還有陳垣(1880-1971),作為佛教史家的陳垣并不精通佛學和梵語。這個道理挪到西藏學上也是一樣的。從前,我在西藏學方面是只讀圖奇(Giuseppe Tucci, 1894-1984)和王森(1912-1991)這類學者的作品的,直到很晚才認識到圖奇之外還有伯戴克(Luciano Petech,1914-2010),王森之外還有柳陞祺(1908[一作1909]-2003)。正如柳在《應當爭取有一個更大的藏學研究隊伍》(1991a)和《我學習藏族史的經過》(2002)中總結的,佛學(包括佛教)和藏語不是西藏學的全部,西藏學并非事事離不開佛學和藏語。
柳陞祺在拉薩
柳陞祺注意到,初到西藏的人都會覺得好像事事都離不開佛教,但是只要住的時間一長,就會發(fā)現凡是在西藏之外可以遇到的事情,同樣都可以在西藏遇到,西藏人也是人,西藏并非那么特殊。既然有如此多的共同點,即使不懂佛學或藏語,也未始沒有其他的問題可以研究。柳在《我的學習研究歷程》(1986a)中更是提出,與佛學上的中觀唯識之見,新舊密法之爭相比,西藏的世俗政府組織,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學制,對西藏社會生活所起的影響反而要更大一些。其中的理由應該就是比起佛學上的宗見差別,組織和制度更能代表人類所共有的某種東西。柳還注意到,舊時西藏僧俗上層在歷史和政治方面的知識十分貧乏,乃至于外國人書中所常言的四五十年前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許多拉薩人竟懵然不知。對具體歷史人物的認識,也是和宗教糾纏在一起,甚至就連王統記、王臣記、宗派源流、名人傳這一類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傳統史書,拉薩三大寺都視為“外學”,不讓僧人閱讀。柳陞祺的西藏學研究正是集中于剝離了西藏的特殊性而體現了人類共同性的世俗歷史、政治、外交和社會這些方面。
柳陞祺生前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簡稱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簡稱民族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與王森和鄧銳齡(1925-2023)一起不僅代表著民族所在西藏學方面,也是在整個學術方面最好的傳統。與現在社科院的科研人員或科研工作者的所謂科研成果不同,他們的著述都是經過長期廣博涉獵后再專精化的結果。柳在四十五歲左右才真正開始對近代西藏史的科學研究,這在現在是難以想象的。他在西藏學方面的主要著述已經基本收進《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2008a,簡稱《文集》)。書名既然帶有“藏學”和“漢文卷”的字樣,說明柳的著述在藏學之外還有非藏學,“漢文卷”外還有“外文卷”(《文集》的《編后》說會有英文卷)。這種書名設計可能就是為將來出版“非藏學文集”和“藏學文集(外文卷)”留有余地的(本文在引用柳陞祺作品時使用的編號,請參看文末的《柳陞祺部分作品及相關文獻編年目錄》)。
至于坊間流行的《西藏的寺與僧(1940年代)》(2010a,2014c)和《拉薩舊事(1944-1949)》(2010b,2014d),內容其實全部輯自《文集》,本身并無獨立存在的價值。不僅如此,兩書在選文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以《拉薩舊事(1944-1949)》為例,《“商上”》一文(2010b,71-77頁)本來是屬于考證性的文章,不知為何竟出現在第一部分“往事記憶”里?!丁吧躺稀薄吩}《淺釋“商上”》,最初是提交給1986年8月在拉薩舉辦的藏學討論會的論文,1986年7月14日完成于北京,有1986年7月社科院民族所的打字油印本(1986d)。與這個打字油印本相比,收進《文集》的版本不僅在文字上有不少差異,而且還多出倒數第二段里的一大段內容。另外,《拉薩舊事(1944-1949)》書名中的“1944-1949”似是給所選文章圈定了一個時間范圍,但是書中第二部分“一組手稿”所收文章以及不屬于第一和第二兩個部分的兩篇長文,主要講的卻都是從十七世紀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間的“舊事”。
1986年8月在拉薩舉辦的藏學討論會的論文
關于柳的生平史料,除《文集》所收個人回憶性文章以及與鄧銳齡的往來書信外,還有侯藝兵攝影撰文的《柳陞祺情系西藏五十秋》(1999),民族所的訃告《柳陞祺研究員逝世》(2003a),伍昆明(1943-2006;柳陞祺于1964年招收的藏族史專業(yè)研究生)的《紀念著名藏學家柳陞祺先生》(2003b),李晨升的《柳陞祺先生生平》(2003c),郝時遠、格勒主編的《紀念柳陞祺先生百年誕辰暨藏族歷史文化論集》(2008b,簡稱《紀念論集》),以及十分重要的《柳陞祺先生致鄧銳齡先生書信補輯》(2009,簡稱《書信補輯》)等。雖然柳的生平大體框架已在,但是還有不少細節(jié)有待澄清。就算是已知的部分,敘述也嫌不夠詳確。我購藏有多種柳陞祺的檔案文件和親筆書信,掌握或見過不少與其生平著述有關的稀見史料,它們對于發(fā)掘未知和更詳已知都有較大的價值。下面就將這些檔案、書信和史料刊布出來,并對其中所涉時地、人事、書刊等略做考辨,以紀念這位杰出的西藏學家去世二十周年,以及他與沈宗濂(1898-1978)用英語合著(實為柳獨自完成,見下文)的《西藏與西藏人》(1953b,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出版七十周年。
《履歷表》
我購藏的柳氏檔案文件主要有三種表格,就是《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員工作成果調查表》(簡稱《調查表》)、《履歷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員定職升職評定表》(簡稱《評定表》)。三表均裝于一個社科院民族所專用的牛皮紙紙袋中,紙袋上有墨筆寫的“柳陞祺”三字,其來源是社科院民族所的檔案。其中第二種《履歷表》是復印件,字不是柳陞祺的,也沒有填表時間。但是,從表的印制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局”(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簡稱學部]于1977年5月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資級別變動情況”一欄后來補填(字體不一樣)有“科研 四級 207元 1982.10.民族所評定”等來看,至少是填寫于“文革”結束后從社科院成立到1982年10月之間。
在表中“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一欄,柳雖聲明“文化大革命中,將過去日記,填寫表格等散失殆盡,此次所填簡歷,全憑記憶,大致正確,年月等可能稍有出入”,但表中“主要簡歷”一欄所填的,還是了解柳氏生平的第一手材料:
1915-1921 杭州第五小學及高小 學習
1921-1925 杭州宗文中學(舊制) 學習
1925-1930 上海光華大學(包括預科一年) 學習
1931-1940 偽財政部松江及川康監(jiān)[鹽]務管理局 英文秘書
1940-1942 成都光華大學分校 英文講師
1942-1943 成都光華大學分校 英文副教授
1944-1949 偽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 英文秘書
1949-1952 印度國際大學 (自作研究)
1952-1958 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 講師
1958-1959 哲學社會科學部民族研究所 講師
1959起 哲學社會科學部民族研究所 副研究員
最后三個階段特別注出證明人是楊玉山(民族所管理科研的行政人員)。至于其他階段為何沒寫證明人,柳在“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一欄解釋說:“我于1944年去西藏,1952年自印度歸國,與舊時親友,失去聯系,關于歸國前經歷,除民族所李有義、陳乃文兩同志能部分作證外,無法列舉證明人,特此說明?!崩钣辛x(1912-2015)曾任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科長,和柳是1944年同時入藏的同事。陳乃文(1931[一作1933]-)是繼沈宗濂之后擔任駐藏辦事處代理處長的陳錫璋(生卒年不詳,原任主任秘書,有遺作《西藏從政紀略》[作于1963年,《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九輯,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116-150頁,后又摘入內部發(fā)行的《西藏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西藏自治區(qū)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2月第1版,108-140頁],頗為重要)的女兒,后來與長她二十多歲的柳陞祺結婚。
柳就讀宗文中學(今杭州十中)時,于1925年春曾與同學一起謁見來杭的九世班禪(1883-1937),后來還撰有《憶九世班禪》(1994)一文記其事。此文初刊于《中國西藏》1994年第2期,收入《文集》時也做了標注,不知《文集》的《編后》為何又以為是“首次面世”(2008a,907頁)。另外,檢1926年9月出版的《光華大學章程》,在“預科升入大學一年級生”中有柳的名字(72頁),證明《履歷表》中填寫的“包括預科一年”確為實錄。1931年至1940年,柳分別在松江和川康(自貢)兩地的鹽務管理局工作,但沒有確記何時由滬入川。根據柳在《緬懷老同學趙家璧》(1997)一文中提到的“1938年春,我離開上海到了四川”,可知他離滬入川的時間大概是1938年春。
據陳乃文口述的《西藏五年》(2007),柳在國際大學(陳文作“泰戈爾國際學院”)時已和她訂婚。當時陳的父母(陳錫璋、趙克仁)欲回國,陳也想隨之回國念書,但又不愿離開柳,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后經父母和柳的勸說,陳還是留在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陳文作“國際學院中國院”)讀書,并于1949年10月與柳結婚。兩人在印時主要靠沈宗濂為合寫《西藏與西藏人》預支的一筆費用生活。1952年7、8月間,書稿完成寄往美國沈處,在隨后的兩三個月中,柳陳二人在印度各地稍做游覽,最后于1952年年底回到中國?;貒?,陳進中央民族學院(簡稱民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讀書,1961年畢業(yè)后進學部民族所工作,1989年1月退休。“主要簡歷”雖然填寫柳在民院研究部(民族所前身)任講師是從1952年開始的,但在“何時何地參加工作”一欄卻填寫“1953年春經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工作”。
從《履歷表》“家庭主要成員姓名、年齡、單位、職業(yè)、政治情況”一欄,我們知道柳陞祺有一子柳曉明,一女柳曉青(《紀念論集》前面圖版部分第6頁上部有柳與兩個子女的合影)。但在“愛人情況”一欄,填的卻是十個“無”字。從別處的資料來看,陳乃文后來與陳燮章(1933-2017)結了婚(2018),但不知結婚的具體時間。根據孔網上架的一封陳乃文因與新華通訊社產生房產糾紛于1986年2月21日致該單位的書信(https://book.kongfz.com/215702/3363469667/;2023年11月2日讀?。?,其中已經提到她的丈夫是陳燮章,而非柳陞祺,可見當時她與柳已經不在一起了。該信還提到她的長子是“印度出生的歸僑”,這個在印度出生的長子只能是她和柳的孩子,換言之也就是柳曉明。由于柳曉明生在印度,所以最晚也得是1952年(也就是柳陳回國之年)出生的,考慮到《履歷表》說他當時的年齡是二十七歲,那么填表時間至少還可以上推至1980年之前(1952+27=1979)。如果我們的推測無誤,那么柳陳二人可能在1980年之前就已經不在一起了。
從陳乃文《西藏五年》稱“女兒曉青”,柳曉明、柳曉青合寫的《〈西藏與西藏人〉及相關的人和事》(2008b,19頁)以及柳曉青獨撰的《西藏與西藏人》漢譯本(2006,2014b)《譯后》(寫于2006年6月8日,256頁)稱“母親陳乃文”,可知柳曉青也是柳與陳所生。柳曉青比柳曉明小三歲,也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但是具體年份不詳。關于柳和陳不在一起的原因,柳氏兄妹沒有講過,《紀念論集》中更是沒有一篇文章言及,包括陳本人寫的《誠摯的懷念》,內中消息只能從柳曉青撰《淡定人生》中提到的“爸爸的一生經歷了婚姻的變故,事業(yè)上的挫折等世間煩惱”窺知一二(2008b,26頁)。
在“有何專長,懂何外國語文、民族語文,熟練程度如何”一欄,填有“英語(閱讀、寫作、口語,一般可以,但近年荒疏不少)法語(閱讀專業(yè)參考書)”。早在光華讀書期間,柳就是大學二年級國語英語演說級際錦標隊中的英語隊員(《光華年刊》第3期[1928年]),曾得校內英語演說第二名(同上)。有關柳歷年參加校內和校際英語演說比賽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參看1930年出版的《光華大學五稘紀念冊》卷一載記部分17、22、25-26、27、31等頁。在1935年6月出版的《光華大學十周紀念冊》的“文藝”欄,刊有《光華大學十年來之課外作業(yè)》一文(97-99頁),在“智能之競爭”一項曾舉曾克源、周宸明、柳陞祺等在英文演說及辯論方面的成績?yōu)槔?9頁)。從這些材料可以看出柳陞祺英語口語能力之一斑。除《西藏與西藏人》外,柳還發(fā)表過不少英語文章,翻譯過幾種英語文學的古典名著(均見下文)。至于他閱讀并研究過的有關中英、中印和漢藏關系的英語史料,我懷疑今后中國有誰能在準確性上超過他。
大學二年級國語英語演說級際錦標隊
英語演說第二名獲獎者照片
民族所訃告、伍昆明文和李晨升文都提到柳是中國民主同盟會會員。但在《履歷表》“何時何地參加過何種民主黨派和進步團體,現在是否民主黨派成員,擔任何種工作”一欄,卻填寫著“1957年曾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參加民盟。約自文化大革命前一年起,迄今已無關系”。從現有的資料看,柳后來似乎沒有恢復民盟會員的身份。
《調查表》
《調查表》一共五頁。第一頁是封面,上寫“柳陞祺”三字,右上角還寫有某種編號“66”。其余四頁都是打字油印的表格。表格部分的前三頁均用鋼筆填寫,看筆跡應是柳本人的。最后一頁的上半為未經填寫的表格,下半為對填表規(guī)則的七項說明。按照填表規(guī)則要求,先填建所(民族所)以來的工作成果,再填解放后至建所前的工作成果,最后填解放以前的工作成果。在填建所以來的工作成果時,先填歷年參加的集體項目,再填所里計劃的個人項目,最后填業(yè)余項目。
《調查表》第二頁的全部和第三頁的部分所填四種,是建所(民族所正式成立于1958年6月23日)以來的工作成果。在填寫第二頁的表格時,柳還寫上他當時屬于社會歷史研究室的南方組,職別為副研,級別為五。下面先對這兩頁上的四種工作成果依次做些補充說明。
《調查表》第二頁的全部
第一種的題目是“藏族簡史”,括注“是本人1958年參加西藏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負責的主要工作,最后與王輔仁、常鳳玄等同志合作寫成”,性質為“專著”,署名“柳陞祺”,完成日期“1963年9月”,處理情況“由調查組以鉛印本印出”,字數(千)“全書120;本人撰寫部份約60”。此書就是作為“少數民族史志叢書”之一在內部鉛印發(fā)行的《藏族簡史(初稿)》(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9月)。據該書《后記》(寫于1963年9月30日),《簡史(初稿)》由柳陞祺、常鳳玄(1927-2007)和王輔仁(1930-1995)三人執(zhí)筆,柳承擔了第四到六章和第九到十三章(1963a,203頁)。我收藏有《簡史(初稿)》編寫初期的原始材料多種,內有不少柳陞祺的發(fā)言記錄,以后有機會當將其整理刊布出來。到了1975年,民族所重新組建《藏族簡史》編寫組,對上述《簡史(初稿)》進行增訂,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之一出版了增訂后的《藏族簡史》(1985)。據增訂本《后記》(寫于1985年9月),第十二到十六等篇是由柳陞祺執(zhí)筆的(464頁)?!都o念論集》前面圖版部分第3頁有黑白照片“《藏族簡史》審稿會議開幕合影留念(1984年11月7日)”,照片第一排從左往右數第二人是柳陞祺,從右往左數第四人和第二人是王森和鄧銳齡,第三排從右往左數第九人和第十人是王輔仁和常鳳玄(有關常先生的辨認,是托王森先生之女王澂老師詢問常先生之女常小梅老師后才知道的)。
第二種的題目為“藏族簡志(上編)”,括注“于1961年參加五個月左右,擔任過部份章節(jié)的編寫工作”,性質為“專著”,署名“柳陞祺”,完成日期“1963年10月”,處理情況“由調查組以鉛印本印出”,字數(千)“全書200,本人參加編寫部份,約40”。此書就是作為“少數民族史志叢書”之一在內部鉛印發(fā)行的《藏族簡志(上編)(初稿)》(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據該書《后記》(寫于1963年10月),柳陞祺參加了編寫(1963b,289頁),但沒有列出他具體負責的章節(jié)。
以上兩種算集體項目,下面兩種是個人項目。第三種的題目是“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括注“供領導機關參考”,性質為“論文”,署名“柳陞祺”,完成日期“1963年10月”,處理情況“由所用鉛印本印出”,字數(千)“約37”。此文就是作為供領導參考的內部資料由中科院民族所于1964年10月鉛印發(fā)行的《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初稿)》(1964a;宋希於購贈)。這個鉛印本的前面有一篇《說明》,敘述了編印的緣起:
說明
本文系供領導機關內部參考而寫。
文內涉及的范圍,以黃教拉薩三大寺為限,只在幾處以扎什倫布寺作必要的補充,并未包括各個喇嘛教派的寺廟在內。這固然是由于個人掌握的資料所限,但同時亦是因為據我所知其他宗派的寺廟和僧侶組織,比較簡單,且多大同小異,三大寺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點看法,不知正確否。
由于個人對這方面并未作過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知識淺陋,文內有錯誤之處,請予指正。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
《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初稿)》
《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初稿)》所載《說明》
《調查表》記錄的完成日期(1963年10月),比《說明》的寫作時間(1963年12月4日)略早。
第四種的題目為“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系概述”,括注“供領導機關參考”,性質為“論文”,署名“柳陞祺”,完成日期“1964年”,處理情況“正排印中”,字數(千)“約27”。這個“正排印中”的本子,就是作為僅供參考的內部資料由中科院民族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研究室于1964年10月鉛印發(fā)行的《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系概述(初稿)》(1964b;宋希於購贈)。這個鉛印本的前面也有一篇《說明》,記述了編印的緣起:
說明
本文系供領導機關內部參考而寫。
在寫作中,我最感困難的是:由于喇嘛教涉及到西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文在敘述西藏喇嘛教與國外的關系的時候,應如何把它限制在一般的宗教意義之內,而不越出這個范圍太遠的問題。
我掌握這方面的資料,既極有限,且多零星片段,所以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只希望在此提供一些初步的線索,以備參考。
本文于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寫完草稿,這次排印時,曾作了部分的修改。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系概述(初稿)》
《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系概述(初稿)》所載《說明》
接下來填寫的是解放后至建所前的工作成果。這個時期的成果,柳陞祺只填了一種,題目是“藏族史講稿”,括注“與王靜如合作,為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授課用”,性質為“專著”,署名“柳陞祺”,完成日期“1956年”,處理情況“由中央民族學院于1957年打印”,字數(千)“全部講稿共100;本人負責部份,近90”。這部由民院研究部于1957年3月作為內部參考印行的打字油印本《藏族史講稿》不太常見,就連柳陞祺自己后來在1986年4月15日填寫的表格《本人從事藏族歷史研究工作的主要成績(包括論文、著作、教材等)》(《我的學習研究歷程》的附錄,2008a,792-793頁)中都將其誤記成《西藏歷史概要》(792頁)。
孔網上拍過一張民院1957年的《已完成的重要科學研究題目卡片》,所填題目其實就是這部《藏族史講稿》。從字體上看,這張卡片是王靜如(1903-1990)和柳陞祺合填的,下文除了特別括注出“王字”的部分外都是柳字。兩人當時所屬學校校名是“中央民族學院”,所屬系、教研組為“研究部第二室藏族史教研組”(前六字是王字)。王、柳負責研究的題目是“藏族史(講義)”,這個題目的科學門類為“歷史”,領導人為“王靜如教授”,執(zhí)行人為“王靜如教授 柳陞祺講師”,開始日期是“1956年8月”,計劃完成日期和實際完成日期都是“1957年1月”。研究目的是:“希望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藏族形成、藏族社會發(fā)展和對祖國成長中的貢獻,直到解放止的歷史作一初步的整理和編寫?!毖芯績热荨⒎椒ê屯菩星闆r是:
茲將藏族史暫分為三個時期,分工負責如下:
1. 第一個時期(遠古至9世紀末)自藏部族形成,吐蕃國家興起,與大唐及印、尼等關系,王室、貴族與奴隸間之斗爭,到吐蕃奴隸社會瓦解止。
(以上由王靜如編寫)
2. 第二個時期(約自9世紀末至19世紀初)自吐蕃奴隸社會瓦解,進入封建,又寺院 集團興起,格魯巴取得領導權,藏族與祖國各族關系的發(fā)展并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經過。
3. 第三個時期(約自19世紀初至1951年)自清中葉祖國受資本主義國家侵略起,藏族一面反對外來侵略,一面反對祖國反動政權下民族壓迫的斗爭,直到祖國大陸解放止。
(以上由柳陞祺編寫)
《藏族史講稿》
這個研究題目的主要結果(說明在學術上和國民經濟上的意義)是“對藏族史作了初步的系統的整理和簡述”(王字),發(fā)表或推廣情況是“已打印,約九萬余字”(王字)。這個“已打印”,指的應該就是1957年3月的打字油印本《藏族史講稿》。主要參考資料為:“1.藏文有敦煌藏文殘卷及史書;2.漢文重要典籍;3.主要的英、法文著作等?!鳖}目負責人簽名“王靜如,柳陞祺”(王字)。
《調查表》最后填寫的是解放前的工作成果。這個時期的成果有兩種,都是用英語寫的。第一種的性質為“論文”,署名“Shenchi Liu”,完成日期“1948年”,處理情況“在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于1948年6月5日,12日,19日三期陸續(xù)發(fā)表”,字數(千)“約12”。這篇在《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很多人包括柳陞祺本人在內常將漢語報名寫成《密勒氏評論周報》)分三期發(fā)表的論文,其實每期的題目都有不同,《調查表》所列只是第1期的題目。另外,《調查表》雖然準確地列出了發(fā)表日期,卻沒有列出卷數、號數和頁數。完整的刊發(fā)信息可查(據周運查閱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以及“歷史報紙:中國近代英文報紙庫1832-1953”網站所收電子版)。
其中第一篇還有朱正明的漢譯,題《英國侵略西藏簡史》刊于《亞洲世紀》第3卷第2、3期合刊(1948年9月1日)21-23頁。第二種的題目為“西藏與西藏人”,括注“與沈宗濂合作”,性質為“專著”,署名“Shenchi Liu”,完成日期“1952年”,處理情況“美國斯丹佛大學出版社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年出版”,字數(千)“約100”。柳去世后,柳曉青將此書譯為漢語,題《西藏與西藏人》(2006,2014b)出版,鄧銳齡審訂并作序。漢譯本前面有柳家保存的該書稿本的照片兩張,這部稿本是用打字機打印的,上面還有鋼筆所做的校改。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漢譯本刪去了美國漢學家戴德華(George E. Taylor, 1905-2000)的前言(Foreword;作于1952年2月2日),沈宗濂和柳陞祺聯合署名的序(Preface;1952年3月19日作于加州的圣羅莎[Santa Rosa]),以及書后的附錄(Appendix, pp.191-193)、薦讀書目(List of Books for Recommended Reading, p.194)和索引(pp.195-199)。戴德華當時正主持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遠東與俄國研究所(Far Eastern and Russian Institute)。戴曾請?zhí)K俄蒙古學權威鮑培(Nicholas Poppe, 1897-1991;漢名亦作包培)至華大任教。蔡美彪(1928-2021)《憶包培》一文誤將戴名寫成“Tyler”(《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379頁;《學林舊事》,中華書局,2012年4月第1版,84頁)。
不過我有點懷疑鄧是否做過徹底的審訂,因為譯文中有相當多的問題。我只從第二部分(Part Two)《回顧西藏的今昔》里舉幾個明顯的例子。比如原書19頁說藏族源出獼猴王(The Monkey)和巖魔女(The Mountain Ogress)的故事據說起源于雅礱,而這就是為何雅礱的重鎮(zhèn)被稱為澤當(因獼猴王曾于該地教藏人祖先做游戲,所以藏語稱該處為Tse[游戲]-Thang[原野])的緣故(This story is said to have had its origin in Yar-Lung, and this was how the principal town there came to bear the name Tse-Thang)。但是漢譯卻翻成“據說這個故事源自雅礱平原,后來這個重鎮(zhèn)又被稱為澤當”(2006,2014b,30頁),顯然沒有捋清句中單詞的語法關系,把雅礱(Yar-Lung)和雅礱(there)的重鎮(zhèn)(the principal town)的區(qū)別表達出來。再如講藏族的印度起源說時,原書同頁提到一系列古代印度的專有名詞,比如“俱盧族”(Kauravas)、“班度族”(Pandavas)、“勝軍王(波斯匿王)”(Prasenajit)和“離車族”(Licchavi;原文誤作Lacchavi),由于不知道梵語的構詞法(Kaurava和Pandava是名詞Kuru[俱盧]和Pandu[班度]的形容詞形式,分別表示“出于俱盧的”和“出于班度的”,換言之就是俱盧族和班度族的意思),不熟悉古代漢譯佛典的譯名,漢譯本遂生造出既不準確也不雅訓的“闊拉瓦斯”“潘達瓦斯”“普拉桑那吉”和“拉恰威”等譯語(2006,2014b,31頁)。此外的錯誤和問題還有不少,以后可以專門寫篇文章來談談。
據柳陞祺寫于1969年7月的“文革”交代材料(據柳曉青《淡定人生》,2008b,23頁)《關于在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期間的回憶》(簡稱《回憶》,2008a,761-774頁),《西藏與西藏人》出版時,他已于1952年從印度回國進民院研究部工作。當時在印度讀書的胡繼藻(生卒年不詳)給他寄來兩本樣書,書名頁上印的沈宗濂和柳陞祺的漢語姓名都被擦去。胡在隨書發(fā)來的信中說,原來還有一篇序文(指戴德華的前言),因為有些話與事實不符,所以他撕去了。收到書后,柳并未發(fā)現有何問題,只注意到全書的內容都是他寫的,而沈宗濂許諾要寫的社會經濟部分則一字未動。他留一本自存,另一本上交研究室領導。直到胡又寄來兩本樣書,這回保留了戴德華的前言,柳才發(fā)現戴竟然說書是沈寫的(原文充滿了“the book by Mr. Tsung-lien Shen”,“his book”,“his description”這樣的用語),而他柳陞祺只是助手,頂多提供了關于西藏近況的消息而已(In writing this book, Mr. Shen had the able assistance of a well-known Chinese scholar, Mr. Shen-chi Liu. Mr. Liu went to Xizang as Mr. Shen’s secretary and stayed on there two years after Mr. Shen’s departure in 1947. He collaborated in the research and is responsible for information on the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Xizang. He is an excellent scholar.)。顯然,戴的這些話只能是得自沈本人。以前對自己不錯的老師和上司竟然暗中做出這樣的事,柳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據柳曉青寫的《譯后》,《西藏與西藏人》漢譯本出版前,柳家人曾托嘉樂頓珠(Gyalo Thondup, 1928-;十四世達賴的二哥)和邢步有(即邢肅芝,1916-2014)在美國尋找沈宗濂后人以商談出版事宜,結果找了兩年都沒有結果(2006,255-256頁)。
胡繼藻據說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和社會學的雙學士,被邢肅芝聘請擔任拉薩小學(1946年春開學)的教務主任(邢肅芝《雪域求法記》初版[見下],309、321-322頁;同書修訂本[見下],330、339-340頁),與柳在拉薩時應認識?!段鞑嘏c西藏人》原文176頁和177頁有一位“C. T. Hu”提供的十三世達賴喇嘛傳刻本和九世班禪喇嘛致安欽呼圖克圖(An-Chin Hutukhtu)信的照片?!癈. T. Hu”我覺得就是胡繼藻姓名韋氏拼音形式(大約是Hu Chi-tsao這個形式)的簡寫?!段鞑嘏c西藏人》漢譯本只收入第二張圖,但在翻譯“C. T. Hu”時由于沒能認出他就是胡繼藻,所以只能寫作“C. T. 胡”草草了事(2006,2014b,120頁)。
順便提一句,《調查表》列出的以上七種成果,除了《藏族簡志(上編)》和《藏族史講稿》之外,其余五種正是《履歷表》“著譯題目(如系代表性著作包括國外發(fā)表的論著請注明)何時出版或發(fā)表于何刊物”一欄所列的五種著譯作品。關于在《密勒氏評論報》發(fā)表的三篇文章,《履歷表》特別提到“印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上繳,卷期、年月記不太清”。確實,《履歷表》不僅寫錯了《密勒氏評論報》的英漢雙語題目(《密勒氏評論周報》和China Critic),還寫錯了文章的副標題(A Study of Their Triangle Relationship)和發(fā)表年代(1947)。此外,《履歷表》還寫錯了《西藏與西藏人》的英語書名(少寫了一個the),并且把《西藏喇嘛教的寺廟和僧侶組織》的出版時間誤寫成1964年。
伯戴克的書評
《西藏與西藏人》出版后,有不少人寫過書評,其中伯戴克所寫值得注意。這篇書評刊于羅馬意大利中東遠東研究所(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的所刊《東與西》(East and West)1954年1月第4卷第4期(Vol.4, No.4[January 1954], pp. 301-302)。伯是以學術上嚴格的原創(chuàng)性來衡量沈柳二人的這部通俗之作的,所以他給出的總體評價不是很高。在討論《西藏與西藏人》的同時,伯戴克還評述了哈雷爾(Heinrich Harrer, 1912-2006)的兩本德語新書,也就是《西藏七年》(1952;比《西藏與西藏人》早出版一年,柳曉青《譯后》誤將二書當成同年出版)和《我的西藏像冊》(1953a)。
哈雷爾
哈雷爾(柳陞祺譯作“哈拉”)是奧地利的登山家,“二戰(zhàn)”開始前與同國人奧夫施奈特(Peter Aufschnaiter, 1899-1974;柳陞祺譯作“奧夫施耐德”,圖十九)正在印度從事登山運動。戰(zhàn)爭開始后,他們作為敵僑被關進印度的拘留營。兩人后來從拘留營逃出,輾轉西藏西南、西北各地,于1946年1月15日到達拉薩。二人初到拉薩時,柳陞祺曾代表陳錫璋(沈宗濂已于1946年元旦返回內地,陳任代理處長)轉交他們一張一千盧比的支票。兩人被允許在拉薩居留后,柳與他們時常有往來。在柳寫的多篇文章中,比如《西藏政變實錄》(1947)、《回憶》和《當年在拉薩的幾個外國人(訪問紀要)》(2008a,775-777頁,簡稱《訪問紀要》)中,對他倆的活動和個性都有生動的描述。簡單來說,奧夫施奈特年長(四十余歲),沉靜,喜獨處,勤于工作,而哈雷爾年輕(三十多歲),好動,愛交際,興趣廣泛。
奧夫施奈特
“二戰(zhàn)”開始后,正在印度做研究的伯戴克因為意大利人的身份也被當作敵僑抓起來,與奧夫施奈特和哈雷爾關在同一個拘留營里,是舊相識。他的書評雖然簡短,但具有代表性,試譯全文如下(圖二十,圖二十一):
戰(zhàn)爭期間我被拘押在印度的時候,我仍然記得有幾個德國朋友(引者注:與奧夫施奈特和哈雷爾一起越獄的還有幾個德國人,而且當時奧地利已經并入德國,所以在外人看來奧與哈也都可以算是德國人)在我們幾人的建議和幫助下為越獄悄悄地做著高效的準備工作。但是唯一真正成功逃脫的是奧夫施奈特和哈雷爾。他們倆是參加過1939年攀爬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的登山家。1944年4月從臺拉登(Dehra Dun)的拘留營逃出后,他們兩人分別抵達西藏邊境,然后又一起在西藏西部輾轉多時才來到拉薩,并在那里很快得到西藏政府的雇用。這兩個朋友在西藏一住就是七年,直到達賴喇嘛于解放軍進藏前出走春丕谷(Chumbi Valley)時方才離開。奧夫施奈特后來留在了尼泊爾,而哈雷爾則回到了歐洲,還出版了他的西藏冒險回憶錄《西藏七年》(Vienna, Ullstein Verlag, 1952, pp.267)。這是一個關于一場沒有任何裝備、資金和援助的長途旅行,關于沉靜而堅毅的勇氣,關于僅僅依靠不可征服的對自由的渴望和絕不回到帶刺的鐵絲網后面去的堅定決心才能跨越的可怕障礙的敘述簡潔令人驚奇的故事。有關在拉薩的居留,與西藏政府的往來,以及與少年達賴喇嘛從逐漸熟悉到甚至結成友誼的記述,讀起來引人入勝。作者并非學者,雖然他能說一口很溜的藏語。有時他會略顯膚淺,但是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奇異的風俗有善意的理解。除了這個敘述精彩,令人驚奇的故事所呈現出的人情味之外,我們還在這里得到重要的史料,因為作者是[引者按:此處略去幾字]西藏最后歲月的見證者,可能也是古代中世紀喇嘛教治下的西藏最后歲月的見證者。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它一流的照片材料,所有這些都是哈雷爾本人拍攝的。這些照片構成了一個有關共產主義社會之前的西藏,有關其領導人物,有關其絢爛繁華場景的真實畫廊。
一些未被《西藏七年》采用的照片材料,與1939年舍費爾(Schaefer,引者按:指Ernst Sch?fer, 1910-1992)探險隊的其他一些照片以及更多不同來源的照片一起,都刊布在哈雷爾的第二本書《我的西藏像冊》(H. Harrer, Heering Verlag, 1953, pp.226)中。正如預期的那樣,它比第一本書要差很多。興趣都集中在這些照片之上,其中一些非常精美,而另一些則帶有明顯的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趣味。書中文字部分出自沃爾特雷克(Heinz Woltereck)之手,這是一篇關于西藏的通俗描述,材料顯然是來自哈雷爾的回憶和平常的標準著作。
與哈雷爾同時在拉薩的還有一個中國文人沈宗濂先生(Mr. Shên Tsung-lien),他的身份是國民政府駐藏辦事處處長(1944-1947)。像大多數的中國高級官吏一樣,沈先生沒有費工夫去學藏語。后來他去了美國,與他的前任秘書柳陞祺([Liu Shên-chi]他是懂藏語的)合作出版了一本小書《西藏與西藏人》(T. L. Shen and S. C. Liu,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p. X, 199)。這是一部價值不均衡的作品。關于地理和歷史的章節(jié)(引者按:指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輯自平常的標準著作,既缺乏獨立性,又充滿過時的陳述(比如說,根據一個不存在的stod-bod解釋吐蕃一名的起源,鄂多里克[Odoric of Pordenone]曾經到過拉薩等等),甚至還有一些徹頭徹尾的錯誤。名字的拼寫十分隨意,經常還拼錯了,有時可以感到漢人說藏語時錯誤發(fā)音的影響。一般來說,書中一方面嚴重缺乏與西方研究的接觸,另一方面又嚴重缺乏與西藏傳統和典籍的接觸。關于喇嘛教和達賴喇嘛的章節(jié)(引者按:指書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則是大量依據貝爾(Bell[引者按:指Sir Charles Bell])的作品。稍有獨立價值的是關于西藏政府的記述(引者按:指第五部分的部分內容),但即便在這里,兩位作者也沒能深入更多的細節(jié)。這未免有些遺憾,因為兩位作者所在的職位使他們本可以非常近距離地觀看這個系統的運行,舊時的西藏行政機構現在正在成為過去。好一些的是關于拉薩的日常生活和西藏的宗教節(jié)慶的章節(jié)(引者按:指書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也就是最后的兩個部分),它們是以個人的經歷為基礎寫成的,含有一些新的和有趣的觀察。附錄最為有用,它給出了1951年5月23日漢藏協議的正式文本(引者按: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有關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書中所附大量照片多少有些模糊,但卻十分有趣。我想特別提請大家注意那些描繪拉薩新年慶典的照片,以及某些最近在共產黨治下的拉薩拍攝的照片。
伯戴克對沈柳二人未能就西藏地方政府的運行體系提供更多細節(jié)的批評其實并不公正,因為從柳根據當時搜集到的資料完成于1947年(或1948年,見下文)的稿本《西藏政治》(2008a,425-476頁)來看,很多材料并沒有被放進《西藏與西藏人》(《我的學習研究歷程》》提到“原稿遠比發(fā)表的要多”),可能是為了照顧書的通俗性罷。
《西藏七年》有格雷夫斯(Richard Graves)的英譯本(1953c;我使用的是友人王東輝的藏本),近藤等(姓近藤,名等)根據這個英譯本重譯的日譯本(1955;我使用的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初版三刷和四刷),以及同樣根據英譯本重譯的漢譯本(1986c)。近藤的日譯本是節(jié)譯,刪去了不少內容。比如有關圖奇的以下這段(1953c, pp.195-196),凡是放進括號的有關地球形狀的諍論文字在近藤的日譯本(1955,164-165頁)中都不見了:
住在拉薩(引者按:日譯本作西藏,誤)的五年間,我見過的外國人不超過七個。
1947年,按照英國代表處的推薦,正式請來一位叫德·里安古(Amaury de Riencourt)的法國記者。他在拉薩待了三周。一年后,著名的西藏學家圖奇教授也從羅馬過來。這是他第七次入藏,卻是第一回來拉薩。他翻譯過不少藏語典籍,刊行過很多有原創(chuàng)性的作品,在西藏的歷史和文明方面被視為最高權威。他經常以其關于中國漢藏地區(qū)、尼泊爾、印度(引者按:日譯本刪掉了印度)歷史的知識把這些地方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我經常在各種聚會中碰到他。有一次當著一大群人的面,在一場有關地球形狀的諍論中,他居然站在西藏人的一方反對我,讓我陷于極為尷尬的境地。西藏傳統上是相信大地是個扁平的圓盤。這個問題在聚會上引發(fā)了諍論,而我是主張大地球體說的。我的論證看似已經快要說服西藏人了,于是我就向圖奇教授求助讓他也來支持我。卻不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居然抱持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還說什么在他看來所有的科學家應該不斷修正他們的理論,總有一天西藏的理論同樣也會被證明是真實的!所有人都咯咯直笑,因為大家都知道我當時正在教地理。)圖奇教授在拉薩住了八天(引者按:日譯本作一周),還去瞻禮了西藏第一名剎桑耶寺,然后滿載各種科學標本和拉薩印經院(the Potala Press)刊印的很多珍貴典籍離開了西藏。
漢譯本的語言雖然活潑流暢,但不忠實于原文,夾雜有很多譯者任意演繹發(fā)揮的地方。比如在上引圖奇一節(jié)的最后,漢譯本就添了一段原文沒有的話:“然而,聽了這位教授的喋喋不休的謬論之后,我感到站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位什么學者,而是一位裝瘋賣傻的巫師,而且是一位來自‘文明’世界的巫師?!保?986c,251-252頁)漢譯本的錯誤也多,引用時一定要特別小心。順便提一句,圖奇此次來拉薩,柳陞祺還見過他。在《西藏與西藏人》漢譯本中,收有一張圖奇和柳陞祺等人的合影(2006,2014b,238頁)。除了近藤等根據格雷夫斯英譯本節(jié)譯的日譯本外,還有一個福田宏年根據1966年德語修訂版完整翻譯的日譯本(1981)。哈雷爾在英國王家地理學會也講過他的冒險經歷,他的講稿《我的西藏七年》(1954)可以說是一篇迷你版的《西藏七年》。
柳陞祺眼中的奧夫施奈特
奧夫施奈特1899年11月2日生于奧地利的基茨布厄爾(Kitzbühel),“一戰(zhàn)”后去德國慕尼黑大學讀農學。柳在《回憶》中說的“據他自稱是慕尼黑大學講師一類的教員,專業(yè)是土壤學”(2008a,770頁),應該就是來自奧夫施奈特的這段經歷。《西藏與西藏人》的沈、柳合序感謝過奧夫施奈特:“我們還要感謝奧夫施奈特先生為我們準備了兩張地圖。有了這些地圖的幫助,本書中的簡圖才得以制作成功?!保╓e wish also to express our thanks to Mr. P. Aufschnaiter for preparing two maps for us. With the help of these maps the outline map in this book has been made.)準備兩張地圖一事,應該就是《回憶》中提到的“他還幫我畫過兩幅西藏簡圖,本來是準備在原來計劃的漢文書內用的,所以也寄給沈宗濂了”(2008a,771頁)。
奧夫施奈特后來回到奧地利,1973年(下文的圖奇訃告作1974年)10月12日卒于因斯布魯克。在《東與西》1976年3月-6月第26卷第1、2期合刊(Vol.26, No.1/2, March-June 1976)上刊有一篇圖奇為他寫的訃告,所下評語與柳陞祺在《訪問紀要》中的評述(2008a,776頁)十分相似,可見奧夫施奈特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極為一致的。下面就把圖奇寫的訃告試譯出來,在文中插入用方括號括注的《訪問紀要》中的相似評述:
奧夫施奈特
(1899年11月2日生于基茨布厄爾—1974年10月12日卒于因斯布魯克)
1948年我在西藏探險時,在拉薩第一次見到奧夫施奈特博士。他和他的朋友[引者按:此處friend用單數,指哈雷爾]在亞洲從事登山運動時,由于戰(zhàn)爭爆發(fā)而被俘,他們又從拘留營中逃了出來,安全地成功逃脫,在嚴格中立的西藏受到友好的接待。哈雷爾在負責外交事務的索康噶倫(Surkhang Shape)處找到一份工作,奧夫施奈特則被派去開發(fā)發(fā)電站的工程[常去郊區(qū)看他]。他偶爾會來拉薩,那時我就不僅能欣賞他對西藏語言和文化的精熟[每有詢問,他必指教],還震驚于他對西藏人懷有的愛意。他是一個努力工作的人[勤于工作],對他遇到的所有類型的西藏人都深感同情。他完全埋首于他的工作中,對這一地區(qū)的歷史抱有興趣。他給過我一本親自鈔寫的關于西藏西部某個寺廟的指南,并在他工作地點的附近開始一些發(fā)掘工作。據我所知,這是西藏地區(qū)考古研究的首次嘗試。此后,西藏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qū)。
我有機會在印度再次見到他,他在那兒為地理測繪局(Geographical Survey)工作了一段時間[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然后我在尼泊爾又遇到了他,他是作為糧農組織的官員被派到那兒的。他是農業(yè)工程師,非常有教養(yǎng),富于人文雅趣。但是他身上最使我感到驚奇,也是讓我最為欣賞的地方,是靈魂中的那種罕見的純樸和溫厚[為人比較融洽],是比起活在人群中來一人獨處要更為幸福這個事實[性格沉默寡言,不茍言笑]。群山是他真正的家,純樸的人是他的社會。在我們的談話中,我們常就這一點達成一致:對于某些天選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讓自己遠離現代社會的瘋狂喧囂更有價值的了。在這個社會中,精神、愛和理解似乎都消失了[他早就向往東方,不喜歡西歐]。人應該怎樣活著,他是一個活的榜樣,在沉默和孤獨中,在反躬內省和沉思默想中,可以培養(yǎng)出那種對精神自由的感覺,這種精神自由是佛為受苦的眾生設立的理想。作為一個能夠實現這一理想的人,我認為奧夫施奈特是我在漫長的游歷中有幸遇到的那些杰出人物中最有趣、最令人難忘的人物之一[但我喜歡]。
奧夫施奈特在《東與西》上發(fā)表過的文章有:
1.“Prehistoric Sites Discovered in Inhabited Regions of Xizang”(《西藏定居地區(qū)發(fā)現的史前遺址》), Vol.7, No.1(April, 1956), pp.74-88.
2.“Once More: The Yeti”(《再談雪人問題》), Vol. 22, No.1/2(March-June, 1972), pp. 115-117.
3.“Lands and Places of Milarepa”(《與米拉熱巴有關的若干地名》), Vol.26, No.1/2(March-June 1976), pp.175-189.
關于奧夫施奈特的考古工作,哈雷爾在《西藏七年》中做過專門的描述(1953c, pp. 227-228):
我現在替政府工作,為他們翻譯報紙上的新聞和文章,還時不常地建個小水壩和灌溉渠什么的。我經常出城去看望負責挖溝開渠的奧夫施奈特。在開掘的過程中,他做出了一些最有意思的發(fā)現。工人會挖出一些古代陶器的碎片,奧夫施奈特把這些碎片小心地收集起來,開始一片一片地把它們拼接在一起。這么修復下來,他就有了一大批非常漂亮的瓶瓶罐罐的收藏,這些瓶罐的造型與現在制作的完全不同。他對挖到東西的工人給予獎勵,吩咐他們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如果挖到什么有意思的東西要立刻向他匯報。每周都會有所發(fā)現。幾座古墓被打開,里面埋有保存完好的人骨,旁邊擺放著碗和半寶石(semi-precious stones)。我的這位老伙計為自己找到了新的業(yè)余愛好。他在這些藏品上面花費了大量心血,它們都是幾千年前的古物。他對自己找到的這些東西感到十分自豪,他也有理由感到自豪,因為他是第一個發(fā)現存在早期西藏文明證據的人。他請教過的喇嘛沒有一個能就他的發(fā)現有所說明,在古代歷史典籍中沒有一處提到存在過一個西藏人也曾埋葬死者并在墓中放入隨葬品的時代。
奧夫施奈特想把他發(fā)掘的東西捐獻給印度的某家考古學博物館,當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開進西藏時,我們把這批藏品小心地打好包帶走了。
奧夫施奈特在《東與西》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他在拉薩郊區(qū)所做考古發(fā)掘的報告。這篇文章有楊元芳和陳宗祥的漢譯,題奧夫施內特著《西藏居民區(qū)史前遺址發(fā)掘報告》,刊于《中國藏學》1992年第1期(1992年2月15日,64-71、52頁)??上ёg者把奧夫施奈特(奧夫施內特)當成了德國人。奧夫施奈特發(fā)掘到的人骨,后來也沒有捐給印度的博物館,而是送給了圖奇的意大利中東遠東研究所。意大利學者真納(Giuseppe Genna)研究過這些人骨,并在《東與西》1956年4月第7卷第1期發(fā)表過研究論文“Old Skeletal Remains from Xizang(Lhasa)”。Xizang這篇文章也有楊元芳和陳宗祥的漢譯,題古瑟普·詹納著《西藏拉薩出土的古人類遺骸》,刊于《中國藏學》1990年第4期(1990年11月15日,140-149頁)。
哈雷爾筆下的柳陞祺
柳曉青在《西藏與西藏人》漢譯本《譯后》中提過,在她任職中國國際旅行社陪團去西藏時以及留學西德時,常對外國人說起哈雷爾(她譯作哈勒)在《西藏七年》(她譯作《旅藏七年》)中提到過她的爸爸(2006,2014b,252頁)。就我所知,哈雷爾在《西藏七年》(英譯本)中一共有兩次明確提到柳陞祺。第一次見于哈雷爾回憶他在拉薩時的網球球友一節(jié):“不久,我們就召集了一大群球友。其中打得最好的毫無爭議是Liu先生,駐藏辦事處的秘書。然后是Richardson先生,英國的商務代表,一個身材瘦削的蘇格蘭人,在他的本職工作中狡猾而強硬。他最大的嗜好是打理他那種滿花卉和蔬菜的漂亮庭園。當你去他家串門時,就仿佛身處仙境中的花園里一般。”(Soon we had collected quite a number of players. Incontestably the best was Mr. Liu, the secretary of the Chinese Legation; then came Mr. Richardson, the British Minister, a gaunt Scotsman, slim and tough in his professional work. He had one great hobby—his splendid flower and vegetable garden. When one visited him, one imagined oneself in a garden in fairyland. 1953c, p.186)
“Richardson先生”指黎吉生(Hugh Edward Richardson, 1905-2001),而“Liu先生”正是柳陞祺,因為駐藏辦事處的秘書再沒有別人姓“Liu”。日譯者加藤等不知“Mr. Liu”是誰,強不知以為知,將其錯誤地還原成“劉氏”(1955,156頁)。漢譯本更是錯翻成“李先生”(1986c,240頁)。福田宏年的日譯本比較謹慎,只把“Liu先生”老實地用片假名拼為“リウ氏”(1981,246頁)。在胡巖采編的《柳陞祺先生談所謂的英國“駐藏辦事機構”——從黎吉生的去世說起》(2001a)及同文的英文版(2001b)中,刊有一幅柳陞祺和黎吉生等四人當年在拉薩網球場上的合影(2001a,14頁;2001b,38頁),其中從右數第三人很像是哈雷爾。
《西藏七年》第二次提到柳陞祺,見于1946年圣誕節(jié)一節(jié):“Liu先生領唱著(圣誕歌),有些曾在英國學校讀過書知道這個曲調的客人也加入進來?!保∕r. Liu led the singing and some of the guests who had been at English schools knew the tune and joined in. 1953c, p.189)這里提到的“Liu先生”應該也是柳陞祺。漢譯本和近藤等的日譯本同樣錯誤地還原成“李先生”(1986c,243頁)和“劉氏”(1955,159頁)。福田宏年的日譯本好像忘了前面“リウ氏”的譯法,把此處“Liu先生”的“先生”(德語Herr,英語Mr.)也片假名化,翻成“ミスタ一?リウ”(1981,251頁)。
哈雷爾對柳寫書也提供過幫助。柳在《回憶》中說:“我們談話時交換過一些對西藏政府組織的看法,他自動說,他可以替我抄一份拉薩機關表(約十多個機關)和拉薩貴族的名單供我參考,而且很快就給了我。[另起一段]我在后來抄寄沈宗濂的稿子后面,都說明了哪一部分得到誰的幫助,是準備出書的時候,要公開致謝的?!保?008a,771頁)柳陞祺的稿本《西藏政治》在列數拉薩機關和貴族名單時可能就使用過哈雷爾提供的材料。但是在《西藏與西藏人》中,除了在合序中感謝奧夫施奈特畫了地圖,在正文中感謝胡繼藻提供文獻照片外,再沒有發(fā)現有對哈雷爾和其他人的致謝,可能是在出書時都做了簡化處理罷。
《調查表》的填寫時間
從《調查表》中提到1964年3月27日完成草稿,1964年10月內部正式鉛印發(fā)行的《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系概述(初稿)》“正排印中”來看,填表時間至少應該在1964年10月或其之前不久。由此想到王森填寫的同一張表格,填表時間應該也在同一時期。我以前在《新見王森史料六種》里定的“大體應在1979年8月到1982年10月之間,而且是使用了帶有‘中國科學院字樣的舊式表格’”(《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二十五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2月第1版,103頁),顯然是不對的。理由如下。
第一,這是要收進檔案的正式表格,不可能使用中科院時期的舊式表格填寫社科院(成立于1977年5月)時期的事項。由于可以確定柳表填寫于1964年10月或其之前不久,所以王表的填寫時間應該也在這一時段。
第二,我根據王表中有一處提到“牙含章所長”,有兩處欄外注“牙所長交下任務”(其中任務之一是“為何思源譯德人舒[勒]曼《達賴喇嘛傳》譯梵文藏文術語專名”,最近發(fā)現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圖書館中文藏書中有作為內部資料的舒勒曼著《達賴喇嘛傳》的邊疆中心復印裝訂本[索書號:B949.92/S641/;條碼號:35-2391],頗疑就是何思源譯本),就想當然地認為填表時間應在牙含章(1916-1989)出任民族所正所長(1979年8月17日[據民族所官網的機構沿革網頁])之后。但是,按照中國官場的習慣,有時也會稱副所長為所長,而牙含章正是在1957年4月到1964年11月間擔任過民族所的副所長(根據我收藏的牙含章填寫的《〈中國人名詞典〉擬收人物情況調查表》的復印件;民族所官網的機構沿革網頁對這件事沒有記錄)。所以,如果王表也是在1964年10月或其之前填寫的,里面提到“牙所長”原是十分自然的事,因為“牙所長”其實是“牙副所長”。
第三,王表中提到為人民出版社交來的黃石村(1921-1983)《因明述要》提意見,而由于《因明述要》是在1981年3月由中華書局首次出版的,可能有人會覺得王森不可能在1964年給此書提意見。但是,考慮到《因明述要》的部分內容曾題《因明二問》刊于1963年10月18日的《光明日報》,頗疑其當時即已成書,且已提交人民出版社,而王森對之提意見的可能是這個早期的稿本。
第四,填寫于“文革”之后的《履歷表》,由于著譯作品和日記表格等在“文革”期間的上交或散失,對很多作品的題目以及發(fā)表報刊的卷期和年月的記錄多不準確。但是,在《調查表》里就沒有這些問題,可見這些東西在填寫《調查表》的時候尚未散失或上交,所以才可以據之做出準確的記錄。因此,《調查表》肯定至少是在“文革”之前填寫的。
第五,王柳二表用的都是一種質量很差的紙,這種紙與其說是“文革”之后的產品,毋寧說是“文革”之前所制更為自然合理一些。
王表封面的數字“66”,也見于柳表封面,可見其并非專屬于王表。這個數字也有可能是1966年的簡寫。王柳二表封面上的字,都不是他們本人的字,應該是負責檔案管理的行政人員寫的?!?6”如果真是1966年的簡寫,其表示的大概只是整理歸檔的時間,而非填寫表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