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以前,古人通常席地而居,故彼此相見之時,自然以跪而拜為方便。然自漢末以降,先是五胡亂華,更繼以五季之亂,導致古人的起居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于是臥則高廣大床,居則垂足而坐,平時也大多習慣于立揖之禮。雖然揖、拜的禮意都在于致敬,不過,也是出于日常生活的變遷而導致的結(jié)果。
趙翼認為,后世的垂足高坐,最早可追溯到戰(zhàn)國趙武靈王之時。按照趙氏所說,床本為坐具,而非臥具?!抖Y記·內(nèi)則》中說道:“將衽,長者奉席請何趾,少者執(zhí)床與坐?!薄抖Y記》諸篇,大都成書于戰(zhàn)國末至漢之間,此處明確稱床乃坐具,亦可證趙氏之說。
據(jù)趙翼所言,中原國家有床之始,實因趙武靈王得自胡人,名曰“胡床”。人坐于胡床,必垂足高坐。據(jù)《明史紀事本末》,明軍攻武昌,“敵將陳同僉者,驍捷善槊,馳入中軍帳下,太祖方坐胡床,疾呼曰:‘郭四為我殺賊。’英持槍奮臂一呼,賊應手殞墜。太祖曰:‘尉遲敬德不汝過也?!弊阋姾渤S糜谲娭校^日本戰(zhàn)國時猶然。
胡床圖
到了漢末,出現(xiàn)了“木榻”,也可名為床。
木榻圖
不過,時人多盤足坐于榻,而非垂足而坐。到了唐代,又出現(xiàn)了“繩床”。宋初,開始出現(xiàn)了“椅子”,當時有太師椅、杌子、墩子各種坐具,只便于垂足坐而已。
太師椅圖
直到今日,北方依然有不少地方還流行土炕,人們坐于其上,或垂足,或盤足,都非常方便。
朱子則說道:
古人席地亦只是盤坐,又有跪坐者。君前臣跪,父前子跪,兩膝頭屈前著地,觀畫圖可見。古人密處未見得,其疏即是如此。管寧坐一木榻,積五十年未嘗箕股,其榻上當膝處皆穿。今人有椅子,若對賓客時,合當垂足坐;若獨居時,垂足坐難久,盤坐亦何害?
管寧乃漢末三國時人,此時雖有木榻,而管寧依然跪坐其上,故榻上當膝處皆穿。至宋人坐于椅子,唯垂足坐而已。并且,朱子認為,此時雖然已出現(xiàn)了椅子,但宋人依然不習慣久坐于椅,當另有坐具以便盤足坐,我們發(fā)現(xiàn)今日北方農(nóng)家即是如此。
自宋以后,人們既然已習慣垂足坐,那么,當其拜時,自然以起身相揖為便,這與漢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故長身而跪拜,都是出于方便。此實在是中古時生活方式的大變,其對于相見禮的影響,不能不說是極為巨大的。即便如此,跪拜繼續(xù)保留下來,不過作為重禮而施行于少數(shù)場合而已。譬如,通常跪拜禮大多施行于官場,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甚至還有行三跪九叩的至重之禮。至于民間,如在祭祀、祝壽、婚嫁等特定場合,依然保留了跪拜禮。
男子之揖與拜
據(jù)《儀禮》記載,古人相見時,本來就有揖與拜的不同。譬如,主賓在大門外相見時,彼此用拜禮;入門以后,主賓行走之間,則有三揖三讓之禮;上堂以后,主賓又相拜??梢姡嘁姇r有揖有拜,其分別的關鍵在于跪與不跪。
關于兩者的具體儀容,左、右手四指并攏,左掌撫于右掌之背,掌心俱朝內(nèi),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拱手為禮,身體向前微俯,此為揖禮。至于拜,則先以雙膝跪地,然后兩手拱合以至于地,或與心平,而頭則在手,或與心平??梢?,古時以拜、揖并行,后世亦然。大略言之,“久曠則拜,常見則揖。禮見則拜,燕見則揖。初見則拜,偶見則揖”??梢?,拜為禮之加隆,而揖乃禮之減殺也。
而朱子說道:
拜親時須合坐受,叔伯母亦合坐受,兄只立受。嫂叔同一家,不可不拜,亦須對拜。夫婦對拜。
漢魏以前,古人通常席地而坐,故種種禮儀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不僅卑幼拜尊長,平輩間相拜,乃至尊長見卑幼,都用跪拜之禮??梢哉f,跪拜實屬古人相見時的常禮,猶如后世拱手、今日握手一樣。不過,按照朱子這里的說法,宋以后,新婦嫁入夫家時,對于不同的親屬,彼此相見的禮儀是不一樣的,譬如,對于伯、叔父母,新婦拜,而伯、叔父母不回拜,只是坐受其禮;對于兄長,則站著接受新婦的拜禮,同樣不回拜;至于小叔,雖然站著受拜,卻當回以拜禮??梢?,宋以后古禮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拜禮不再成為人們相見的常禮,而僅僅限于卑幼對尊長的禮敬而已。
至于漢代的揖,相當于后世的拱手;而漢代的“撎”或長揖,后世則稱為揖。宋王虛中《訓蒙法》詳細記載了長揖的具體動作:
祗揖,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wěn)。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美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shù)推漕^,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內(nèi)。則手隨時起,而叉于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隨身起,叉手于胸前也。
祗揖,明屠羲英《童子禮》(又作《弟子禮》)則作“肅揖”,其中記其儀容曰:
肅揖,凡揖時,稍闊其足,則立穩(wěn)。須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頭,兩手圓拱而下。凡與尊者揖,舉手至眼而下;與長者揖,舉手至口而下。皆令過膝。與平交者揖,舉手當心,下不必過膝,然皆手隨身起,叉于當胸。
結(jié)合王虛中、屠羲英的說法,我們不難描述長揖的具體儀節(jié):兩腳稍分開站立,上身微傾,膝不彎,低頭,以眼光看到自己的鞋尖為度。雙手圓拱,如抱鼓狀,若與尊者揖,則雙手先舉至眼;若與長者揖,則雙手先舉至口;若與平輩相揖,則雙手先舉至心。然后,向前俯身向下。如果與尊者、長者揖,則雙手向下過膝;如果與平輩相揖,則雙手不必過膝。然后起身,雙手隨之而起,交叉于胸前。
長揖動作分解圖
①拱手、叉手與抱拳
漢晉以前,古人無論揖、拜,雙手皆作拱手,即雙臂若抱鼓,而雙掌平行相疊,或尚左,或尚右。唐以后,又有“叉手”之名,直至宋、元、明三朝,猶頗見其禮。
所謂叉手,或取“兩手交叉”之義,據(jù)此,則凡拱手,因兩手相交,亦可名為叉手。唐柳宗元詩曰:“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笨梢姡缭谔拼延小安媸帧钡拿Q。稍早,吳道子作《孔子行教像》,即用叉手之禮。
吳道子《孔子行教像》
不過,其儀容似乎因為兩手向上,猶如叉狀,故爾得名。
1983年,江蘇江寧縣張家山西晉墓出土一青瓷俑,雙手交置胸前,似作叉手禮,則叉手禮可上溯至晉元康時。又,三國時,魏文帝諭赦遼東,稱孫權(quán)“親叉手北向稽顙”,則叉手禮更可溯至三國時期。又,漢末何進、袁紹謀誅宦官,張讓等挾少帝出奔,閔貢手劍斬數(shù)人,張讓等人“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帝辭曰”,則叉手禮甚至可遠溯至漢末。
其后,五代以降,直至元、明時,猶頗見此禮。五代時,顧閎中作《韓熙載夜宴圖》,其中即有人物作叉手禮。
朱子謂曾鞏見蔡京,“京秉笏謝之,子開亦忘笏了,只叉手答之”。又,陳才卿見朱子,“急叉手鞠躬”。南宋紹興時,高宗選擇二人留養(yǎng)宮中,欲以為太子,“乃令二人叉手并立”。又據(jù)元末《水滸傳》,屢有人物作叉手禮。其中,第一回,高俅在端王府看球,端王詢問他是何人,高俅“叉手跪覆”。十五回,梁中書命楊志護送生辰綱,楊志“叉手向前稟道”。二十三回,武松初見潘金蓮,“那婦人叉手向前道”;潘金蓮拿挑門簾子,不想失手打中過路的西門慶,潘金蓮“便叉手深深地道個萬?!?。二十六回,施恩請武松助其奪回酒店,武松乃詢問此事來由,“那施恩叉手不離方寸,才說出這件事來”。又據(jù)明末《警世通言》,咸安郡王想雕一塊美玉孝敬皇帝,詢問手下雕什么好,崔寧“當時叉手向前,對著郡王道”。又,《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回,徐家老仆阿寄為主家做生意,主婦顏氏見他回來,連忙打聽賠賺情況,“那阿寄叉手不離方寸,不慌不忙的說道”。此外,古畫中也頗見叉手之儀,如東晉顧愷之《斫琴圖》、五代《韓熙載夜宴圖》、《重屏會棋圖》等;至宋以后,叉手儀見于《中興四將圖》、錢選《扶醉圖》、任仁發(fā)《張果見明皇圖》、任伯溫《職貢圖》等。凡此,可見唐宋以降人們普遍采用叉手行禮,且通行于男女之間。
關于叉手的儀容,元《事林廣記》有明確記載: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
又,王虛中《訓蒙法》云:
小兒六歲入學,先教叉手,以左手緊把右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
結(jié)合上述說法,所謂叉手,乃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右手或舒或握,右拇指微翹,如此雙手交叉,距胸不過寸余,或兩三寸。顯然,叉手與古代的拱手不同。
叉手圖
至于佛門,則以合掌為叉手?!夺屖弦[》說道:“合掌,若此言之叉手也?!薄抖U林象器箋》中提到:“叉手,《洪武正韻》云叉手相錯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庇挚肌段鍩魰?,其中常提及僧眾“叉手而立”,應該并非俗禮中的叉手,而是合掌。
合掌圖
拱手又有引手著胸者,即厭手?!抖Y記·檀弓》中“孔子與門人立拱”、《論語》中“子路拱而立”,皆指厭手。我們推求叉手之禮,應該兼有古代拱手禮中的揖、厭兩種禮意,譬如,楊志、潘金蓮的“叉手向前”,即是揖;至于引手著胸的動作,如施恩、阿寄的“叉手不離方寸”,以及《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人物手勢,則屬于厭。
厭手圖
據(jù)元人所言,安南人“平居不冠,立叉手,席坐盤雙足,謁尊者跪膝三拜”,彼以叉手為立禮,猶漢人“叉手不離方寸”之儀。又據(jù)《東京夢華錄》,西夏使者“皆叉手展拜”,而高麗與交州使者“并如漢儀”,則似叉手也行于周邊的夷狄。
又有抱拳之禮,大概源于古軍禮,也屬于拱手禮的范疇。關于其儀容,乃以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攏,自然覆裹右拳之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口。明、清兩代習武盛行,抱拳禮也因此通行民間。這種相對簡便的禮儀可施行于各種場合,譬如,抱拳兩臂合攏向前,上下移動三次,表示請求或求見;直身俯額,抱拳向上不動,表示恭候迎接;鞠躬三十度,兩臂合攏向前,上下移動三次,表示尊敬或求讓;直身昂首,直兩臂合攏向前,上下移動三次,表示拜別。直到今天,抱拳禮依然流行于武術界,不過稍有不同,其具體動作則以左腳上前一步,右腳跟上并步,同時兩手環(huán)抱胸前,右手成拳,拳面貼于左掌心;而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兩手手心向外前推。
今日武術界中的抱拳圖
漢以后,又有“舉手”的說法?!稘h樂府·孔雀東南飛》有“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之語,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則認為,“古時作揖,但舉手而已”,可見,“舉手”猶如古代的揖禮。此外,又有“捧手”的說法。北齊《顏氏家訓·風操》云:“南人賓至不迎,相率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贝颂幟鞔_指出“捧手”不同于揖禮,其禮較輕,似乎類似后世的抱拳禮,只以手動為儀,而身體并不下俯。
“捧手”的說法,常見于漢以后的諸多著述。譬如,《文選·班固〈東都賦〉》中說道:“捧手欲辭?!崩钌谱⒁犊鬃尤洝吩疲骸翱鬃邮軜I(yè)而有疑,捧手問之,不當避席?!碧茝埨^《送張中丞歸使幕》詩則提到“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輝”,而梁啟超《復劉古愚山長書》自言“行年十七,始獲捧手于南??迪壬T”。我們或許還可推測,兩晉以后所言的揖,既然相當于漢代的長揖,則“捧手”之禮較輕,大致相當于漢揖,猶如后世的拱手或叉手。
②跪法的變遷
古人席地而坐,故其跪不過伸腰長身而已。若跪之久,則為跽,或名長跪。然后拱手,身體隨之前曲,頭至手,或下至于地,此為拜??梢姡湃讼嘁姸Y雖有種種不同,但其跪法則沒有大的分別。
魏晉以后,隨著起居方式的轉(zhuǎn)變,席地坐逐漸演變?yōu)榇棺阕?。這種坐姿,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因此,當人們行拜禮時,應該先有下跪的動作。元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記載了時人相跪的動作:
凡相跪,其式用兩手相迭按于右膝,左足先跪,次以右足從之,復叉手架于頸下。禮畢,仍舊以兩手相迭,齊按右膝而起。凡參見官員及尊長,或平交相敬者,用此禮。
又記載了習跪之法,曰:
凡習跪之法,以右手加左手之上,齊按右膝,先屈左足,次屈右足,然后叉手至胸,如相揖。儀畢,先起右足,又以右手迭左手齊按右膝而起。
可見,元代時人們通常的跪法,乃先以兩手齊按右膝,先屈左足跪至地,而右足再跪至地;然后叉手于胸前,如彼此相揖之禮,而俯身行拜禮;拜畢起身,則反之,即兩手齊按右膝,先起右足,再起左足。
跪法分解圖
明屠羲英《童子禮》也記載了拜起之法:
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
屠氏所說的下跪之法,與陳元靚《事林廣記》相同。
清汪志伊《節(jié)韻幼儀》也記有跪拜之法:
先跪右足,次左足。頓首須至地,隨起毋急促。先起左足,左手隨按膝,次起右足。
這種說法與前人不同,以為跪當先下右足,而后下左足,若起身則反之。直至今人下跪,依然有先跪右足與左足的不同。
近人章太炎則說道:
其拜先屈一膝,滿洲俗之請安,乃禮失而在夷者。
滿族請安之禮,有男女的不同。章氏所言,乃男子打千之禮,即先屈右膝半跪;至于女子請安,則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身體稍下蹲。
古人又有兩膝齊屈的跪法。朱子說道:
古人之拜,正如今道士拜,二膝齊下。唐人先下一膝,謂之雅拜,似有罪,是不恭也。
朱子以為,《周禮》中的“奇拜”,即是唐人的“雅拜”,其下跪之法,當先屈一膝。至于兩膝齊下之跪,朱子以為唯道士行之。不過,我們看今天佛門中的下跪之法,也是兩膝齊下。
明人采納了這種說法。田藝蘅《留青日札》中說道:“先下一膝,唐人謂之雅拜,或曰倚拜也。曰之拜者,兩膝齊屈而俱下,如今之道士拜,及鄉(xiāng)村老婦猶然?!睋?jù)此,先下一膝的跪法,稱為“雅拜”或“倚拜”;至于兩膝齊屈的跪法,明人稱為“之拜”。
③五拜三叩
通常來說,古人行拜禮時,先跪而后俯首至地,最多不過一叩而已?!蹲髠鳌分刑岬缴臧恪熬蓬D首”,也只是一拜一叩,九拜則九叩而已。到了后世,出現(xiàn)了一拜數(shù)叩的動作,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人們平日多垂足而坐,此時下跪則多有不便,遂于一跪間而數(shù)叩首,以為禮之隆。
據(jù)屠羲英《童子禮》記載:
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不可急迫。
汪志伊《節(jié)韻幼儀》則說道:
拜法宜習熟,一揖即俯伏。兩手齊按地,先跪右足,次左足。頓首須至地,隨起毋急促。先起左足,左手隨按膝,次起右足。續(xù)拜仍先揖,尊長四拜宜恭,平交兩拜毋瀆。或有所答謝,再拜不嫌復。
據(jù)此,明、清時期的拜禮,通常先一揖或再揖;然后先跪左足,或先右足,另一足隨之而跪;上身俯伏,而以兩手齊按地;頓首至地,即以手按膝,左、右足先后起。如此而成一拜一叩。如果平敵相見,不過再拜;見尊長,則可至四拜。
不過,詳考此處所言,如果再拜,則須重新起身,然后重復作揖、下跪、叩頭、起身這一過程。據(jù)此,再拜則再叩,四拜則四叩,這個過程還是非常繁復的。
據(jù)《明史·禮志》所記庶人相見禮,其中說道: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民間子孫弟侄甥婿見尊長,生徒見其師,奴婢見家長,久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其余親戚長幼悉依等第,久別行兩拜禮,近別行揖禮。平交同。
據(jù)此,民間卑幼見尊長,久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至于其余親戚,長幼之間行禮,久別行再拜禮,近別行揖禮;平輩之間行禮,同樣久別行再拜禮,近別行揖禮。
關于四拜之禮的具體儀節(jié),杭世駿《訂訛類編》中說道:
拜則謂屈膝首至地,興則謂舉首而仍舊屈膝,俟再拜再興,或四拜四興而后,起膝平身,其禮始畢矣。今人先用一揖,然后屈膝叩首,又平身一揖,乃又屈膝叩首,如此四次,謂之四拜,非古制也。
先秦古禮唯有再拜,其拜、興之際,皆席于地而為之;至再拜或四拜完成后,才能起身而禮成??梢?,這種動作并不算繁復。杭氏據(jù)此批評了明、清時的四拜之禮,即前面提到的四拜四叩的做法,主張一跪之間而行四拜之禮。
至于品官相見禮,據(jù)《明史·禮志》所載,卑官見尊官皆行兩拜禮;若屬官見上司,則屬官揖,而上司拱手;而于公座時,或相揖,或長官答以拱手。至于君臣之間,其禮尤為隆重。據(jù)《皇明典禮志》,洪武二十年,重訂官員拜禮:臣下見君上,用五拜之禮,即先稽首頓首四拜,而后一拜叩頭成禮;百官見東宮、親王,則稽首四拜;其見父母,亦行四拜禮。其余官長及親戚朋友相見,止行兩拜禮。
這里提到的五拜,即明代最重的“五拜三叩”之禮,適用于臣下見君王的場合。其具體儀節(jié)如下:長跪,先俯首至手五次,再叩頭至地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據(jù)此,此乃一跪之間而分行五拜與三叩之禮。又,劉三吾《禮儀定式》序說道:“拜禮,先稽首四拜,后叩首一拜,為見君上之禮?!敝靽潯洞笳洝芬嗾J為,“明以五拜三叩頭為臣下見君上之禮,先拜手稽首四拜,復一拜叩頭成禮”。按照上述記載,可見朝廷規(guī)定的“五拜三叩”,先稽首四拜,再一拜而連續(xù)三叩首,其間無須反復起身下跪,正符合杭世駿的主張。
“五拜三叩”之禮,可用于吉兇等各種場合。據(jù)《明史·禮志》,明正德十六年,世宗入承大統(tǒng),百官郊迎于宣武門外,行四拜禮。明日入大明門,御華蓋殿,百官朝服入,行五拜三稽首。這里所說的“三稽首”,其實是三叩首,而非前四拜中的稽首至手。那么,百官前后行禮,為什么會有四拜與五拜的不同呢?這是因為百官初迎于宣武門,當時世宗尚未即位,故百官用朝見東宮禮,而行四拜之禮;至世宗御華蓋殿,此時已告天地及諸廟,故百官用朝天子禮,而行“五拜三叩”之禮。
此外,據(jù)《明會典》,皇子冠禮時,謁見皇太后、皇上、皇后,俱行五拜三叩頭禮;次謁皇妃、東宮及妃,各行四拜禮。此時用于嘉禮。又據(jù)《讀禮通考》,明成祖薨,遺詔喪服禮儀一遵洪武舊制,親王以下“聞喪皆哭盡哀,行五拜三叩頭禮”。其后祭拜神主,亦用此禮??梢姡拔灏萑怠敝Y不僅用于喪禮,也用于吉禮。
④三跪九叩
“五拜三叩”乃明人之禮,而“三跪九叩”則屬清人之禮。明初以來,安南接受了明朝“五拜三叩”之禮,并逐漸形成其國俗,不僅將此禮用于祭天,而且臣拜見君王以及事奉天朝上國,皆用這種禮儀。隨著清王朝的建立,康、雍、乾三朝與安南圍繞是否接受清人的“三跪九叩”之禮,產(chǎn)生了長達百年的禮儀之爭。
對于清人來說,“三跪九叩”禮最為隆重,不僅用于祭天,而且施行于君臣之間,至于釋奠先師孔子,亦用此禮。
關于三跪九叩的具體拜法,清昭梿《嘯亭雜錄·內(nèi)務府定制》中提到:
福晉父率闔族謝恩,行三跪九叩禮。其儀:一跪三叩頭,起,再跪再三叩,又起,三跪又三叩。
可見,明代的“五拜三叩”禮乃先四拜或五拜,中間不起身,再連續(xù)三叩頭而成禮。清人的“三跪九叩”禮有較大不同,乃一跪之間三叩其首,然后起身再跪而叩,如是三跪而九叩頭。顯然,從動作的復雜程度來看,“三跪九叩”之禮較“五拜三叩”要更重一些。
田藝蘅《留青日札》中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余在軍門時,又見一奸諂者,每一拜必四叩頭,凡四拜共一十六叩頭,此又小人中之小人,想是夷狄禽獸之禮也,罪不容誅矣?!笨梢姡叭蚓胚怠钡倪@種拜法,以一跪而兼行三叩,則早在明代,似乎已有其濫觴矣,并非純粹出于滿族的舊俗。
女子之拜
女子的拜禮,既有不同于男子的方面,也有某些共同的特點。由于女子天生體質(zhì)較弱,以及頭戴首飾,所以,其拜禮就稍簡單一些。就其同者而言,因為行禮者莫不“自卑而尊人”,故常常通過曲身、俯首來表達敬意;而就其異者而言,女子因為體弱,其跪拜就沒有那么繁瑣,并且,由于首飾的繁盛,故通常不必俯首至地。
漢魏以前,女子尚且屈膝跪地而拜,只是有時雖俯首而未必至地。據(jù)《周禮》《禮記》等經(jīng)典的記載,女子以肅拜為常禮,至于居喪期間,又有手拜、稽顙之禮,由于此時女子已盡除首飾,故其頭、手才有可能下至于地。至于女子肅拜時,或跪或不跪,則有不同說法。趙翼以為,女子以肅拜為常禮,其實皆跪,只是不像男子俯伏而已。自唐宋以后,男子或盤足坐于床榻,或垂足坐于椅凳,平時常禮多用揖或拱手,至于重禮則俯伏而拜于地,猶如古代的稽首或頓首之禮。而女子行禮,也因此發(fā)生了同樣的變化。
關于后世婦人拜禮的變化,趙翼又以為,古時女子席地而坐,自當長身稍俯首而跪,此為肅拜。然而,因為頭有首飾,不能像男子一般俯伏在地。至后世垂足而坐,男子多用揖與拱手之禮,亦不以跪拜為常禮;至于女子,則以拳曲虛坐為常儀。因此,趙氏說道:“席地而坐時,婦人拜必兼跪。坐用床榻后,婦人有拜無跪?!比欢蟠鷮W者往往將這種拜禮的變化,簡單歸因于武則天尊婦人這種偶然事件,而不了解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在趙氏看來,早在北周宣帝時,婦人已久不行拜跪之禮了。
即便如此,婦人初見舅姑,以及命婦、宮人朝見君、后時,依然要求跪拜行禮。清代王棠《家禮婦人拜考證》中說道:
今世俗南方婦女皆立,而叉手屈膝以拜。北方婦女見客,輒俯伏地上,謂之磕頭,以為重禮。禮之輕者,亦立而拜,但比南方略淺耳。
北方婦女見客,其禮重于南方,應該是實情,這或許與北人性情的樸質(zhì)有關,而且,我們推測這可能只是庶人之禮,大概因為首飾寡少,故能俯伏以為禮。至于南方婦女,皆立而行禮,而雙膝不過稍屈而已。
總體來說,后世女子相見,常以萬福為禮,其隆者則至于跪叩。所謂萬福,因行禮時多口稱“萬?!倍妹?,其儀則以雙手交疊置于小腹,目視下,微屈膝。
萬福圖
據(jù)田藝蘅《留青日札》所記,“古時婦人皆肅拜也。今則但微屈其膝,而躬不曲,其名曰起曰?!?。然而,萬福本漢人之禮。早在司馬光《書儀》中就提到:“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萬福、安置?!闭娴滦恪段魃阶x書記》亦引司馬光之語:“丈夫唱喏,婦人道萬福。”南宋時,陸象山一家即用此禮,據(jù)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所言,“每晨興,家長率眾子弟致恭于祖禰祠堂,聚揖于廳,婦女道萬福于堂。暮安置,亦如之”??梢?,宋代已經(jīng)將婦人禮稱為萬福了。明以后,萬福禮大行于世。據(jù)《水滸傳》第三十四回:“那婦人拭著眼淚,向前來深深的道了三個萬福?!庇?,據(jù)馮夢龍《喻世明言》:“把傘兒放在樓梯邊,走上樓來,萬福道:‘大娘,前晚失信了?!?/p>
清人沿襲漢人萬福禮,然稍不同。其儀乃女子叩首稱行“萬?!敝Y,用手按腿三叩首后,手撫鬢角后起身。后又以平輩人撫鬢點頭行禮,稱之為撫鬢禮。
軍中之禮
軍中之禮,不同于常禮。其原因大概有這樣兩點:其一,將士平常多站立,或據(jù)胡床而坐,故拜興之際,多有不便。其二,將士甲胄在身,不僅不便于下跪,也不便于俯首至地。因此,《春秋》中所載的“肅”禮,正是軍中之禮,其儀容也不過正立屈身而稍俯首,并拱手上下以表示敬意而已。
據(jù)成十六年《左傳》記載,晉國大夫卻至見客,免胄承命,曰:“為事之故,敢肅使者?!比C使者而退。對此,杜預解釋道:“君辱命來問,以有軍事不得答,故肅使者。肅,手至地,若今撎。”可見,軍中的肅禮,相當于當時的“撎”,即長揖,其動作主要體現(xiàn)為“俯下手”而已?!妒酚洝分刑岬结B生“不拜長揖”,《漢書》中提到周亞夫自許“介胄之士不拜”,都是軍中之禮。然而,杜預對“肅”的解釋不同于漢人,即以“手至地”為“撎”。其中的緣由,我們或可推測,到了魏晉時,將士多著軟甲或無甲,與先秦貴族多著重甲不同,故其拜也,使俯身而手下至地成為可能。
據(jù)今日所見文獻記載,至少到了宋以后,當時軍中行禮,手莫不至于地,且常常以跪一膝為禮。譬如,《遼史·禮志》中就記載了“跪左膝”之禮。又據(jù)宋洪皓《松漠紀聞》中的記載,“契丹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動為節(jié),數(shù)止于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也提到,遼使“拜則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為一拜”。元葉隆禮《契丹國志》中也提到,“凡男女拜,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動為節(jié),數(shù)止于三四。彼言捏骨里者,即跪也”??梢?,至遲到了五代時,契丹人已經(jīng)施行“屈一膝”之禮了。
其后,金人、元人也用“屈一膝”之禮。初修于南宋、元代重刊的《事林廣記》,特補入《拜見新禮》一節(jié),圖文并茂,教導南人習新式跪禮:
凡習跪之法,以右手加左手之上,齊按右膝,先屈左足,次屈右足,然后叉手至胸,如相揖。儀畢,先起右足,又以右手迭左手,齊按右膝而起。此禮從古有之,第南方行之者少,今此禮通行,宜習熟之,毋致禮儀乖疏。
此種跪拜之法,應該受到了當時胡俗的影響。因為契丹、女真、蒙古人都有“屈一膝”的禮俗,即跪左膝而蹲右膝,而《事林廣記》所載則是全跪之禮,即在“屈一膝”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所蹲的右膝也順勢下跪至地。具體動作如下:以雙手按右膝,屈左足而跪于地,此為“屈一膝”;然后更屈右足而跪于地,則為雙足跪拜之禮;至于起身,先起右足,然后雙手按右膝,左足順勢而起。
跪拜動作分解圖
直至明初,這種“胡式”跪拜禮頗為流行?!睹魈鎸嶄洝分刑岬皆賳T相見,“輒跪一足以為禮,拜則叩頭為致敬。既拜,復跪一足”。民間宴飲亦用此跪拜禮。至洪武元年太祖登極,亦用“跪左膝,三叩首”的禮儀。
可見,清朝以前,“跪一膝”之禮已頗流行于遼、金、元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然而,到了洪武四年,乃詔令革除此禮。按照《明太祖實錄》的記載,當時頒布了揖、拜諸禮的具體儀節(jié),以及施行的各種場合,至于“一切胡禮,悉禁勿用”。
即便是在明代軍中,也不采用“屈一膝”這種簡便的禮儀。據(jù)戚繼光所撰《練兵實紀》記載,“中軍、千總見本營主將,兩跪一揖,合營主將亦如之。路迎從便。別營主將官銜拜貼角門庭參,一跪兩揖,后堂旁坐待茶?!边@種禮儀固然不同于胡俗,然實較“屈一膝”繁復。
清人承其舊俗,遂以“屈一膝”為常禮。據(jù)《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所載的京官相見儀,“屈一膝”乃下官見上官的常禮。又據(jù)《欽定盛清通志》記載,“布揚古跪不恭,僅屈一膝,不拜而起。太祖親以金卮賜之酒,不恭如初,屈一膝,偏向酒不竟飲,沾唇而已,又不拜而起”。既然“屈一膝”只是清人的常禮,而非拜禮之重,尤其對于布揚古這種敗將,則有不恭之嫌,遂因此被縊殺。
滿族之禮
請安、打千為滿族的常禮,最為普遍。此外,又有抱腰、拉手、鞠躬等禮。至于其禮之重,則有一跪一叩、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乃至三跪九叩等。若是女子行禮,則另加以肅,不過減少叩頭之數(shù)而已。
“請安”一詞,本出于古語?!秲x禮·鄉(xiāng)飲酒禮》云:“主人曰:請安于賓?!鼻搴嗔殹秲x禮正義》引用蔡德晉的解釋:“留賓安坐也?!庇郑讯吣辍蹲髠鳌吩疲骸笆乖撰I而請安。”孔疏解釋道:“謂齊侯請自安于別室,不在坐也?!憋@然,這些說法與滿族的請安禮沒有直接聯(lián)系。在滿族那里,請安只是小禮,其儀節(jié)不過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請某安”而已。
至于“打千”,則屬于請大安,亦名“單腿跪”“扛肩膀頭”。關于其具體儀節(jié),頗見于時下的清宮戲,大致先撣袖,然后左腿前伸半步稍屈,右腿曳后半步稍蹲,左手則扶左膝,右手下垂,同時唱喏:“請某安?!比襞哟蚯В瑒t頭微俯,雙手相交置于左腰間,雙腳平行,膝稍曲若半蹲,同時唱喏:“請某安?!币虼耍哟硕Y又名“蹲安”。
打千為卑幼見尊長的通禮,而受禮者通常彎腰,兩手前伸,掌心向上,以為還禮。
此外又有“跪安”,其禮更隆。其儀以左腿向前邁步,唯右腿須全跪,然后左腿亦跪;右腿起來,左腿則后起。其余與打千禮同。
然請安、打千,皆滿族俗禮。至清人入關,上至朝會,下至官吏日常相見,則用漢人之禮,或揖,或拜,或跪叩,唯軍中猶用打千之禮。
滿族尚有抱腰接面之禮,不過一般施于至親好友之間。這種禮儀不分長幼與平輩,甚至也不分男女,都可以采用。關于其具體儀容,譬如長幼之間,幼者以雙手抱長者腰,而長者俯身與幼者交頸貼面,然后直身撫摸幼者后背;至于平輩之間,則不分男女,雙方抱肩貼面而已。今西人猶多用此禮,然對于中國來說,則可上溯至契丹、女真人的習俗。然而,清中葉以后,大概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這種禮儀逐漸消失,而以跪拜禮取而代之。
又有撫鬢禮。此禮常用于平輩女子平日相見之時,其儀以右手撫眉端三次,并向?qū)Ψ近c頭,以示問候;對方亦撫鬢回禮。如果對于長者,卑者則加以跪膝而坐。
又有頂頭禮。其儀為婦人將頭頂至丈夫前胸,丈夫用左手扶婦人,右手撫摸婦人后腦勺。蓋婦人以此表示情深入懷,而丈夫則表示愛撫相慰。
又有執(zhí)手禮。其儀乃雙方伸右手相執(zhí),虛攏但不握緊,可見,此禮與今天的握手禮沒有差別,后者并非純粹出于西方文明的影響。
又有擦肩禮,俗稱“碰肩膀頭”,常施于主、客之間。蓋滿族好客,客人告別時,常與主人用肩互相摩擦數(shù)下,以表示客人的感謝之情。此外,朋友之間若久不相見,亦可用此禮。
又有打橫禮,同樣用于客人告辭時。其儀則為客人回身退后一步,雙手貼身橫走一二步,然后向主人點頭告辭,主人則抱雙手點頭以示告辭。至于相抱、親面、執(zhí)手、鞠躬等,皆可用于告辭時。
不過,滿族也有叩頭之禮。關于其具體儀容,乃先脫帽,跪左膝,再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著地,遂叩地數(shù)次。其禮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的不同,其中,三跪九叩乃祭祀神靈、臣見君王之禮,最為隆重。
(本文摘自曾亦、陳姿樺著《古人的日常禮儀》,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3月。)